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对老年群体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来源 :社会与公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ig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群众文化建设是国家公益性文化事业。在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和终身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文化馆应顺势而为,针对特殊群体中的老年群体开展更多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文化活动,尤其从心理健康角度出发,助益我国健康老龄化发展。本文将从老龄化社会背景与老年人的心理特点、群众文化的基本特点与老年群众文化活动以及前者对后者的影响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更好地展现老年群众文化活动的价值,从而促进公益性活动平台的广泛建设。
  关键词:老龄化;群众文化;老年心理健康;老年群体
  一、老龄化社会背景与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一)对老年人的界定及老龄化社会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科技医药卫生事业日益发展,人类平均寿命也在逐渐增加。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发展中国家可将年龄达到60岁及以上的人定义为老年人,而在发达国家可将年龄达到65岁及以上的人定义为老年人。不过在医学、社会学、公共卫生领域,为了统计与讨论方便,一般把60岁作为老年期的开始,也就是说,年过60岁的人一般可以认为是老人。国际上通常的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水平。按照这个标准,中国已经处于老龄化阶段。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
  (二)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1.不适应社会角色转变
  进入老年期的人,大多属于离退休老人,他们离开工作岗位后,由于角色的转变或是生活环境的改变,身体和心理上都面对不同的新情况,容易出现心理困惑,很多人难以做好及时有效的心理调整。这种身体、心理及环境的转换需要一个适应阶段。例如:有的老年人由于工作职位结束,社会交往锐减,随之产生深深的失落感;而有的老年人由从事了一辈子的工作突然转变为烦琐的家庭事务,由此带来的不适应使他们陷入情绪的低落期。
  2.对社会交流的渴望
  老年人最怕孤独,尤其有些老人或与儿女分居,或遇到伴侣去世,都会进一步感到孤独。渴望社会交流的老年人,不仅仅指那些离开工作岗位后充满失落感的离退休人员,还包括那些常年从事家务劳动的老年妇女,几乎所有的老年人都希望也都需要在群体活动的交流中消除自己的孤独感,以及排解生活中的压抑与郁闷情绪,得到心理的疏导与安慰。
  3.自我实现的需要
  具有较高价值观和理想追求的老年人,在离开工作岗位后一般不会安于清闲。他们中有的还想要为社会继续作贡献,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尽可能再创造些社会财富;有的在年轻时就有自己的爱好与追求,由于生活工作忙碌一直搁置,在离退休后就希望马上投入到曾经的兴趣爱好中。这些都说明老年人有着较强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二、群众文化的基本特点与老年群众文化活动
  (一)群众文化的基本特点
  在我国,群众文化已经发展成为当代文化的主要形态之一,是我国文化中一种独具特性的新文化形态。
  群众文化,是指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群众文化包括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工作和群众文化队伍等要素。群众文化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自娱自乐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內容,包括各种形式,具有公益性、广泛性、自娱性、传递性等基本特性。群众文化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提高全民的文化素养和精神文明水平,从而达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而基层群众文化服务中,公益性文化活动占据着重要位置。
  (二)老年群众文化活动的特征——以文化馆老年美术培训为例
  群众文化活动中,老年群众文化的参与主体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原文化部在关于加强老年文化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各地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要充分发挥组织、引导各类社会文化活动的功能,对于老年人自发的、健康的文化、娱乐、健身活动要给予支持与引导。
  基于文章开头所陈述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特点,结合近九年来北京市西城区第二文化馆公益性老年美术培训班的实践,笔者认为老年群众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广泛性——以普及为主,兼顾提高
  文化馆老年美术培训班,主要面对辖区各街道社区的老年群众,充分结合老年人特点,培训贴近社区老年人需求,以此来构架社区老年群体的教育体系,最大程度满足广大美术爱好者的再教育需求。同时,结合文化馆阵地建设的方针政策,以及馆内硬件设施条件,尽量做到培训的广泛普及,并在普及的基础上进行个别化提高,如开办初级班与提高班,设置相应课程,尽量均衡地满足社区老年群众的文化需求。
  2.包容性——以实用为主,因材施教
  考虑到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特点,老年群众文化培训不开展基础教育,也不进行学历职业教育,不以传统的方式传授知识。并且,通过调查发现,参加培训的老年人绝大部分没有任何绘画基础,只有个别是曾经热爱或接触过绘画但没有时机进行再学习的。对此,在开展老年培训班的过程中,对于不同层次的人群要制订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例如:对没有绘画基础的老年人,初步教学以提升审美能力为目标,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在轻松的氛围中逐渐提高审美水平;对于有一定绘画基础的老年人,可以开展绘画技法教学,并鼓励他们在训练中发挥自己发现和创造美的能力。
  3.灵活性——以快乐为主,量力而行
  文化馆为社区老年群众搭建了一个便捷的交流平台,而老年人正需要这种无障碍的便捷社交机会,这可以让他们重新走人社会,走入团体,进行交流,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鉴于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家庭条件、身体状况等诸多因素以及美术培训班的实际运营特点,高度纪律化的硬性管理模式并不适合老年人。相反,机动弹性的管理模式更能满足不同老年人的客观情况。在培训中,文化馆主要通过教学活动的丰富性和趣味性来吸引老年人,保证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在这个平台上既能提升审美水平和绘画技艺,又能找到心灵的寄托,并在交流学习中舒畅身心,加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三、群众文化活动对老年群体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事实证明,文化馆公益性美术培训班的众多老年学员通过长期的集体学习,不但绘画技巧有了显著提高,更重要的是精神获得了极大愉悦。
  笔者对参加过培训的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抽查的50位学员中,98%的学员认为自己圆了年轻时热爱美术、接触绘画的梦想,使他们对绘画、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在绘画中找到了精神依托,学习的主动性很强;60%的学员自觉自愿、风雨无阻参加文化馆培训活动;30%的学员坚持自发组织出游写生,绘画作品数量和质量都很可观;更有10%的学员踊跃参加社会上各类美术展览并入选获奖;4%的学员通过几年的学习,还举办了个人画展,并将个人画集印刷成册。
