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十四五规划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目标要求下,我国体育主题旅游市场有较大的创新和发展空间。武夷山早在1999年就被选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拥有以山水风光、茶旅文化为代表的特色旅游资源。随着旅游市场消费需求不断升级,休闲体育旅游产业的创新升级迫在眉睫。因此,结合新时代的要求、社会需求、特定人群的消费需求对该地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进行思考十分必要。
关键词:休闲体育旅游;品牌升级;城市中年群体;武夷山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休闲体育旅游蓬勃发展。城市周边的短途游、户外行作为工作的调剂或者阶段性的修整,成为越来越多都市人的选择,也成为许多企业组织员工户外团建的选择,这为休闲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带来机遇。
早在2006年,就有学者对体育旅游进行系统分类和研究。休闲体育旅游兼具休闲娱乐和体育健身两大特点,区别于竞技性较强、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竞技体育旅游,也不同于参与度较低的观光体育旅游。近年来,随着大众休闲方式的丰富与变化,表1中提到的“刺激体育旅游”和“野战体育旅游”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纳入休闲体育旅游的范畴。
就目前的国内市场情况来看,有关休闲体育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探索已经小有成效。近年来,休闲体育旅游逐渐进入更多人的视野,其概念、市场定位和运作模式趋于成熟。以往的体育旅游产品多针对地域特色、民族风情等进行开发,少有针对消费人群或者生活理念设计的体育旅游产品[1]。而近年来,文化理念、生活态度已成为体育旅游产业的依托。例如,休闲体育产业与茶文化的结合,在游客体验种茶、采茶的过程中,了解生态茶园的经营理念与模式,在观茶、品茶的过程中了解茶道和茶文化,这符合现代人日益重视养生的需求,也符合城市居民对喧嚣之外的世外桃源般的清静安宁状态的追求。
据统计,城市中年群体是武夷山地区当前以及未来长时间内主要消费群体。因此,要推进休闲体育旅游产业在武夷山的创新发展,满足广大周边城市中年群体的消费需求,对武夷山旅游业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一)城市中年群体
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年龄划分标准,中年人的年龄被定义在45~59岁,根据CGSS2013的数据,我国中年群体为年龄在40~60岁(不含60岁)的群体。然而,根据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科学团队发表在《自然·医学》的研究,生命周期中衰老明显的3个转折点,平均发生在34岁、60岁和78岁。也就是人的生理机能会在34岁左右从巅峰期开始下滑[2]。结合当前关于互联网行业“35岁代谢定律”的热议,社会和职场关于中年群体的年龄划分以35岁为起点。本文所涉及的城市中年群体年龄在35~50岁的年轻中年群体。
城市中年群體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是“中年危机”或者“35岁危机”。在35岁左右,人的工作热情、体力、精力扎堆出现问题,与此同时,还承受着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压力。一方面,作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多数人步入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阶段,背负着一家人生活的经济压力,需要面对父母的养老健康问题和子女的教育成长问题;另一方面,作为职场“老员工”,又承担着被替代的风险,需要思考如何度过职业转折期。由此引发的家庭焦虑和职业焦虑,让城市中年群体对具有释放压力、调节身心健康的活动产生大量需求。
(二)休闲体育旅游需求
出于对生理和心理健康的考虑,越来越多的城市中年群体选择在工作之余做一些与自己收入水平相匹配的休闲健康活动,他们走进健身房,走进瑜伽室,走向周边的山野做短途户外游,在维持身体健康的同时,缓解工作家庭带来的心理压力,避免不良情绪导致深度心理问题的产生。基于对休闲体育活动的客观需求和旅游的丰富性特点,休闲体育旅游逐渐成为城市中年群体的热门选择。
(一)生态优势
武夷山位于江西与福建两省的交界处,地处亚热带,全年气温差异较小,降雨丰沛,温和湿润。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具有山体陡峭、山顶倾斜、山麓平缓的特点,陡峭而坚硬的山体为攀岩运动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件。
