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天时 尽人意 促健康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jiawei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藏医养生学是藏医学数千年发展过程中无数人的经验总结。它是藏医药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藏医养生学以人体为出发点,特别讲究天地人和,辩证而又科学地阐释了人体各个系统在客观环境中所处的功能,从人体的整体性及其同外界环境的辩证关系出发,阐述了人体生命活动和外界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讲述如何增进健康、延长寿命的健康养生知识,为人们促进身体健康、防病治病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一、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的养生观
  
  藏医养生学认为:人的机体的生理、病理、生长发育和衰老都与自然界的变化休戚相关。有“天地人和”的理念。认为人与自然界是自然的统一,人与客观环境、人与宇宙、人与周围的动植物都是相互作用的,自然界是万物生命的源泉。除了自然界的春夏秋冬的变化、寒暑燥湿的气候直接影响着人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外,还要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的养生观念。传统藏医学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认为疾病是人体内环境与自然界的平衡被打破所致。藏医学的本质是生态医学,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人的生、老、病、死的影响。藏医将人体与自然界看作是对立统一的整体,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医学理论指导医药实践活动。人生存于自然界,依赖于自然界,自然界的运行如果发生阴阳失调,就会影响人的生命活动,引起身体的病理变化,导致身心状态异常或疾病。藏医药学尊重生命法则与生态规律,采用绿色食品、天然药物、心理行为、传统物理疗法治疗疾病、保养身体。因此,人必须与大自然协调一致,同时还要顺应自然的变化,调节脏腑的机能。养神、安神、益气补血、平衡阴阳,人体就健康。相反,人如果与大自然不能很好的调谐,就不能克服大自然带给人的负作用,也必然给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心灵善良和举动谨慎利于健康
  
  由宇妥·元丹贡布于公元8世纪编著、李永年翻译的藏医药经典巨著《四部医典》(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年10月第一版)27页“体业分析”中指出:“人体之业身语意共三,善与不善自行非予言。”42页“日常行为”中讲到:“治病调养身体有良方,第一先讲人生之行为,只为长寿保命求安然,且把灵丹妙药密咒炼。常把起病二缘思且抛,身语意内弃恶要就善,舌等感官受磨非安乐。”指出养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以善为本,对身体的活动、语言和思想情操有所节制。43页中接着说:“千言无凭善为作体察,万语先虑自我经要严。战胜非议胜则有分寸,博学谦虚富则要知足,心力正而义长广胸怀。十恶需从身语意中抛,常怀慈悲贤良菩提心。此等皆为贤哲行为则。”也就是说人的一举一动和心灵善恶、言行都会影响到身体。
  《四部医典》17页“概说”中也讲到:“治病疗养共计有四友:行止、饮食、药物和诊治。”把人的举止放在首位。提倡人们举止言行要谨慎。一切要从每一细微做起,一毫之恶与人莫做,一毫之善与人方便。为人处事,心地善良、光明浩然、正气常存于心中,这样才会元气充沛,五脏六腑的功能才能保持正常。对身心健康对人有益的事多作,损人害人的事则不做。对身体虚弱的人,每获得一份精神的满足便可多增加一份生机和活力。
  
  三、顺应四季变化,调节脏腑机能的养生观
  
  藏医养生学认为:自然界春夏秋冬的变化和寒暑燥湿的气候直接影响人的生理发育和健康。认为自然界是万物生命的源泉,人的机体的生理、病理、生长、发育、衰老都与自然界的四季变化休戚相关。
  《四部医典》44页“时令之行”中讲到冬季人体处于“初冬严寒使得毛孔闭,少食必将导致体质减。”饮食应该做到:“是故当进辣涩苦三味,芝麻油擦肉汤油食添”。平时起居应注意“常着皮衣皮鞋避风寒,取暖烤火日晒亦酌量。”冬季人体处于代谢缓慢状态。体内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体内时,养生要注意“收”和“藏”。做到精神安定、早睡早起,以利阳气潜藏、阴精积蓄,为春来生机勃发作好准备。
  春季人体肌肉表层逐渐舒展疏松,阴退阳藏,寒去热来,是百病丛生的季节。《四部医典》44页“时令之行”中指出:“冬季易将培根积体内,春季日光渐暖体热衰。”在起居、饮食和精神上做到“陈年青稞旱地肉蜂蜜,开水姜汤饮而粗食餐”。要“勤竞行走搓身祛培根,常坐芳香园林荫凉中。”指出春季养生要注意防寒、防暖,抵御各种传染病对肌体的侵袭。多食姜、蒜、葱、辣椒等辛温发散的食品。心情要舒畅,少在室内闷坐,多到室外空气清亮的环境中活动。
  夏季气候炎热,人体的生理机能是外趋,也就是说阴虚阳盛,相对内脏机能下降,许多人饮食不振。加之由于大量出汗可引起体内电解质平衡失调,导致钠离子大量丢失,会使人体四肢肌肉发生抽搐和痉挛,严重的还会出现血压降低、脉搏细弱、昏迷等症状。因此,夏季养生十分重要。《四部医典》44页明确指出“季夏娇阳之光渐炎热,只为耗力宜进甜凉食,忌食咸辣酸物忌曝光,凉水浴身酒水掺而尝,身着薄衣宜住清香房”的夏季养生法。
  秋季养生法在《四部医典》44页中讲到“雨期体内赤巴秋天发”;除了室内保持湿润外,在饮食“秋季可进甜苦涩三味。”
  藏医养生学提出“天人相应”的调节饮食方法。《四部医典》45页“时令之行”总结出:“总之饮食冬夏热食餐,春进粗食季夏秋宜凉。冬夏宜食辣涩苦三味,春食酸咸甜食初夏甜。秋季可进甜苦涩三味。”提出人的饮食必须随着四季的变化而进行有规律的调剂,则有利于健康长寿。
  
