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译名规范

来源 :中国科技术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as_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西方译论在中国大行其道,但是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西方翻译名家的姓名汉译却不甚统一,出现了一名多译的现象,这种混乱不仅有疏于考证之嫌,给研究者造成困惑,更是学术不规范的表现,会给相关研究带来不便。文章对上述现象进行了思考和分析,强调了规范和统一外国翻译家汉译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规范外国人名汉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西方当代翻译理论家,人名汉译,混乱,规范
  中图分类号:H059;H083;N04文献标识码: ADOI:10.3969/j.issn.1673-8578.2016.01.011
  Abstract: There has been a lack of consistency in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names of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eticians whose theories are prevailing in China. The inconsistent translation, which can be viewed as a kind of academic misconduct, might cause confusion and inconvenience to related research. This article elaborates on the status quo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names of the contemporary western theoreticians and comes up with suggestive ideas in this regard, and also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unifying and regulating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names of the contemporary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eticians.
  Keywords: the names of the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eticians, Chinese translation,confusion, regulation
  引言
  翻译事业在当下中国进行得如火如荼,西方翻译理论和流派被大量译介到中国,但是,繁荣的翻译事业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很多西方翻译理论家的汉译姓名就相当混乱,缺乏规范,存在着一名多译的现象。这不但会给研究者带来困扰和不便,阻碍翻译事业的发展,甚至会造成国际交往的混乱和障碍。根据知网检索,探讨翻译理论和翻译术语的文章很多,但谈论翻译理论和术语创造者的翻译理论家的中文译名的文章则寥寥无几。有鉴于此,笔者依据相关文献,以André Lefevere、Susan Bassnett、Hans J. Vermeer这三位翻译理论大家的姓名汉译为例,对上述译名混乱现象进行了分析,探究了其中的原因,同时提出一些建议。
  一西方翻译理论家一名多译例证
  笔者所列案例主要来源于:(1)国内比较主流的介绍国外翻译理论、流派的著作(如谭载喜的《西方翻译简史》、廖七一的《当代英国翻译理论》等);(2)利用中国知网学术检索工具搜索的相关期刊和硕博论文(优选CSSCI期刊)。
  (一)勒焉?列焉?维尔?弗尔?
  André Lefevere原籍比利时,后移民美国,任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德语系和比较文学系教授,国际著名的文论家、比较文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他也是翻译研究学派的重要代表。他提出了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并把翻译研究与诗学,意识形态和赞助人力量结合起来,提出了翻译即是改写的著名观点。
  André Lefevere中André的中文译名基本没有异议,基本统译为“安德烈”,但Lefevere的翻译存在较大混乱。文献检索过程中发现很多论文直接用的是其外文名字,而主要汉译名有“勒菲弗尔”“勒弗维尔”“列费维尔”以及“勒费弗尔”等。
  从上述汉译名来看,主要的问题集中在是使用“勒”还是“列”,“菲”还是“费”,“弗尔”还是“维尔”。这些用词发音差别微小,但是不容忽略。如不加约束,会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更多组合导致进一步混乱。“勒费弗尔”应该就是根据“勒菲弗尔”和“列费维尔”组合出来的。
  (二)奈特?内特?尼特?
  Susan Bassnett是英国华威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比较文学与翻译学教授、比较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是一位思想活跃阅历丰富的学者。主要学术成果有《翻译研究》 《翻译历史与文化》以及与André Lefevere合编的《文化构建:文学翻译论集》,等等。
  Susan Bassnett的译名混乱出现在其姓氏的汉译,主要译名有“巴斯奈特”“巴斯内特”和“巴斯尼特”。Susan则无异译,均为“苏珊”。其中,第一种译名用得最多,第二种译名次之,第三种则为零星使用。
  Bassnett的汉译名情况没有过于混乱,问题集中在汉译名的第三个字,是“奈”“内”还是“尼”?这也是较为细微的发音差别。究竟选用哪一个,需要按照现有标准对照现有手册来决定。王金波曾为Bassnett正名,“查阅《英语姓名译名手册》和《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均无此名,但有近似人名Basnett‘巴斯尼特’,Basnight‘巴斯奈特’。由此可见,‘巴斯奈特’不能用来翻译Bassnett。按英语读音规则,ss与s发音相同,因此Bassnett与英语姓名Basnett发音应该相同,按照同名同译的原则,此例译名应为:苏珊·巴斯尼特” [1] 。但是,王金波的这一建议似乎并未被采纳,目前使用较多的还是“巴斯奈特”。   (三)弗耶?费耶?威耶?