受当地温和多雨的气候影响,武夷山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森林覆盖率达97%,自然保护区内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高达13万个/m3。按照山地的垂直地带性依次分布着常绿阔叶林、针阔过渡带、针叶林及草甸,较多的降水也孕育了许多河流和湖泊,多样的地形、适宜的气候及丰富的植被为当地的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使武夷山具备了建立休闲养生以及健身锻炼的优秀自然资源基础。
同时,当地冬暖夏凉、降水充沛、湿度较大、沟壑纵横、日照时间较短、云雾弥漫的自然环境孕育了武夷山特有的茶叶品种——大红袍。武夷山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具有良好的旅游资源赋存的空间格局,拥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民俗文化区、东湖生态旅游区、大安红色旅游景区等。
其生态资源优势远远胜过同类型自然文化风景区,为户外徒步旅游者和探险者提供绝对精妙的运动休闲场所,是周边城市企业员工短途休闲旅游的绝佳选择。
(二)文化优势
茶文化是武夷山地方文化最具特色的体现之一。其产生历史悠久,据周玉璠、冯廷佺的《闽茶概论》考证,当地对茶的发现和利用可上溯至三代之前的神农时期,此后经历长期发展。汉时有《史记》“汉武帝得下官进贡武夷茶后极为赞赏,祀武夷君用乾鱼”的记载;南北朝江淹赞武夷山为“碧水丹山”;唐代元和年间孙樵在《送茶与焦刑部书》中提到的“晚甘侯”是武夷茶别名的最早的文字记载;到宋时,武夷茶成为贡茶,元明两朝于九曲溪畔设皇家焙茶局,称之为“御茶园”,至此武夷茶在皇家贡茶中占据重要地位。 目前,如大红袍母株景区、古茶园、茶厂、茶叶研究所、烧制建盏茶具的遇林亭窑遗址、茶博园等茶文化遗址遍布武夷山中,形成多点集聚的特色文化景观。而武夷制茶从蒸青茶团到晒青炒青,再到岩茶制法工艺与斗茶赛、茶道(冲泡工艺)等茶事活动文化经长期演变,形成一套独特的文化活动系统。尤其是2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使武夷茶文化显示出巨大的保护与开发价值。近年来,武夷山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将茶产业作为富民增收的一个重要产业,充分发挥武夷山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和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的优势[3]。
2020年4月15日,正值武夷山春茶开采之际,由武夷山市茶业局主办的武夷山“喊山祭茶”文化季正式启动。“喊山祭茶”作为武夷山从宋代开始传承下来的古老风俗,成为该文化季的重要环节。将武夷茶文化及相关的文化活动与休闲体育结合,不失为别样的人文风俗旅游体验。
(三)区位优势
数据表明,武夷山景区24%的游客来自省内,省外游客所占比重为76%。华东地区(不包括福建)占比21%,华东地区(包括福建)是武夷山景区的主要客源[4]。武夷山地处闽赣交界,属于福建省,接近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的城市,华东地区城市中年群体市场较大,因其距离短,铁路、航空、高等级公路形成立体交通网,现代通信网络十分便捷,因此在时间和距离上具有优势;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设施不断完善升级,已形成食、住、行、游、购、娱一系列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为压力较大的城市企业员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提供最大的便利。
(一)旅游产品同质化
休闲体育产业市场注重时效性,需要不断创新来吸引参与者的眼球。如今,消费者更加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和高质量的出行体验,而休闲体育旅游市场中,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各旅游公司推出的针对企业团建的活动策划大同小异,这样的问题在武夷山也同样存在。更高的旅游体验追求让体育旅游产品的创新变得十分重要,也略显艰难。
(二)消费人群均等化
对不同消费群体提供均等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或者只是简单和少量区别,只能满足低端消费市场的需求,不利于实现当地休闲体育旅游产业的升级。现有的武夷山与高校合作的“茶旅研学”项目是对消费人群细分、旅游主题差异化定制的优秀实践,在一般的旅游市场开发中,也应采取类似的方式。
(一)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要打造具有武夷山特色的体育旅游品牌,突出“休闲”“简约”。丰富的物质生产生活为消费者提供了琳琅满目的商品,越来越多的人追求极简的生活概念。对休闲体育旅游产业而言也是如此,简约的旅游概念、标签化的理念设计更能吸引具有高品质生活追求的消费群体。因此,在打造休闲体育旅游产品的过程中,结合标签化的旅游理念宣传和简约的旅游概念设计,更能吸引高端消费群体的眼球。
(二)推出细化的旅游主题
