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我来说,写小说是需要一个契机的,否则,我就像站茫茫荒原上找不到路,不知脚步该往哪个方向走。
而契机的获得实属不易,它首先需要有一个触发点,来点燃你心中的灵感,契合你的审美情趣,激发你的艺术想象。生活是如此多姿多彩,人生是如此变幻莫测,作为一个写作者,对世事又有着天生的敏感,常常会有所触动,有所启发。所以得到触发点并不难,你不找它,它也会来找你。但并不是所有触发点都能成长为一个写作契机的,往往是,眨眼之间,顶多一夜之后,它就成了过眼烟云,甚至连过眼烟云都不是,只是一个倏忽即忘的念头而已。人的心理是很玄妙的,或许意识深处有某种筛选机制吧,那些不能成长为契机的念头就自然淘汰了,所以不必遗憾。
最容易成为写作契机的触发点,最容易成功的小说契机,还是来源于写作者的亲身经历吧。我曾在乡下生活八年,我曾是一个地道的农人,我会所有的农活,我的青春期是在一个狭长的山谷里度过的,在乡村的风雨和泥土里我获得了最深切的生命感受。所以,我写过的小说至少有一半与这段生活有关,是所谓的农村题材;换言之,我至少有一半的写作契机是来自于乡村经历。譬如我的长篇小说《大地芬芳》,就来自我对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以及命运嬗变的长期思考,触发点很多,当我觉得人物有了大致走向,构思渐趋清晰,能够掌控这个题材了,创作激情也已充沛到了不写不快的地步,就晓得,写作契机来了,我得紧紧抓住它。于是我铺开稿纸上路了,无须提纲,也不打草稿,就这么一路滔滔地写了下去,完成了一次漫长而又愉悦的创作之旅。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乡村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已远离泥土,但我对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很关注,毕竟,我是从乡下走出来的人。我设想,假若我是个高考落榜的农村青年,我的命运会如何呢?我所需要的,无非也是生存的保障、情感的慰藉和心灵的归宿。由于这种关注与设想,再加上我对人物的熟悉以及对农事的熟稔,后来就形成了我写作中篇小说《九三年的早稻》的契机。小说中,早稻的生长与主人公的成长互成隐喻,农人对土地的依赖和主人公对邻家嫂子的依恋也互为依托。回头来看,其实乡间风物与小说契机也互为因果——我们所经所历无不时时影响着我们的思维,一旦与脑子里的某种意念发生化学反应,灵感就被触发了,想象就被激活了,小说契机也就来临了。
毫无疑问,除了现实生活,阅读也能唤醒我们内心写作的冲动。特别是如果受到大师作品的启发,也能成为一篇新小说的写作契机,当然,必要的前提是这种启发能与你的经验积累和现实感悟相互投契。一九八五年的夏天,一本定价只有一块六毛钱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极大地震撼了我的审美神经。小说原来还可以这么写!那些魔幻的艺术手法用来表现荒诞的现实是如此的贴切!我是经历过文革的人,我十二岁下放农村,就是因为父亲打成了“走资派”的缘故,我亲眼见过批斗、游街、戴高帽、剃阴阳头,吃过忆苦餐,跳过忠字舞,唱过语录歌,受过种种岐视与侮辱。这段经历不是也可以这样来表现么?就像一粒火种掉进了干草里,创作的欲望一下被点燃了,或者说,小说契机出现了。此时我处在小说创作的起步期,艺不高却胆大,便不由自主地借鉴了它的表现手法,写了中篇小说《梦生子》。该小说发表后,有评论家说,“若论写文革,此篇的性格、场面、情节、细节,其极度夸张与变形,在我读过的小说中,算是走得最远的。”《梦生子》是我小说创作中的异数,我因此而感谢马尔克斯先生,我不但从他那里汲取了文学营养,还得到了一次写作的契机。