  四、调整人的精神心理是健康长寿的保证
  
  藏医特别强调养神、养德、养性和养心,十分注重调整人的精神心理,认为心性养生是健康的保证。《四部医典》26页“身体哲理”中说“情忠奔巴住于心脏间,心广自豪做事按意愿”,35页“病之哲理”中说“忧心生悲使得容颜衰”,29页“身之恶兆”中也讲到“无忧豁达丰美呈焕发。”强调人应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利于身体健康。
  藏医在疾病的病因、症状归类中认为:人的情绪变化有贪、嫉、愤、痴、悲、忧虑、寡言、惊恐、心情不快等。人的情绪过于激动、敏感、忧虑、兴奋、愤怒等,都会导致疾病。所谓情喜伤心、惊恐伤肾、悲忧伤肺、思虑伤脾、愤怒伤肝,就是说人的不良情绪对人体的健康不利,直接影响健康。藏医养生学认为:过于悲哀、憔悴不安、愤怒、忧虑,可以导致人体七情内伤致病早衰;精神耗损造成早逝。所以,调节情绪、修养德性是保护身体、防病和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性格开朗、活泼外向,无忧无虑的人,大都健康长寿,且很少有病痛的原因也在于此。
  
  五、整体养生是防病保健的重要措施
  
  辨证施治和整体观念是藏医养生理论的思想基础。藏医提出人体是一棵大树的观点。《四部医典》8页“病理病因”中讲到:“将人比作三根树,三根共生九树干。树枝四十又七条,树叶二百零四片。开花生出五异果,以树为喻根本典”。并系统地总结出关于人体形成、身体的比象、身体哲理、生理喻示、体业分析、疾病的内因与外因等理论。也就是把人体放入一个大系统中去考察。藏医养生学把人体整体的机能归结为“隆”(相当于气)、赤巴(相当于火)、“培根”(相当于水和土)三因学说,三者之间保持相互协调,达到相对平衡,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活动。同时也认为人体是一个以脏腑为核心,以经络相互联系的整体。人生是一个小天地(相当于一棵树),四肢百骨、五脏六腑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系、前后相应的有机整体,每一个局部都紧密地联系着整体,局部的状况影响或连接着整体状况,局部的安危影响着整体的安危。《四部医典》23页“生理喻示”中讲到“人有寿命脉络共三条,气血运行孔道内外全,连属身体发育并常安。”脉络各部是相关相连的,阐明气、血、经脉、脏腑形成整体机制。经络与脉道作为脏与腑、脏与脏、腑与腑之间的联系通道。如果某一局部发生异常将危及整体。藏医养生学认为:疾病是人体与自然相互作用,即内因与外因相互影响的具体表现。因此,对人体周围环境信息和人体体表信息的捕捉、分析、处理,得知其内部各个环节的变化,是一种获得体内疾病信息的重要手段。所以,藏医养生学十分重视整体养生,主张促进整体的平衡与稳定,把人体与自然相互协调和防病放在首要位置。同时注意人体各系统的局部保健,注重全身性的防病防衰和保健措施。
其他文献
潘明环书法欣赏  潘明环,多年从事文化宣传工作,兴趣广泛。爱旅游,好书法,善养生,重收藏。常进行诗歌、散文、歌曲等文艺创作。1983年加入安徽省书法协会,曾任阜阳市书法学会会长,地区书法金石学会顾问,多次参加国家省市书法展览,在全国书法大赛中获金、银、铜、优秀奖30多次,书法作品在十多家出版社及各级报刊上出版发表。    百字养生歌  □文/何国熙    我退休多年,虽年届古稀,仍神清气爽,身体虽
期刊
饮食乃养生的第一关口,饮食不当,是造成许多疾病的主要根源。对此,古今人士都有许多深刻的体验,并总结成一些富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的警世格言,读之颇多收获。    【饮食养生箴言】    量腹而受,量身而衣。  ——《文子》  一日之忌,暮无饱食。  ——《养生要集》  饥不暴食,渴不狂饮。  ——民间谚语  吃得快,咽得慌,既伤胃口又伤肠。——民间谚语  食欲少而数,不欲顿而多。  ——《医说》  
期刊
“神游号”养生列车始发站:甘肃    甘肃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与气候,盛产多种名贵药材。俗有“甘肃五大宝,归芪黄参草”(当归、黄芪、大黄、党参、甘草)之说。此外,麝香、牛黄、冬虫夏草等也是久负盛誉的甘肃名产。    当归的传说与妙用    当归是甘肃的特产,又是我国的名药。素有药王之称,又有“十药九归”之说,中药方剂配伍都离不了当归,尤其是治疗妇女病。  当归以甘肃省岷县所产的“岷归”最著名,“岷归
期刊
