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发明衣服不仅是用来穿的

来源 :海外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为什么需要衣服?为了抵御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这可能只是人类开始穿衣服的最初原因,但远不是唯一的原因。酷爱裸奔的斯蒂芬·高夫,为了不穿衣服,宁愿牺牲自己的自由:他曾多次因身体裸露地出现在公众面前而被拘捕,前后共经历了近10年的牢狱之灾。
  
  衣服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就已经出现,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变得开放,开始注重服装的个性,衣服不再单单是遮体避寒的工具,被赋予了更多的深层含义。
裸体旅行中的斯蒂芬·高夫

  为什么有人不喜欢穿衣服?
  斯蒂芬·高夫因裸奔为众人所熟知,被人们称为“裸奔的流浪汉”,他喜欢在温暖的时节赤裸着身体出门。裸体外出这种行为并不会给社会造成危害,但在2003年高夫裸体穿越了整个英国:从他生活的英国东北部到西南端,引起了全英国对他的争议风暴。
  当高夫决定再次踏上这段旅程时,很快就被警方逮捕了。由于拒绝穿衣服,他在狱中度过了漫长的监禁期。
  “裸奔”的含义很简单,无非就是将身上的遮羞之物无所顾忌地脱掉,然后外出。在国外,裸奔已经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这种在人声鼎沸中甩掉羁绊、展现雄健体魄的运动形式。
  裸奔并不意味着要回归原始,也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我们文明的象征——衣服,只是越来越多的人想暂时用自己的身体表达和宣泄。
  研究证明,恰当裸奔对我们的身心有益。首先,裸奔消耗更多脂肪。当你的身体暴露在空气中或者变冷,脂肪组织就会扩散,因此不穿衣服有助于燃烧脂肪,使你更加健康。
  其次,裸奔会让人更易接纳自我。现如今,似乎我们随便问一个人他们是不是对自己满意,他们都会说自己太胖了、不漂亮,找出各种缺点和瑕疵。但事实上,别人并不会注意到你的这些不完美,这些只是你自己心理上的障碍。所以当你赤身裸体,会直面对自己身体的恐惧,接纳自我。
  将全部皮肤暴露在阳光下可以提升身体的维生素D水平。维生素D和免疫系统直接相关,当维生素D水平达到最佳状态,身体的免疫系统将会无懈可击,就能更好地抵御病毒,包括流感等。
  为什么我们要穿衣服?
  传统考古方法无法精确我们的祖先——人科动物(人科动物包括人类、黑猩猩和一些已灭绝的灵长目种群或谱系)是从什么时候不再赤身裸体、开始穿兽皮的,因为衣物无法长期留存变成化石。然而,人类学家能够通过一系列间接方法来确定衣服最初出现的时间及其样式。他们将研究对象转向人类身上的虱子,因为虱子不同于其它大部分寄生物,它们在进化过程中会长期随寄主的世系而遗传繁衍。
  从进化角度来说,生存在头皮上的虱子出现的时间最早,即头虱。2011年,研究寄生虫的专家对虱子进行的DNA测序研究显示,人类穿衣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约17万年前,因为大概就是从那时起体虱开始从头虱中分化出来。随着人类渐渐习惯穿衣遮体,头虱开始转移到了身体的皮肤上,并最终演变成单独的虱种。
  另外,此前的古人类学研究表明,人类的体毛是在大约100万年前消失的。研究结果说明,人类在体毛消失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学会了穿衣遮体。
  起初,所有人类都生活在非洲,他们还没有茂密的毛发,在晚上无法保存身体的热量。因此,悉尼大学的伊恩·吉利根认为,人类最初开始穿衣服是为了弥补缺失的毛发。
  最初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有充分的理由不得不穿衣服:在寒冷的季节衣服可以御寒,而在炎热的季节衣服可以遮阳。在非洲以外的地方,穿衣服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御寒方法。例如,居住在寒冷气候下的早期智人不穿衣服根本无法存活。
