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班级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已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本文主要分析建设中职班级文化的意义,探讨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在实践中有效的措施,构建学生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班级文化 意义 措施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活动的基本单位和前沿阵地,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班级文化直接影响着学生在学校的生活质量、学生的个性发展,甚至是学生以后的生活质量和生命的发展。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促进作用。积极的班级文化对每一个学生而言,都可以内化为进取精神,形成内在动力,促进他们走向成功。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育人环境,使校园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文明礼貌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地。而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因此培育有特色的班级精神,构建有特色的班级文化,既符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需要,也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2.中职学生健康成长的有力保障
中职教育是以一个合格的社会初级劳动人才的标准来衡量学生,而不是以分数。大多中职生在以分数论成败的评价制度面前都经历了失败。而且刚入校时正值个性鲜明、叛逆的青春期,学生对新的集体充满了期待,也有对学习的消极抵抗情绪,人生观价值观都有很强的可塑性。这既是个危机,也是个契机。虽然他们在分数上是失败者,但是他们敢于表现,活动能力、交际能力、组织能力强。如果抓住这个契机,让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找回自信从而激发积极向上的精神,那么可以化危机为动力,使得学生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由此可见,中职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成长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和作用。
3.班级管理的隐形力量
班级文化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导向作用。班级文化是全班同学共同的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引导着全体同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前进。(2)凝聚作用。班级文化是一种理想的黏合剂,能使学生彼此合作,同心协力,和衷共济;能减少同学之间的摩擦和内耗,增强其内部的凝聚力。(3)规范作用。班级文化的规范作用就是約束作用,它制约着学生的行为。(4)激励作用。如果一个班级文化以人为中心,形成一种人人受重视,人人受尊重的文化氛围,那么这个班级就形成“无形的精神驱动力”。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建议措施
1.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加强班级制度,选好班干部,增强学生参与意识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班主任要起主导作用。在思想上,班主任要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在行动上要引导学生积极寻找具有本班特色的班级理念并将之落实到实处,做好模范作用。班主任要熟悉自己所带班级的专业特点,了解学生的就业方向,在实践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学生树立榜样,身体力行践行班级理念和精神。
良好的班级制度建设,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班级制度的制定根据本班实际情况,融入一些本专业相关制度的元素。将这些制度细化到学习生活中的环节,比如上课玩手机、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利用班会课让同学们讨论,要求全员参与,所定各项条款得到学生的认同后公布在制度栏,征求更多的意见。其次,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着眼点是竞争机制,主要通过评比各种“先进、优秀”等形成制度。奖励按照公平、公开、全面、全体的原则,综合地评估学生的德、智、体等各方面的表现。这些评分可作为评选“三好学生”“守纪标兵”“优秀班干部”等荣誉的依据,也可作为学生档案鉴定,评定贫困补助以及就业鉴定的主要依据。第三,要抓好制度的执行。制度分类由专人负责,定期进行汇总、公布、评比,使制度真正落实到位。
能力是从实干中培养出来的,班干部的锻炼也应如此。在班级建设过程中要保持和强调竞争机制,班干部上任采取竞争上岗,通过自荐、推荐、民主评议产生。在班级管理中应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班干部能做的事就一定让他们去做,做起来有一定困难的事情也可先交给他们,班主任只需密切关注事情的进展,予以指导即可,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
2.教室布置结合专业特色,彰显班级文化的个性,提升对专业的认可
教室布置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设置,老师除规定一些必有的内容之外,如公布栏、评比栏等,其他都可让学生出主意、想方案,让班级的全体成员都加入到建设中,让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建造一个自己的“家”。通过营造浓厚的专业学习氛围,让班里的每一位学生在这种氛围中逐渐热爱本专业,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共建友爱、和谐的师生关系
“亲其道,信其师”在中职教育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教师要改变居高临下的传统习惯,“蹲下来和学生说话”。尊重学生还要学会欣赏学生,特别是对个性鲜明的学生更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通道要畅通,可以开设班级信箱,建立班级QQ群或者班级论坛。通过多种形式交流,拉近彼此的距离。
【参考文献】