“愤怒出诗人”,愤怒也能出小说家。我的意思是说,强烈的情感再加上敏锐的洞察力,也能生发为小说契机。没有人能抓着自己的头发将自己提离地面,现实总是从四面八方影响着我们的情感。我虽然供职于一个文化单位,却长期居住在机关宿舍大院,除了自己境遇带来的喜怒哀乐,机关各色人等的生存状态也会耳濡目染,给我以感慨和思索。特别是,对于机关小公务员与当代知识分子的人格失落与精神苦闷感同身受。情绪的饱满、思考的升华和人物意象的出现,最终就会酿成一个小说事件,也就是说,你想写小说了,你想用小说来对这个世界发言了。正是在这种情形下,我先后写了长篇小说《溺水的鱼》和《花枝乱颤》,前者写小公务员如何在机关生活中挣扎,寻找自我价值与精神归宿,后者则写一个女科长如何坚持做清白正直的自己,维护人格尊严,对抗官场潜规则的故事。
当然,小说契机远不止我说的这几种。它的形成是复杂的心理行为,更是大脑玄秘的审美活动的结果,不是我能说清的。谁也不晓得,我们的潜意识里埋藏着什么样的种子。我只知道,小说契机是我的原动力与内驱力,只有它出现了,我才会写小说,才能写小说。小说不是想写就能写的,必须要有契机的出现。我可以佩服你没有小说契机也可以硬写的毅力,但我不相信你能写出好小说。是的,有了小说契机,也不一定能写出好小说,但没有小说契机,一定写不出好小说。小说契机,至少提供了写好小说的可能,它给了我们一个可靠的也是魅惑的开端,让我们有兴致、有信心、有方向地往前走,至于能走到什么样的境界,写出什么样的小说,则要看个人的造化了。
所谓小说家,或许就是这么一些人,他们对人性有强烈的探知欲,对世俗具备相当的洞察力,对审美境界有着一颗不懈追求的心。灵感火花的绽开和小说契机的出现,即是作家综合素质的必然,亦是写作生涯中的偶然。写作是一场长途跋涉,会有迷茫,会有停顿,但总会得到一个契机,让你得以继续前行。至于这个契机,是找来的还是等来的——是你的脚找到了路,还是路遇到了你的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到了,就珍惜它吧,它的美好,近乎于遭遇爱情。
而契机的获得实属不易,它首先需要有一个触发点,来点燃你心中的灵感,契合你的审美情趣,激发你的艺术想象。生活是如此多姿多彩,人生是如此变幻莫测,作为一个写作者,对世事又有着天生的敏感,常常会有所触动,有所启发。所以得到触发点并不难,你不找它,它也会来找你。但并不是所有触发点都能成长为一个写作契机的,往往是,眨眼之间,顶多一夜之后,它就成了过眼烟云,甚至连过眼烟云都不是,只是一个倏忽即忘的念头而已。人的心理是很玄妙的,或许意识深处有某种筛选机制吧,那些不能成长为契机的念头就自然淘汰了,所以不必遗憾。
最容易成为写作契机的触发点,最容易成功的小说契机,还是来源于写作者的亲身经历吧。我曾在乡下生活八年,我曾是一个地道的农人,我会所有的农活,我的青春期是在一个狭长的山谷里度过的,在乡村的风雨和泥土里我获得了最深切的生命感受。所以,我写过的小说至少有一半与这段生活有关,是所谓的农村题材;换言之,我至少有一半的写作契机是来自于乡村经历。譬如我的长篇小说《大地芬芳》,就来自我对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以及命运嬗变的长期思考,触发点很多,当我觉得人物有了大致走向,构思渐趋清晰,能够掌控这个题材了,创作激情也已充沛到了不写不快的地步,就晓得,写作契机来了,我得紧紧抓住它。于是我铺开稿纸上路了,无须提纲,也不打草稿,就这么一路滔滔地写了下去,完成了一次漫长而又愉悦的创作之旅。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乡村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已远离泥土,但我对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很关注,毕竟,我是从乡下走出来的人。我设想,假若我是个高考落榜的农村青年,我的命运会如何呢?我所需要的,无非也是生存的保障、情感的慰藉和心灵的归宿。由于这种关注与设想,再加上我对人物的熟悉以及对农事的熟稔,后来就形成了我写作中篇小说《九三年的早稻》的契机。小说中,早稻的生长与主人公的成长互成隐喻,农人对土地的依赖和主人公对邻家嫂子的依恋也互为依托。回头来看,其实乡间风物与小说契机也互为因果——我们所经所历无不时时影响着我们的思维,一旦与脑子里的某种意念发生化学反应,灵感就被触发了,想象就被激活了,小说契机也就来临了。
