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祝福》是鲁迅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其最突出的成就,是塑造了祥林嫂这个在夫权、父权、族权、神权的交替压迫下,被摧残致死的典型的中国封建妇女的形象。
【关键词】祥林嫂形象 鲁迅小说 创作心态
《祝福》是鲁迅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其最突出的成就,是塑造了祥林嫂这个在夫权、父权、族权、神权的交替压迫下,被摧残致死的典型的中国封建妇女的形象。作者通过这个形象,不仅有说服力地概括了中国封建农村妇女的可悲的命运,而且也相当深刻地批判了封建礼教对于农村妇女在生活上,特别是在精神上的残酷压迫和毒害,是一曲既催人泪下又发人深省的封建农村妇女的悲歌。
在封建社会里,夫权对于妇女的压迫是十分严重的。祥林嫂因为夫叫祥林,所以称为祥林嫂,至于姓,也仅仅是因为介绍人的缘故推测“大概也就姓卫了”。更突出的是,祥林嫂受封建夫权思想的影响,在丈夫死后,便抱定了“从一而终”的决心,为了逃避婆婆逼她再嫁,竟甘冒“犯上”的罪名,只身逃出婆家,在鲁四老爷家中做了女佣。
祥林嫂在鲁四老爷家整天做工,不惜力气,也不论食物,由于没有了婆婆的管束,便很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然而好景不长,新年刚过不久,便被她婆婆带人来给“劫”走了。鲁四老爷虽然算不上什么达官显贵,但也当得起当地的“大户人家”,而祥林嫂的婆婆只不过是一个穷苦的山里人,她凭什么敢“先斩后奏”,在没有经得鲁家同意之前就抢走鲁家的佣人呢?而祥林嫂的婆婆凭借的就是在封建社会中不可侵犯的“父权”。所以,鲁四老爷虽然有些不情愿,但由于他事先就怀疑祥林嫂是逃出来的,所以当她婆婆来要人时,还是按传统的观念办事。这充分说明,婆婆行使父权,在封建社会里是天经地义的。而且,当鲁四老爷纵然知道了她婆婆的无理,背着他先抢走了人,也只是愤愤然的说了一句“可恶……”而已。而鲁四太太的怨气,更是只冲向中人卫老婆子,并未直接对着祥林嫂的婆婆。
按封建传统礼教,祥林嫂在改嫁之后,便是属于贺家的人了。在她的继夫贺老六得伤寒死了之后,由于有儿子阿毛,便仍然能在贺家立足。但是,当她的儿子被狼吃了之后,便失去了立足的权利,于是,贺家的大伯收了房子,把她赶了出来。贺家大伯之所以能够收房赶人,而谁也没有提出异议(包括祥林嫂自己),这便是行使的“族权”。
在作品中,祥林嫂受神权的压迫和毒害主要是通过“捐门槛”及这前后的变化来表现的。由于祥林嫂违背了封建传统的“一女不嫁二夫”的道德伦理,所以,被看作是“败坏风俗”的肮脏女人。于是,像祭祀这种敬奉祖宗的事是不能让她沾手的。于是,祥林嫂到土地庙去捐门槛,以为找到了赎罪的道路,但是,经过千辛万苦凑够了十二千大钱捐了门槛之后,鲁四太太仍然不允许她动与祭祀有关的一切东西,终于给了她毁灭的一击。人变化非常大,连记性也尤其坏。最后,终于被打发走了,成了乞丐,在家家“祝福”的爆竹声中,僵死在白茫茫的雪地里。
鲁迅对祥林嫂形象的塑造,很好地体现了他在小说创作中所一贯坚持的思想和态度:表现出他对农民的同情,特别是对农村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和关心;表现出他对农民身受压迫、剥削和毒害而毫不觉悟的愚昧、麻木的痛心和批判;表现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启蒙主义思想家的特点。在作品中,作者虽然无情的揭露了夫权、父权、族权、神权这四条封建绞索对祥林嫂的扼杀,但是,同时也暴露和批判了祥林嫂的不觉悟。