  Hans J. Vermeer是德国海德尔博格大学翻译学院教授,长期从事语言和翻译研究,主要作品有《普通翻译理论的框架》《论目的与翻译委托》《翻译教学法》等。
  Hans J. Vermeer的中文译名的不同之处在于Vermeer的翻译。Hans统一译为汉斯。Vermeer的译名较为多样,主要有“弗米尔”“弗弥尔”“费米尔”“费梅尔”“费尔梅”和“威密尔”等。
  根据译名的母语读音原则,Hans J. Vermeer按理说应该依据德语发音来音译,但现实情况却是依据英文发音进行翻译的更多,从而造成了其汉译姓名的一名多译。在德语中Ver应该用中文的“弗”“费”还是“威”来对应?meer的德语发音应该用“米”“弥”还是“密”来对应?这些在译名手册中都有相应的标准。
  上述对译名不统一的例证只是冰山一角。同一个西方翻译理论家,其姓名出现在不同的论文或专著中却会出现不同的译名,这种现象时有发生。更有甚者,同一个翻译理论家的姓名在同一篇论文中也出现了不同的译名。如有些学者在摘要开头提及文化学派,介绍Bassnett选用的是“芭斯奈特”,文后却又都统一使用“巴斯奈特”。
  二译名混乱现象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新华社译名室负责世界各国人名地名的翻译。关于外国人名的翻译问题,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中央编译局就曾拟定了几条译音原则:第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第二,按“名从主人”的原则译音,但是习用已久的人名、地名即使在译音上有些出入也不另译;第三,人名按同名同译、同音同译的原则译音;第四,译音用字采用常见易懂的字,不用冷僻字。随后,中央编译局、新华社、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等单位各自制定了英、俄、法、德等语种人名译音表。此外,新华社译名室还不定期发布最新常用外国译名。
  但是,由于外国人名、地名译写的规范问题涉及多个部门,规范的效果不理想,一些已经制定出来的原则、规则、译音表等也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执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信息技术日益加快发展,尤其是互联网迅速席卷全球,网络语言所涉及的外国人名、地名译写问题更为突出。此外,由于历史原因,从语言学的维度来说,我国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在汉语言的使用及其对待外语地名翻译方面,出现了音、形、义的差异,而随着近年来港、澳、台的汉语对内地普通话的影响,外国人名、地名译写更加混乱。
  具体来说,外国人名汉译存在着程度不一的译名不统一甚至混乱的现象,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一)客观原因
  1. 汉语音系与很多外语的音系不是完全对应,并且汉语同音异形词、谐音词较多。音系不完全对应,读音可能就会有微小的差别,比如“奈”和“内”,实际上读音极为相似。谐音词较多,翻译时不知应取哪个字为好。如Vermeer,很多汉译名体现了“mier”音,但是用哪个汉字来替代呢?“米尔”“弥尔”还是“密尔”?
  2. 习惯不同。外国人名译成中文多以外文读音转为汉字,由于汉语方言众多,在普通话实施前,不仅港澳台及海外华语圈对同一外国人名的翻译与大陆有异,大陆各地之间也存在差异。方梦立[2]曾指出大陆与港澳及海外华人社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一度甚少,外国人名地名翻译的各自为阵,缺少沟通,彼此之间出现差异也就在所难免了。邹幸居[3]也认为由于香港和大陆有着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生活习惯,两地类似的文化中也包含着不同的因素,语言文字的用法有一定差异,此外也采取了不同的翻译方法与准则,因此两地的外国译名仍有很大的差异。从以上的例子中也能看出这一点。
  3. 国家相关部门、编辑出版部门等没有高度重视译名统一。中国翻译界对于人名、地名的翻译一直有这样的一种认识:人名或物体名称是独立于语言之外的存在,没有意义与内涵,是不可译的,自然名字翻译便无规律可循也没有规范的必要。这种认识对人名翻译的混乱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上述例证可以看出,不同著作和期刊中所使用的西方翻译理论家的中文译名也是不一样的,这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出版社和编辑部等都没有足够重视这一现象,没有为译名的统一把好最后一关。
  (二)主观原因
