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验成绩评定分析的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来源 :高等建筑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g5fc1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院实验教学质量,基于实验教学成绩评定标准,分析学院土力学实验课程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查找实验教学体系设计缺陷,在以往专业实验基础上增设专业基础实验,修订实验成绩评定方案,探讨实验教学改革及实验管理方式,优化实验教学成绩评定体系。结果表明,基于实验课成绩评定的实验教学改革能较好地改善实验教学效果,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培养其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素养。
  关键词:成绩评定;土力学实验;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TU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21)04-0158-06
  土力学实验是土木工程专业不同方向的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专业实验课,该实验课实践性强,应用性广[1]。随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开展,对工程类专业实验教学越来越重视,并在不断地开展相应的改革[2-3]。不少学者在各种不同学科的实验教学中,尝试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如考虑影响成绩评定因素,不断完善实验教学[4];根据实验教学跟不上形势发展的现状,以实践和创新为核心构建实验平台,建立新的实验教学体系[5-6];考虑实验教学的内容体系和方式开展教学改革[7];针对实验教学不重视等问题,通过教学层次、教学平台等改革举措完善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8]。
  实验成绩评定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操作动手能力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反映了学生对实验课程的掌握程度。重理论轻实验是土力学实验课程的一个典型特点[9]。但由于其评定环节的复杂性,人为确定因素较多,难以把握,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实验教学的发展,满足不了现阶段的培养模式;因此,实验课成绩的评定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结合学院多年的实验教学经验,从教与学两方面,针对学院实验课成绩评定管理方法,
  从影响实验教学成绩评定的因素出发,综合分析实验教学当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学院实验成绩评定分析方法的结果,从实验项目、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思考,提出改进实验教学方法的措施,通过相应的改革完善实验课程成绩评定体系。
  一、影响实验成绩评定的相关因素
  土力学实验课程作为土木类学生的专业实验课,不同于基础实验课,主要培养学生操作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土力学实验课程涉及的实验项目多,且实验项目之间的关联性强,土力学实验成绩评定主要从实验预习、操作过程、数据记录与分析和实验报告四个方面进行,并将其作为一级指标,再进一步细划为二级指标,利用综合评定法得到学生的成绩。考虑到成绩考核的多样化,在评分系统中,通过对各分项的最终成绩判定进行分析,找出综合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教学不够重视
  对比历年学生实验教学成绩分项统计分析结果,从检验实验教学方面进行剖析,发现实验教学体系设计存在的问题。
  首先,虽然针对不同土力学实验项目配套有专门的实验室,但实验场所有限。以往土力学实验由四个实验项目组成,如土的物理性质实验、土的固结压缩实验、土的直接剪切实验和土的三轴压缩实验,而四个实验项目所用到的土样均由教师提前准备,学生按需直接取样,对于土样的制作过程大部分学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是造成学生对土力学实验课重视度不够的原因之一,而
  这也是作为成绩评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土力学实验课程开设时间与土力学理论课程在同一个学期,土力学理论课程的难度系数比实验课程高,学生相对难以掌握。大部分学生误认为理论高于实践,
  因此对实验预习环节不重视,眼高手低。一方面实验操作不熟练造成实验效率低;另一方面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长此如此,无论是教还是学方面,都造成对土力学实验课程的不重视,这也是导致学生在预习环节成绩评定得分率偏低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传统的成绩评定主要以签到和报告为主,是成绩评定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得分的主要来源项。在实验课成绩评定方面,以往的实验教学对学生而言,只要每次实验课有登记,按时提交实验报告,任课教师通常都会给出合格以上的不同等次的成绩。这种考核评价带有明显的不合理性,学生容易形成实验课程不重要的错误认识,导致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不强,存在应付学习的现象。
  (二)实验项目安排不合理
  虽然目前的土力学实验课程已从传统的课内实验单列为独立的实验课,16学时。各个实验项目在操作过程中的关联性不强,但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四个实验项目之间存在着共同的实验内容,比如:土的物理性质实验中对土体含水率的测试,密度测试的内容与土的固结压缩实验、剪切强度实验等在原理和方法上是一样的,同样土的三轴压缩实验也存在相同的问题。若将四个实验项目分开进行,每个学生难免要开展4次含水率和密度实验。对学生而言,此类专业基础实验相对简单,基本只需操作一次即可,无需重复多次实验。但实际成绩评定过程中,四个实验项目得分设置相同,各占25%,含水率与密度实验分别又占有一定的比例。而有些实验项目操作难度大,且操作步骤繁琐,单从实验项目的内容考虑,可能导致实验成绩评定有失合理性。
  此外,由于班级人数较多,以往实验采用分批分组的方式进行,原来一个实验项目分配4个学时,而通过分批分组后每个学生做实验的学时大大减少,不到2个学时,这明显与原教学计划不相符,学生不得不加快实验进度,造成学生实验过程中动手操作能力差、数据处理分析结果不理想,这也是导致得分偏低的主要原因。
  (三)教學模式欠完善
