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体系中的一种常见业务,通过担保凭证来向银行体系预支资金。但是在信贷业务开展中,由于借贷双方信息资料并不对称而导致风险的出现。因此,基于对风险的考虑,银行体系会要求借款人将抵押担保或第三方担保提供出来,并对担保违约责任名明确规定。而根据现阶段来看,却存在着企业之间相互担保的现象,导致银行体系出现信贷业务担保的风险,从而对银行体系造成严重的影响。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担保风险管理
1 我国商业银行担保贷款信贷业务发展现状
担保贷款风险,是指由借款人或第三方依法提供担保而发放贷款受各种事先无法准确预料的因素影响,使信贷资金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它是风险的一种,具有风险的一般属性。由于担保贷款发放和收回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在此期间内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借款人不能按期还贷,造成银行贷款不能收回,担保信贷风险由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
近些年,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其中人民币信贷总量,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攀高。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着高额不良贷款的现象,虽然经过治理,不良贷款的数量较前些年,已经有了大幅度的减少,但是,不良贷款率仍然成为商业银行持续健康发展的沉重的包袱。可见,保证贷款的安全显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迫切。
2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担保风险的主要表现
2.1 认识不到位
认识不到位, 没有树立正确的风险防范观念。商业银行信贷人员对防范贷款风险的认识上存在偏差, 认为担保贷款比信用贷款安全, 风险小, 甚至还存在即使借款人还不了, 还可以追索保证人和抵押物的侥幸心理。在贷款审批决策时, 片面追求担保形式, 放松了对借款人还款能力的审查, 过分强调并依赖担保措施, 一味地在贷款政策上严格限制发放信用贷款。
2.2 规章制度观念薄弱
规章制度观念淡薄, 对担保的合法性、有效性审查不严, 对担保措施缺乏规范管理,这些具体表现在:保证人主体资格不成立,保证人主体资格不成立,对保证人意愿调查了解不深以及抵(质)押手续不完备等方面。
2.3 银行管理薄弱
银行管理薄弱, 责任约束乏力, 依法保护合法权益观念不强。依法执行保证人和处置抵押物, 是实现担保措施, 保障银行权益的重要手段。由于银行贷款管理薄弱, 责任约束机制不健全, 加之执法环境较差, 抵押物处置市场不发达等原因, 对大量不良贷款的保证人责任未予追索, 对抵押物也未申请处置, 致使银行自身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
2.4 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担保风险的主要表现之一,在入市承诺的兑现使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度不断提高,而商业银行作为重要环节之一。自然在不断提高中出现更加激烈的竞争,这种情况的出现直接导致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基于本土商业银行自身因素,包括产权缺位、内部控制机制缺乏、流程设计缺失等,直接导致造成的操作风险日益提升。
2.5 担保风险
担保风险知识发放信贷的必要条件而并非充分条件,由于多数商业银行体系还存在着错误认知,而导致担保风险的产生。据调查结果显示,多数银行体系过于看重信贷担保的作用,认为只要有信贷担保就可以发放贷款。而信贷担保只是可以有效分散信贷风险,却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信貸风险。基于错误的认知,导致出现信贷风险的发生率居高不下。
3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问题
3.1 认识程度不足
根据对部分商业银行体系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其体系对风险认识的程度并不高,从而导致无法针对信贷业务担保风险做出有效的处理。而且,商业银行内部工作人员大多也都没有树立正确的信贷业务风险意识,虽然能够明确的看出担保贷款比信用贷款要相对安全,但是其中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风险。而对应的安全则指的是:如果银行认为借贷人没有能力偿还资金的能力,也能够通过抵押担保的物品以及担保人进行追索,从而提升信贷业务的安全性。
3.2 规章制度的欠缺
根据我国颁布的相关制度指出:如果同一债务没有约定保证份额的,担保人需要承担连带责任,银行体系有权利向担保人直接索要债务。所以在正常情况下,商业银行体系为了降低担保风险,往往会要求借贷人在借贷时提供对应的担保人以及抵押担保物品等,从而有效的降低担保风险。
3.3 银行自身管理的科学性不足
一般来说,商业银行自身如果能够拥有相对良好的管理能力,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出现担保风险的可能。但是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体系进行的调查来看,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管理的科学性显然不高,也不能保证避免出现担保风险的可能。而在担保方面,虽然银行在对借贷人的信心了解不全面时,可以要求借贷人拿出相对的担保物品进行抵押或者担保人,从而降低信贷业务担保风险的出现。但是却由于管理科学性的不足,导致借贷人拿出的抵押物存在瑕疵或者存在问题,从而增加信贷业务担保的风险。
