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三个名城” 实现协同发展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bdh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面对周边城市百舸争流的竞争态势,泰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大力推进产城一体的医药名城、形神兼备的文化名城、富有魅力的生态名城“三个名城”协同发展,强调在“双轮驱动”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多元协同,更加突出创新,更加着力相互联动包容,追求“三个名城”协同发展的最佳综合效益,探索出了一种城市跨越式发展的崭新理念与名城建设综合发展相融合的全新模式,为争创全省转型升级综合改革示范区提供了强大内生动力。
  泰州“三个名城”协同发展成效显著
  建设三个名城,彻底改变了泰州城市单线发展模式,彰显了协同发展的科学理念,遵循了泰州城市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规律,为泰州的转型升级和长远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文化名城建设成就令人瞩目。文化中心基本建成,天目山遗址被列为省首批八大遗址之一,溱湖风景区跻身全省旅游景区“20强”,市文化创意产业园揭牌成立,施耐庵文学奖首次颁奖,水城水乡国际旅游节、梅兰芳艺术节等重大活动产生广泛影响,“中国·泰州国际写作中心”落户泰州秋雪湖等等,日益彰显着泰州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目前泰州已正式获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泰州医药城建设卓有成效。围绕“中国第一、世界有名”目标,泰州医药城集聚高端人才团队,发展高端产业,广泛拓展独特影响。目前泰州医药高新区已集聚50多家国内外大学和医药研发机构,500多家医药生产服务型企业先后落户,400多项“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医药创新成果成功落地申报。“中国医药城”已初步形成以城促产、以产兴城、产城共荣、产城一体城市建设全面发展新格局。
  富有魅力的生态名城建设成绩突出。泰州先后成功创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所辖四市全部创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市42%的乡镇已建成省级生态乡镇,其中18个更进入国家级生态乡镇行列。海陵作为生态和文化要素荟萃的重要载体,核心城区凤城河水文化观光带特色显著,使泰州的相关历史文化景点金线相串,珠联璧合,浑然一体,可以领略到2000多年“祥泰水城”生态文化的精神风韵。
  科学把握“三个名城”协同发展的实施原则
  泰州“三个名城”建设内部是有序、持续发展的共存共荣关系,要积极促进各种有利因素的协调整合,实现多主体、多元素共同协助、相互补充、配合协作的“三个名城”协同发展运行态势,坚持实施协同发展的三项原则。
  坚持“一核、两线、十二园”的全市布局规划原则。“一核”——以凤城河、周山河与通扬运河为纽带,打造复合型创意总格局核心区。要做足“水文章”,打好“祥泰牌”。“两线”——围绕长江和里下河水系塑造形象,打造生态农经文化。长江沿线要将一系列意符形象化,有序打造“江河生态文化雕塑线”;里下河区域以节庆文化和水产美食为抓手,展现舌尖水产文化和人水亲近创意景观。“十二园”——即广告会展园、文商产业展销园、五巷涵西历史建筑园、港区壁纸装饰文化展示园、海军舰艇桥船文化园、泰兴古银杏森林生态公园、泰兴凤灵乐器文化园、靖江游艇产业观光园、溱潼湿地温泉休闲园、兴化垛田菜花观光园、泰州“三水”戏剧文化体验园、通扬河及里下河水上森林观光园。用主题文化金线去串连“一核、两线、十二园”,使之成为泰州最亮丽的“点、线、面”。
  坚持“滋养互补”、“资源共享”、“惠民为本”的建设原则。实行统筹兼顾,完善和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取长补短,相互带动,共进共荣;要求人、财、物各类有形资源和隐形资源在创建中共享共用,以有效地减轻资源的投入压力,避免对资源的无序竞争,甚至掠夺。始终落实“惠民为本”的城市发展原则,坚持城乡村镇居民共同繁荣、利惠千家万户的理念,硬件建设要实现核心城区与四市村镇全覆盖,以最少的财政投入谋求城市发展的最佳效能。
  坚持“城乡一体”、“辐射拉动”的建设原则。追求“三个名城”“创意三产”的经济价值,提升一、二、三产“三轮驱动”效应,统筹规范城乡一体布局,推动实现三个名城间滋养循环互补,基础设施建设与精神品位同步提升,城乡村镇资源共享协作双赢,近期利益诉求与长远目标兼顾,相得益彰的发展新格局。
  多维度推进“三个名城”协同发展
  要真正实行“三个名城”协同创新,就必须从开发规划、政府投资、百姓参与等多个维度,创造性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突破种种瓶颈,打破体制机制桎梏,整体优化组合,实行强强联合,“三轮驱动”全面共同发展。
  推动医药文化载体创新。“三个名城”的建设,要将“文化泰州”和“生态泰州”的形象融入药城。一是着力建设药城文化一条街。既要展示最新的医药研制成果,又要弘扬药城的康福养生文化观;既要陈列西方医药的发展史,更要彰显中医祖传秘方之神效。让药文化展示泰州药城的内涵,彰显中西医结合的超时代魅力。二是构建中医养生体验馆。通过邀请知名中医坐诊,开展望、闻、问、诊等互动测试,体验中医“见微知著”的神奇。三是举力中华道教养生沐浴文化节,弘扬中华道教养生文化传统,呈示沐浴与心神的浑然一体感,引导游客身心同浴以求净静佳境。追求道教文化搭台,百姓大众养生,经济发展唱戏三重效益。四是打造“百草园”生态基地。通过合理规划,优化药城园区生态环境,扩大中草药适宜品种如板蓝根、金银花的培植栽种,搜集、引进适合我市种植的各种中草药材,打造中草药种植及饮片加工基地,将“生态名城”与“医药名城”建设融为一体。
  扎实推进“生态名城”创建,打造生态文化产业链。要着力以生态三水文化引领并滋养生态农业经济,努力形成别具泰州特色的生态水桥文化产业链。筹划建立泰州生态农业馆和“三水生态链”博物馆。着力打造生态美食“舌尖文化节”,充分利用开发泰州传统的生态美食资源,弘扬溱湖“八鲜”,烧香靖泰河豚,提升兴化鱼虾蟹风味。使美食傍“小桥流水”而更鲜活,通过美食与地域文化的自然嫁接,突出泰州美食的原生态风味,展现泰州美食与水乡风土人情的独特情韵,让人吃着活鲜鱼虾,享受着闲雅文化,品味着水桥建筑,置身原始农耕水草之中,感悟“祥泰水城”美好人生。