  从实验教学模式看,土力学实验课程教学模式单一,理论授课中对实验部分的讲授非常少,而在实验教学环节受场地限制,补充的实验教学内容相对简单,整个实验教学环节学生的创新和探索能力得不到激发。虽然不同实验项目中不同内容的评分权重不一样,但结果显示学生在每个实验项目中创新环节的得分偏低,这也是造成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   对于本科生开设的四个实验项目中,其中三个为验证性实验,一个为演示性实验。从教学效果看,通过开展相应的实验项目可以让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基本的操作技能。但从开设的实验内容来看,仍然遵循传统教学模式,对于创新和探索方面的内容涉及较少,不利于学生的培养。尤其对于岩土陈宗基精英班的学生,专业培养的目标高于其他土木类兄弟班级,若不进行相应的改革难以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
  此外,传统实验课教学模式中的成绩评定主要以实验报告为主,以报告评判学生成绩容易以偏概全,且實验项目
  与工程实例相结合少,学生难以理解实验的最终目的或对工程问题的解决理解不透彻。一方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另一方面为平时不认真、靠抄作业的小部分学生提供了可乘之机。这种教学模式及成绩评定机制是造成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专业实验教师不足也是
  造成土力学实验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常用的方式是土力学理论教师同时兼任实验教学,在培养指导学生的过程中,理论教师对实验仪器操作掌握程度不一定全面,主要依赖于实验室专业教师,因此,实验专业教师往往不能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也不够充分了解,所以容易造成成绩误判。
  二、改革措施
  基于影响实验教学成绩评定的因素,针对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从实验教学课程改革、学生培养意识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尝试开展教学改革,以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一)实验教学课程设置
  针对以往教师为学生准备土样的问题,对学生开展意向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对土样的制作过程存在疑问,如何做到土样均质,且不含砂石,具体操作?什么样的含水率下土体压密度达到最大,实验过程中如何控制……,等等。学生对土样的制作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基于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建议教师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与土样制作,在专业实验的基础上增设基础实验如含水率、密度等内容,并在学生成绩评定中作为考核指标适当加以考虑,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实验过程中穿插工程案例开展实验,提供工程背景,提出对应的实验项目应取得的参数要求,应达到满足实验条件等内容,通过参与实验,学生对最佳含水率等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有了初步认识,能作出一定的分析和判断。
  其次,针对不同实验项目存在共同基础实验的特点,对比分析各项目的影响因素,提出以下改革措施。因所涉及的实验项目土样均为重塑土体,将四个专业实验项目集中安排在两天内完成,开通网上预约登记,为每位学生提供两次预约机会,有效避免因时间冲突而不能开展实验的情形。
  合理安排专业实验项目内容,
  打破以往理论内容未全部结束就安排实验项目的规矩,同一批土只需完成一次,节省学生时间。在成绩评定方面,将四个实验进行综合分析,对实验前期土样的准备设定一定的分数比重,不需要重复对含水率和密度实验进行考核。这样的成绩评定方法更加合理,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而且为后期开展实验综合设计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此外,合理优化实验室格局,保障有充分的实验教师资源。分批分组开展实验工作,保证整个实验过程的连续性。如将班级学生分两批,第一位教师指导第一批学生完成预习实验内容后开展土样的准备工作,第二位教师指导第二批学生进行预习,待第一批完成土样准备进入到实验环节时,第二批学生开始实验土样的准备,通过优化实验安排充分保证学习过程的连贯性,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和操作实验。
  (二)强化教师的服务与管理意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针对学生动手能力考核得分普遍不高的现象展开分析发现,在实验过程中,一方面,教师担心学生动手能力差,土样制作效率低,可能会造成土样制作失败;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嫌脏,不愿意动手。为此,提出相应的改革,将原本属于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环节交还学生,如土样取样、土体筛分、含水率测试、击实实验等准备工作,教师只负责指导,退出保姆式的教学,淡化“服务工作”,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自己动手,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此外,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管理人员(包括实验教学人员、实验教辅人员)服务与管理的双重意识,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明确分工职责,加强各自的业务能力培训,提高学院实验教学管理队伍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建立实验教学成绩评定目标责任制,克服实验教学过程中的随意性;加强与其他院校实验教师的沟通交流,提高自身素质和实验教学经验。
  在传统的成绩评定基础上,对实验教学成绩评定进行改革,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在传统教学基础上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验原理掌握、操作规范、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等均由学生主导,教师只需在不同的实验环节作相应的引导,通过启发式教学,辅助学生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操作能力。
  (三)实验教学成绩评价质量保障体系改革
