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澳洲人怎样教育孩子

来源 :中国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fanyuanhang1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年前,我曾经去过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认识了热情的库克,他邀请我去他家做客。我很好奇澳洲人的生活,就欣然前往。
  在澳洲,库克算是中产阶级。他家拥有一所距海边很近的观海小楼,建筑面积有四百平米。室外小花园里绿草如茵,周边种了些不知名的小花,草坪修剪得很整齐,园内还有一个小游泳池。
  在库克家客厅里聊天的时候,他的儿子回来了。库克起身给我介绍,说这是他的儿子夏奇。夏奇很有礼貌地和我打招呼。夏奇看上去只有十一二岁,高高的个子,一头金色的头发,脸上潮红,微微有些汗意。我以为夏奇这是出去运动刚回来。库克说,夏奇今天出门打工了。这么小的孩子就出去打工?这让我很吃惊。
  库克夫人对我说:“小孩子出去打工,这在澳大利亚是件很正常的事情。无论家里是否有钱,孩子到了十一二岁的时候,家长都会让孩子每周出去打一两天工,自己赚零花钱。夏奇每周要抽时间去给一户人家修剪草坪,每次打工两小时。”
  我有些担心地问:“孩子能做好这些事情吗?还有,你们就不担心他操控打草设备受伤?”
  库克对我说:“你不让孩子去做这些事情,他永远也做不好。当然,夏奇出去打工之前,我教过他如何修理草坪。”库克朝窗外一指:“就在我家花园里边练习。他掌握技术后,才让他出去打工。孩子受伤不可避免,我会教孩子一些避免受伤的注意事项,还有受伤后应当如何自救、求救。这些都是在实践中需要用到的常识,现用现教肯定来不及。”
  库克对我说:“以前我家的花园都是我打理。现在夏奇长大了,大多事情都交给他来做,我现在是协助他打理。游泳池也由他定期清理。当然,我要付给他工钱。”
  在聊天中,我还了解到,澳洲的孩子考上大学后,父母允许孩子吃住在家里,但不会帮孩子付学费,更不会给他们零花钱。孩子的学费和零花钱需要自己打工赚取。如果打工赚来的钱不够,可以申请政府贷款,工作以后再慢慢还贷。有的孩子上大学后,选择脱离家庭,住校或者租房子住,完全独立生活,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学业。在澳洲,无论是在家长的眼里,还是在孩子们看来,把手伸向父母要钱要物,那是一种不可忍受的耻辱。
  澳洲人注重对孩子劳动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孩子自立自强的精神,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金钱物质不应该是别人给的,而是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赚来的。当一个人有了劳动能力以后,就要靠劳动换取报酬,以满足自己的需求。向别人伸手是可耻的,即使把手伸向父母也不行。澳大利亚人的“明天忧患”意识非常强,他们都认为从小对孩子进行“穷苦教育”有助于孩子长大后自强自立,靠本事吃饭,靠能力工作,靠毅力拼搏。在澳大利亚,走在大街上,根本看不到穿着华贵的中小学生,也看不到骑着名牌自行车的孩子招摇过市。看到的,都是些衣着朴素的孩子。“再富也不富孩子”是澳大利亚父母们的共识。他们的理由是,娇惯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独立生活能力,长大后难免吃大亏。澳洲父母的想法是———“为未来着想”:既然孩子长大以后早晚要离开父母,去独闯一片天地,与其让他们面对挫折惶惑无助,还不如让他们从小吃点苦,练出直面人生的能力和本事。
  那次澳洲之行,了解到澳洲人教育孩子的观念,这让我受益匪浅。
其他文献
学生厌倦作文 ,是个较普遍的现象。其原因很简单 ,学生作文并非有感而发 ,而是为“交差”而“无病呻吟” ,结果当然是空话、套话、废话连篇。据我多年观察 ,初一年级学生的作
同题立论,古已有之,苏洵、苏辙、李桢的《六国论》,早已为人熟知。现在,会考、高考议论文,一题数万人同作,立论自然百态千姿,各呈其貌。阅读同题议论文,需要在比较异同上下
本文较全面地概括了中学化学解题的常用思维模式,即:类比思维、整体思维、逆向思维、变形思维、猜想思维、直觉思维。并举例说明各思维模式的应用。 This article comprehen
许多人都知道,著名演员斯琴高娃有个儿子,叫孙铁,如今也是一名演员,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她和第一任丈夫除了这个儿子之外,还有一个女儿,叫孙丹。和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斯琴高娃在一双
据《南宁晚报》报道,一名12岁左右的男孩跪趴在地上,远处父亲正在楼下开着防盗门,然后冲着跪趴在地上的男孩怒吼:还不滚回来!看你还偷东西不!那名男孩一脸的倔强.居然没有一滴眼泪
一.INTRODUCTION选文简介:“想家”选自美国作家Harry Mazer(哈里·梅泽尔)的小说《最后一次任务》(1979)。这部小说描述了二战后期一名15岁的犹太裔美国少年杰克·莱伯怀着
英国牛津大学天才儿童研究中心前讲师贝纳德特·泰南认为,许多天才儿童可能在学校或考试中表现并不优异,但他们在其他方面的表现能够说明他们拥有高于同龄儿童的才能。泰南
近几年来,在“减负”问题上,我们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不仅收到了预期效果,而且得到了社会、家长和学生的认可。一、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我校从1990年开
四岁的依曼到中心参加潜能开发已将近半年,依然强烈需要母亲陪伴,一旦母亲离开会哭得撕心裂肺,更谈不上安心专注参与游戏了。多次交流中,爸爸表示:女孩哭很正常,大一点儿自然就好了
灯下窗前长自足———我的读书生活北京顺义县牛栏山一中刘德水近几年来,目睹莘莘学子的负担之重,我常常对人说:“书,没念够;学,却上够了。”上学,是被动地听人讲,由人灌,那痛苦,简直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