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宗江:梁思成是如何发现唐代佛光寺的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sualhoxyg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莫宗江(1916-1999),广东新会人。1931年在北京参加中国营造学社工作,协助梁思成调查、测绘了一批隋唐以来重要的古代建筑。抗日战争时期随梁思成转赴云南昆明、四川李庄。曾任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筑历史教研组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分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全集-建筑艺术编》顾问。1987年梁思成领导的“中国古代建筑理论及文物建筑保护”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莫宗江是获奖者之一。本文是莫宗江就梁思成到山西考古,发现唐代寺院佛光寺的过程接受的记者访谈。
  缘起《敦煌图录》
  记者:关于佛光寺,您能和我谈谈当时发现的过程吗?
  莫宗江:咳,别提了,佛光寺,我的老师高兴得不得了!我们第一次看到唐朝建筑!我们当初为什么高兴到那种程度呢?原来日本人说,中国已经没有唐朝建筑了。日本学者是善意的,他说,中国人要想研究唐朝建筑,只能到日本来。日本有比佛光寺早的建筑,从建筑史上是很清楚的一个事情,日本留下了几个最早的唐朝建筑。
  日本自己的建筑发展史,前头没有。所以,很明显的是,这些建筑是日本当时派遣的唐使带回的中国工匠建的,所以是地道的唐朝建筑。特别是鉴真大师去盖的那个唐招提寺,完全是中国式的。请中国工匠过去很容易,工匠是愿意的。好工匠希望自己能搞出好的作品来。
  日本留下了这些东西,我讲建筑史的时候没办法,讲到唐朝,还得引用日本的例子。有了佛光寺以后,我们才开始发现了我国的唐朝建筑,可都没有日本那么早,佛光寺已经是晚唐的了,日本有唐朝早期的建筑。
  记者:听说梁思成先生是看了一幅敦煌的壁画才找过去的,是吧?
  莫宗江:那是法国伯希和拍的《敦煌图录》,我们用的是北京图书馆(时称国立北平图书馆)的《敦煌图录》。当时北京图书馆馆长——当时的——也是营造学社的理事,北京图书馆给了营造学社一个研究室,研究室可以内部借书。
  记者:当时去找佛光寺的时候,是从北京出发的吗?
  莫宗江:不是。我们过去的工作条件是这样的。这次计划,到哪一省?走哪几条线?先到北京图书馆,把原先所有的地方志,县志、府志,全借出来,顺着县志、府志上的,顺着线路一路找过去。这里面记载的有哪些有名的庙?哪些古庙?哪些重要的文物?都抄在一个本上。我们走的时候,就顺着这个本子一路找过去。到了地方上,挨着个问:这庙是在哪儿?什么地方?现在保存情况怎么样?哪个地方能去?可是,从前,很多地方不能去,县里就告诉我们,那个地方不能去,因为对你们的安全没法保证,离城远了。
  记者:土匪多,是吧?
  莫宗江:怕出问题。因为都是从上头拿着介绍信来的。好像是很重要的科研单位来的,又是有名的人物。一听,梁启超的长公子,这可不得了!就怕万一出了问题他负担不起。所以,远的地方,不安全,就不让我们去。我们也知道,那时候交通非常困难,你真是在离城几十里的地方出了问题,只能人把你抬进城去,真是摔了、伤了,甚至于碰到抢劫的刀伤了,也许进城的时候,就已经流血过多了。
  记者:你们遇到过这种情况吗?
  莫宗江:一路都是民警拿着枪送我们啊,一到不安全的地儿,民警就叫我们停下来,他上高处看,看完打招呼,可以走,就过去。一到不安全的地方,县政府就派兵送我们。我们到云南去的时候,从大理到丽江,那是危险地区,一路都是带着枪护送的。
  梁、林趣事
  记者:林徽因先生每次都跟着你们去吗?
  莫宗江:两位先生都是我的老师,梁先生是建筑系毕业的,可是宾夕法尼亚大学那个建筑系不收女生,就是没有女建筑师。所以,(林徽因先生)她学的是舞台美术,她考的是艺术系。后来,梁先生到哈佛研究院继续搞建筑史的时候,林先生学的是那个学校的舞台艺术系。所以,两个人的专业不一样。可是,回来搞古建筑的时候,经常在一起,一起出去,林先生也去。
  记者:林先生也是能上的,是吧?