  1.只见其字,不闻其声,未能遵循母语译音原则。人名翻译属专名翻译,一般是音译为主、名从主人。就是说用读音相同的汉字来表示特定语言中名字的发音。王银泉[4]曾指出,外国人名翻译错误“更深层的细节原因可能是译者在翻译这些外国人名的时候‘只见其字,不闻其声’”,也就是只看到了文字,但却不知道怎么发音。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根据读音规律去判断,但是英语中出现的人名,其出处并非仅仅是英语这一单一语种,因此,即使面对的是英语拼写的人名,却未必能够确定其读音”。
  本文论述的西方翻译理论家有来自英、美、德等国家,他们的名字的汉译需要按照其母语的发音方式来确定。王金波[1]曾就这个问题做过探讨,他认为André Lefevere生于比利时的荷兰语区,比利时的官方语言是法语和佛兰芒语(严格意义上说是荷兰语),而荷兰名字Lefevere常常当法语姓名Lèfevere来读。查阅《法语姓名译名手册》和《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Lèfevere通译“勒菲弗”,参阅荷兰语汉译音表可知词尾的re要发音。因此, 他曾建议将其译为“勒菲弗尔”。这也是为什么在上述例子中我们发现,德国功能学派的Vermeer中文译名最繁杂。
  2. 译者和研究者不重视或忽视国家标准。译者、研究者只要具备译名常识,亲自动手翻一翻译名手册和译名词典就完全可以避免同一人名、地名在同一著作、文章中前后不一。但是现实情况是,很多译者疏于考证, 也可能是面对混乱的情况下无所适从,写文章的时候选择一个自己认为比较权威的译名,所以不同研究者各行其是也导致了译名的混乱。
  三规范外国人名汉译的原则
  外国翻译理论家的中文译名不统一,学习者和研究者在检索查询关于这些翻译流派、思想等信息时会漏掉部分相关资料,影响学习与研究工作。姜春香[5]认为不掌握丰富全面的文献资料就难以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就容易出现重复性研究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上的浪费。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每时每刻都会有大量新信息出现在各种传媒上,外国人名翻译不尽早加以规范,外国人名翻译将越来越混乱,将来治理起来会越来越困难。   具体而言,外国人名汉译应该遵从以下原则:
  (一)遵从规范
  人名翻译属于专名翻译,专有名词的翻译首先应该遵从规范。在遇到外国人名翻译问题时,首先查找《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和相关手册,就能解决很大一部分问题。字典里没有涉及的人名再按照下面的原则来处理。
  (二)名从主人
  外国人名的翻译通常有三大原则,即“音译为主”“名从主人”“约定俗成”。“名从主人”是人名翻译的基本原则,它统筹其他两大原则。
  外国人名翻译过程中,遵从“名从主人”原则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外国人有没有为自己取中文名,二是重外国人名的实际读音,三是名字主人的性别,四是姓名的书写形式。对于第一点来讲,如果已有中文名,则沿用即可。比如明清之际来华的耶稣会士利玛窦(Matteo Ricci),香港末代总督彭定康(Christopher Francis Patten),近年历届美国驻华大使恒安石(Anhur William Hummel,Jr)、芮效俭(Stapleton Roy)、尚慕杰(James Sasser)、洪博培(Jon Huntsman),还有北约前秘书长夏侯雅伯(Jaap de Hoop Scheffer)等,他们都给自己取了中文名,所以在翻译时,我们直接采用即可。如果没有中文名,则考虑第二点,注意外国人名字背后的源语或母语读音,有时还必须查阅其来源,由译者据此翻译成中文。第三点是针对于西方姓名的阴阳性。在中国我们会用一些相应的字来暗示此人的性别,如女名多使用“芹”“梅”“珊”等,男名则会用“刚”“杰”“毅”等,当然现在名字也出现了中性化的特点。西方的人名多有性(gender)这一语法范畴,所以我们在翻译国外人名的时候,需要考虑“主人”的性别,选择适当的汉字。第四点说的是中西方姓和名的顺序关系。众所周知,中国都是先姓后名,而国外多是先名后姓,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尊重姓名“主人”的习惯,无需按照中国的方式倒置。
  (三)音译为主,兼顾意译
  音译为主,意译为辅,用字规范。陈国华、石春让[6]指出没有任何一种语言的语音系统与任何另外一种语言的语音系统完全对应,但也似乎没有任何一种语言在音系上与另一种语言完全不对应。他们认为,音系对应首先意味着音位对应,而且必须消除早期译者母语方言的影响;还指出语音系统的对应要求音位和音节的转写要系统而规范,做到同音同译、异音异译,强调送气不送气、清音浊音的关系对音译人名造成的影响。所以我们音译时要按普通话读音,使用规范汉字,避免地方音、生僻字、贬义字。人名译名用字要以新华通讯社编制的译音表,地名译名要根据中国地名委员会制订的译音表为准。