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不同类型的体育旅游資源,推出细化的体育旅游主题活动。一方面,要细分消费市场,分别进行市场需求调查,进而实行差异化设计,依据不同消费人群的需求推出具有定向吸引力的旅游主题。尤其是对于目前武夷山最大的消费群体——城市中年群体,要从其缓解焦虑、释放压力的需求痛点入手,“对症下药”,才能“见效”。另一方面,对现有的休闲体育资源进行整合,在现有体育旅游产品的基础上,根据产品类型规划不同主题,对现存产品进行升级改造,再进行相应主题内容的延伸与创新。
(三)升级现有旅游项目
景区现有的旅游项目存在一定升级空间。“大红袍景区”不仅向游客展现武夷岩茶的产地风光,还提供茶园漫步的选择。此外,每年采茶季、做茶季,一些村茶厂也会吸引游客体验杀青、揉捻、烘干、归堆、拣剔等采制过程。此类体验可以进行系列开发。
针对企业团建,可以将生态茶园纳入更多创新性开发。如结合识茶、寻茶、采茶等引入山地越野模式,兼具娱乐性、竞技性和团队性。此外,有学者提出,在生态茶园设计园林小品,利用茶叶生产将茶叶多丛种植、修剪成不同的几何图案,地势相对平坦的地区,将茶叶生长的条块形状设计成迷宫,让游客身临其境,体验游玩的乐趣[5]。
九曲竹筏漂流也是武夷山景区目前经营较好的旅游项目之一。竹筏漂流让久居城市的人回归碧水青山间的宁静安然,符合多数现代人调整心情、修身养性的需求,但传统竹筏漂流筏大、人多,体验效果欠佳,具有创新升级的价值和空间。
在“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背景下,作为“双遗产”的武夷山要把握时代机遇,利用当地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和产业的优势政策,改变以往均等化的产品服务规划,进行市场细分,打造特色旅游品牌,以精准的市场定位、精心的差异化设计精准吸引不同的消费群体,实现休闲体育旅游产业的突破升级,寓旅游经济于山水,增强全民体魄。
[1] 于素梅.中国体育旅游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7-12.
[2] 21世纪经济报道.社论丨克服“35岁现象”,积极适应经济调整和社会转型[EB/OL].(2019-12-21)[2021-05-16].http://www.21jingji.com/2019/12-21/ wOMDEzNzlfMTUyMzIwOQ.html.
[3] 林久光.武夷山休闲旅游观光茶园的规划与设计[J].福建茶叶,2018(1):75-76.
[4] 大武夷新闻网.2018年武夷山接待游客1500多万人次[EB/OL].(2019-01-17)[2021-05-16].http://www.greatwuyi. com/daodu/content/2019-01/17/content_1320407.html.
[5] 郭家宏,李少华,洪永聪,等.武夷山手工制茶观光旅游思考与实践[J].福建茶叶,2014(4):43-46.
关键词:休闲体育旅游;品牌升级;城市中年群体;武夷山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近年来,休闲体育旅游蓬勃发展。城市周边的短途游、户外行作为工作的调剂或者阶段性的修整,成为越来越多都市人的选择,也成为许多企业组织员工户外团建的选择,这为休闲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带来机遇。
早在2006年,就有学者对体育旅游进行系统分类和研究。休闲体育旅游兼具休闲娱乐和体育健身两大特点,区别于竞技性较强、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竞技体育旅游,也不同于参与度较低的观光体育旅游。近年来,随着大众休闲方式的丰富与变化,表1中提到的“刺激体育旅游”和“野战体育旅游”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纳入休闲体育旅游的范畴。
就目前的国内市场情况来看,有关休闲体育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探索已经小有成效。近年来,休闲体育旅游逐渐进入更多人的视野,其概念、市场定位和运作模式趋于成熟。以往的体育旅游产品多针对地域特色、民族风情等进行开发,少有针对消费人群或者生活理念设计的体育旅游产品[1]。而近年来,文化理念、生活态度已成为体育旅游产业的依托。例如,休闲体育产业与茶文化的结合,在游客体验种茶、采茶的过程中,了解生态茶园的经营理念与模式,在观茶、品茶的过程中了解茶道和茶文化,这符合现代人日益重视养生的需求,也符合城市居民对喧嚣之外的世外桃源般的清静安宁状态的追求。
一、武夷山旅游市场主要消费群体
据统计,城市中年群体是武夷山地区当前以及未来长时间内主要消费群体。因此,要推进休闲体育旅游产业在武夷山的创新发展,满足广大周边城市中年群体的消费需求,对武夷山旅游业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一)城市中年群体
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年龄划分标准,中年人的年龄被定义在45~59岁,根据CGSS2013的数据,我国中年群体为年龄在40~60岁(不含60岁)的群体。然而,根据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科学团队发表在《自然·医学》的研究,生命周期中衰老明显的3个转折点,平均发生在34岁、60岁和78岁。也就是人的生理机能会在34岁左右从巅峰期开始下滑[2]。结合当前关于互联网行业“35岁代谢定律”的热议,社会和职场关于中年群体的年龄划分以35岁为起点。本文所涉及的城市中年群体年龄在35~50岁的年轻中年群体。
