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是我们出发的第三天,车在特克斯县平坦的公路上行驶,我们的热情不减,依然兴奋得像个孩子。朋友既是司机又兼向导,每天的行程由他告诉我们。
而今天我们要去喀拉峻草原,也叫五色花草原。我从资料上得知:喀拉峻草原距县城约30公里,海拔2000~3600米。总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喀拉峻”系哈萨克语,意为“黑色莽原”。
我们一路沿着路标指示的方向前进。我几乎来不及看车窗外县城的模样,车就行驶到了郊区,那些远远就能看见的白色蒙古包安伏在山脚下,漫山遍野的绿,像铺上了一层毛绒绒的毯子,真想上去抚摸,再躺下来或打几个滚儿,悠闲的牛羊就像绿毯子上点缀的花朵。
成片的薰衣草与我不期而遇,车停下来,我们冲动地跑过去,伏下整个身子,把自己深深地埋入这片紫色的花海中,贪婪地闻着。这淡雅的香味,蕴含着某种穿透力,只要嗅过它的花香,就不会轻易忘记。
路边那些伸手可得的红艳艳的果子,从车窗外一晃而过,我们却不愿让车停下来看个究竟,我们宁愿猜测。
30多公里的山路,终于被我们甩在了身后。说着不同方言的游客在售票处进进出出,女游客几乎全副武装——把自己包裹得像个棕子,只露两只眼睛,而我们连帽子都没有戴,在紫外线下裸露着。
到了售票处,了解到价格不菲的门票,却只能让我们坐观光大巴进喀拉峻草原转一圈出来,我们怎么甘心呢。于是我们决定继续往前走,也许会有另一条进入喀拉峻草原的路在前方等着我们,而前方的这条羊肠小道尽头又将会在哪里?羊肠小道上出现了许多条岔路,我们决然拐进去一条,没走多远,前方就出现一个骑手,我们迎上去,用维语和他交谈,他却说着不太熟练的汉语,原来他是柯尔克孜族牧民。我们说明了意思,他用马鞭指着身后碧绿的山说,沿着这条小路上去,不但能到喀拉峻草原,而且还能到喀拉峻草原的顶部。这话让我们每个人都兴奋了起来。
我们沿着牧民指的路,盘山而上,置身在不知名字、漫山遍野的野花中,当这些五彩缤纷的鲜花一次又一次扑入我的视线时,我忘了自己是在寻找一条进喀拉峻草原的路,仿佛专门是和这些鲜花来约会的,我不想走,想留下来,与它们一样随着季节盛开、凋谢。此刻,我是幸福的,从千里之外与它们相遇,我想让幸福的时刻多留一会儿,它们仿佛也感觉到了我的气息,仿佛每一朵花都对我大胆而热烈地开放。我想采一些放在车里,但伸出去的手又缩了回来,怎么忍心让它们离开这片草原,离开了这里水洗般的天空和湿润的大地,就让它们在这里自由地开放吧。只要记住,我们曾经在千里之外相遇过,就足矣,正如人生难免会遇知已,却不能一生拥有和相守,只要记住曾经的美好,也是一世圆满。
几匹沉默而又专注的马,头对头站着,像在密谋着什么,我们从它们身边经过,却一点没有打扰它们。
没想到这条小路把我们带到了喀拉峻草原的另一个入口处。一块石碑上写着“喀拉峻草原”,一个木头搭成的简易门框内有一条小路一直通向深处。这里很安静,参天松树,随风传来松涛阵阵,远处的山在雾岚中时隐时现,星星点点的蒙古包掩映在远近起伏的绿色中。
忽然,从刚才我们来的路上駛来一辆大车,车上挤满了人,欢呼而至,下来10多人,老人铺开了毯子就地而坐,年轻人和孩子们很快没入松林中。两位老人拿出水和吃的,互相递着,慢慢品尝。我被他们感动了,我想他们走过了多少年,才把岁月走老了,这大半生都经历了些什么,相濡以沫到了今天。
