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噪声监测及评价——以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为例

来源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shuang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监测及评价上海大学宝山校区的校园噪声,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声环境,对校园学习工作区、生活区、运动区3个功能区的10个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了连续7天的噪声监测.采用等效连续A声级法和噪声污染指数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按照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发现:上海大学宝山校区校园生活区的夜间声环境质量相对较好;运动区的夜间噪声量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在校学生和教职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山明食堂昼间以及风雨操场昼夜间的声环境超标严重;机自楼全天声环境质量良好.由此可知,上海大学宝山校区的校园声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较好,基本能够满足在校人员的学习、工作、生活等要求.
其他文献
研究了不同种类低浓度ZnO纳米颗粒(nanoparticles,NPs)对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astric epithelium cells-1,GES-1)吸收Fe3+,Ca2+和Mg2+的影响.结果 表明:ZnO NPs对Fe3+吸收浓度的影响最为显著;3种离子的浓度变化与ZnO NPs的粒径和质量浓度有关,其中50 nm的ZnO NPs对离子吸收的影响最大,且在ZnO NPs质量浓度为15 mg/L时细胞的离子吸收浓度达到最高;ZnO NPs的亲水和亲油特性对离子吸收无明显影响.最后,通过检测与不同
针对某化工厂周边地下水中的有机物污染,采用TOPSIS法和内梅罗指数法对水质污染状况进行共同评价,利用ArcGIS平台对污染物总量进行估算;基于地下水模拟系统对四氯化碳污染羽空间分布情况进行模拟,对污染区初始条件进行反演拟合以验证模型精度;提出地下水污染修复方案.结果表明:四氯化碳污染羽的扩散范围是以渗漏点为偏圆心,以主水流方向为长轴的一个类椭圆形污染区;该化工厂附近地下水中以四氯化碳为代表的有机物污染十分严重,亟须进行地下水的污染防控与修复.
为了研究岩石在加载过程中的细观损伤演化规律,对含预制裂纹的大理岩进行细观损伤试验;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试件进行实时观测,通过细观图像,提取裂纹的方位角、长度等有效信息,统计裂纹各种参数的分布规律,对翼裂纹的扩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压力的增大,翼裂纹逐渐向主压应力方向发展,翼裂纹的长度和面积呈加速发展趋势,并且翼裂纹以自相似方式演化,分叉角越大,断裂韧度及断裂时的最大应力也越大.
为了解决光固化复合材料三维打印存在的Z向分层问题,提出一种连续面曝光石墨烯-树脂复合材料的三维打印工艺,阐述该工艺的基本原理、流程;通过试验系统地研究浆料流变性能、死区厚度、光照强度、打印速度等参数对打印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该工艺制备成型件,并对成型件的表面形貌、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制备的成型件的表面形貌有较大改善,并且力学性能与电学性能优异.
正尖晶石氧化物AB2O4结构,可通过对A和B位点分别置换73种元素产生5329种原子构型.利用高通量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这5329种正立方尖晶石氧化物结构的形成能和晶格常数,并提出了“中心-环境”(center-environment,CE)特征模型,构建同时包含局部成分和结构信息的特征作为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方法的输入变量.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数据,使用随机森林算法开发了机器学习模型,准确有效地预测了尖晶石氧化物结构的形成能和晶格常数.通过比较机器学习预测的假想结构与实验结构
设计了一种基于工业连轧生产线的低氧压法,通过控制含锰冷轧板的气氛露点制备了纳米氧化锰磷吸附剂,并研究了吸附剂的吸附性能.结果 表明:纳米氧化锰磷吸附剂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最佳吸附时间为24 h,最佳投加量为3.6 g/L,且在强酸环境下有着非常优秀的吸附性能;试验所得数据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拟合良好,在温度为30℃,pH值为1.5的环境下其最大吸附能力约为8.3 mg/g.
针对传统电学法水汽透过率(water vapor transmission rate,WVTR)测试高精度、低准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电流分布特性修正的高准度WVTR测试模型,并基于此测试模型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易于使用的WVTR测试系统.系统硬件采用了便于维护的高适应性夹具、全封闭测试环境等设计,软件采用了多线程、时间误差补偿、自适应修正等算法.理论分析和实际测试结果表明,修正后的WVTR测试模型及测试系统实现了兼具使用成本低和高精度、高准度的设计目标.
通过布里渊散射技术,在背散射几何设置下,原位获得了钽酸锂(LiTaO3)单晶样品的折射率.结合对称散射几何设置,通过对同一块X-cut LiTaO3单晶样品进行测试,得到了其全部独立的声学物理常数(6个弹性常数、4个压电常数和2个介电常数).实验结果与文献报道结果吻合很好.
采用可压缩的数值方法计算了不同空化数下绕流水翼的空化流场,分析了非定常空化流动中空化结构的脱落模式、溃灭过程,以及压力波的释放、传播及其与残腔的耦合特征.结果 表明:可压缩数值模型能够捕捉局部腔体溃灭时压力波的释放、传播和回弹现象;不同空化数下存在不同的腔体脱落、溃灭模式;在特定的空化数下,可能会在一个大的空化结构脱落循环周期内包含多个动力学演化过程,空化结构的溃灭也会诱导多个压力脉动峰值,并对剩余残腔总体产生抑制作用;由凝聚激波诱导的残余腔体溃灭具有持续时间长、压力脉动幅值小的特点;而大尺度云空化脱落腔
以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化合物为前驱体,通过退火、硫化等后续处理方法成功制备了由NiFe2O4纳米棒与Co9S8空心球组装而成的杂化纳米结构.该复合催化剂因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以及各组分间强力的协同作用,在电催化析氧反应(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OER)中表现出了优异的催化活性.在1 mol/L KOH电解质中,当电流密度达到10 mA/cm2时,仅需290mV的过电位,且Tafel斜率仅为63.02mV/dec.此外,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