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曦要做的不是继续扩容,而是守好公益这扇门。进来的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志愿者;而在这个团队中,大家的热情需要他小心地维护,保证不流失任何一位“公益有缘人”。
每一种职业、每一个群体都会被赋予一定的社会认知。提起公益人,人们总会给他们贴上“狂热”这一类的标签。然而,当传说中的“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中国媒体第一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主持人杨曦坐在记者面前、谈起他的公益事业时,却让人感受到了不同的理性和冷静。
公益是一种缘分
杨曦与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并不是什么轰轰烈烈的事,甚至有点“纯属偶然”的意味。用杨曦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被气氛烘托上去的”。
2001年,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重启中华骨髓库的工作,中央电视台作为支持媒体进行了报道并举办了一次公益活动。这个活动让更多人了解了骨髓移植即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巨大作用,同时纠正了许多人在这一领域的错误认知。
活动中,杨曦留下了一份血液资料。虽然希望配型成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捐献骨髓的事也逐渐淡出了杨曦的生活。然而,平时买彩票、开发票都未曾中奖的杨曦却“中”了一回。
2003年10月10日,杨曦接到了中华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数据库北京管理中心的通知,他与一名白血病患者初分配型相合。
对于喜欢交朋友、乐于助人的杨曦来说,捐献造血干细胞并不是什么难事。再加上之前对于捐献的了解,杨曦没有太多的顾虑,便接受了进一步的配型检查。
然而,这却吓坏了杨曦的母亲,“你怎么能背着我做这种事?”至今,杨曦还能清楚地记得母亲得知他要捐献骨髓时的第一反应。
“不过,我父母都是很开明的人,没用我去劝说,他们自己查阅了相关资料,得知捐献骨髓不会对健康造成伤害,就同意我捐献了。”杨曦说。
2003年12月4日、5日,杨曦为一位30多岁的男性白血病患者两次捐献共计100毫升造血干细胞血浆。捐献之前,动员剂的注入让杨曦有些不适,但想到可以救活一个生命,可以阻止一个家庭的破碎,捐献就成了那么自然的事情。
也正是这次捐献,让杨曦成为中国新闻界第一个捐献骨髓的志愿者。这个“第一人”带给杨曦的是铺天盖地的赞誉,而媒体更愿意将这位同行树立为道德楷模,并为有这样的同行感到自豪。
然而,杨曦对这次捐献的叙述却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他甚至会开玩笑说,那只是一次误打误撞。在他看来,能够捐献骨髓是他和那位兄弟的缘分。捐献完就过去了,没什么值得炫耀的。他更愿意谈的是,骨髓捐献并不可怕,还有那么一群热情而专业的志愿者在为白血病患者守护着生的希望。
“活的”捐献者是最好的代言人
杨曦是早晨出生的,所以取名“曦”字,代表阳光。如果说2003年的那次捐献是给那位患者重新注入生命的阳光,杨曦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就是把助人的阳光传递给更多不了解骨髓捐献或者有些犹豫的人们,也把希望的阳光洒向等待救助的白血病患者。
2004年底,北京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之家宣告成立,这是中华骨髓库北京分库下属的一个志愿者组织,杨曦正是发起人之一。
志愿者之家的会员走进社区、校园、企业,向人们介绍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知识;他们陪伴捐献者交流经验、提供后勤保障;配合中华骨髓库进行一系列调查,丰富、健全了捐献者资料库。
这里没有专职会员,志愿者们都利用业余时间义务支持骨髓捐献事业,杨曦也是如此。那时,他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做早间节目。晚上或者周末,他走进高校,给那些关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人们答疑解惑。
七年来,志愿者之家举办过百余场宣讲,北京地区80多所高校几乎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作为秘书长的杨曦更是现身说法。只要有他主讲的活动,无论工作多么辛苦、安排多么紧张,他都会准时出现在会场。