  针对教师自身条件以及学院实验教学的特点,充分利用学院实验教学平台,重新修订实验教学成绩评定标准,对实验室等教学资源实行统一规范管理。通过开展相关实验教学竞赛、实验讲课比赛、实验教学研讨等活动,提高实验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学院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本科实验教学环节、实验教学成绩评定和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建立学院实验教学成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多元评估新方法,构建学院实验课堂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对实验课程教学和成绩评定方式进行研究,进一步创新实验教学,推进实验教学方法和成绩评定改革,建立适合实验教学成绩评定的通用质量保障体系,并逐渐推广至学院或学校其他实验课程,实现其应用价值。
  在原有成绩评定办法基础上,修订不完善之处,如增加学生创新部分,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改进想法,体现学生对实验的掌握程度。又如:土的直接剪切实验,存在人为设定剪切面等问题,如何用其他方法加以改进等。   此外,作为实验成绩评定的其他指标因素,从实验前期准备、中期操作到后期实验报告三个阶段,对关键性的因素如实验前的预习程度、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仪器操作规范性、实验过程动手能力、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实验报告的完整性等内容进行细分,在每个环节设定评分标准,修订评分细则,从而更合理地评定学生成绩,推动本科实验教学环节、教学成绩评定和实验教学成绩管理等内容,完善学院实验教学改革方案,构建具有学院特色的实验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三、实验教学教革效果
  为了验证土力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效果,连续两届学生的成绩分析表明,教学改革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参与土的制样环节,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对实验原理也有进一步的理解。学生参与前期土样的制作后,明显对后面实验有较好的辅助效果,而且学生的主动性显著增强,兴趣点也明显
  提升。在实验报告中每个人的学习心得明显不一样,实验报告抄袭现象明显减少,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通过让学生提前参与土样的制作、土的烘干、土的筛分、土的击实实验,让学生从制作方法到实验原理、再到数据分析方法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对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可以有更深入的思考,从而培养其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增设部分基础实验内容,使原方案中四个专业实验项目更加完整,学生的创新、动手能力等实验综合素养有了明显提高,学生的知识面更广,整体实验成绩普遍提高。
  通过教学改革,实验成绩评定方式更加完善,且更为合理,更加公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土力学实验课的兴趣,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操作动手能力的目的。实验学时得到了真正的保证,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理解、操作、处理实验各环节中的问题,对实验教学课程的掌握有了明显的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显著。
  针对具体问题所采取的改革措施,培养了学生实验创新和动手能力,实现了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的目的,达到了预期的实验教学效果,对进一步推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四、结语
  土力学实验作为工科实践性的专业课程,基于实验课成绩评定结果提出的教学改革措施在实际的教学中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学生不仅具备了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在实验动手能力方面也得到提升。同样,基于成绩评定开展的实验教学改革不仅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而且科学评判学生的成绩,成绩公正性得到了较好改善。如何科学、合理完善实验教学成绩评定体系,将成为后续改革方向。参考文献:
  [1]
  胡顺洋. 基于工程应用的土力学实验开放式教学改革探索[J]. 高等建筑教育, 2018, 27(4): 122-125.
  [2]胡标, 刘振英, 王庆平, 等.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工程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0(3): 104-108.
  [3]蒲武川, 谷倩, 冯仲仁. 以创新思维训练提升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J]. 高等建筑教育, 2019, 28(6): 20-25.
  [4]罗晓琴. 大学物理实验成绩评定方式探索[J].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1, 9(5): 102-104.
  [5]曾磊, 许成祥, 刘昌明. 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体系改革探索[J]. 高等建筑教育, 2009, 18(4): 119-122.
  [6]李黎, 熊世树, 叶昆. 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体系与实验项目改革探索[J]. 高等建筑教育, 2010, 19(6): 141-143.
  [7]陈昕, 杨明炜, 刘泓. 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环节的改革与探索[C]//土木工程建造管理,2011(6): 252-254.
  [8]勾红叶, 蒲黔辉, 李小珍, 等. 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探讨[J]. 高等建筑教育, 2020, 29(1): 133-139.
  [9]左明汉, 李利, 张伟. 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土力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 实验室科学, 2012, 15(1): 20-22.