不知道什么时候,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站在我身后,我一下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和他交谈,他却说出了一口流利的汉语,通过交谈知道他是哈萨克族,那边的蒙古包就是他岳父家,他今天刚从特克斯县来岳父家看媳妇。正说着话,一个年轻女子快步跑过来,笑盈盈地和他说了几句我听不懂的哈语,又飞快地跑进了蒙古包,山风把她的碎花长裙吹向一边,她小跑的身姿随着山风的方向往右倾斜着,我总觉得丈夫的到来使她看上去有些妩媚。
朋友们弃车寻马去了,这一群在城市长大,坐惯了车的人,每到一处首先要过足马瘾,我想在大草原上骑马,一定是一次身心的彻底放松吧。
我们沿着这条小路,继续往草原的最深处也是最高处前行。我们的车在碧绿的草原压出的路上轻松爬行。回望走过的路,像一条蜿蜒的布带,在挺拔的松林和一片绿色的草海中时隐时现,顿时忘了自己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终于到达了山顶——喀拉峻草原最高处。这里又是一片辽阔的草原、鲜花的海洋。一片片姹紫嫣红,香气撩人,真不愧是“五色花草原”。看得人眼花缭乱,不忍离去。这里的彩蝶比我以前见过的都大,成群地在花丛中自由飞舞,有几只大胆地落在我身上。漂亮的七星瓢虫随意伏在任何一朵花瓣上。我仰望天空,天空那么高远,低头远望,天空的尽头是草原,草原的尽头是天空。我放开喉咙尽情大喊,深呼吸。我张开怀抱,微凉的山风穿身而过,净化着陈旧的脏器。盘膝而坐,仿佛我就是这片辽阔草原上的君主。闭眼聆听,好像天籁之声缥缈而来,心中暗叹:真是人间美景啊!
玩得忘了时间,玩得不知饥饿,这是小时候常干的事,今天我们就全忘了,不知不觉到了下午,在下山的途中,又经过了那片松林和花海,看到了那几匹沉默而专注的马,它们仍然以我们上山时的姿式站着。我像每次离别那样,向车窗外挥动着手,大声喊:“再见,喀拉峻草原!再见,野花!再见,松树!”
而今天我们要去喀拉峻草原,也叫五色花草原。我从资料上得知:喀拉峻草原距县城约30公里,海拔2000~3600米。总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喀拉峻”系哈萨克语,意为“黑色莽原”。
我们一路沿着路标指示的方向前进。我几乎来不及看车窗外县城的模样,车就行驶到了郊区,那些远远就能看见的白色蒙古包安伏在山脚下,漫山遍野的绿,像铺上了一层毛绒绒的毯子,真想上去抚摸,再躺下来或打几个滚儿,悠闲的牛羊就像绿毯子上点缀的花朵。
成片的薰衣草与我不期而遇,车停下来,我们冲动地跑过去,伏下整个身子,把自己深深地埋入这片紫色的花海中,贪婪地闻着。这淡雅的香味,蕴含着某种穿透力,只要嗅过它的花香,就不会轻易忘记。
路边那些伸手可得的红艳艳的果子,从车窗外一晃而过,我们却不愿让车停下来看个究竟,我们宁愿猜测。
30多公里的山路,终于被我们甩在了身后。说着不同方言的游客在售票处进进出出,女游客几乎全副武装——把自己包裹得像个棕子,只露两只眼睛,而我们连帽子都没有戴,在紫外线下裸露着。
到了售票处,了解到价格不菲的门票,却只能让我们坐观光大巴进喀拉峻草原转一圈出来,我们怎么甘心呢。于是我们决定继续往前走,也许会有另一条进入喀拉峻草原的路在前方等着我们,而前方的这条羊肠小道尽头又将会在哪里?羊肠小道上出现了许多条岔路,我们决然拐进去一条,没走多远,前方就出现一个骑手,我们迎上去,用维语和他交谈,他却说着不太熟练的汉语,原来他是柯尔克孜族牧民。我们说明了意思,他用马鞭指着身后碧绿的山说,沿着这条小路上去,不但能到喀拉峻草原,而且还能到喀拉峻草原的顶部。这话让我们每个人都兴奋了起来。