4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担保风险的防范措施
4.1 增加认知程度
商业银行想要有效的降低或者避免信贷业务担保风险的出现,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提升银行管理人员以及工作人员对担保风险的认知程度以及风险发生所带来的后果,从而在增加认知程度的同时,保障信贷业务的安全。而在具体的增加过程中,则可以通过培训以及授课的方式进行,利用具备较强专业能力的教授来对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充分的对担保风险进行了解,从而达到避免或者降低信贷业务出现担保风险的目的。
4.2 完善信贷业务担保风险的制度
通过风险制度的建立以及认知程度的提升,能够使商业银行工作人员充分的认识到信贷业务担保风险的重要性。而在完善制度的过程中,则必须对商业银行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与其他商业银行提供的经验进行结合,从而将原有的风险防范制度进行完善。
4.3 提高商业银行的管理能力
想要准确的避免出现信贷业务风险,就必须提升商业银行自身的管理能力,换句话说,就是通过提升银行管理者的管理能力,而使信贷业务担保风险得到管理。而在具体的提高过程中,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提高沟通能力,管理者通过与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并得到信贷业务的实际情况应用情况,从而增加对业务的管理能力。其次,规划与整合能力。当风险发生时,管理者必须拥有优秀的规划能力以及整合能力,才能在对其进行管理的同时,降低风险所带来的后果。
5 结束语
总的来说,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存在的担保风险会直接对银行经济造成损失,也能够为担保人带来众多的麻烦。因此,为了有效避免这些后果的发生,就必须对其开展对应的管理措施,从而对商业银行体系以及社会体系提供保障。而且,我国商业银行自身也需要正确的认识信贷业务担保风险的问题,并通过对其进行控制和管理,有效的促进我国经济体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耀武,左凯.担保贷款风险管理:国有商业银行资产安全的着力点[J].武汉金融,2000,(13).
[2]郭民,何晓蓉.商业银行担保贷款管理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西南金融,2001,(07).
[3]叶毅.担保贷款中存在问题之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18).
[4]贺向明.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
[5]王少峰.浅析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D].四川大学,2004.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担保风险管理
1 我国商业银行担保贷款信贷业务发展现状
担保贷款风险,是指由借款人或第三方依法提供担保而发放贷款受各种事先无法准确预料的因素影响,使信贷资金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它是风险的一种,具有风险的一般属性。由于担保贷款发放和收回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在此期间内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借款人不能按期还贷,造成银行贷款不能收回,担保信贷风险由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
近些年,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其中人民币信贷总量,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攀高。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着高额不良贷款的现象,虽然经过治理,不良贷款的数量较前些年,已经有了大幅度的减少,但是,不良贷款率仍然成为商业银行持续健康发展的沉重的包袱。可见,保证贷款的安全显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迫切。
2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担保风险的主要表现
2.1 认识不到位
认识不到位, 没有树立正确的风险防范观念。商业银行信贷人员对防范贷款风险的认识上存在偏差, 认为担保贷款比信用贷款安全, 风险小, 甚至还存在即使借款人还不了, 还可以追索保证人和抵押物的侥幸心理。在贷款审批决策时, 片面追求担保形式, 放松了对借款人还款能力的审查, 过分强调并依赖担保措施, 一味地在贷款政策上严格限制发放信用贷款。
2.2 规章制度观念薄弱
规章制度观念淡薄, 对担保的合法性、有效性审查不严, 对担保措施缺乏规范管理,这些具体表现在:保证人主体资格不成立,保证人主体资格不成立,对保证人意愿调查了解不深以及抵(质)押手续不完备等方面。
2.3 银行管理薄弱
银行管理薄弱, 责任约束乏力, 依法保护合法权益观念不强。依法执行保证人和处置抵押物, 是实现担保措施, 保障银行权益的重要手段。由于银行贷款管理薄弱, 责任约束机制不健全, 加之执法环境较差, 抵押物处置市场不发达等原因, 对大量不良贷款的保证人责任未予追索, 对抵押物也未申请处置, 致使银行自身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