城市中年群體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是“中年危机”或者“35岁危机”。在35岁左右,人的工作热情、体力、精力扎堆出现问题,与此同时,还承受着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压力。一方面,作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多数人步入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阶段,背负着一家人生活的经济压力,需要面对父母的养老健康问题和子女的教育成长问题;另一方面,作为职场“老员工”,又承担着被替代的风险,需要思考如何度过职业转折期。由此引发的家庭焦虑和职业焦虑,让城市中年群体对具有释放压力、调节身心健康的活动产生大量需求。
(二)休闲体育旅游需求
出于对生理和心理健康的考虑,越来越多的城市中年群体选择在工作之余做一些与自己收入水平相匹配的休闲健康活动,他们走进健身房,走进瑜伽室,走向周边的山野做短途户外游,在维持身体健康的同时,缓解工作家庭带来的心理压力,避免不良情绪导致深度心理问题的产生。基于对休闲体育活动的客观需求和旅游的丰富性特点,休闲体育旅游逐渐成为城市中年群体的热门选择。
二、武夷山景区休闲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优势
(一)生态优势
武夷山位于江西与福建两省的交界处,地处亚热带,全年气温差异较小,降雨丰沛,温和湿润。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具有山体陡峭、山顶倾斜、山麓平缓的特点,陡峭而坚硬的山体为攀岩运动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件。
受当地温和多雨的气候影响,武夷山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森林覆盖率达97%,自然保护区内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高达13万个/m3。按照山地的垂直地带性依次分布着常绿阔叶林、针阔过渡带、针叶林及草甸,较多的降水也孕育了许多河流和湖泊,多样的地形、适宜的气候及丰富的植被为当地的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使武夷山具备了建立休闲养生以及健身锻炼的优秀自然资源基础。
同时,当地冬暖夏凉、降水充沛、湿度较大、沟壑纵横、日照时间较短、云雾弥漫的自然环境孕育了武夷山特有的茶叶品种——大红袍。武夷山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具有良好的旅游资源赋存的空间格局,拥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民俗文化区、东湖生态旅游区、大安红色旅游景区等。
其生态资源优势远远胜过同类型自然文化风景区,为户外徒步旅游者和探险者提供绝对精妙的运动休闲场所,是周边城市企业员工短途休闲旅游的绝佳选择。
(二)文化优势
茶文化是武夷山地方文化最具特色的体现之一。其产生历史悠久,据周玉璠、冯廷佺的《闽茶概论》考证,当地对茶的发现和利用可上溯至三代之前的神农时期,此后经历长期发展。汉时有《史记》“汉武帝得下官进贡武夷茶后极为赞赏,祀武夷君用乾鱼”的记载;南北朝江淹赞武夷山为“碧水丹山”;唐代元和年间孙樵在《送茶与焦刑部书》中提到的“晚甘侯”是武夷茶别名的最早的文字记载;到宋时,武夷茶成为贡茶,元明两朝于九曲溪畔设皇家焙茶局,称之为“御茶园”,至此武夷茶在皇家贡茶中占据重要地位。 目前,如大红袍母株景区、古茶园、茶厂、茶叶研究所、烧制建盏茶具的遇林亭窑遗址、茶博园等茶文化遗址遍布武夷山中,形成多点集聚的特色文化景观。而武夷制茶从蒸青茶团到晒青炒青,再到岩茶制法工艺与斗茶赛、茶道(冲泡工艺)等茶事活动文化经长期演变,形成一套独特的文化活动系统。尤其是2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使武夷茶文化显示出巨大的保护与开发价值。近年来,武夷山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将茶产业作为富民增收的一个重要产业,充分发挥武夷山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和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的优势[3]。
2020年4月15日,正值武夷山春茶开采之际,由武夷山市茶业局主办的武夷山“喊山祭茶”文化季正式启动。“喊山祭茶”作为武夷山从宋代开始传承下来的古老风俗,成为该文化季的重要环节。将武夷茶文化及相关的文化活动与休闲体育结合,不失为别样的人文风俗旅游体验。
(三)区位优势