我们沿着牧民指的路,盘山而上,置身在不知名字、漫山遍野的野花中,当这些五彩缤纷的鲜花一次又一次扑入我的视线时,我忘了自己是在寻找一条进喀拉峻草原的路,仿佛专门是和这些鲜花来约会的,我不想走,想留下来,与它们一样随着季节盛开、凋谢。此刻,我是幸福的,从千里之外与它们相遇,我想让幸福的时刻多留一会儿,它们仿佛也感觉到了我的气息,仿佛每一朵花都对我大胆而热烈地开放。我想采一些放在车里,但伸出去的手又缩了回来,怎么忍心让它们离开这片草原,离开了这里水洗般的天空和湿润的大地,就让它们在这里自由地开放吧。只要记住,我们曾经在千里之外相遇过,就足矣,正如人生难免会遇知已,却不能一生拥有和相守,只要记住曾经的美好,也是一世圆满。
几匹沉默而又专注的马,头对头站着,像在密谋着什么,我们从它们身边经过,却一点没有打扰它们。
没想到这条小路把我们带到了喀拉峻草原的另一个入口处。一块石碑上写着“喀拉峻草原”,一个木头搭成的简易门框内有一条小路一直通向深处。这里很安静,参天松树,随风传来松涛阵阵,远处的山在雾岚中时隐时现,星星点点的蒙古包掩映在远近起伏的绿色中。
忽然,从刚才我们来的路上駛来一辆大车,车上挤满了人,欢呼而至,下来10多人,老人铺开了毯子就地而坐,年轻人和孩子们很快没入松林中。两位老人拿出水和吃的,互相递着,慢慢品尝。我被他们感动了,我想他们走过了多少年,才把岁月走老了,这大半生都经历了些什么,相濡以沫到了今天。
不知道什么时候,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站在我身后,我一下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和他交谈,他却说出了一口流利的汉语,通过交谈知道他是哈萨克族,那边的蒙古包就是他岳父家,他今天刚从特克斯县来岳父家看媳妇。正说着话,一个年轻女子快步跑过来,笑盈盈地和他说了几句我听不懂的哈语,又飞快地跑进了蒙古包,山风把她的碎花长裙吹向一边,她小跑的身姿随着山风的方向往右倾斜着,我总觉得丈夫的到来使她看上去有些妩媚。
朋友们弃车寻马去了,这一群在城市长大,坐惯了车的人,每到一处首先要过足马瘾,我想在大草原上骑马,一定是一次身心的彻底放松吧。
我们沿着这条小路,继续往草原的最深处也是最高处前行。我们的车在碧绿的草原压出的路上轻松爬行。回望走过的路,像一条蜿蜒的布带,在挺拔的松林和一片绿色的草海中时隐时现,顿时忘了自己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终于到达了山顶——喀拉峻草原最高处。这里又是一片辽阔的草原、鲜花的海洋。一片片姹紫嫣红,香气撩人,真不愧是“五色花草原”。看得人眼花缭乱,不忍离去。这里的彩蝶比我以前见过的都大,成群地在花丛中自由飞舞,有几只大胆地落在我身上。漂亮的七星瓢虫随意伏在任何一朵花瓣上。我仰望天空,天空那么高远,低头远望,天空的尽头是草原,草原的尽头是天空。我放开喉咙尽情大喊,深呼吸。我张开怀抱,微凉的山风穿身而过,净化着陈旧的脏器。盘膝而坐,仿佛我就是这片辽阔草原上的君主。闭眼聆听,好像天籁之声缥缈而来,心中暗叹:真是人间美景啊!
玩得忘了时间,玩得不知饥饿,这是小时候常干的事,今天我们就全忘了,不知不觉到了下午,在下山的途中,又经过了那片松林和花海,看到了那几匹沉默而专注的马,它们仍然以我们上山时的姿式站着。我像每次离别那样,向车窗外挥动着手,大声喊:“再见,喀拉峻草原!再见,野花!再见,松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