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空间站:怎样在太空搭积木?

来源 :军事文摘·科学少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10000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 1+1=1”?


  1+1=?这是个数学问题,也可能成为哲学或文学问题。不同的语境下,它的答案是不一样的。正在太空中组装建造的中国空间站,给出了自己的答案:1+1=1。
  系统的各部分各自独立,组成系统时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机地形成一个整体。来自系统科学的这一思想,在中国空间站的设计中再次得到宏观表达:组成空间站的各舱段(包括来访飞船)原为独立飞行器,对接后形成一个由空间站统一控制和管理的组合体;其组合过程实际上是控制权的交接或接管,新舱段将控制权交与空间站,将舱体与舱内资源融入空间站,并成为扩展后新的空间站的一部分。
  枝叶新发,仍是树木一棵;溪流蔓生,成就大河汤汤。
  中国空间技术的重要开创者、“两弹一星”元勋王希季先生将此复杂精密的过程言简意赅地概括为“1+1=1”,并将其明确为突破、掌握载人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的标志之一。

怎样在太空搭积木?


  我国“天宮”空间站的三舱T字基本构型,大家应该很熟悉了。把它转化为公式,天宫空间站的系统设计为:
  1(天和)+1(问天)+1(梦天)=1(天宫)。
  等式右侧的“1”是一个完整系统,具备完整的功能、性能及系统冗余配置,所有的系统设计被分配至左侧的三个“1”实现,而这三个“1”又分别是独立的飞行器。这四个“1”,是同步设计出来的。
  左侧的三个“1”中,核心舱为组合体的管理中心。但与“和平号”及国际空间站不同的是,“天宫”并非直接以核心舱为基础扩展若干舱段,而是在核心舱上组装两个实验舱后,构成一个更加完整和可靠的T字形“核心组合体”。在官方发布的空间站任务规划中,此三舱的组装任务被称为“空间站建造阶段”,正是说明了三舱作为空间站基本部分为后续扩展舱段奠定基础的地位。
  “和平号”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都是以核心舱的单舱为基础进行拓展。其中,作为第一个以搭积木方式组建的多舱段空间站,“和平号”的整体功能随着舱段的增加而不断拼接完整;国际空间站则是在航天飞机支持下采用桁架结构,因而具有规模扩展性好的优势。
  而中国空间站在采用新技术多维度实现“1+1=1”的基础上加强系统集成,独创性地一体化设计出整站三舱,尔后再开枝散叶地继续生长。三舱以“1+1+1=1”的方式构建了一个“组合体核心”,或者说强化版核心,作为“最强大脑”对整个空间站进行统一管理,保证各舱段、飞行器动作协调,并且在通过信息和能源网络并网实现系统重构后,正常情况下能实现资源的统一优化使用,在故障情况下则有了更多的系统冗余。