2.4 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担保风险的主要表现之一,在入市承诺的兑现使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度不断提高,而商业银行作为重要环节之一。自然在不断提高中出现更加激烈的竞争,这种情况的出现直接导致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基于本土商业银行自身因素,包括产权缺位、内部控制机制缺乏、流程设计缺失等,直接导致造成的操作风险日益提升。
2.5 担保风险
担保风险知识发放信贷的必要条件而并非充分条件,由于多数商业银行体系还存在着错误认知,而导致担保风险的产生。据调查结果显示,多数银行体系过于看重信贷担保的作用,认为只要有信贷担保就可以发放贷款。而信贷担保只是可以有效分散信贷风险,却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信貸风险。基于错误的认知,导致出现信贷风险的发生率居高不下。
3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问题
3.1 认识程度不足
根据对部分商业银行体系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其体系对风险认识的程度并不高,从而导致无法针对信贷业务担保风险做出有效的处理。而且,商业银行内部工作人员大多也都没有树立正确的信贷业务风险意识,虽然能够明确的看出担保贷款比信用贷款要相对安全,但是其中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风险。而对应的安全则指的是:如果银行认为借贷人没有能力偿还资金的能力,也能够通过抵押担保的物品以及担保人进行追索,从而提升信贷业务的安全性。
3.2 规章制度的欠缺
根据我国颁布的相关制度指出:如果同一债务没有约定保证份额的,担保人需要承担连带责任,银行体系有权利向担保人直接索要债务。所以在正常情况下,商业银行体系为了降低担保风险,往往会要求借贷人在借贷时提供对应的担保人以及抵押担保物品等,从而有效的降低担保风险。
3.3 银行自身管理的科学性不足
一般来说,商业银行自身如果能够拥有相对良好的管理能力,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出现担保风险的可能。但是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体系进行的调查来看,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管理的科学性显然不高,也不能保证避免出现担保风险的可能。而在担保方面,虽然银行在对借贷人的信心了解不全面时,可以要求借贷人拿出相对的担保物品进行抵押或者担保人,从而降低信贷业务担保风险的出现。但是却由于管理科学性的不足,导致借贷人拿出的抵押物存在瑕疵或者存在问题,从而增加信贷业务担保的风险。
4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担保风险的防范措施
4.1 增加认知程度
商业银行想要有效的降低或者避免信贷业务担保风险的出现,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提升银行管理人员以及工作人员对担保风险的认知程度以及风险发生所带来的后果,从而在增加认知程度的同时,保障信贷业务的安全。而在具体的增加过程中,则可以通过培训以及授课的方式进行,利用具备较强专业能力的教授来对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充分的对担保风险进行了解,从而达到避免或者降低信贷业务出现担保风险的目的。
4.2 完善信贷业务担保风险的制度
通过风险制度的建立以及认知程度的提升,能够使商业银行工作人员充分的认识到信贷业务担保风险的重要性。而在完善制度的过程中,则必须对商业银行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与其他商业银行提供的经验进行结合,从而将原有的风险防范制度进行完善。
4.3 提高商业银行的管理能力
想要准确的避免出现信贷业务风险,就必须提升商业银行自身的管理能力,换句话说,就是通过提升银行管理者的管理能力,而使信贷业务担保风险得到管理。而在具体的提高过程中,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提高沟通能力,管理者通过与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并得到信贷业务的实际情况应用情况,从而增加对业务的管理能力。其次,规划与整合能力。当风险发生时,管理者必须拥有优秀的规划能力以及整合能力,才能在对其进行管理的同时,降低风险所带来的后果。
5 结束语
总的来说,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存在的担保风险会直接对银行经济造成损失,也能够为担保人带来众多的麻烦。因此,为了有效避免这些后果的发生,就必须对其开展对应的管理措施,从而对商业银行体系以及社会体系提供保障。而且,我国商业银行自身也需要正确的认识信贷业务担保风险的问题,并通过对其进行控制和管理,有效的促进我国经济体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耀武,左凯.担保贷款风险管理:国有商业银行资产安全的着力点[J].武汉金融,2000,(13).
[2]郭民,何晓蓉.商业银行担保贷款管理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西南金融,2001,(07).
[3]叶毅.担保贷款中存在问题之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18).
[4]贺向明.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
[5]王少峰.浅析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D].四川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