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要你稍加留意,可能就会发现,身边有不少朋友是高人——他们在任何领域都能谈经论道、指点江山,是一群无所不能的观察家。
前几天小米发布新手机的时候,我自己的好几个微信群都变成了直播间,好多朋友在直播评点小米新手机。配置参数、设计性能、营销策略……他们看起来都像是手机行业里的大咖,而我这个手机公司的人反倒被他们说得无言以对。
尽管没有该行业从业经验,甚至也没有用过小米新发布的手机,但丝毫不妨碍他们为人家的公司把脉未来。当然,不光是小米,这群观察家同样也为索尼大法号脉,还多次感慨锤子药丸、苹果的策略不行……拿我的东家锤子来说,如果锤子手机在中国有一百个用户,那么锤子观察家起码有五百个。不光手机行业如此,互联网行业观察家、游戏行业观察家、自媒体观察家……哦,还有创业观察家。
更让人深感佩服的是,这些观察家大部分是全能的,身兼数职、全网通杀,没有什么领域在他们的佛眼之外,也没有什么可以逃出他们的佛掌。他们指点江山的气势,让我们觉得中国并不缺乔布斯,好几百万个中国乔布斯缺的只是舞台。朝阳区起码就有二十万个乔布斯,是仁波切的两倍。
嗯,是的,我不喜欢这些野生观察家,他们的言论在相关行业的从业者看来,简直就是个笑话,因为大家都不懂装懂,也就形成了一个互不拆穿的良好氛围。
这并不是说正规媒体里的挂牌观察家就全都靠谱,很多人除了有个正规的牌照,跟野生观察家可能也没啥本质区别。野生观察家的舞台可能也就是朋友圈、聊天群,而挂牌的呢要靠这个工作赚钱,所以舞台更大,辐射面积更广。
我大学毕业就成了一名记者。现在回想起来,我大概很少有真正在报道一家企业前就深入地了解它的现状,而只是从我自己的角度去解读,报道完了也极少去核实,每次把企业气得跳脚,还都觉得自己做对了什么,内心雀跃。现在自己投身于企业中,和记者们打交道,时常想起那时的自己,惭愧得面红耳赤。甚至现在的很多记者连从前的我都还不如,他们关注的焦点也不再是报道是否点明了事实、说出了真相,而只是社交媒体上的转发数量。现在媒体报道的事件,有多少出现反转的现象,这不就是没等功课做扎实就急于得出结论,抢发新闻的结果吗?
遇到事情更急不可耐的是那些活跃于社交网络上的公知大V,抢先发言是他们的职业要求,而且他们还有另一项任务就是努力把自己的评论变成段子。那么这些网民们喜闻乐见的点评家们会靠谱吗?这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看他们说什么,要是说他们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那他们就是权威,比如方舟子说科普,梁欢点评唱功,值得我们信赖。在其他的领域,他们跟我们一样,可能啥也不懂。
当我们成为某一个领域的爱好者时,我们对一件自己没有十足把握的事情常常会妄自猜测一番。我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发言,就像知乎上那些最热衷于回答问题的常常是相关领域的爱好者和初学者,因为只有他们有动力去展示自己所知道的那一部分,让别人看到自己还是懂一些皮毛的。
我们应该警醒,在这样一个时代,错误的观点可能因为耸动的言论或是好玩的语言而大行其道,很多人的脑中可能不知不觉就被植入了错误的信息,这信息可能他一辈子也来不及纠正。
前几天小米发布新手机的时候,我自己的好几个微信群都变成了直播间,好多朋友在直播评点小米新手机。配置参数、设计性能、营销策略……他们看起来都像是手机行业里的大咖,而我这个手机公司的人反倒被他们说得无言以对。
尽管没有该行业从业经验,甚至也没有用过小米新发布的手机,但丝毫不妨碍他们为人家的公司把脉未来。当然,不光是小米,这群观察家同样也为索尼大法号脉,还多次感慨锤子药丸、苹果的策略不行……拿我的东家锤子来说,如果锤子手机在中国有一百个用户,那么锤子观察家起码有五百个。不光手机行业如此,互联网行业观察家、游戏行业观察家、自媒体观察家……哦,还有创业观察家。
更让人深感佩服的是,这些观察家大部分是全能的,身兼数职、全网通杀,没有什么领域在他们的佛眼之外,也没有什么可以逃出他们的佛掌。他们指点江山的气势,让我们觉得中国并不缺乔布斯,好几百万个中国乔布斯缺的只是舞台。朝阳区起码就有二十万个乔布斯,是仁波切的两倍。
嗯,是的,我不喜欢这些野生观察家,他们的言论在相关行业的从业者看来,简直就是个笑话,因为大家都不懂装懂,也就形成了一个互不拆穿的良好氛围。
这并不是说正规媒体里的挂牌观察家就全都靠谱,很多人除了有个正规的牌照,跟野生观察家可能也没啥本质区别。野生观察家的舞台可能也就是朋友圈、聊天群,而挂牌的呢要靠这个工作赚钱,所以舞台更大,辐射面积更广。
我大学毕业就成了一名记者。现在回想起来,我大概很少有真正在报道一家企业前就深入地了解它的现状,而只是从我自己的角度去解读,报道完了也极少去核实,每次把企业气得跳脚,还都觉得自己做对了什么,内心雀跃。现在自己投身于企业中,和记者们打交道,时常想起那时的自己,惭愧得面红耳赤。甚至现在的很多记者连从前的我都还不如,他们关注的焦点也不再是报道是否点明了事实、说出了真相,而只是社交媒体上的转发数量。现在媒体报道的事件,有多少出现反转的现象,这不就是没等功课做扎实就急于得出结论,抢发新闻的结果吗?
遇到事情更急不可耐的是那些活跃于社交网络上的公知大V,抢先发言是他们的职业要求,而且他们还有另一项任务就是努力把自己的评论变成段子。那么这些网民们喜闻乐见的点评家们会靠谱吗?这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看他们说什么,要是说他们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那他们就是权威,比如方舟子说科普,梁欢点评唱功,值得我们信赖。在其他的领域,他们跟我们一样,可能啥也不懂。
当我们成为某一个领域的爱好者时,我们对一件自己没有十足把握的事情常常会妄自猜测一番。我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发言,就像知乎上那些最热衷于回答问题的常常是相关领域的爱好者和初学者,因为只有他们有动力去展示自己所知道的那一部分,让别人看到自己还是懂一些皮毛的。
我们应该警醒,在这样一个时代,错误的观点可能因为耸动的言论或是好玩的语言而大行其道,很多人的脑中可能不知不觉就被植入了错误的信息,这信息可能他一辈子也来不及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