  这样的总体设计,是对历史上航天器系统的创新发展,更充分体现了我国空间站建设“在规模适度条件下追求高效率”的目标,具有极高的资源利用效率和较强的系统冗余度。
  从“天宫”构型来看,三舱强耦合组成对称的一体结构,实验舱横置端部分别配置了双自由度大帆板。两实验舱对向连接,形成近40米的结构跨度,实际上起到了类似国际空间站桁架结构的作用,较好地解决了帆板相互遮挡的问题,明显优于“和平号”各舱段的辐射状连接形式。
  从信息系统能力来看,核心舱发射后大家看到的高清天地图像以及舱内WiFi应用、蓝牙耳机等表现,证明了高速信息网络的性能,说明基于此实现三舱并网融合及系统重构有非常好的技术基础。这么好的网络不进行动态并网、能力共享的话,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此外,从“天舟”货运飞船的任务规划来看,货运飞船不仅要配合进行推进剂补给,而且必须在对接期间以自身发动机提供组合体的变轨动力——这又能给核心舱或“核心组合体”加上一个“1”。
  俄罗斯的“进步号”与欧洲的AT V这类典型的货运飞船,同样能够在交会对接后配合空间站对全站进行姿态控制和轨道维持。但由于种种技术和非技术障碍,国际空间站还有更多“1+1”不等于“1”的时候。例如,由于推进剂补给统一使用俄罗斯的推进系统,欧洲ATV飞船不得不单独配置不同于自身推进系统的补加贮箱装载俄方使用的燃料,才能实现推进剂补给;国际空间站上俄罗斯舱段的热控系统采用乙二醇作为回路工质,美国舱段则采用水,两者间的流体回路无法连通。
  与之相比,“1+1=1”的思想贯穿于我国空间站设计的方方面面,从技术到管理都绝不会允许出现国际空间站上述系统不兼容的问题。
  “1+1=1”,或者说“1+1+1=1”是我国建设空间站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难点所在。比如,三舱并非同步研制且核心舱先于实验舱一年发射,这样的安排能够使空间站的建造更加稳妥,但也带来了三舱系统设计与集成验证的难度;作为第一个“1”,核心舱既要能独立以单舱空间站模式运行,又要作为枢纽将两个实验舱多维度融合,要求其功能必须最完整,系统能力最强;两个实验舱必须以完好的功能性能构成完整的T形“核心组合体”,无形中又对实验舱发射、交会对接,以及转位任务实施的可靠性提高了要求。
  系统工程实践,科学思想先于工程。纵是千难万险,轻舟正过万重山峦。
其他文献
统一的售后标准  神舟笔记本包含战神、优雅、精盾以及炫龙(子品牌)等产品线,但它们都享受统一的售后策略:CPU、内存、硬盘、主板、显卡和电源等主要部件都拥有2年的免费保修期限,而类似CPU风扇、散热模组等其他部件则为1年。电池比较特殊,只有半年的免费保修期限,相对于其他品牌来说有些保守(图1)。只接受用户送修  神舟旗下只有一体电脑和台式机(不含显示器)实行硬件故障上门服务的服务方式,而且只有距离
期刊
象宝宝的烦恼  当然,作为一个象宝宝,我也有自己的烦恼。我们和其他食草动物一样,需要在出生后尽快站起来,否则根本没有办法吃到奶,还好我完成了这道考验。  让我感到困扰的,还有我的长鼻子。妈媽说我们长长的鼻子简直就是“神器”:可以用它来喝水,鼻腔后面的软骨,像“闸门”一样,可以防止呛水;还可以用鼻子来抓食物、驱赶蚊虫;洗澡时充当花洒,碰见同伴时,用鼻子来一个“爱的抱抱”;如果要渡过很深的河流,我们只
期刊
苹果曾在去年底发布了搭载自研AppleM1处理器的Mac系列电脑。时隔一年,Mac家族又迎来了14英寸和16英寸版本的MacBookPro产品线,它们最大的特色就是列装全新的Apple M1 Pro和M1 Max处理器,突破了性能和续航极限,堪称业界天花板的存在。  以最强的Apple M1 Max为例,其晶体管数量高达570亿个,相当于3.5个M1芯片,将近4个A15芯片,400GB/s的内存带
期刊
CPU面向新时代的核心规划  英特尔的12代酷睿之前已经介绍的比较充分了,在它正式发布后,又带来了相当多的信息,给我们展现了更多的设计细节,也就更具体地描绘出了英特尔对未来个人电脑计算的场景展望。例如英特尔表示,12代酷睿的所谓“大小核”更准确的描述是性能核心(Per formance Core,简称P-C ore)与能效核心(Effic ientCore,简称E-Core)(图1),其中性能核心
期刊
具体来说,DDR5 是从目前主流的DDR4发展而来。2016年DDR4内存在市场中刚刚开始进入主流,厂商们就在筹划下一代内存了,这一规范主要由三星提出,美光参与。具体性能方面,规划中的DDR5从DDR4规划的最高频率——3.2GHz等效频率起跳,这点在真正确定规格的时代显然已经过时,所以12代酷睿支持的第一代DDR5标准产品就是4.8GHz的,且6GHz产品已经出现。此外规划中的容量为16GB起跳
期刊
大型射电望远镜阵概念的提出  平方公里射电阵的概念酝酿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3年,日本京都举行了国际无线电科学联合会大会,参加了射电天文学委员会的中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印度、荷兰、俄罗斯、英国、美国等10国的天文学家代表出席了大会。时值世纪之交,与会代表分析了射电望远镜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造下一代大射电望远镜(Large Radio Telescope,简称LT)的倡议。  L
期刊
漏洞編号:CVE-2021-37973  漏洞危害:  谷歌浏览器的“Use-After-Free”功能近日被安全人员发现存在一个比较严重的漏洞。黑客将含有恶意代码的网页文件通过网络向外传播,一旦用户在其诱骗下访问了它们,那么网页中的脚本就会激活该漏洞,并在系统后台自动安装指定的恶意程序。之后黑客就可以通过这些恶意程序执行远程控制、挖矿、文件加密等操作了。  漏洞危害:  谷歌浏览器的“Use-A
期刊
我们先打开“https://www.nvidia .cn/geforce/guides/nvidia-rtx-voice-setup-guide/#Requirements”链接,可以看到该插件目前支持如下型号:NVIDIA GeForce、Quadro和TITAN GPU(图1)。  如果你的显卡在上述的范围内,那么恭喜你,可以进入下一步操作了。  这里以笔者的Ge ForceRTX 2060显
期刊
Radeon RX 6600正式上市后,AMD顯卡应该已经基本完成了布局,即使后续还有更低定位的型号,应该也不是很适合玩家了,甚至可能只供OEM厂商使用。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多款AMD RX 6000系列显卡的型号涨价幅度相对较小,正受到更多玩家的关注。那么,这些在售的新一代AMD显卡性能究竟如何,与之前影响较大的型号相比又怎样呢?  本次我们采用3DMark的显卡得分进行对比,为了减少CPU的影
期刊
如果把珠穆朗玛峰放进马里亚纳海沟  马里亚纳海沟是地球上极为壮观的地质特征,与之相比,珠穆朗玛峰都显得平平无奇。然而,与珠穆朗玛峰不同的是,马里亚纳海沟几乎是看不见的,它是地壳上一道巨大的水下裂缝,长度是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5倍多,深度更是令人难以置信。  马里亚纳海沟是地球海洋的最深处,被称为“挑战者深渊”,深度接近10984米。如果把珠穆朗玛峰放进马里亚纳海沟,其最高点距离海面还差2134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