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小学羽毛球课程实施方案构建及实施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KA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市中小学羽毛球课程实施方案的推行,不仅可以解决北京市中小学羽毛球课程衔接不当、学业质量难以评定、运动能力等级评价标准缺失、教学目标不明确等问题,还可以促进学生熟练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进而为形成北京特色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观、内容观、教学观、评价观贡献设计智慧。
  一、羽毛球课程设计的依据
  围绕羽毛球运动的特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动作技能学习规律,充分考虑北京市社会发展需求及学校的教学条件,将小学、初中、高中的羽毛球课程进行整体设计,设计理念是:激发兴趣、保证基础,全面进步、重点选择,形成习惯、融会贯通。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应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性特征,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选择性,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内驱力,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等。羽毛球运动属于隔网对抗球类项目,运动量可根据年龄、体质、运动水平等的不同进行调节。无论是单打还是双打,均既具休闲娱乐价值,又可强身健体。目前,羽毛球运动在北京市的普及率较高,活动人群广泛,深受群众喜爱。随着运动理论及具体活动方式、方法的不断创新、完善与发展,羽毛球运动已成为现代竞技体育运动、学校体育、群众体育活动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项目。因此,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与健康意识;通过有相当负荷量的身体练习,锻炼学生身体,全面提升体质健康;利用体育的教材特性,优化学生品行,完善人格发展。
  二、羽毛球课程设计的特色
  1.小学羽毛球课程设计特色。小学生由于心理生理尚未发育成熟,标准技战术的学习和使用尚有一定难度,因此,本学段的教学在一、二年级主要以易上手、易操作、易提高兴趣的颠球、平抽快打等技术为主,辅以羽毛球游戏、特殊规则的比赛、羽毛球基本规则及礼仪,以期引起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三、四年级在一、二年级学习的基础上逐步增加技术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羽毛球运动特点,形成整体概念。五、六年级在继续教授单一技术动作的基础上,开始关注组合技术的综合运用,同时关注战术意识及方法的学习。
  2.初中羽毛球课程设计特色。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快速发育的时期,本学段课程设计围绕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承接小学阶段的学习成果。技术方面,在全面教授单一技术的基础上,更多侧重组合性技术的学练,让学生更多地尝试将2个或多个单一技术灵活地组合运用,提高其学练兴趣及技术的综合掌握程度。战术方面,更加全面地教授并强调在实战中的战术体现和评价,引导学生活学活用。比赛方面,设置简化规则和标准的比赛,尽量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技战术、体能需求,增加其竞争意识,帮助其体验成功的乐趣。
  3.高中羽毛球课程设计特色。高中阶段主要引导学生自学自练,最终走向终身体育这一目标。本学段课程重点设置了羽毛球比赛编排、分级别的羽毛球比赛、高水平羽毛球比赛视频的欣赏、参与社会羽毛球团体比赛等具体任务,以及特定技术的学习。这些教学任务的设定引导学生自学、自练、积极参与校内外羽毛球运动,在校外仍然能够自觉、主动参与并保持羽毛球运动习惯,最终形成自己的运动爱好或特长,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三、羽毛球课程的结构设置
  羽毛球课程结构主要由课程内容结构与课时分配、学业质量合格标准、运动能力等级标准设计与测试方案、单元教学方案等4个部分组成,体现出明确的结构性和系统性,以及学段衔接、贯通培养的一体化课程内容体系(图1)。
  图1 羽毛球课程结构
  1.课程内容结构与课时分配。羽毛球课程内容包括羽毛球基本知识与技能、技战术运用、专项体能与一般体能、展示与比赛、运动项目完整体验五大类,一至十二年级共计432个课时,每学年36个课时。以小学羽毛球课程内容结构与课时分配为例,小学羽毛球课程共计216个课时,一、二年级重点关注兴趣的激发,内容设置和课时分配偏重游戏、知识以及技术中较易学习的部分;三、四年级偏重基本技术教学,并逐渐加入特殊规则的教学比赛;五、六年级以基本技术的教学为主。具体教学顺序为:一年级通过投抛羽毛球、挥拍、不同动作的击球以及专项游戏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二年级开始重点学习羽毛球的基本技能;三、四年级主要学习移动、发球与接发球,关注学生的球感,强化对球的判断,开始进行简化规则的比赛;五、六年级主要学习正反手技术的综合运用,让学生全面了解羽毛球运动。从二年级开始,每学年都应安排跳绳、折返跑等专项体能练习,以便与初中羽毛球学习更好地衔接,提供专项体能基础(表1)。
  2.学业质量合格标准。以小学羽毛球课程教学为例,小学羽毛球教学注重激发兴趣、掌握基本技术。一、二年级引导学生了解并喜爱羽毛球运动,掌握相应的专项知识(如,羽毛球运动的起源、规则等)及基本技术(如,握拍、平抽等)即可;三、四年级以发球、接发球等基本技术为主,特殊规则的比赛为辅,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羽毛球运动;五、六年级全面学习技术,同时初学战术。所有考核内容应在表现性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即技术动作必须正确,再进一步评价成功完成的个数或次数。
  以一年级的学业质量合格标准为例,合格标准从认知、技能、情感3个方面设置了标准。认知标准包括能简单描述羽毛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基本特点、基本规则、击球形式,能说出在羽毛球比赛时需要注意的礼仪。技能标准包括在击球过程中采用正确的握拍方式,握拍手型规范;正反手发近网球动作正确并过网;2人隔网相距3m使用平抽动作对打;运用正手或反手握拍连续颠球20个以上。情感标准包括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克服困难、积极向上的品质。
  3.运动能力等级标准与测试方案。羽毛球专项运动能力等级标准与测试方案的制订,大致对应三年级至十一年级的课程教学内容,主要用于区分、评价学生技能掌握的水平,给教师以参考,给学生以激励。