  莫宗江:林先生是很淘气的女孩子,敢爬树上房的!所以,梁先生带我们出去测量的时候,我们敢上,林先生就上。我们后来形成了测量的一套规矩,一进去,照相的照相,测图的测图,抄碑的抄碑。林先生当时是作家,所以,她对抄碑有兴趣,对历史文物有兴趣,她的艺术欣赏是很敏感的,非常敏感的。
  他们还有一个事情,我非常尊重他们。他们美国留学的,带了美国学生的习惯回来。我跟梁先生出去这么多年,跑这么多地方,他从来没有让我帮他拿过东西,他什么事儿都是自己动手的。我跟梁先生这么多年,他从来没有让我做这个做那个。他好像带自己的弟弟似的。
  记者:很尊重您。
  莫宗江:大概也许是他喜欢我。“九一八”事变、沈阳事件的时候,东北大学建筑系刚开了两年,可是梁先生是在“九一八”(事变这一年)的夏天,接了营造学社这个研究任务。梁先生在东北大学办了建筑系之后,他来讲建筑史,他一讲建筑史就发现被动了,没有中文的建筑史,(只有)德国的鲍希曼、日本的关野贞啊什么的,他一讲中国建筑史,都得用外国材料,没有中国建筑史。于是乎,他在沈阳东北大学做建筑系主任的时候,一到暑假,他就测北陵,他得积攒自己的中国建筑史的资料。所以,后来,营造学社一聘请他,他就辞了东大,到营造学社。那是1931年暑假的事情。
  记者:听说,他在东北大学的时候,张学良那会儿是校长,他们之间合作得怎么样?
  莫宗江:挺好的。张学良有雄心壮志,是要把东北大学建得超过南京中央大学的。所以,他重金聘请这些教授,一个教授一幢小楼,高薪高待遇。他已经下了决心,要把东北大学办得超过中央大学。可是,没想到发生了“九一八”事变。
  抵达佛光寺
  记者:听梁从诫先生说,找到佛光寺,是在黄昏的时候。
  莫宗江:我們测量完了,大家高兴,下来,该吃晚饭了。于是,就不在和尚的屋子里吃晚饭,这是林先生出的主意,走,我们上大殿前面去,上那儿!好像野餐似的。地上铺上席子、毯子,在那儿吃的晚饭。一边吃,一边看。
  我们去测的时候,整个佛光寺建筑全刷了土朱,就是后来重修的时候,没有钱画彩画,通通用土朱刷了一遍。我们测量完了的时候,林先生忽然跟梁先生讲,她说梁底下好像有字。
  记者:测量完了之后,是吧?
  莫宗江:她看见梁底下土朱淡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字!
  记者:测的时候,你们知道是唐代的吗?
  莫宗江:测的时候我们不敢说。
  记者:不敢说是唐代的?
  莫宗江:因为我们测应县木塔什么的,跟佛光寺非常像。你看那个大相片,佛光寺也是那大斗棋、大椽檐什么的,所以,我们一直拿不准。后来,林先生说,看着像有字,她是远视,梁先生就跟着拿望远镜看,说好像是有字。于是,请纪先生(即纪玉堂,时任中国营造学社测绘员)到村子里找人,搭了架子,凑了点木料杉篙搭上去,纪先生拿水去刷它,没想到这一刷,湿的字刷出来了。一刷湿了以后,土朱底下的字透出来了。
  梁先生趁着纪先生把它洗湿的时候,照的相。后来发表的,是洗湿的那个字。没洗湿的时候,是这样的,全是土红色的。这梁底下写的是佛殿主女弟子宁公遇,是施主的名字。然后呢,大殿的前头,有一个石幢,上头刻着唐朝大中十一年女弟子宁公遇,由此知道梁底下那个题名,是这个年代的。
  梁底下写了右军中尉王,那可不得了的,皇宫里的禁卫军,左军、右军。负责整个右军的统帅,是右军中尉。(宁公遇是)禁卫军右军统帅的夫人。这梁底下四个题名都有。我们在四川的时候,发表这篇报告的时候,没有照相制版,抗日战争时期我们住在乡下。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小学数学的“错误”资源,不仅可以让教师发现学生知识掌握方面的不足,也可以让教师审视自己教学方面存在的一些误区。因此,巧妙利用“错误”资源并将其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有
期刊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给中小学教育带来了全新的目标体系,为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打开了新的思路。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及时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与学、师与生之间的关系,构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角色互动;民主平等;自由灵活;积极创新  在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中,《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体现了四个基本理念:一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是挖掘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三
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它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采纳,因此中职学生的英语教学也十分重视,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必须尽快改进自己学校的教学方式,尽可能将多元化教学方式应用到课堂
小学一般从中年级开始写作文,但是少部分学生常常害怕写作文,不知道从何处下笔。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循序渐进训练写话,能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Elementary schools ge
期刊
近年来,高职大学生心理问题频现,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避免和消除由学习、人际、恋爱、自我认知等方面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增进大学生心理
目前高职学生自由支配时间较多,如何利用课余时间已成为大学生必须解决的问题.文章调查分析了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务学院学生课余时间利用的情况,并提出建议,希望让学生能
据统计,现存苏词中的梦词达64首之多,这些词,是苏轼跌宕人生的一个剪影,也是他对人生、对命运的思考和慨叹,体现着他惊世的才华和无尽的性格魅力.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