[1]赫京华.班级社会学分析[J].教育研究,1988.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3]李学农.中学班级文化建设[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班华,王正勇.高中班主任[M].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关键词】班级文化 意义 措施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活动的基本单位和前沿阵地,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班级文化直接影响着学生在学校的生活质量、学生的个性发展,甚至是学生以后的生活质量和生命的发展。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促进作用。积极的班级文化对每一个学生而言,都可以内化为进取精神,形成内在动力,促进他们走向成功。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育人环境,使校园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文明礼貌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地。而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因此培育有特色的班级精神,构建有特色的班级文化,既符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需要,也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2.中职学生健康成长的有力保障
中职教育是以一个合格的社会初级劳动人才的标准来衡量学生,而不是以分数。大多中职生在以分数论成败的评价制度面前都经历了失败。而且刚入校时正值个性鲜明、叛逆的青春期,学生对新的集体充满了期待,也有对学习的消极抵抗情绪,人生观价值观都有很强的可塑性。这既是个危机,也是个契机。虽然他们在分数上是失败者,但是他们敢于表现,活动能力、交际能力、组织能力强。如果抓住这个契机,让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找回自信从而激发积极向上的精神,那么可以化危机为动力,使得学生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由此可见,中职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成长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和作用。
3.班级管理的隐形力量
班级文化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导向作用。班级文化是全班同学共同的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引导着全体同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前进。(2)凝聚作用。班级文化是一种理想的黏合剂,能使学生彼此合作,同心协力,和衷共济;能减少同学之间的摩擦和内耗,增强其内部的凝聚力。(3)规范作用。班级文化的规范作用就是約束作用,它制约着学生的行为。(4)激励作用。如果一个班级文化以人为中心,形成一种人人受重视,人人受尊重的文化氛围,那么这个班级就形成“无形的精神驱动力”。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建议措施
1.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加强班级制度,选好班干部,增强学生参与意识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班主任要起主导作用。在思想上,班主任要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在行动上要引导学生积极寻找具有本班特色的班级理念并将之落实到实处,做好模范作用。班主任要熟悉自己所带班级的专业特点,了解学生的就业方向,在实践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学生树立榜样,身体力行践行班级理念和精神。
良好的班级制度建设,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班级制度的制定根据本班实际情况,融入一些本专业相关制度的元素。将这些制度细化到学习生活中的环节,比如上课玩手机、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利用班会课让同学们讨论,要求全员参与,所定各项条款得到学生的认同后公布在制度栏,征求更多的意见。其次,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着眼点是竞争机制,主要通过评比各种“先进、优秀”等形成制度。奖励按照公平、公开、全面、全体的原则,综合地评估学生的德、智、体等各方面的表现。这些评分可作为评选“三好学生”“守纪标兵”“优秀班干部”等荣誉的依据,也可作为学生档案鉴定,评定贫困补助以及就业鉴定的主要依据。第三,要抓好制度的执行。制度分类由专人负责,定期进行汇总、公布、评比,使制度真正落实到位。
能力是从实干中培养出来的,班干部的锻炼也应如此。在班级建设过程中要保持和强调竞争机制,班干部上任采取竞争上岗,通过自荐、推荐、民主评议产生。在班级管理中应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班干部能做的事就一定让他们去做,做起来有一定困难的事情也可先交给他们,班主任只需密切关注事情的进展,予以指导即可,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
2.教室布置结合专业特色,彰显班级文化的个性,提升对专业的认可
教室布置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设置,老师除规定一些必有的内容之外,如公布栏、评比栏等,其他都可让学生出主意、想方案,让班级的全体成员都加入到建设中,让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建造一个自己的“家”。通过营造浓厚的专业学习氛围,让班里的每一位学生在这种氛围中逐渐热爱本专业,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共建友爱、和谐的师生关系
“亲其道,信其师”在中职教育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教师要改变居高临下的传统习惯,“蹲下来和学生说话”。尊重学生还要学会欣赏学生,特别是对个性鲜明的学生更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通道要畅通,可以开设班级信箱,建立班级QQ群或者班级论坛。通过多种形式交流,拉近彼此的距离。
【参考文献】
[1]赫京华.班级社会学分析[J].教育研究,1988.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3]李学农.中学班级文化建设[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班华,王正勇.高中班主任[M].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