精准资助视阈下少数民族学生经济困难认定现状研究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lusions1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是开展资助工作的前提,是实现精准资助、公平资助的基础。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经济困难认定工作,不仅仅是关乎到学生个人利益,更涉及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等层面。文章通过分析当前我校少数民族学生经济困难认定现状,发现问题,并根据新时期认定工作特点,提出少数民族学生经济困难认定工作的解决路径,着力提升高校资助工作精准性、公平性及有效性。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经济困难认定;盐城工学院
   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考察湖南扶贫工作中提出并在此后各地的考察中不断丰富充实,使之更加完善的重要指导思想。提高国家资助政策的精准度也是新时代下教育部对高校资助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少数民族学生经济困难认定工作的精准度不仅关乎到高等教育公平的体现,也是促进民族和谐和团结的重要保证。因此,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经济困难认定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我校少数民族学生资助现状
   近年来,少数民族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逐年提升。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经济条件较差、生活水平较低的情况,因此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申请贫困资助的人数较多。为了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顺利的完成学业,国家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与少数民族学生相关的“奖、助、补、勤、贷”等多元化资助方式。截止到2019年6月,盐城工学院共有在校大学生22000余名,其中少数民族学生827人。目前全校接受助学金资助的学生共计5041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407人。汉族学生群体中接受资助的比例约为21.6%,少数民族学生群体中接受资助的比例约为49.2%。通过对比发现,少数民族学生在学生中虽占据少数,仅为3.8%,但少数民族学生接受资助的比例却远远高于汉族学生比例。在实际操作中,少数民族学生资助工作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困而不助”、“助而不困”、“虚假贫困”等现象的存在,因此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经济困难认定工作是高校资助工作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在高校资助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二、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经济困难认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存在重资助轻育人情况
   目前高校中部分学生对经济困难认定的结果往往也有一些异议,主要是因为一部分学生申请相关助学金,自己却又使用高档手机、名牌服饰等大额花销,未将助学金用到改善学习和生活中去,这些都背离了助学金的初衷。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从偏远地区进入内地求学中,因为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等原因容易出现心理落差和性格自卑情况的出现,不能很好的融进班集体中。学校在资助少数民族学生时出现重视资助轻育人的情况主要因为在资助工作考核中,资助范围是考核内容之一,高校尽一切努力扩大资助范围完成考核要求,却对受资助对象的心理问题关心甚少,不能全面了解申请经济困难认定少数民族学生的全面需求,容易出现“资助空心化”现象,导致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诚信意识缺失。
   (二)缺乏针对性的认定标准
   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诸如新疆、西藏、贵州、甘肃等偏远地区,该类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然而在高校经济困难认定时,少数民族学生与其他学生往往都是同一标准,并无区分。班級的认定小组往往是由辅导员和若干名与经济困难认定无关的班级成员组成。但在实际的认定过程中,少数民族学生常常因人际关系、性格、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问题,在班级民主评议环节中不能获得很好的支持,群众基础较差,导致评不上或者等级过低的情况出现。学校的经济困难认定实施细则中规定,上一学年若有两门及两门以上成绩挂科者,只能认定为贫困生,不能获得助学金资助。由于基础较差等原因学习成绩往往是少数民族学生的短板,因此根据现行的标准少数民族学生往往在困难认定及资助方面存在劣势,影响了部分家庭经济真实贫困但成绩欠缺的学生获得资助。因此,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制定独立的认定标准迫在眉睫。
   (三)学生提交材料难以核实
   当前高校经济困难认定主要通过学生提交《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及相关贫困证明材料进行认定。对于少数民族地区,部分民政部门对相关证明材料把关不严或碍于情面、熟人关系等原因导致证明材料有造假情况的出现,辅导员及班级同学对提交的材料难以辨别真伪。在申请理由中,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在朋辈的指点下故意隐瞒家庭实际财产,夸大家庭债务情况,虚报家庭收入,达到顺利获取助学金的目的。部分少数民族家庭经济有所好转后,仍旧不知满足,继续占用名额。此外,还有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家庭情况较好,为满足自己高额消费,依仗自身特殊身份,博取同情,占用贫困生名额。