  (四)约定俗成,定名不咎
  “定名不咎”实属无奈之举,指的是当时没有按照“名从主人”和“音译为主,兼顾意义”的原则来翻译,但是历史上已经有习惯译法,或者国内业已达成一致的、流传广泛久远的译名。这些译名即使与原发音相去甚远或不甚合理,也应尽量予以保留,否则会增加使用上的混乱。这一原则其实是对前面两大原则的附加补充,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如果我们能正视“名从主人”和“音译为主,兼顾意义”的原则,从现在规范、统一,把“定名”的范围控制住,就能有效控制“定名不咎”的译名数量。正如陈国华、石春让[6]所言,这一原则“只能理解为不去改变某一历史人物已被普遍接受的固定译名,不能以此为由把过去一些不准确或不恰当的译名当作圭臬,用来规范今天外国人的译名”。
  四规范外国人名汉译的路径
  在遵循外国人名汉译的基本原则前提下,如何做好译名统一和规范工作,中国的前辈学者已经进行过深入的研究,许多学者也早就发表过看法。如朱自清以朱佩弦为名发表在《新中国》杂志上的《译名》一文就指出,规范外来译名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1)政府审定;(2)学会审定;(3)学者鼓吹的力量;(4)多数意志的选择[7]。笔者认为,当下做好外国人名汉译的统一和规范工作,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路径来实施:
  1. 营造规范人名翻译的氛围,从认识上高度重视译名统一。可以鼓励学术界通过发表学术论文,积极探讨人名的翻译及其规范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2. 国家相关部门、编辑出版部门要加大规范、审核力度。有关部门应协调一致,积极合作,大力宣传译名方面的国家标准、政策、文件,普及译名常识。编辑出版部门可以明确规定,稿件出版物要符合国家译名规范,杜绝不负责任的错译、乱译行为。对于新出现的、现有工具书查不到的外来人名和地名,可以考虑组织相关专家进行研究,各语种专家互相合作,分阶段公布实施。
  3. 学者、研究者、学习者认真学习,自觉遵守规范。目前,已经出版了相关的翻译参考词典和手册等。外国人名优先参照新华通讯社译名室编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的《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各卷所附的“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其次可参照新华社编辑、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针对各个语种的姓名译名手册,如《英语姓名译名手册》《法语姓名译名手册》《德语姓名译名手册》《俄语姓名译名手册》《意大利语姓名译名手册》等,这些手册对外来人名译名的规范统一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此外,我国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由于历史等因素,人名翻译差别很大,如果短时间内统一,可能会造成使用上的混乱,可以先各自规范和制作对照表,然后再逐步进行规范。
  五结语
  外国人名汉译不一致的现象早已有之,也有很多有识之士早就呼吁解决这种不统一,但长久以来这个问题还是未能很好地得到解决,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我们既然能翻译并规范和统一引进外国翻译家的翻译理论、翻译流派等,就有能力规范和统一这些属于不同流派、提出不同翻译理论的翻译家的汉译姓名。外国人名汉译规范与统一势在必行,那就不妨从西方当代翻译理论家姓名汉译的规范统一做起。
  参考文献
  [1] 王金波.谈国内翻译研究中的译名问题[J].中国翻译,2003(3):62-64.
  [2] 方梦立.海峡两岸间人名地名翻译的差异及统一规范化的必要性和意义[J].北方论丛,1999(1):123-124.
  [3] 邹幸居.香港与大陆译名差异现象浅析[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4(2):133-136.
  [4] 王银泉.外国人名汉译若干基本原则探析——从美国总统Barack Obama的中文译名谈起[J].中国科技术语,2014(1):44-48.
  [5] 姜春香.外国人名翻译失范的原因、弊害、及其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55-256.
  [6] 陈国华,石春让.外国人名汉译的原则[J].中国翻译,2014(4):103-107.