  后来,衣服渐渐深入到我们生活,开始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然而,现如今仍有一些部落民族会裸露着大部分身体,例如居住在苏丹南部的努埃尔人。根据文献记载,现今南美洲的一些部落族群即便偶尔会穿少量的衣服,但大多数时候还是更喜欢赤身裸体。
  因此,抵御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确实是人类开始穿衣服的最初原因,但并不是唯一原因。我们也可以假设,原始人类最初是因为为赤身裸体感到羞怯,才开始想要掩盖它,但很难找到直接证据证明我们的这个假设成立。
  考古发现表明,人类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拥有相当先进的制衣技术,发明了专门的制衣工具,包括刀和后来的针。他们用这些工具,可以将动物的皮毛切割成矩形和正方形,然后粘合在一起。
  在人类的进化史上,还有许多其他人科的物种,除了智人之外,还有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北京猿人等等。研究显示,尼安德特人,除了刮刀外,没有更加精细的制衣工具,专家认为这是导致他们消失的原因之一。
  因为冰期时代末期极为寒冷,他们那时仍然没有穿衣服。当气候变化,他们可能只是因为没能产生出工艺较为复杂的衣服而灭绝,不像那些已经掌握了成熟制衣工艺的非洲现代人。他们的智力水平不一定比我们低,只是寒冷突然来袭,他们还没来得及积累足够的经验,学会制衣本领。
衣服和肤色一样是人类个性的一种象征。

  衣服的社会意义
  专家指出,人类可能在衣服出现之前就开始用彩色颜料装饰自己了,最早的发现可追溯到20万年以前。有证据表明,尼安德特人也曾将赤红色颜料涂在身上。当今也有一些不穿衣服的部落族群用鲜艳的油漆美化身体。这说明人类从很早以前就开始注重外在形象,刻意修饰自己的外表。   大约从石器时代开始衣服变得更加精细。在格鲁吉亚的洞穴里,科学家发现了彩色的亚麻纤维,这表明当时的人类已经可以做出不同颜色的衣服,衣服也不再仅是用来穿着,同时担起了修饰外表的作用。
  人类在解决温饱后便开始追求形象美,衣服逐渐成为修饰外表、满足人们精神上美的享受的不可或缺的物品。衣服的形式开始多样化,种类变得繁多。不同的衣服不仅可以帮助穿着者传达信息,还能够给人不同的感官享受。
  谈到美和衣服,不得不提到的就是女人。女人爱衣服出自本性,因此衣服之于女人相当的重要性。所有女人都爱美,所以她们永远和衣服之间有着一份未了的情缘:心情好时会去买衣服,心情不好时也很想买衣服,一件美丽、合身的衣服就能让女性对生活的热情燃烧起来,她们也因此变得更自信、更迷人。
  女人买衣服的随意性很强, 衣服还可以左右一个女人的心情,如果她今天穿了一件自己认为很漂亮的衣服,她就会眉飞色舞,走起路来也会感觉与平时不同。如果得到别人的赞美,那就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广大女性坚信,没有人有义务透过你邋遢的外表去发现你优秀的内在。事实也证明,有魅力的女人其实根本不需要惧怕年龄。专家说,从一个人女人的衣装打扮中便能看出她的心理状态。当你一袭花裙出现在办公室、街道上或者恋人面前,它不仅能吸引和愉悦到别人,也会增加你的明艳度和亲和力,还有不俗的减龄作用。
  法国心理学家曾指出,女人喜欢打扮自己确实是出于取悦的目的,但并不一定是为了取悦男性。确切地说,女人取悦的目标是所有人,包括自己,而且更多的是想吸引身边同性的羡慕。女人会在潜意识中,将其他所有女人都当做是对手,比拼的焦点就在于魅力的高低。那么穿着打扮必然成了她们比拼魅力的最佳工具。
  如果说男人的武器是事业,女人的武器则更多地体现在她的个人品味上,而个人品味最直接的体现便是她的谈吐与装扮,够不够优雅、大方、可爱、迷人,真正有魅力的女人总能一眼就给人带来愉悦的视觉享受。所以那些穿对了衣服的女人就等同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武器,也就必定能在各种场合所向披靡。
