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irit_i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师只要重视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多管齐下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就一定能较快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思维训练;解题思路
  
  要使学生学好数学,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师通过数学教学训练学生的思维,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十分重要。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激发思维兴趣
  
  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要使学生肯动脑筋、爱动脑筋。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语言交流中学习,就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从而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提高。例如,教学“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时,我问一位学生:“在學校里,老师和同学叫你什么?”“张华。”我将“张华”板书在黑板上,接着问:“在家里妈妈也叫你张华吗?”生否认:“妈妈叫我小华。…‘好。”我又把“小华”两个字写在黑板上讲道:“虽然叫法不同,但我们知道指的是一个人,像这种情况在数学王国里也有不少,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
  于是我板书:8( )x6( )=48。然后我请一名学生在括号里填写数字的名称。学生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很快地在“8”后面的括号里填上“被乘数”,在“6”后面的括号里填上了“乘数”。我说:“填得很正确,不过从今天开始‘8’和‘6’将有一个新名字。”学生目光中顿时流露出好奇之意。我接着说:“这个新名字就叫因数。”于是板书:因数。此时学生还有点不解。我说:“虽然被乘数、乘数和因数的名称不一样。但数字还是原来的数字。既然数字没有变,性质当然也不变。以往若表示‘8×6=48’的公式是‘被乘数×乘数=积’,换了名字以后呢?”有学生回答道:“因数×因数=积。”我说:“对。”
  生动的数学语言使课堂气氛活泼有趣,拉近了数学概念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而且旧知识的迁移顺理成章,这无疑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使人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挥动思维之弦。通过刨设问题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求知兴趣。在教学中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和探索性问题,不仅能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能有效地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我巧妙地利用王安石的(梅花>一诗提问:“在这首诗里你发现什么数学问题吗?”这首诗只用了一个“数”字就代替了我们想到的4枝、5枝、6枝、10枝梅花。引起了我们的联想。我们能不能从数学的角度想个办法,精练地表示那几枝梅花呢?正当学生为到底跟什么有-关系而苦苦思索时,看准火候儿,我及时导入新课,并鼓励学生比一比,看谁学习了新课后能够正确解释这个现象。这样通过“激疑”,打破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使学生充满热情地投入思考,一下子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上。
  以问题串的形式创设问题情境,对于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为了使学生能将学到的知识记牢并融会贯通,教师在教学中可提出一连串问题。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自行车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回答:“是圆形的。”“如果是长方形或三角形行不行?”有的学生笑者连连摇头。我又问:“如果车轮是椭圆形的呢?”(随手在黑板上画出椭圆形)有学生急着回答:“不行,没法骑。”我紧接着追问:“为什么圆的就行呢?”学生一听,马上活跃起来,纷纷议论。这一系列的提问不仅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疑问,而且为随后的学习有了必要的心理准备。学生“找结论”的思维之弦绷得很紧,这样找到的结论理解深刻、记忆牢固。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得认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因此依据教材内容,利用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制造悬念,着意为一些数学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如在教学“快乐的节日”时,我对学生说,熊猫乐乐能根据主题图中的一个情境编三道乘除法应用题,你们猜想一下乐乐用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了一道怎样的除法应用题?学生对于改编题目饶有兴趣,纷纷猜想。很快就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三、故意设置障碍
  
  在教学中,故意设置障碍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是很有帮助的。10岁以前的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一靠进行表象判断,二靠对照经验模式。经验模式由感受、记忆和积累而成。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对一些学生易犯而又意识不到的错误方法和结论,设置障碍,引导学生找出致误原因,有助于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如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我出示了一道容易出错的题:6-6÷3。许多学生的计算步骤如下:6-6÷3=O÷3=O。造成计算错误的原因是学生按顺序计算的思维定势在作怪。只有个别学生的计算步骤是正确的。出现这两种情况,正在我意料之中。我于是顺水推舟,把这两种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要求学生讨论这两种计算哪种正确。顿时,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第一种解答正确,有的说第二种解答正确。个个情绪高涨、兴趣盎然,我顺势引入新课:“到底哪种解答方法正确呢?我们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后,就知道答案了。”
  在数学教学中一题多变,就是要求学生围绕典型问题进行多角度的回答,以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此类数学问题的一般规律和本质属性,使学生保持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趣味,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在教学应用题后可出示两个条件:男同学20人,女同学16人。要求学生根据所给条件自己提出问题,并且解答。由此可以提出很多不同的问题:(1)男同学是女同学的几倍?(2)女同学和男同学一共有多少人?(3)男同学比女同学多几人?(4)女同学比男同学少几人?(5)男同学减少几人和女同学一样多?……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设置问题,经历了印象深刻的探索过程,享受到了探索的乐趣。训练了发散性思维。
  