每次演讲,杨曦都会站在讲台上,身后的大屏幕播放的是他精心准备的演讲稿。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他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原理、作用、注意事项讲得细致、明白,并分享自己的切身感受,来化解人们对于骨髓捐献的恐惧。
“医学原理讲讲大家就都明白了,比科学更重要的是人们的爱心。很多人也有爱心,可能就是有些顾虑,而我站出来就是让他们看到一个‘活的’(捐献者),看到我(很好)也就打消了他们对于骨髓捐献的顾虑。”
在台下,杨曦也经常看望、陪同捐献者,在捐献过程中给捐献者以鼓励和安慰。因为有这位“前辈”的陪伴,许多志愿者心理上的紧张得到了缓解,从而减轻了身体上的不适。
伴随着杨曦和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北京管理中心的库容从2004年底的2万份增加到现在的10万余份。截至2011年11月26日,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135例。而截至年末,全国志愿者也突破了145万,全国捐献达到2500例。
守好公益的门
或许是做经济节目的缘故,杨曦已经习惯于理性的思考。无论是演讲、招募还是组织、管理志愿者,杨曦一直保持着审慎的态度。
在演讲中,杨曦从不一味夸大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作用。“从目前来看,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也是治疗白血病比较有效的方法,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或需要进行骨髓移植,有些病例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法对患者更好。”
与其他如饥似渴的招募者不同,杨曦并不急于劝服人们成为捐献志愿者。相反,他会提醒人们要考虑再三,还要征得家人的同意。如果不符合志愿条件,杨曦反而会劝说这些人“最好不要成为志愿者”。
杨曦曾遇到过配型成功,但因为自己的担心或家人的反对而临时退出的志愿者。“需要移植骨髓的患者每天都在等待生的希望,一旦保密工作不严,患者得知捐献者反悔,对他们来说打击可能是致命的。有些家属会千方百计地找到捐献者,双方还可能发生冲突。”
虽然在捐献之前,每个人都有改变想法的权利,但杨曦认为,每个有捐献意愿的人都应该慎重决定,这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在担任志愿者之家秘书长职务的七年时间里,杨曦也同样坚守着这份责任。“有为才有位”,从2006年开始,杨曦着手为志愿者之家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管理体系。此前,志愿者之家相对松散的管理模式让他意识到,公益应该是有门槛的。
最初,志愿者之家组织活动并不限定参与者。活动现场总会有人“空降”而来,也有人临时有事而缺席。“人少了活动没法开展;人多了大家便聚在一起聊天、打闹,这样非常不专业,影响也不好。所以后来,我们在组织活动的时候就严格登记制度,还会在公告上标明‘拒绝空降’。”
“我希望我们的志愿者是专业的,其次才是热情和贴心。”杨曦坦言,近两年他已经很少直接参与宣讲活动了,做得更多的是组织管理工作。他要把公益行为系统化、规范化,从而使之持续、健康地发展。
目前,北京分库入库志愿者数量已突破10万人,因为资料过多需要很大的成本维护费用;而且,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和需要骨髓移植;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将来有望通过克隆造血干细胞的方式治疗白血病,到时可能不再需要这么多的捐献者。
所以,杨曦要做的不是继续扩容,而是守好公益这扇门。进来的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志愿者;而在公益的这个团队中,大家的热情需要他小心地维护,保证不流失任何一位“公益有缘人”。
>>> 对话杨曦 <<<
公益需要冷思考
2011年是杨曦结缘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第10年。从捐献者到宣传者再到管理者,曾经的激情逐渐退去,不变的是坚守奉献的承诺。而在不同角色的转换中,在逐渐深入的工作中,对于骨髓捐献、对于公益,杨曦有了更为深入而冷静的思考。
《民生周刊》:如果用一个词来总结你的十年公益路,你会怎样形容?