  [7] 朱志瑜.朱自清论译名[J].外语与翻译,2006(4):35-39
其他文献
2015年3月23日,《大气科学名词》(汉藏对照本)在拉萨首发,标志着中国大气科学术语首次系统完成藏语文编译工作,填补了大气科学藏文名词术语研究的空白,有助于提升青藏高原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科技知识普及能力。  该书编译委员会主任索朗多吉在当日的首发式上说,编译工作由西藏本土气象及藏语文专家承担,以《大气科学名词》(第三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于2009年审定公布)汉文版为
期刊
一张长宽不过15厘米、厚度不到1毫米的“纸”,电容可以达到1法拉,可媲美目前市场上的超级电容器。这就是瑞典林雪平大学有机电子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与丹麦和美国同行合作开发出的新材料——储能能力出众的“能源纸”,其由纳米纤维素和导电聚合物制成,可反复充电数百次,每次充电只需要几秒钟。  据每日科学网近日报道,这种“能源纸”的外观和感觉有点像塑料材质,研究人员甚至拿它折了一只天鹅,证明它也具有一定的强度。为
期刊
摘要:《语文建设》曾刊登一文,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九条第一款“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中“母亲”一词的使用提出了疑问——认为“母亲”一词使用不当,当修改为“妇女”。文章从语言学、术语学和法学视角,论证了该法条的确当性,并认为:《宪法》语言有其自身的法理精神。  关键词 :母亲,妇女,语言学,法学  中图分类号:N04;D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
期刊
摘要:从术语学视角探讨了法律术语“直系亲属”的概念外延,指出“直系亲属”与“直系血亲”的概念之间应该是同一关系。“配偶”“姻亲”被错误纳入“直系亲属”的原因在于混淆了身份与因身份而获得的权利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法律规定的误导。对法律术语“直系亲属”的常见英译immediate family和direct relative进行了辨析,阐述了上述译法不适当的理由,并提出了符合术语学观点的译法lineal
期刊
中图分类号:N04文献标识码: BDOI:10.3969/j.issn.1673-8578.2016.01.006  尊敬的路甬祥副委员长,白春礼院长,各位委员,各位代表:  非常高兴参加全国科技名词委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30年前,国务院批准成立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代表国家审定公布名词,自此,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走向了正轨。30多年来,全国科技名词委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是第六届
期刊
摘要:为了顺应汉语规范化的基本国策和汉语国际推广的实际需求,不仅要在现在和将来的翻译工作中将人名、地名等中文翻译成规范的汉语拼音,还要将以前用旧方案翻译的相应名称转写成汉语拼音。本文根据威妥玛式拼写法与汉语拼音拼写法的对应关系,总结了自动转写的转写规则,开发了基于规则的威妥玛式拼音自动转写为汉语拼音的软件WG2PY,并自动转写了林语堂翻译的《浮生六记》中的译音字,取得了很高的正确率,实验数据也具有
期刊
摘 要: 中国经济学概念的现代转型在清末民初的演进过程常深陷于“西化”与“欧化”之漩涡,然而近代中国西方经济学译介过程并非简单地移植,亦非中国传统经济学发展的结果,而是近代救亡图存的历史语境和传统经济学双重体系影响下的产物。从西方经济学的学科名称economics的庞杂译名中可窥一斑。虽最终以“经济学”胜出而告终,但严复所译“计学”在众多译名中独树一帜,其译名概念意义凸显了西方经济学的社会功用与学
期刊
特邀顾问: 路甬祥许嘉璐韩启德  主任: 白春礼  副主任: 侯建国杜占元孙寿山李培林刘旭何雷何鸣鸿  裴亚军  常委(以姓名笔画为序):  戈晨田立新曲爱国沈家煊宋军张军张伯礼  柳建尧袁亚湘高松黄向阳崔拓康乐韩毅  雷筱云  委员(以姓名笔画为序):  卜宪群王军王子豪王同军王建朗王家臣王清印  王德华尹虎彬邓初夏石楠叶玉如田淼田胜立  白殿一包为民冯大斌冯惠玲毕健康朱星朱士恩  朱立新朱建平
期刊
摘要: 20世纪90年代至今,虽然传统术语学思想受到多方质疑,但当今全球化的术语学理论和实践并没有到消极的“十字路口”。与之相反,术语学建设变得更加稳健和朝气蓬勃。文章从科学哲学的角度,论述西方学者提出的“术语学是一种科学研究纲领”的思想,并对交流(交际)术语学在术语学发展中的作用做粗浅评价。  关键词:科学研究纲领,硬核,保护带,启发部分,术语单元  中图分类号:N04;H083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美国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2016年2月11日宣布在位于美国华盛顿州汉福德和路易斯安那州利文斯顿的两个探测器上首次同时探测到了引力波。该引力波的波源是离地球大约410兆秒差距(约13.4亿光年,红移0.09)的双黑洞并合事件,标记为GW150914。两个黑洞的质量分别为36和29个太阳质量,并合后形成的黑洞有62个太阳质量,其余3个太阳质量以引力波的形式辐射出来。这一重大发现引起了科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