  Reform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experimental results
  WANG Zhide, XIA Yuanyou, ZHU Wenhua, CHEN Cheng, ZHANG Lei, YIN Yayun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70, P. R.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the college,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achievements,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teaching of soil mechanics experimental courses in the college, finds the defects in the design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adds professional basic experiments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professional experiments, revis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evaluation plan, discusses the reform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experimental management methods, optimizes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achievement evaluation sys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form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of experimental class results can better improve the effect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further improve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method, help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practical ability, and cultivate the quality and ability of independent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
  Key words:
  score evaluation; soil mechanics experiment; experimental teaching; teaching reform
  (責任编辑 梁远华)
其他文献
摘要:  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以中国铁路建设“走出去”为契机,重点面向东南亚国家和非洲,充分发挥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和交通运输工程两个“双一流”建设学科的人才培养优势,开展铁路工程国际化教育研究。创建铁路工程国际化教育体系,成立“一带一路”铁路国际人才教育联盟,打造铁路工程教育共同体,推动沿线国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合作;推动中南大学与国家政府部门和大型建筑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育人
摘要: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在精神层面的有力阐释和行为层面的自觉传承。高校历史建筑作为大学重要的物质遗产和精神文化载体,具有从建筑实体、艺术设计和记忆空间中将大学的优秀文化转化为师生员工情感认同的可能,成为凝聚大学人精神力量的纽带,进而在自豪、自尊的基础上构建大学人的文化自信,并为大学文化的有效传承提供文化原型和精神源泉。目前,在提倡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语境下,许多高校存在着历史建
摘要: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是一个涉及土建类学科、信息类学科、电气类学科等多学科交叉的专业,相关专业人才的匮乏成为阻碍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国家和社会发展对培育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领域专业人才的需求迫在眉睫。针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培养目标模糊、培养特色不明、培养环节脱节等4个重点问题,安徽建筑大学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根据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要,提出集成学科
摘要:  对钱学森技术科学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作了尝试性的反演,以经验技术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差异作为切入点来引入和介绍钱学森技术科学思想。以该思想为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力学教学富有启迪性,文中结合具体案例作了深入的阐释。  关键词:钱学森;技术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力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TU-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21)04-0016-08  力学与数学、物理
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进行工程结算审计时面临着环境风险、制度风险、信息风险和人员风险等各类风险。风险管理视域下,通过采取“提高认识、明确责任、突出重点、加强教育、完善机制、创新方法”六大举措,可以有效防控高校工程结算审计风险。
摘要: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已影响城市和建筑的空间构成,并渗透和融入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之中。以云南大学设计初步(1)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探讨将建筑遗产保护思想融入教学建构、教学解析以及研究与教学并重的设计专题,并运用到建筑学、城乡规划和风景园林三个专业教学中,从本科低年级设计课程开始就为学生打好建筑遗产保护思想的基础。  关键词:建筑设计基础课;建筑遗产;遗产保护;工匠精神  中
摘要:  数字化经济时代,学生课余时通过互联网海量的学习资源进行线上自主学习,课堂上通过讨论进行线下学习,线上和线下学习相结合,构成现阶段最高效的学习方式。数字化建筑设计Ⅰ课程以一系列实验项目案例的设计、讨论和实践为教学主线,利用手机APP、课程微信学习组群和“雨课堂”“企业微信”“腾讯课堂”“腾讯会议”等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实时在线交互技术,构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构建
当代思想理论大家王元化先生不断审视自投身救亡图存以来社会政治的得失成败,以及那些影响知识人的思想观念、学说和理论主张,通过三次反思,逐步实现哲学思考的深化与升华.在
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是帮助研究生建立完整知识结构、培养研究生独立创新学术能力的基础。基于博士研究生阶段所选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案例,结合土木交通工程专业相关留学人员的问卷调研,从专业课设置、跨专业选课制度、课堂教学、课后学习四个方面,分析旨在培养独立和创新能力的美国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特点。美国工程专业研究生的专业课设置精简全面、难度适中,为研究生独立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充足的知识储备。跨专业选课制度,具有学习领域广泛、课程质量高的特点,为研究生进行交叉领域创新提供了更多的机遇。课堂教学内容包含大量专业软件工
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对建筑智能化方向本科生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以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为例,通过分析学生培养发展现状及协同理论与该专业学生培养的契合度,将协同理论应用于该专业人才培养。在主体(高校)与各协同相关方(企业,行业,兄弟院校等)共享与互动基础上,从协同制定培养目标、自循环培养机制、教学监测和评价体系等方面,探索构建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机制,以满足社会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多元化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