杨曦:我觉得是“共同成长”。做志愿者久了,就开始关注更为深入、长远的问题,比如医保体系能否在这个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等。如果我没有亲身参与公益,即使是采访、报道,也不会有这么深的思考。
《民生周刊》:志愿者之家现在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杨曦:目前,最大的困难是如何维护志愿者的热情。许多捐献者的家人有顾虑,有些患者家属也希望保守治疗,志愿服务有时很难开展。为维护他们的热情,我会要求负责人活动一结束就及时给志愿者发短信,让他们在我们的团队感受到温暖和爱。
《民生周刊》:一段时间以来,公众对慈善、公益的信任度呈下降趋势。中华骨髓库志愿者之家从属于中国红十字会,是经过注册和审批的公益组织,该如何看待和应对一些质疑?
杨曦:在许多方面,红十字会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正如我在微博上说的“接近它、参与它、了解它、改变它”,当你了解了、去参与了,发表意见才更有价值和建设性。我想这是每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应该做到的。
对于我们的志愿团队还没有太多的质疑,但各地采血量减少是事实。我们要做的就是埋头干事,实际行动是最好的证明。
《民生周刊》:邓飞发起了“免费午餐”,王克勤发起了“大爱清尘”,越来越多的媒体人投身公益,你如何看待媒体人参与公益的现象?
杨曦:对于新闻人有这样一种定义,“新闻人应该是社会活动家。”客观来讲,媒体人掌握了更多的资源,我们拥有一个扩音器,可以把我们想要传达的理念放大、传达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我认为媒体人应该珍惜各种资源,更应该珍惜我们的话语权,给公益事业以帮助。
《民生周刊》:在刚刚结束的中华骨髓库第二届志愿服务工作会上,你当选志愿服务总队总队长。同时,你还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事管理工作。如何平衡你的生活、工作和公益?
杨曦:我一直认为生活第一,工作第二,公益第三。我会留下时间陪家人,也会在不耽误工作的前提下去做公益。做好公益不是某一个人的力量,是汇集大家的爱心和能量,从细微之处做起,长期坚持。我希望公益像盐一样,成为生活的调味品,不能过量但也不可或缺。
每一种职业、每一个群体都会被赋予一定的社会认知。提起公益人,人们总会给他们贴上“狂热”这一类的标签。然而,当传说中的“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中国媒体第一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主持人杨曦坐在记者面前、谈起他的公益事业时,却让人感受到了不同的理性和冷静。
公益是一种缘分
杨曦与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并不是什么轰轰烈烈的事,甚至有点“纯属偶然”的意味。用杨曦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被气氛烘托上去的”。
2001年,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重启中华骨髓库的工作,中央电视台作为支持媒体进行了报道并举办了一次公益活动。这个活动让更多人了解了骨髓移植即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巨大作用,同时纠正了许多人在这一领域的错误认知。
活动中,杨曦留下了一份血液资料。虽然希望配型成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捐献骨髓的事也逐渐淡出了杨曦的生活。然而,平时买彩票、开发票都未曾中奖的杨曦却“中”了一回。
2003年10月10日,杨曦接到了中华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数据库北京管理中心的通知,他与一名白血病患者初分配型相合。
对于喜欢交朋友、乐于助人的杨曦来说,捐献造血干细胞并不是什么难事。再加上之前对于捐献的了解,杨曦没有太多的顾虑,便接受了进一步的配型检查。
然而,这却吓坏了杨曦的母亲,“你怎么能背着我做这种事?”至今,杨曦还能清楚地记得母亲得知他要捐献骨髓时的第一反应。
“不过,我父母都是很开明的人,没用我去劝说,他们自己查阅了相关资料,得知捐献骨髓不会对健康造成伤害,就同意我捐献了。”杨曦说。
2003年12月4日、5日,杨曦为一位30多岁的男性白血病患者两次捐献共计100毫升造血干细胞血浆。捐献之前,动员剂的注入让杨曦有些不适,但想到可以救活一个生命,可以阻止一个家庭的破碎,捐献就成了那么自然的事情。