  有调查表明,大多数女性觉得如果能得到另一个女人的赞美,这可比来自一个男性的赞美受用数千倍。反而有时,男人的赞美听起来会有些暧昧,让女人不自主地去思索今天自己的裙子是不是太短了,领口是不是太低了。此外,女人会对于男人的夸赞持怀疑的态度,很多时候她们觉得男人根本不懂自己今天的搭配意图,给的赞美也只是肤浅的或者出于礼貌的。当然这并不表示女人讨厌男人的赞美,只要是赞美,谁都会感到愉快,并且得到男人的青睐也是与其他女人竞争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穴居人已经懂得通过穿衣来御寒。

  好斗起源于人的一种原始本能,大部分人都认为这种特性在男人身上更加明显,但社会心理学家表示,可能这个结论会令许多女性愤怒:女性与小孩属于低级进化形态的生命,通俗的来说即更易受情绪的控制而非理性驱动,因此好斗本能在女性身上更容易显露。
  但是相比起男人之间的斗争,女人之间的斗争就显得更加“绅士风度”了。男人对于对手的态度中敌视的成分更多,而女人更多的则是尊敬。女人经常会为一个比自己更有魅力的女性所倾倒,并且将其设为自己的目标,在穿着打扮上想要复制粘贴。这种镜子效应启发了一些时尚设计师,20世纪80年代公共试衣间首次被引入商店。“在没有比把衣服提供给一个漂亮女孩子试穿更好的销售办法了,因为马上,所有顾客都会想要一件一模一样的。”
  所以男人们,如果当你用手机玩着“使命召唤”,看到身边的女友正在手机上津津有味地玩着“妖精的衣橱”,不要投去不屑的目光,要知道,她也跟你一样正享受着一场激烈的战斗。
  衣服的社交意义在于通过它用自己的语言实现了另一种形式的沟通,不亚于语言。例如,穿着休闲服装的人往往是很活泼善谈有生命力的,尤其对于青年人来说。穿工作服的人给人以专业的感觉,使人觉得可以信赖。穿时装的人会给人以端庄和大气的感觉,让人更好地与他们进行业务沟通。在特定的社交场合穿礼服的人,能够让人更快地了解他们的品味和内涵。衣服的社交意义使服装成为人类个性的一部分、我们的文化和社会规范的一部分,是我们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文明标志。此外,它还可以表明我们的特定社会身份和地位,有助于我们彼此区别不同。 在阶级社会,衣服可以用来作为表示穿着者的阶级、身份、宗教信仰类别的饰件,特别是作为统治者地位的象征。
  在一些正式场合,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场景下穿什么衣服是很有讲究的。会穿衣服的人,不仅穿得得体,还可以让别人通过自己的衣着,看出自己的社会地位、经济能力甚至是为人处世的风格。在一些非正式的场合,衣着可以随意一些。这时候,服装则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审美观、心情甚至是性格和生活方式。
  在当今社会,男士的衣着也越来越多样化,我们也可以通过衣着大体了解一个男人。开放的男人一般都很注重衣服的颜色,他们喜欢花T恤,特别是那种全部是色块、图案的T恤。这种有扩张意味的色块、图案,倍添男士的潇洒与豪爽。
  随意的男士的衬衫和西装上衣都追求简约、舒适、随和。文雅的男人衣着不呆板,体现出知识涵养、雅士风范。他们在着装上,善于增加一些点缀体现优雅。比如,夹克内配上一条领带,这便让他们树立了活力中带一丝典雅的形象。
  幽默的男人喜欢夸张、随意型的设计,有一种诙谐幽默和古怪的意味。而且怪就怪在人们穿上它显得洒脱、明快、豁达。这种装饰味极浓的造型与人们平日刻板拘谨的服装有鲜明的区别,都市感特别浓,但它不高贵、大众化,也十分幽默、俏皮。
  不同的个性就有不同的穿着打扮。经常穿大方、朴素衣服的人性格比较沉着稳重。经常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服装与款式,不受外界干扰的人独立性比较强。
  [编译自俄罗斯网站]
其他文献
在中国航天界,任新民的名字如雷贯耳。他与黄纬禄、屠守锷、梁守盘一起,被称为“中国航天四老”。20世纪50年代至今,他从新中国第一枚导弹的成功研制到第一颗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被送入太空,直到83岁高龄时依然担任“风云一号”卫星D星的工程总设计师,乃至神舟飞船升空。中国航天事业的每一个里程碑上,几乎都能找到任新民的名字。与航天“结缘”北京阜成路8号航天大院有一幢十分普通的红砖小楼,任新民和他的家人就