数据表明,武夷山景区24%的游客来自省内,省外游客所占比重为76%。华东地区(不包括福建)占比21%,华东地区(包括福建)是武夷山景区的主要客源[4]。武夷山地处闽赣交界,属于福建省,接近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的城市,华东地区城市中年群体市场较大,因其距离短,铁路、航空、高等级公路形成立体交通网,现代通信网络十分便捷,因此在时间和距离上具有优势;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设施不断完善升级,已形成食、住、行、游、购、娱一系列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为压力较大的城市企业员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提供最大的便利。
三、武夷山休闲体育旅游产业现存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同质化
休闲体育产业市场注重时效性,需要不断创新来吸引参与者的眼球。如今,消费者更加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和高质量的出行体验,而休闲体育旅游市场中,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各旅游公司推出的针对企业团建的活动策划大同小异,这样的问题在武夷山也同样存在。更高的旅游体验追求让体育旅游产品的创新变得十分重要,也略显艰难。
(二)消费人群均等化
对不同消费群体提供均等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或者只是简单和少量区别,只能满足低端消费市场的需求,不利于实现当地休闲体育旅游产业的升级。现有的武夷山与高校合作的“茶旅研学”项目是对消费人群细分、旅游主题差异化定制的优秀实践,在一般的旅游市场开发中,也应采取类似的方式。
四、武夷山休闲体育旅游产业创新升级建议
(一)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要打造具有武夷山特色的体育旅游品牌,突出“休闲”“简约”。丰富的物质生产生活为消费者提供了琳琅满目的商品,越来越多的人追求极简的生活概念。对休闲体育旅游产业而言也是如此,简约的旅游概念、标签化的理念设计更能吸引具有高品质生活追求的消费群体。因此,在打造休闲体育旅游产品的过程中,结合标签化的旅游理念宣传和简约的旅游概念设计,更能吸引高端消费群体的眼球。
(二)推出细化的旅游主题
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不同类型的体育旅游資源,推出细化的体育旅游主题活动。一方面,要细分消费市场,分别进行市场需求调查,进而实行差异化设计,依据不同消费人群的需求推出具有定向吸引力的旅游主题。尤其是对于目前武夷山最大的消费群体——城市中年群体,要从其缓解焦虑、释放压力的需求痛点入手,“对症下药”,才能“见效”。另一方面,对现有的休闲体育资源进行整合,在现有体育旅游产品的基础上,根据产品类型规划不同主题,对现存产品进行升级改造,再进行相应主题内容的延伸与创新。
(三)升级现有旅游项目
景区现有的旅游项目存在一定升级空间。“大红袍景区”不仅向游客展现武夷岩茶的产地风光,还提供茶园漫步的选择。此外,每年采茶季、做茶季,一些村茶厂也会吸引游客体验杀青、揉捻、烘干、归堆、拣剔等采制过程。此类体验可以进行系列开发。
针对企业团建,可以将生态茶园纳入更多创新性开发。如结合识茶、寻茶、采茶等引入山地越野模式,兼具娱乐性、竞技性和团队性。此外,有学者提出,在生态茶园设计园林小品,利用茶叶生产将茶叶多丛种植、修剪成不同的几何图案,地势相对平坦的地区,将茶叶生长的条块形状设计成迷宫,让游客身临其境,体验游玩的乐趣[5]。
九曲竹筏漂流也是武夷山景区目前经营较好的旅游项目之一。竹筏漂流让久居城市的人回归碧水青山间的宁静安然,符合多数现代人调整心情、修身养性的需求,但传统竹筏漂流筏大、人多,体验效果欠佳,具有创新升级的价值和空间。
五、结语
在“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背景下,作为“双遗产”的武夷山要把握时代机遇,利用当地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和产业的优势政策,改变以往均等化的产品服务规划,进行市场细分,打造特色旅游品牌,以精准的市场定位、精心的差异化设计精准吸引不同的消费群体,实现休闲体育旅游产业的突破升级,寓旅游经济于山水,增强全民体魄。
参考文献
[1] 于素梅.中国体育旅游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7-12.
[2] 21世纪经济报道.社论丨克服“35岁现象”,积极适应经济调整和社会转型[EB/OL].(2019-12-21)[2021-05-16].http://www.21jingji.com/2019/12-21/ wOMDEzNzlfMTUyMzIwOQ.html.
[3] 林久光.武夷山休闲旅游观光茶园的规划与设计[J].福建茶叶,2018(1):75-76.
[4] 大武夷新闻网.2018年武夷山接待游客1500多万人次[EB/OL].(2019-01-17)[2021-05-16].http://www.greatwuyi. com/daodu/content/2019-01/17/content_1320407.html.
[5] 郭家宏,李少华,洪永聪,等.武夷山手工制茶观光旅游思考与实践[J].福建茶叶,2014(4):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