也正是这次捐献,让杨曦成为中国新闻界第一个捐献骨髓的志愿者。这个“第一人”带给杨曦的是铺天盖地的赞誉,而媒体更愿意将这位同行树立为道德楷模,并为有这样的同行感到自豪。
然而,杨曦对这次捐献的叙述却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他甚至会开玩笑说,那只是一次误打误撞。在他看来,能够捐献骨髓是他和那位兄弟的缘分。捐献完就过去了,没什么值得炫耀的。他更愿意谈的是,骨髓捐献并不可怕,还有那么一群热情而专业的志愿者在为白血病患者守护着生的希望。
“活的”捐献者是最好的代言人
杨曦是早晨出生的,所以取名“曦”字,代表阳光。如果说2003年的那次捐献是给那位患者重新注入生命的阳光,杨曦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就是把助人的阳光传递给更多不了解骨髓捐献或者有些犹豫的人们,也把希望的阳光洒向等待救助的白血病患者。
2004年底,北京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之家宣告成立,这是中华骨髓库北京分库下属的一个志愿者组织,杨曦正是发起人之一。
志愿者之家的会员走进社区、校园、企业,向人们介绍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知识;他们陪伴捐献者交流经验、提供后勤保障;配合中华骨髓库进行一系列调查,丰富、健全了捐献者资料库。
这里没有专职会员,志愿者们都利用业余时间义务支持骨髓捐献事业,杨曦也是如此。那时,他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做早间节目。晚上或者周末,他走进高校,给那些关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人们答疑解惑。
七年来,志愿者之家举办过百余场宣讲,北京地区80多所高校几乎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作为秘书长的杨曦更是现身说法。只要有他主讲的活动,无论工作多么辛苦、安排多么紧张,他都会准时出现在会场。
每次演讲,杨曦都会站在讲台上,身后的大屏幕播放的是他精心准备的演讲稿。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他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原理、作用、注意事项讲得细致、明白,并分享自己的切身感受,来化解人们对于骨髓捐献的恐惧。
“医学原理讲讲大家就都明白了,比科学更重要的是人们的爱心。很多人也有爱心,可能就是有些顾虑,而我站出来就是让他们看到一个‘活的’(捐献者),看到我(很好)也就打消了他们对于骨髓捐献的顾虑。”
在台下,杨曦也经常看望、陪同捐献者,在捐献过程中给捐献者以鼓励和安慰。因为有这位“前辈”的陪伴,许多志愿者心理上的紧张得到了缓解,从而减轻了身体上的不适。
伴随着杨曦和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北京管理中心的库容从2004年底的2万份增加到现在的10万余份。截至2011年11月26日,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135例。而截至年末,全国志愿者也突破了145万,全国捐献达到2500例。
守好公益的门
或许是做经济节目的缘故,杨曦已经习惯于理性的思考。无论是演讲、招募还是组织、管理志愿者,杨曦一直保持着审慎的态度。
在演讲中,杨曦从不一味夸大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作用。“从目前来看,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也是治疗白血病比较有效的方法,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或需要进行骨髓移植,有些病例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法对患者更好。”
与其他如饥似渴的招募者不同,杨曦并不急于劝服人们成为捐献志愿者。相反,他会提醒人们要考虑再三,还要征得家人的同意。如果不符合志愿条件,杨曦反而会劝说这些人“最好不要成为志愿者”。
杨曦曾遇到过配型成功,但因为自己的担心或家人的反对而临时退出的志愿者。“需要移植骨髓的患者每天都在等待生的希望,一旦保密工作不严,患者得知捐献者反悔,对他们来说打击可能是致命的。有些家属会千方百计地找到捐献者,双方还可能发生冲突。”