   (四)反馈监督体系不够健全
   经济困难认定主要由辅导员与班级成立的困难认定小组构成,经班级公示、辅导员审议、学院公示最终确定认定结果。在认定过程中,学院的反馈监督体系因各种原因并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学生对认定结果有异议一般会向辅导员提出,而认定结果是辅导员在班级认定结果的基础上确定的,因此学生若提出异议就相当于否定辅导员认定的结果,挑战辅导员的权威。一部分学生考虑到各种后果而不敢向辅导员提出异议。除此之外,同学之间也往往会因为情面原因而放弃提出异议的权利。正所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导致反馈监督体系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形同虚设。
   (五)学生动态变化难以追踪
   学生经济困难认定工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各个高校也在积极寻求适应动态过程的机制,然而收效甚微。近年来国家对边疆地区扶贫投入巨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家庭享受政策红利,经济条件逐步改善。也有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因自然灾害、家庭成员突发变故等原因导致家庭突然致贫。然而学校经济困难认定工作基本都在每年九月份统一完成,而后一年一认定,这也导致经济困难认定工作与学生经济实时情况不能完全吻合,具有滞后性。除特殊情况外,低年级认定为困难资助对象的学生在高年级可以直接认定,“只进不出”的情况直接影响了经济困难认定工作的精准性。    三、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经济困难认定及管理方法的改进措施
   (一)做好政策解读,强调诚信教育
   德育为先,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下高校势在必行的趋势。学校应该向少数民族学生群体大力集中宣传民族政策,营造良好的校园民族氛围。此外,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是诚实守信,但仍有部分学生违背诚实守信的不良现象,因此加强少数民族学生诚信教育是确保资助工作精准性的重要一步。在经济困难认定开展前,校资助管理中心及辅导员要通过主题教育班会、宣传海报、诚信个人报告会等多种手段宣传诚信教育,在校园中树立少数民族学生诚信标兵,让优秀带动更多的优秀,确保家庭经济真实困难的少数民族同学申请贫困资助。同时要向学生做好经济困难认定工作的政策解读,让学生对经济困难认定、奖助学金、勤工俭学及助学贷款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二)照顾个体差异,改进认定标准
   个体差异主要包括地区差异及家庭经济情况差异。虽说少数民族学生多数来自于偏远地区,但不同地区经济水平差异仍较大,不同省份最低生活消费标准也难以考量。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来自于经济发达省份,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差。此外,少数民族学生个体家庭中,经济收入途径各不相同。因此,制定一套合理的认定办法对提高认定精准性至关重要。例如可以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设定单独的经济困难认定指标,分地区、分城乡制定经济困难认定条件,同时兼顾统筹家庭电话调查、基层社会组织调查、学生饭卡流水花销调查、班级民主评议调查等多种手段,最终决定经济困难认定名额。在成绩方面,可制定少数民族学生成绩换算办法,平时成绩占多数,期末卷面成绩占少数,让他们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平时学习而不是最终的考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课程通过率。
   (三)严把材料真伪,力保公平公正
   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依仗自身特殊身份,开具假证明、假材料以达到获得经济困难认定名额获取助学金的目的。因此严把材料真伪关就变得十分重要。辅导员在少数民族学生困难认定时,不仅需要最基础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及困难证明等原件材料,还可以要求学生提供与家庭情况相关的照片、视频材料。同时,还可利用班级同乡同学就近回访,让相关学生复核认定结果。此外还可利用校园大数据手段和人工核查相结合的办法,调查少数民族学生积欠学费、助学贷款等情况,作为困难认定的辅助依据。
   (四)建立动态档案,把握进出尺度
   因某些因素影響,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由好转差或由差转好,属于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经济困难认定动态化是精准资助的重要保证。作为经济困难认定的执行者,要通过多种手段建立少数民族学生动态信息数据库,定期更新相关少数民族学生的个人信息、学业成绩、家庭收入、家庭变故、日常表现等,全方位多角度了解相关少数民族学生的情况,及时补录或踢除在经济困难认定库中的学生,实现经济困难认定的有效性和精准性。
   (五)设立监督机制,加大违规处罚
   由于各种原因,经济困难认定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伪贫困”学生的出现。因此,加强经济困难认定工作后期管理对提高资助精准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做法可设立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通过学生访谈、教师回访、学生监督举报等手段监督受资助少数民族学生的日常表现。此外还可加大对“伪贫困”少数民族学生的处罚力度,如追讨已领取的助学金、学院通报处分等,力争做到经济困难认定工作“公平、公正、公开”。
   参考文献:
   [1]王秀民.高校少数民族贫困生认定工作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04).