毫无疑问,除了现实生活,阅读也能唤醒我们内心写作的冲动。特别是如果受到大师作品的启发,也能成为一篇新小说的写作契机,当然,必要的前提是这种启发能与你的经验积累和现实感悟相互投契。一九八五年的夏天,一本定价只有一块六毛钱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极大地震撼了我的审美神经。小说原来还可以这么写!那些魔幻的艺术手法用来表现荒诞的现实是如此的贴切!我是经历过文革的人,我十二岁下放农村,就是因为父亲打成了“走资派”的缘故,我亲眼见过批斗、游街、戴高帽、剃阴阳头,吃过忆苦餐,跳过忠字舞,唱过语录歌,受过种种岐视与侮辱。这段经历不是也可以这样来表现么?就像一粒火种掉进了干草里,创作的欲望一下被点燃了,或者说,小说契机出现了。此时我处在小说创作的起步期,艺不高却胆大,便不由自主地借鉴了它的表现手法,写了中篇小说《梦生子》。该小说发表后,有评论家说,“若论写文革,此篇的性格、场面、情节、细节,其极度夸张与变形,在我读过的小说中,算是走得最远的。”《梦生子》是我小说创作中的异数,我因此而感谢马尔克斯先生,我不但从他那里汲取了文学营养,还得到了一次写作的契机。
“愤怒出诗人”,愤怒也能出小说家。我的意思是说,强烈的情感再加上敏锐的洞察力,也能生发为小说契机。没有人能抓着自己的头发将自己提离地面,现实总是从四面八方影响着我们的情感。我虽然供职于一个文化单位,却长期居住在机关宿舍大院,除了自己境遇带来的喜怒哀乐,机关各色人等的生存状态也会耳濡目染,给我以感慨和思索。特别是,对于机关小公务员与当代知识分子的人格失落与精神苦闷感同身受。情绪的饱满、思考的升华和人物意象的出现,最终就会酿成一个小说事件,也就是说,你想写小说了,你想用小说来对这个世界发言了。正是在这种情形下,我先后写了长篇小说《溺水的鱼》和《花枝乱颤》,前者写小公务员如何在机关生活中挣扎,寻找自我价值与精神归宿,后者则写一个女科长如何坚持做清白正直的自己,维护人格尊严,对抗官场潜规则的故事。
当然,小说契机远不止我说的这几种。它的形成是复杂的心理行为,更是大脑玄秘的审美活动的结果,不是我能说清的。谁也不晓得,我们的潜意识里埋藏着什么样的种子。我只知道,小说契机是我的原动力与内驱力,只有它出现了,我才会写小说,才能写小说。小说不是想写就能写的,必须要有契机的出现。我可以佩服你没有小说契机也可以硬写的毅力,但我不相信你能写出好小说。是的,有了小说契机,也不一定能写出好小说,但没有小说契机,一定写不出好小说。小说契机,至少提供了写好小说的可能,它给了我们一个可靠的也是魅惑的开端,让我们有兴致、有信心、有方向地往前走,至于能走到什么样的境界,写出什么样的小说,则要看个人的造化了。
所谓小说家,或许就是这么一些人,他们对人性有强烈的探知欲,对世俗具备相当的洞察力,对审美境界有着一颗不懈追求的心。灵感火花的绽开和小说契机的出现,即是作家综合素质的必然,亦是写作生涯中的偶然。写作是一场长途跋涉,会有迷茫,会有停顿,但总会得到一个契机,让你得以继续前行。至于这个契机,是找来的还是等来的——是你的脚找到了路,还是路遇到了你的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到了,就珍惜它吧,它的美好,近乎于遭遇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