  除绘画成果外,更为重要的是,公益美术培训不仅给老年人带来了艺术上的享受,更让他们结交了许多朋友,通过绘画与交流,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平稳地度过了退休后的适应期;有的在孤寂的家庭之外感到了集体的温暖;有的重新找到了对生活的激情,背着画具四处写生游玩,精神饱满,活力四射。可见,公益性老年群众文化活动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有着不可估量的正面影响,对提高社区老年群众生活质量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
  通过这些公益性老年群众文化活动实践可以看出,社会价值、自我存在感、人际交流与交往既是他们的迫切需求,也是他们心理健康的重要来源。在健康老龄化全面推进的今天,文化馆面对特殊服务群体之一的老年群体,应首先保证活动的公益性,切实从老年人身心健康角度考虑,丰富活动内容,优化活动形式,为老年人提供学习平台,当然更多是为老年人打造交流的平台,满足老年群体的文化需求。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遭遇性侵害之后选择举报而非沉默的人越来越多。性骚扰、性侵在中国社会当中确实存在,而性教育的缺失、人情关系的禁锢、制度的缺位等是受害者面临的重重困境。遭受性侵的经历会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造成极大伤害,舆论的压力、社会支持缺位、罪犯处罚过轻等常常会对儿童造成二次伤害,因此,社会工作者干预儿童心理康复的过程并帮助其走出阴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分析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素媛》的剧情和相关文献,结合
期刊
摘要:作为一种整合性的服务工作模式,个案管理近年来在社区照顾、社区矫正、戒毒社会工作等领域被关注和应用。儿童福利机构的儿童具有“多重问题、多种需求”的特点,个案管理模式有助于整合机构内外的服务资源,更好地为儿童服务。本文从个案管理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儿童福利机构中两个困境儿童的个案研究,探索个案管理模式在儿童福利机构个案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儿童福机构;社会工作;个案管理  一、个案管理模式的发
期刊
摘要:城市化发展的大浪潮中产生了大量流动人口,社区作为基本社会单元,在公共服务的提供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依托社区这个社会单元,在党群服务中心代替社区服务中心的公共服务转型中,为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提供助力,创新社区治理模式,为政府实现职能转变提供新活力。当前,社区针对流动人口的服务存在着服务与需求错配、服务资源分散及社工组织自主裁量和专业性不足等困境,本文提出精准提供社区服务和反馈机制、搭建资
期刊
摘要:分析我国运动员退役安置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发现,现有的运动员退役安置政策无法满足我国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需求,笔者据此提出针对我国运动员退役安置的相关建议以及改善运动员培养模式、拓宽退役运动员就业渠道等办法,以提升我国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率。  关键词:运动员;退役运动员;退役安置  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我国对运动员的需求及要求也都越来越高。运动员队伍不断壮大,使得运动员退役安置问题变得尤为严峻。
期刊
人们常说女人如花,现任延庆县百泉街道燕水佳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侯学丽就是一朵绽放在社区里的黄蔷薇。蔷薇的花语是爱情,而黄蔷薇又代表着永恒的微笑,她正是用甜美的微笑和无私的爱,化解了社区居民一个又一个积怨、一个又一个矛盾。  一心一意为居民  她连任三届燕水佳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负责居委会全面工作。她常说的几句话是“要把老百姓家的事当成自己家的事去做”、“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生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许多人离开家庭外出打工以补贴家用,将自己的孩子留在家中由长辈看管,留守儿童群体随之产生。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各类留守儿童问题层出不穷,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大多数留守儿童沉迷手机游戏,对其身心造成了非常大的危害。文章结合H省W市“青少年空间”项目,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研究的方式了解托管中心留守儿童沉迷手机游戏的情况,并结合社会工作优势视角理论提
期刊
摘要:为更好地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和谐农村、和谐社区与和谐社会建设,使残疾人群体在社区内能够便利地享受到各项公共服务,北京市自2003年起便在城市街道与农村社区中开展温馨家园建设,力求建立覆盖全市所有残疾人的服务平台和网络。北京市温馨家园建设开展至今,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本文选择朝阳区C温馨家园进行研究,深入了解其助残服务的实际运作情况与社会效果,探索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
期刊
摘要:社区康复是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基础。本文以哈尔滨市为例,通过分析本市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的基本现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对策建议。希望在政府的帮助下,能够解决哈尔滨市残疾人康复服务存在的种种问题,使残疾人有人依靠,有地依靠,生活能够真正得到保障。  关键词:社区康复;残疾人;哈尔滨市  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了“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的新要求,这就需要相关部门更好地落实精准康复
期刊
摘要:健康扶贫是在我国政府在“十三五”计划期间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而明确提出的七大举措之一,也是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减轻贫困人口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水平的重要举措。在精准扶贫政策背景下,讨论医务社会工作参与健康扶贫的作用和面对的挑战,对健康扶贫工作开展和医务社会工作发展都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精准扶贫;健康扶贫;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补充医疗救助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2015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动力流动人口不断转移,留守儿童规模越来越大,再加上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沉迷于手机游戏无法自拔。本文在了解和分析留守儿童沉迷手机游戏的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引入社会工作的优势理论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通过挖掘潜能和发挥相关优势力量,探索解决路径,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关键词:留守儿童;优势视角;社会问题  当前,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以及经济发展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