  四、组织教学竞赛
  
  小学生有很强的好胜心,组织教学竞赛可以满足学生的好胜心,增强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大量事实表明:竞赛会促使竞争者你追我赶,最能出成绩。所以积极引导学生力争超越强者,这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我在教学时组织过学生组际“难题抢答”、“看一看,谁算得快又对”、“比一比,谁的记忆力最棒”等竞赛,还组织过课外的“速算比赛”、“解题大比拼”等竞赛。这些竞赛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如:在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地背诵乘法口诀的情况下,为了巩固学生的乘法计算知识,我组织了口算竞赛,以“开火车”、“接龙比赛”、“争冠军”等方式进行,对竞赛成绩好的学生立即给予了表扬。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消除学生学习的疲劳,更重要的是训练了学生的思维,真可谓一举多得。
  教师只要重视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多管齐下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就一定能较快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口语交际能力  郭振武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口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幾点。    一、找话题。打开学生的“话匣子”    要引导学生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或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必须做到语言亲切、诚恳、贴近学生年龄特点,站在学生的立场,与学生一起说、一起想,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实践证明:经常与学生“拉家常”、聊天,讲故
期刊
【摘要】现代中学生一些常用字都经常写错,造成写文章错别字连篇,甚至直接影响语文成绩。所以语文素质若想提高就应重视写字教学。我们首先应注重纠正错别字,其次应提高中学生的写字水平。为了提高中学生的写字水平,我们既要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还要真正上好写字课,同时更要培养学生“提笔即练字”的习惯。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学应重视写字教学,加强训练,夯实学生写字的基本功,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索质。  【关键词】写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并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在课堂中如何给学生搭好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创新的前提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创设一
期刊
【摘要】针对当前语文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对语文课缺乏兴趣的问题,笔者着重从四个方面进行讨论分析,论述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语文教学对学生感观的刺激程度,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 教学;兴趣;教学内容;社会化;生活化;教学方法;实践活动    教学,教与学合而为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就外延包括教知识技能、教学习方法、教才干本领;学,从生理角度讲,是学生凭借感官把外界讯息传给大脑,
期刊
【摘要】 “语文综合性学习”被列为语文课程五大学习范畴之一,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索养的这一基本目标。要指导初中学生有效开展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语文教师须正要立足于“语文”,多角度,广视野开发课程资源来进行实践与探究。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定位;课程资源    “语文综合性学习”被列为语文课程五大学习范畴之一。这对我国中小学语文课程几十年来过于注重学科课程,忽视综合实践活动,把
期刊
文言文是中学阶段的一个学习重点,同时,对许多中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如何搞好文言文教学,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熟读成诵。理解是基础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无论是朗读,还是背诵,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正确、高效的进行。就朗读看,对词句内容不理解就无法正确朗读。理解不仅是正确高效诵读的基础,而且也是诵读的目的,从较低的层次看,理解的目的是为了正确高效的诵读,而从较高的层次看,正确高效
期刊
【摘要】 随着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不断深入,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来促进学生学习的研究也不断地深入。本文将结合小学教学实践,对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进行引导,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一些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策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过中,传统的教学是教师一讲到底,学生在教学中处于被动的听课者角色,与当前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的教学理念相违背,极不利于学生阅读
期刊
国家的兴旺,民族的振兴呼唤着索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实施创新教育呢?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考试的改革和创新、减轻学生的负担是当前教育界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开放式数学教学就是对素质教育的一种探索,是当前数学教育的一个发展潮流。近几年数学教育工作者对开放式数学教学作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还没有提高到开放性教学应有的高度来认识,使得数学教学的开放性程度仍然不能满足教育改革的需要。因此,探讨如何切实提高数学教学的开放性程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入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  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