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探析

来源 :当代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ly0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广大学生基础最深的一门学科,更是一门基础学科,还是一门工具学科,作为有着如此重要地位的一门学科,在现实教学中却面临着这样的困惑:老师拼命教,学生拼命学,而效果始终不尽如人意,考试起来高分高不上去,整体水平不好提高……问题出在哪里呢?在应试教育观念作祟下,且看我们语文课堂教学实况吧:课堂上老师一言堂拼命地讲解,有时甚至侵占其他学科的教学时间,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课后学生拼命地练习,题海战术,不求甚解;有的课堂任由学生自主;有的难以跳出传统教学的圈子;有的脚步过快学生难以接受;有的课堂气氛太活跃,语文课成了表演课;有的拓展过度,语文课成了资料课;有的民主放任,语文课成了小组讨论;有的一味强调直观,多媒体辅助教学变成观看课欣赏课……如此种种,不仅学生喊累,老师也直呼吃不消。究根寻底还是课堂效率太低,那我们怎样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呢?笔者就自己日常经验在此与各位同仁做一探讨:
  一、 兴趣培养先行 师生关系和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级教师于漪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会钻得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课堂上应以教学的三个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根据课文的起伏节奏和学生情绪的变化,环环紧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讲课结束时,注意增强浓郁的色彩,使学生感受到课已尽,意无穷,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可能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学生如果很喜欢某位老师,那他的学习兴趣就会明显偏向该老师所教的学科;相反,如果学生讨厌某位老师,那他一定不会对该老师所教学科产生多大的兴趣,这就是爱屋及乌的原因吧。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是师生关系,在生活中老师和学生更应该是一种朋友关系,所以教师要多和学生交流,关心爱护学生,主动和学生亲近,这样才易拉近师生距离,使师生关系和谐。
  二、 教师备课精准 学生预习到位
  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必须认真学习教学大纲、钻研教参、吃透教材。每上一节课都要对需完成的知识目标十分清楚,对照课程标准,仔细研究每一课程的教学要求,根据目标要求确定课的重、难点。教学环节要精心设计、充分准备。从课前的导入语,课中的过渡,提问的设计,学生的点拨,课后的总结,作业的设计和布置,每一环节都要紧扣目标重点精心设计,对相关资料,教学教具,多媒体等要充分准备。同时备课也要备学生,要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理解能力,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根据个体差异,恰当引导,因材施教,上起课来就得心应手!
  于学生而言,如果学生在课前对课堂上要学的知识进行必要的预习和准备,他们在课堂上就能与老师交流互动,避免使课堂演变成一言堂,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和学习质量。所以从学生入校学习开始就要培养他们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三、 教学环节吸人 教学方法多样
  教学环节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不同,导入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利用相关故事导入,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影视资料导入,可以利用谚语、谜语导入,可以利用诗词曲赋导入……例如:在上《土地的誓言》一文时,我就先用多媒体播放东北特有物产的画面,优美的风景和学生平时没有见过的特有物产画面,一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吸引到课堂上来了。斯霞老师说“讲到快乐的地方,就自然地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情绪就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变得很低沉。”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课文情节的起伏变化,充分利用语言、动作、面部、眼神等传递情感,感染学生,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情感,让他们融入到课文情节中去。
  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做到形式新颖,方法多样,寓教于乐,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善于把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事物趣味化,如形象直观的教具;新颖吸人的谜语、故事;有趣的教学游戏;关键处的设疑、恰当的悬念;变静为动的电化教学等等,尽可能使学生感到新颖、新奇,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
  四、调动学生适时 师生互动灵活
  过去的教学实践表明: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一言堂模式,不仅教学效果不好,而且学生也会感到乏味,越学越不想学。连续的、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学生疲劳、分神,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把学生的情感和积极性调动起来,他们才会主动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因人而异提出相应难度的问题,充分肯定、表扬鼓励他们,让学生在和老师的互动中收获成功的愉悦感,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当然师生互动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可以以问答的形式、可以以活动的形式、可以以游戏的形式……
其他文献
随着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购买了拖拉机,在使用拖拉机时,难免会出现一些故障,尤其是柴油机出了故障更令驾驶员头痛。拉缸就是活塞或活塞环与缸套产生高温熔蚀粘附。活塞与缸套之间的油膜中断是产生拉缸的主要原因,活塞与缸套之间的油膜一旦中断则活塞与缸套就产生干摩擦,同时高速相对运动产生的高温会超过金属的熔点,引起活塞、活塞环与缸套表面产生熔蚀粘附,活塞继续运动时两表面熔蚀粘附点
期刊
写作文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很多孩子的心声,也是老师们的心声!为了让这样的呼声减弱,让孩子们养成很好的写作习惯,知道该如何选择写话内容,并且能养成良好的动笔习惯,我们就要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是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应是动态生成师生教与学的智慧的教学;应是关注师生双方生命健康发展的教学。  
期刊
【摘要】 新的课程改革给广大教师带来了一次严峻的挑战和一次发展的机遇,如何结合学校自身的条件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改革?作为一名普通初级中学的地理教师,我采用了自己的教学手段,尝试着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而正确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有效的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 新课标;实践;课堂教学;中学地理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新课标中提出了“学习对
期刊
中学生具有旺盛的精力、广泛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这些都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施。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创新意识是指学生根据客观的需要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于现状意于创造要求的内在驱动力。一般情况下,学生求知欲望愈强烈,学习兴趣愈浓烈,学习、钻研的积极性就愈高,探索、创造的动力就愈大,就愈能产生创造的灵
期刊
品德与社会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其宗旨是通过对学生生活的引导,发展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感恩,就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那么,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如何贯穿感恩教育呢?我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从教学内容入手,激发感恩之
期刊
【摘要】近年来,由于多病原引起的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出现,使冬季猪呼吸道疾病愈发严重,给猪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探讨猪呼吸道综合症发生原因与防控措施。  【关键词】猪呼吸道病;综合症;防控猪呼吸道病综合征( PRDC) 是呼吸系统疾病的总称,通常是由细菌、病毒、支原体、饲养管理及环境应激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猪的群发性疫病。PRDC 主要危害保育和生长育肥猪。病猪表现结膜炎、眼水肿、分
期刊
自从最近几年在校园内多次发生校园安全事件之后,“校安工程”被提上议事日程,一时间校园安全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热议之词。于是乎,全国各省份教育主管部门纷纷出台相关的校园安全的措施,以力保危及校园的各种违法活动不再出现,争取做到防患于未然,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其实这只是校园安全的外在环境,而其内部环境的安全还未能得到有关人员的高度重视,甚至是往往被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所忽略。这一校园安全便是——课堂
期刊
【摘要】如何提高初中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是我们每个数学老师都在思考的问题。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理念和方法,增强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不断提高数学成绩。  一、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各种感官、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接受知识信息达到
期刊
“三主五步”教学模式,是近几年来课堂教学实践总结出来的具有桑植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核心是“三主”,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训练为主线,其形式为“五步”,即定向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总结归纳、巩固提升。这种教学模式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价值观、伦理观和行为观。“三主五步”的课堂不再是教师单独灌输和学生被动接受的场所,而是师生共同交往、对话、沟通和探究学
期刊
【摘要】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教育资源的配备越来越丰富,农村学校的课堂教学也正在向素质教育转型,但我们仍面临着许多问题。每个班里都普遍存在一部分学生思想不求上进,学习成绩始终不理想,我们常把这部分学生称作后进生。下面本人就后进生的转化措施谈谈一些拙见:一、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齐抓共管;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尊重后进生;三、对后进生的要求不能一视同仁。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