   [2]张媛媛.精准扶贫视域下的本科院校资助工作问题研究[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18(02).
   [3]徐玲.高校辅导员视角下的家庭经济困难生精准认定[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1).
   [4]沈静雯.高等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探析[J].文教资料,2016(10).
   [5]朱文青.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研究[J].智库时代,2018(45).
   [6]薛丹.大数据下的高校困难生精准认定模式及资助探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7(04).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专题)项目(项目编号:2018SJSZ504)。
   (作者单位:盐城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以宁波市北仑区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描述性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宁波市北仑区居民对剿灭劣V类水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满意度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河道直观改变、环境、自身这三大方面。在此基础上,通过访谈调查进一步了解剿灭劣V类水工作现状。据此,对推进剿灭劣V类水工作以及提高居民满意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剿灭劣V类水;满意度;宁波市北仑区
期刊
摘要:海盐文化是盐城地方历史文化的基本特色,是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文章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文化观”和“发展观”为指引,围绕盐城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中对海盐文化资源的应用研究,通过海盐文化视觉表达的提炼与应用,为人文型城市形象的塑造提供方法与路向。   关键词:海盐文化资源;城市文化品牌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期刊
摘要:针对HG公司的客服人员的现实状况,设计了专门针对HG公司客服人员满意度的多维度调查问卷,使用SPSS 22.0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对HG公司客服人员满意度状况和深层次问题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了提升HG公司客服人员满意度的管理体系建议。包括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凝聚力;创建学习型组织,促进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完善绩效考核体系,推进员工激励多元化;提供多维职业发展路径,打造科学岗位管理模式。
期刊
摘要:农村集体经济是我国农村基本经济形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证,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举措,也是解决“集体空,没人听”的根本途径。长期以来,新乡市七里营镇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狠抓落实,在集体经济发展中收效显著,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从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实现均衡发展、健全管理机制、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更新污水处理系统、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等方面持续推进。  关键词:乡村振
期刊
摘要: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实现控制目标,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不断加大对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视,并通过制定制度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以此来减少舞弊和腐败的发生。但在具体实践和施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阻碍内部控制发展的问题。因此,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进行透彻的剖析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阐述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
期刊
当前,世界进入了万向开源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大潮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生产生活,催生了许多新的业态。手工业生产企业和手工艺人也概莫能外地受到了冲击和影响。本文结合吉林省互联网与手工业融合发展的情况,对互联网条件下个性化、定制化生产现状做了分析。  一、互联网与手工艺生产融合正在深入  互联网是一种工具和手段。这种工具和手段,正以强劲的生产力因素渗透到各行各业,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世界、改变着人
期刊
摘要:发展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调研以“探寻垃圾分类,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通过文献调查法、实地调研法、问卷调研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等形式对济南市济阳区进行垃圾分类处理情况实地调研。立足于相关政府部门、社会、居民三个角度,从现阶段垃圾分类处理的现状、存在问题、解决方案入手,提出有区域特色的、可复
期刊
摘要:立足社区治理的大背景,以自上而下型、平行型、自下而上型的居民参与类型模型为基础,着重分析社区如何符合居民参与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针对政府明确职能定位、完善社区结构、建立健全制度建设这三方面提出提高居民参与水平、促进社区治理的对策,以求提高居民参与的质量和社区治理的水平。   关键词:社区治理;居民参与;影响因素   一、引言   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程度影响着基层社区治理的水平和质量,当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零售业也面临转型升级的巨变。受新零售浪潮的冲击,苏宁2009年提出“营销变革”战略。作为改革的先行者,苏宁在转型变革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其他企业无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文章以哈佛分析框架为主线,全面分析苏宁的盈利模式,指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为其他零售企业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新零售;哈佛分析框架;苏宁   对于“盈利模式”的概念,学术界尚无准确
期刊
摘要:创新是组织发展与变革的动力源泉,组织创新离不开员工的创新,而差错管理氛围对员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对工作自主性、差错学习、心理授权三个变量进行分析,研究差错管理氛围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结论如下:差错管理氛围通过工作自主性正向影响员工创新行为;差错管理氛围通过差错学习正向影响员工创新行为,并在工作自主性与创新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差错管理氛围通过心理授权正向影响员工创新行为。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