  标准的等级分为一级至九级,由易到难,遵循运动技能掌握规律设计。一、二级标准主要考查发球技术,易于掌握,对学生的力量要求较低;三、四、五级标准考察正反手高远球、吊球及网前球技术,为掌握好更高难度的技术做好铺垫;六、七、八、九级标准在前面标准的基础上考查杀球、反手高远球等较高难度的单个技术动作,并重点关注组合技术或固定线路(如“杀球—上网”)的考查。
  以一级标准为例,该等级设置的对应年级是三年级,测试内容只有2项,即正手发平高球及隔网平抽球。这2项测试内容的选择与三年级的羽毛球教学内容基本对应,标准为10次测试成功5次及以上为优秀,成功4次为良好,3次为合格,2次及以下為暂不合格。该标准难度适中,能够保证大部分学生通过,让学生增强信心的同时提升学习兴趣。
其他文献
一、明确体育教学中运用教学比赛的意义,师生练有所指  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以及研讨中辽宁刘春放、单友明、杨水霞、孙伟、山东孙雷、四川张知友等老师的观点,体育教学中运用教学比赛的意义总结如下:教学比赛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醒学生锻炼的动机,激发学生表现的欲望等;通过教学比赛能够检验学生随堂学习的效果,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利于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通过教学比赛学生会学
一、案例背景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体育课上佩戴口罩已经不再是硬性规定,而作为教师面对部分学生仍然坚持戴口罩的现象,通常会选择包容的态度,猜测学生是出于自我保护或因身体不适怕影响其他人的原因仍戴口罩。但一位体育课上乃至其他课上从未摘掉口罩的男生小A进入了我的视线,之前我只是觉得好奇,直到有一天体育课上进行400m跑测试时发生的故事才让我逐渐关注和发现了他口罩背后的“秘密”。  二、案例描述
一、案例背景  每学期笔者所在学校体育组都要进行一次“常态课教学主题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笔者选择了“侧向投掷垒球”教材,投掷教材练习密度小,安全系数低,那么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如何通过各种练习手段和组织方法来提高投掷课的练习密度成了笔者这次探索的主要目标。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思考并在不同班级试教后,笔者尝试了部分教学方法,在四年级(1)班上了一节完整的“侧向投掷垒球”课,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020年2月28日,《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官网发布《第四届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征集活动获奖名单,在“案例选登”版块的88人“入围案例”名单中,沈阳市于洪区两位教师的名字映入眼帘,在“案例摘录”版块的226人“入围案例”名单中又出现了另外两位教师的名字。于洪区共有四名教师获奖,在辽宁省21名获奖选手中占了四席之位,于洪区教育研究中心获得“第四届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征集活动优秀组织奖
运动能力无论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构成,还是对学生未来从事基本或专项运动都是不可或缺的,但從目前有关运动能力培养的角度来看,不仅存在一些不良现象,而且尚未精准把握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在学生运动能力培养方面未明显改观。笔者从一体化的角度探讨运动能力若干现象,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及其根源,对更好地认识和把握运动能力的培养具有关键性作用。  一、从多视角谈运动能力现象  通过多角度分析发现,运动能力在认识和
一、器材摆放要有适当间距  案例呈现:在《技巧:多种形式的直体滚动练习方法》课中,教师安排了四大组、八小组以分组轮换的形式在四个区域内进行多种形式的直体滚动的游戏练习,其中在”V”字形的直体滚动练习中,部分学生在滚动过程中会出现:为了避免同伴间头与头等身体部位的碰撞,停下来等前面学生过去后才继续练习。上课教师由于在各个区域巡视,并未发现,每一组都出现了上述现象。  分析:教师在利用器材进行布置场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因此让中华传统文化赶上时代、引领未来正成为文化传承的“现在进行时”。武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颗明珠,需要体育人将这一国粹发扬光大。  武术教学中,由于需要定型的动作比较多,常会导致武术课的整体练习密度偏低,如何创新设计与实施武术教学中的体能练习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依据江苏省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二次备课与课堂教学评选活动中的水平二(三年级)《武术:冲拳、推
为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精神,弘扬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切实推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学校教育,展示全国中小学龙狮运动推广成果,2019年5月23日—24日,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舞龙舞狮分会、全国舞龙舞狮进中小学工作领导小组、全国舞龙舞狮进中小学工作指导小组主办,山东省日照市教育局、山东省日照市东湾区教育和体育局协办,山东省日照市新营中学承办的第七
一、案例背景  传统的小学足球课堂教学中,教师多关注足球技术的传授,对学生的足球基础缺乏深入了解,足球课堂常陷入某项足球技术教学的境况,丢掉了足球运动的原有魅力,弱化了足球的育人功能,使原本应该充满快乐和情感的足球课堂达不到预期效果。  如何改变现状?笔者认为教师应当把足球课堂的“足球味”找回并带给学生。足球赛场上的个性张扬、身体对抗、团队合作、裁判规则……赛场外热情的球迷、舞动的队旗、嘹亮的队歌
田径运动包含走、跑、跳跃、投掷等项目,是从事其他各类运动的基础性项目,对提升人的基本活动能力具有重要价值。田径类运动是《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选学内容之一。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体育与健康全一册》中,田径类运动单独列为一章,包括跑、跳跃、投掷和体能发展与自我评价等内容。下面对教科书中的田径教材进行全面介绍与解读,并对如何通过田径运动的教学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