祥林嫂在丈夫死后,便决心守寡。甚至不愿再嫁而出逃,心满意足地做了鲁家佣人。这无疑说明她遵从“从一而终”的封建礼教是甘心情愿的。改嫁贺老六后,应该说确实是“交了好运”,不但生了个儿子,而且改嫁后的生活要比守寡好的多。但是,当贺老六死后,她还是愿意继续守寡。要不是儿子被狼衔去了,她是“可以守着”的,这又充分地说明祥林嫂封建思想毒害之深,并不是一次生活的经验可以解救的。她更不可能明白,在封建社会里,并没有一条妇女的生路,你要遵从夫权,可是婆婆逼你再嫁,那是父权。总之,嫁与不嫁都是违背封建礼教的罪名。而她在再嫁过程中“出格”的反抗,更说明了她的落后和不觉悟。甚至捐门槛,也是她不觉悟的表现。她不但相信自己嫁了两个男人是一种罪孽,死后要被阎罗王锯成两半分给两个男人,而且,居然还相信只要花十二千大钱捐一条门槛,就可以赎了一世的罪名。正因为她对这种封建迷信思想深信不疑,才会在捐门槛之后,由于仍不被社会所原谅而一下子精神崩溃。
鲁迅对中国老百姓的愚昧和麻木有极深刻的认识和极精辟的见解。他在一篇杂文中对中国历史上交替出现的两种时代进行了概括,即“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祥林嫂的一生,实际上就是在这两个时代里沉浮。她在婆婆家,是想做奴隶而不得,所以,不得不弃家而逃;到了鲁四老爷家,是一位暂时坐稳了的奴隶,所以,“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容,脸上也白胖了”。但是,这第二种时代对于她太短了,当她又重新回到鲁家时,已无法再做奴隶了。
同情,字里行间的“哀其不幸”,连“怒其不争”也变成了“怒其不幸”,批判的锋芒不见于祥林嫂身上。为什么其他形象鲁迅先生可以“毫无顾忌”地扛起批判的大旗,极尽理性的光彩,而于祥林嫂却如此的心软,让感情凌驾于理性之上呢?难道仅仅因为寡妇所受的苦难太重,鲁迅不忍心批判吗?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一下关于作者,鲁迅本身在思想上接受个性解放思潮,但在个人婚姻上却无法摆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主要是因为这种宣判是“寡母”作出的,因为寡母毕竟也是家长。在中国封建社会,家长在一家之中是有绝对权威的,这种教化早已深入人心,鲁迅虽然接受新文化,但对中国传统文化仍是难以割舍。因而对他有养育之恩的寡母,鲁迅则看作是“家长”,他只得向听从封建家长那样听从寡母的安排。同时,自己婚姻上的不幸让他充分体验到封建文化虐杀“我”和“吃人”的本质,因此他以西方的价值体系为武器批判封建道统。这一理智与情感的矛盾在《祝福》创作中对寡妇的感情基调上有集中体现。所以,对于主人公,鲁迅更多的是批判给寡妇带来无限痛苦的那个阴冷的社会,很少直指也是愚弱国民的寡妇。因此,他把和母亲一样的祥林嫂的同情和怜悯放在首位。在他心中,寡妇这一群体反映了中国人最大的苦难。但是,客观地说,造成寡妇悲剧人生的责任并非仅在社会,她自身存在的种种弱点往往也是导致其悲剧的主要因素之一。然而,鲁迅也没有像指出子君、孔乙已的弱点那样指出以祥林嫂为典型的寡妇的缺点。这正说明鲁迅创作是在处理理智与情感的矛盾时让感情支配了创作。这也正是鲁迅在创作祥林嫂这个寡妇形象的典型心态。