虽然在捐献之前,每个人都有改变想法的权利,但杨曦认为,每个有捐献意愿的人都应该慎重决定,这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在担任志愿者之家秘书长职务的七年时间里,杨曦也同样坚守着这份责任。“有为才有位”,从2006年开始,杨曦着手为志愿者之家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管理体系。此前,志愿者之家相对松散的管理模式让他意识到,公益应该是有门槛的。
最初,志愿者之家组织活动并不限定参与者。活动现场总会有人“空降”而来,也有人临时有事而缺席。“人少了活动没法开展;人多了大家便聚在一起聊天、打闹,这样非常不专业,影响也不好。所以后来,我们在组织活动的时候就严格登记制度,还会在公告上标明‘拒绝空降’。”
“我希望我们的志愿者是专业的,其次才是热情和贴心。”杨曦坦言,近两年他已经很少直接参与宣讲活动了,做得更多的是组织管理工作。他要把公益行为系统化、规范化,从而使之持续、健康地发展。
目前,北京分库入库志愿者数量已突破10万人,因为资料过多需要很大的成本维护费用;而且,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和需要骨髓移植;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将来有望通过克隆造血干细胞的方式治疗白血病,到时可能不再需要这么多的捐献者。
所以,杨曦要做的不是继续扩容,而是守好公益这扇门。进来的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志愿者;而在公益的这个团队中,大家的热情需要他小心地维护,保证不流失任何一位“公益有缘人”。
>>> 对话杨曦 <<<
公益需要冷思考
2011年是杨曦结缘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第10年。从捐献者到宣传者再到管理者,曾经的激情逐渐退去,不变的是坚守奉献的承诺。而在不同角色的转换中,在逐渐深入的工作中,对于骨髓捐献、对于公益,杨曦有了更为深入而冷静的思考。
《民生周刊》:如果用一个词来总结你的十年公益路,你会怎样形容?
杨曦:我觉得是“共同成长”。做志愿者久了,就开始关注更为深入、长远的问题,比如医保体系能否在这个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等。如果我没有亲身参与公益,即使是采访、报道,也不会有这么深的思考。
《民生周刊》:志愿者之家现在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杨曦:目前,最大的困难是如何维护志愿者的热情。许多捐献者的家人有顾虑,有些患者家属也希望保守治疗,志愿服务有时很难开展。为维护他们的热情,我会要求负责人活动一结束就及时给志愿者发短信,让他们在我们的团队感受到温暖和爱。
《民生周刊》:一段时间以来,公众对慈善、公益的信任度呈下降趋势。中华骨髓库志愿者之家从属于中国红十字会,是经过注册和审批的公益组织,该如何看待和应对一些质疑?
杨曦:在许多方面,红十字会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正如我在微博上说的“接近它、参与它、了解它、改变它”,当你了解了、去参与了,发表意见才更有价值和建设性。我想这是每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应该做到的。
对于我们的志愿团队还没有太多的质疑,但各地采血量减少是事实。我们要做的就是埋头干事,实际行动是最好的证明。
《民生周刊》:邓飞发起了“免费午餐”,王克勤发起了“大爱清尘”,越来越多的媒体人投身公益,你如何看待媒体人参与公益的现象?
杨曦:对于新闻人有这样一种定义,“新闻人应该是社会活动家。”客观来讲,媒体人掌握了更多的资源,我们拥有一个扩音器,可以把我们想要传达的理念放大、传达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我认为媒体人应该珍惜各种资源,更应该珍惜我们的话语权,给公益事业以帮助。
《民生周刊》:在刚刚结束的中华骨髓库第二届志愿服务工作会上,你当选志愿服务总队总队长。同时,你还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事管理工作。如何平衡你的生活、工作和公益?
杨曦:我一直认为生活第一,工作第二,公益第三。我会留下时间陪家人,也会在不耽误工作的前提下去做公益。做好公益不是某一个人的力量,是汇集大家的爱心和能量,从细微之处做起,长期坚持。我希望公益像盐一样,成为生活的调味品,不能过量但也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