  落实“三个名城”协同发展保障。要确保名城建设工作指挥有方,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构建“三力共享”平台机制。“三个名城”建设必须明确联动有序发展、协同有力推进。“文化名城”建设着力提升城市品位,丰富内涵意蕴,“医药名城”建设着力经济驱动,同时凸显泰州文化底蕴和生态价值;“生态名城”是着力民生保障,同时彰显泰州文化特色及其影响力。“三个名城”形成“三翼”共存一体,推进时必须“三轮驱动”,协同发展,实现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精心打造“核心城区”,不仅仅要提高中心城市的形象和品位,更重要的是能拉动全市广大乡镇的建设工程,通过充分发挥“核心城区”的辐射功能和主驱拉动效应,使建设成果惠及全市500万人民,实现“三个名城”建设整体效益最大化。
  “三个名城”建设是泰州市委市政府的一项科学决策,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全面提升500万泰州人民的福祉。只要泰州始终坚持“三个名城”共生共荣、利惠百姓的理念,严而有序、卓有成效地推进各项工作,泰州的明天会更加美好辉煌。
  (作者系泰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苏胜利
其他文献
人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影响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功能,筑牢思想基础。昆山作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排头兵,积
猪传染性胃肠炎(TGE)、猪流行性腹泻(PED)分别由两种形态相似的病毒引起,每年冬末春初,许多地方都大面积流行,临床特征均以水样腹泻为主,各种年龄的猪都可感染,10日龄以内的新生仔猪患
人类究竟从哪里来,到底要向何处去?人类发展正面临着十字路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绿色发展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全球性转型,也是加快经济
近几年,多地的PM2.5数值濒临爆表,作为VOCs(挥发性有机物)的重点排放者之一,软包装印刷行业开始进入各地环保部门的重点关注视野。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委2013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劳模代表讲话时指出,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必须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价值观念多元碰撞的新时代,如何弘扬
句容地处南京都市圈核心圈层,是宁镇扬板块重要的节点城市之一。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和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使得句容特别适合发展以休闲度假为主要业态的城市依托型旅游经济。2012年,句容接待国内外游客13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3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实现了由服务业主导产业向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转变。在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征程中,句容将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同时,按照“后
GH664B四开四色胶印机是辽宁大族冠华继GH524(52幅面)、GH564(56幅面)高档多色胶印机之后,推出的一款新型66幅面高档多色胶印机,特别适用于包装印刷,是国内同种规格机型中自动化水平
进城务工人员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市发展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中心根据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样本数据推算,全国16岁以下的随迁子女人数大约为2100万人。由此产生的流动儿童教育公平问题已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独特社会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保障好流动儿童的公平受教育权,让流动儿童尽快融入城市,对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促进
近年来,南通始终将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作为重中之重,整合资源、健全网络、强化服务,逐步将农村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统筹城乡社区建设实验单位、全国第一家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示范市,初步走出一条具有南通特色的农村社会服务管理之路。  一是全面推广“一委一居一办一站”建设。南通在推进农村社区服务管理创新过程中,选优配强党员干部,调整充实组织建设,使社区党
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方面代表科技创新方向和产业发展方向,体现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紧密关联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其特殊地位是对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