寡妇是不幸的,鲁迅同情怜悯她们。在鲁迅的一生中,他始终为她们在黑暗的铁屋子中呐喊,控诉封建思想的罪恶,默默地祝福寡妇们的明天。
【关键词】祥林嫂形象 鲁迅小说 创作心态
《祝福》是鲁迅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其最突出的成就,是塑造了祥林嫂这个在夫权、父权、族权、神权的交替压迫下,被摧残致死的典型的中国封建妇女的形象。作者通过这个形象,不仅有说服力地概括了中国封建农村妇女的可悲的命运,而且也相当深刻地批判了封建礼教对于农村妇女在生活上,特别是在精神上的残酷压迫和毒害,是一曲既催人泪下又发人深省的封建农村妇女的悲歌。
在封建社会里,夫权对于妇女的压迫是十分严重的。祥林嫂因为夫叫祥林,所以称为祥林嫂,至于姓,也仅仅是因为介绍人的缘故推测“大概也就姓卫了”。更突出的是,祥林嫂受封建夫权思想的影响,在丈夫死后,便抱定了“从一而终”的决心,为了逃避婆婆逼她再嫁,竟甘冒“犯上”的罪名,只身逃出婆家,在鲁四老爷家中做了女佣。
祥林嫂在鲁四老爷家整天做工,不惜力气,也不论食物,由于没有了婆婆的管束,便很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然而好景不长,新年刚过不久,便被她婆婆带人来给“劫”走了。鲁四老爷虽然算不上什么达官显贵,但也当得起当地的“大户人家”,而祥林嫂的婆婆只不过是一个穷苦的山里人,她凭什么敢“先斩后奏”,在没有经得鲁家同意之前就抢走鲁家的佣人呢?而祥林嫂的婆婆凭借的就是在封建社会中不可侵犯的“父权”。所以,鲁四老爷虽然有些不情愿,但由于他事先就怀疑祥林嫂是逃出来的,所以当她婆婆来要人时,还是按传统的观念办事。这充分说明,婆婆行使父权,在封建社会里是天经地义的。而且,当鲁四老爷纵然知道了她婆婆的无理,背着他先抢走了人,也只是愤愤然的说了一句“可恶……”而已。而鲁四太太的怨气,更是只冲向中人卫老婆子,并未直接对着祥林嫂的婆婆。
按封建传统礼教,祥林嫂在改嫁之后,便是属于贺家的人了。在她的继夫贺老六得伤寒死了之后,由于有儿子阿毛,便仍然能在贺家立足。但是,当她的儿子被狼吃了之后,便失去了立足的权利,于是,贺家的大伯收了房子,把她赶了出来。贺家大伯之所以能够收房赶人,而谁也没有提出异议(包括祥林嫂自己),这便是行使的“族权”。
在作品中,祥林嫂受神权的压迫和毒害主要是通过“捐门槛”及这前后的变化来表现的。由于祥林嫂违背了封建传统的“一女不嫁二夫”的道德伦理,所以,被看作是“败坏风俗”的肮脏女人。于是,像祭祀这种敬奉祖宗的事是不能让她沾手的。于是,祥林嫂到土地庙去捐门槛,以为找到了赎罪的道路,但是,经过千辛万苦凑够了十二千大钱捐了门槛之后,鲁四太太仍然不允许她动与祭祀有关的一切东西,终于给了她毁灭的一击。人变化非常大,连记性也尤其坏。最后,终于被打发走了,成了乞丐,在家家“祝福”的爆竹声中,僵死在白茫茫的雪地里。
鲁迅对祥林嫂形象的塑造,很好地体现了他在小说创作中所一贯坚持的思想和态度:表现出他对农民的同情,特别是对农村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和关心;表现出他对农民身受压迫、剥削和毒害而毫不觉悟的愚昧、麻木的痛心和批判;表现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启蒙主义思想家的特点。在作品中,作者虽然无情的揭露了夫权、父权、族权、神权这四条封建绞索对祥林嫂的扼杀,但是,同时也暴露和批判了祥林嫂的不觉悟。