世界上最美的公路到底有多美?行在其中,悬崖峭壁、茫茫田野、壮丽雪景让你应接不暇;微风、雨露、阳光扑面而来。我们步履匆匆,去追寻目的地的风景时,不如看看身边,最美的景色正在路上。罗马尼亚过山公路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山脉公路南非查普曼法国米约高架大桥
智能手机本应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高效,但是很多人,尤其是孩子,容易对手机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如何健康地使用手机,已经成为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在德国,几乎所有家庭,不管是重组家庭,还是传统家庭,不管他们是住在公寓中,还是板楼里,都经常这样争论。一方是父母,另一方是孩子,他们中间横亘着愤怒之源——手机:细长、优雅,伟大的救星,狡猾的引诱。原本是使日常生活变得便捷的工具,如今却成为持续不断的
很多人在他们的智能手机上聊天和玩游戏的时间,比和家人待在一起的时间还要长。我们之间的联系前所未有的紧密,却仍然容易陷入孤独?  莉迪亚是个现代女性:灵活,独立,形单影只。  为了一个新职位,她从卡塞尔搬到了汉诺威,那时她38岁。她的爱情因异地而破碎,不久工作也丢了。在异乡的城市,莉迪亚坐在一套不是自己家的房子里。她的周围堆放着垃圾袋和箱子。她哭了。    她只想离开这里。  街头寒风呼啸。莉迪亚漫
人们普遍认为他们在网上所表现出来的是与现实生活截然不同的另外一面。真是这样的吗?一个箱子,一只老鼠,一根操纵杆。每当小老鼠扳下操纵杆,一道电流便顺着一条细微的电极释放出来,去刺激它前额中部的某个部位。那感觉是如此的舒服,让小老鼠不停地去扳动操纵杆。研究者们意识到他们发现了位于大脑前额的愉悦反馈神经中枢;通过这些刺激,小老鼠体验了一次又一次幸福的快感。然而对于人类而言就没有这样的一道电闸,可以拉起摁
妈妈达奇60多岁,个头矮小,身形肥胖。她管着一群少女。5名女孩在草屋外等候。她们咯咯笑着,打闹个不停。一会儿妈妈达奇要检查她们是否还是处女。为了防晒,老妇人的脸上涂着棕色的泥土。没有什么可以为她阻挡来自网络媒体的怒火,她的行为激怒了世界上很多人。“你在这儿做什么?”妈妈达奇看着来访者,目光中透着猜疑,“你想知道什么?”妈妈达奇和女学生们美国CNN和英国《卫报》相继报道了“处女奖学金”。人权组织对
去年,英国共享经济的成交额高达74亿英镑。一些共享经济的参与者称,通过共享经济赚的钱比他们的本职工作工资高一倍以上。哈利·沃洛普为了证实该说法的真实性,进行了一场“兼职实验”,在实验中,他做过快递员,出租过自家的客厅,还给陌生人做过饭。41岁的哈利·沃洛普在Deliveroo平台做兼职送餐员,他正前往伦敦北部给客户送餐。不知道是那场大雨还是自怜情绪改变了我的想法。但是,我清楚地记得,我对共享经济
博主约旦·杨格在自己的博客和健康俏佳人(Balanced blonde)网站上有超过13.8万名粉丝。这个博主致力于饮食养生,每天都晒自己的果蔬思慕西和酸奶。左侧照片是健康博客的博主司洁娜·艾莉丝·厄普和哈纳莱依。当公众发现素食主义者博主约旦·杨格所宣扬的素食饮食养生法会导致严重的肠胃失调的时候,这位博主收到了死亡威胁信。现在人们应该反思,这类养生理念的流行是否有点矫枉过正了。约旦·杨格这个25
如果人们在贸易中心看到别人掉了钱包,会有什么反应?如果亲眼目睹小偷从别人口袋里掏钱包呢?有多少人会帮助迷路的儿童?人们的冷漠或者同情从何而来?社会心理学家试图了解现代都市人的心理状态。本文记者参与了美国教授哈罗德·塔库什扬在莫斯科领导的一系列实验。实验从拥抱开始,对我来说这是最难的。我张开双臂,笑着向一位行人走去,要想绕过我不太容易。美国教授哈罗德·塔库什扬在莫斯科街头做拥抱行人的实验。晚些时候
熏火腿、人造奶油、小麦粉、咖啡……这些食物会致癌或引发心肌梗塞吗?面对各方观点,我们究竟应该相信谁?如果掌握了科学的食品新知识,我们就不会被各方信息扰乱思路。加工肉:需控制摄入量“本店销售的火腿肠原则上已全部实现‘无盐化’。”去年10月,日本首都圈的OK食品超市在门口挂出了这样的横幅。“无盐化”是指不含亚硝酸盐发色剂,据说亚硝酸盐有一定的致癌性。市场上销售的火腿肠大都含有亚硝酸盐。肉类加工厂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