慢性支气管炎为常见多发病,临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病情进展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及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在我国,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大约有90%继发于慢性支气管炎。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递增,50岁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高达15%。在急性发作期,其治疗以抗感染、祛痰镇咳、解痉平喘等为主,在缓解期,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采用食疗的方法。根据临床所见,以下几种证型多见。  
期刊
在西藏医学中,被采用作治疗用途的原料多逾二千种,其中包括植物类、动物类及矿物类。在这些药物中,有一些是西藏本地独有的,也有一些是汉医也经常采用的。  西藏医学对药物学有十分完整的知识,对很多植物、矿物及动物药都有很深的认识及极细微的分类。在西藏药物学中,一株药性植物往往可以分出多种药性不同的材料。同一种植物生长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或不同海拔高度,会衍伸出不同的药性及效用,这些在药物学上有详细讲述。
期刊
目前骨关节炎的治疗方式以口服非甾体抗炎药为主,但非甾体抗炎药都对胃肠道有副作用,直接对胃黏膜造成损伤,个别情况下甚至可引起上消化道溃疡和出血,而选择外用药治疗骨关节炎就不必担心伤害肠胃,是慢性骨关节炎的福音。现在外用药治疗骨关节炎的药不多,但在藏医的治疗方药中却有很多有效的方法,因为雪域高原地区气候环境严酷,藏族人经常患骨关节病,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藏医摸索出一系列治疗骨关节病的方法,其中有上文提
期刊
红景天是西藏最具神秘色彩的珍贵药用植物之一,藏族人尊称为“苏罗玛宝”,意思是“神药”、“密药”。   国内外研究证明,生长于西藏高原海拔4500米以上严寒、缺氧、强日照、无污染地带的野生大花红景天,独特的恶劣环境造就了它顽强的生命力和令人惊叹的药效,所含活性成分是其他地区红景天的十几倍,是红景天中的至上极品,这就是“雪域红景天”。  在西藏众多奇异药材中,雪域红景天获得无限荣耀。翻开我国古代第一部
期刊
高科技不仅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物质享受,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前在田间日晒雨淋进行耕作,现在温室大棚完全用电脑控制式,智能化装卸取代了繁重的人工搬运,就连日日不息的家务劳动,随着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的使用也变得如此轻松、快捷。互联网使您足不出户,就能知晓天下之事,甚至处理您的各种事务。人们为了生存所必须付出的体力劳动越来越少,生存的竞争逐渐被脑力的角逐取而代之。而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使人们
期刊
人们常常习惯于得了病才去治疗,却不注意往往是疾病肇因的日常饮食、起居,但藏医学却很重视饮食对疾病的调治作用。《四部医典》的“总则本”第五章中记载:“医治疾病的善方有饮食、起居、药物、外治共四种”。还在《后序本》第二十六章中记载:“调养治法虽然有一千零二种,然而概括起来,只有饮食、起居、药物、手术外治等四种”。  食疗是藏医极为重视的一种治疗方法。在对治慢性病及潜伏病时,医师会先建议病者以改进饮食及
期刊
《尴尬的气味——人类排气的文化史》一书从各个方面向读者详尽地描述了屁,这一为人们所熟悉、难以启齿的日常行为。作者以众多名人名著为例,从科学、文学、宗教、音乐、电影等各个方面形象而生动地论证了屁存在的客观性以及趣味性,使该书成为雅俗共赏、妙趣横生的读物。    放屁关乎健康    1000年后的11世纪,在那不勒斯海湾附近开办萨勒诺学校的四位医生提出了一则放屁健康规范。之前,他们已对所谓“抑制气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