祥林嫂在丈夫死后,便决心守寡。甚至不愿再嫁而出逃,心满意足地做了鲁家佣人。这无疑说明她遵从“从一而终”的封建礼教是甘心情愿的。改嫁贺老六后,应该说确实是“交了好运”,不但生了个儿子,而且改嫁后的生活要比守寡好的多。但是,当贺老六死后,她还是愿意继续守寡。要不是儿子被狼衔去了,她是“可以守着”的,这又充分地说明祥林嫂封建思想毒害之深,并不是一次生活的经验可以解救的。她更不可能明白,在封建社会里,并没有一条妇女的生路,你要遵从夫权,可是婆婆逼你再嫁,那是父权。总之,嫁与不嫁都是违背封建礼教的罪名。而她在再嫁过程中“出格”的反抗,更说明了她的落后和不觉悟。甚至捐门槛,也是她不觉悟的表现。她不但相信自己嫁了两个男人是一种罪孽,死后要被阎罗王锯成两半分给两个男人,而且,居然还相信只要花十二千大钱捐一条门槛,就可以赎了一世的罪名。正因为她对这种封建迷信思想深信不疑,才会在捐门槛之后,由于仍不被社会所原谅而一下子精神崩溃。
鲁迅对中国老百姓的愚昧和麻木有极深刻的认识和极精辟的见解。他在一篇杂文中对中国历史上交替出现的两种时代进行了概括,即“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祥林嫂的一生,实际上就是在这两个时代里沉浮。她在婆婆家,是想做奴隶而不得,所以,不得不弃家而逃;到了鲁四老爷家,是一位暂时坐稳了的奴隶,所以,“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容,脸上也白胖了”。但是,这第二种时代对于她太短了,当她又重新回到鲁家时,已无法再做奴隶了。
同情,字里行间的“哀其不幸”,连“怒其不争”也变成了“怒其不幸”,批判的锋芒不见于祥林嫂身上。为什么其他形象鲁迅先生可以“毫无顾忌”地扛起批判的大旗,极尽理性的光彩,而于祥林嫂却如此的心软,让感情凌驾于理性之上呢?难道仅仅因为寡妇所受的苦难太重,鲁迅不忍心批判吗?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一下关于作者,鲁迅本身在思想上接受个性解放思潮,但在个人婚姻上却无法摆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主要是因为这种宣判是“寡母”作出的,因为寡母毕竟也是家长。在中国封建社会,家长在一家之中是有绝对权威的,这种教化早已深入人心,鲁迅虽然接受新文化,但对中国传统文化仍是难以割舍。因而对他有养育之恩的寡母,鲁迅则看作是“家长”,他只得向听从封建家长那样听从寡母的安排。同时,自己婚姻上的不幸让他充分体验到封建文化虐杀“我”和“吃人”的本质,因此他以西方的价值体系为武器批判封建道统。这一理智与情感的矛盾在《祝福》创作中对寡妇的感情基调上有集中体现。所以,对于主人公,鲁迅更多的是批判给寡妇带来无限痛苦的那个阴冷的社会,很少直指也是愚弱国民的寡妇。因此,他把和母亲一样的祥林嫂的同情和怜悯放在首位。在他心中,寡妇这一群体反映了中国人最大的苦难。但是,客观地说,造成寡妇悲剧人生的责任并非仅在社会,她自身存在的种种弱点往往也是导致其悲剧的主要因素之一。然而,鲁迅也没有像指出子君、孔乙已的弱点那样指出以祥林嫂为典型的寡妇的缺点。这正说明鲁迅创作是在处理理智与情感的矛盾时让感情支配了创作。这也正是鲁迅在创作祥林嫂这个寡妇形象的典型心态。
寡妇是不幸的,鲁迅同情怜悯她们。在鲁迅的一生中,他始终为她们在黑暗的铁屋子中呐喊,控诉封建思想的罪恶,默默地祝福寡妇们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