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不完的声乐历史录音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ot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歌剧在二十世纪前半期的录音完全取决于当时歌剧演出的状况,在古乐器没有复兴之前,巴洛克和古典时期的歌剧都不在考虑之列,虽然也并不是很少被演出,也录制过一些片段和咏叹调,但风格在今天来看是无论如何不能被接受的。精彩的录音版本中,所有剧目几乎都集中在浪漫主义时期,然而这其中还不包括柏辽兹,他的音乐实在太超前了,在那个时候几乎不能被人完全理解,像《特洛伊人》这样的歌剧直到1957年才首次毫无删节地上演全剧,但那还是以英文演唱的,而在法国上演已经是1969年的事了。梅耶贝尔的大歌剧在十九、二十世纪之交也留下了一些录音,不过他们迅速消失在公众的视线里,直到现在也很少上演。如今能有能力和耐心把那些难度超群的咏叹调练出来的歌唱家几乎绝迹了。除了浪漫派,不能不提另外一部最重要的法国歌剧,那就是德彪西的《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它可以称得上是历史上最独特的歌剧之一。
  法国浪漫主义歌剧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音乐风格比意大利歌剧和德国歌剧更浪漫,虽然在结构上还是传统的宣叙调加咏叹调、重唱、合唱、芭蕾音乐等形式,但在音乐句法和节奏上具有更广的自由幅度。法国歌剧的演唱技术与意大利美声并无太大的差别,只是从文化上来看,法语在语言上咬字比意大利语更复杂,历史上口音上的变化也更多,因此,几乎只有法语系统的歌唱家和指挥制作出来的法国歌剧才更为地道。当然,这些特点也部分适用于德国歌剧。在许多优秀的法国歌唱家的录音中,你可以清晰地听到每一个字,但英国、德国或意大利的歌唱家的确很难做到这一点。历史上最好的法语歌剧版本,几乎全是法国指挥、法国乐团和法语歌手录制的,即使在歌剧职业化程度很高的今天,最好的法语歌剧制作还是法国人的天下。
  古诺《浮士德》,
  鲁尔曼指挥
  Marston 53007-2
  1911-1912年
  古诺的《浮士德》首演于1859年,在巴黎抒情剧院上演了五十七场,虽然遭到一些小的质疑,但这部歌剧很快就在世界范围内流传开来。令人吃惊的是1969年3月3日,它在巴黎歌剧院上演了,而且首次加入了芭蕾,1875年巴黎歌劇院新建筑落成庆典上,还上演了这部歌剧的第三幕。1887年上演次数达到五百场,1905年7月28日举行了一千场演出庆典。
  Marston发行的录制于1911至1912年间的版本,是法国EMI公司的歌剧系列十一部歌剧中的第二部,如果你想知道一百年前《浮士德》是如何被演出的,这套全剧录音就是最好的答案。就像巴黎歌剧院当时的惯例一样,删除了第二幕瓦伦丁著名的咏叹调《Avant de quitter ces lieux》。这样一首男中音最宠爱的歌曲在当时被删除,在现在看来简直是无法理解的,因此作为补偿,唱片在后面附赠了亨利·阿尔贝的录音。
  在歌手的选择上,EMI公司并不是只用巴黎歌剧院的演员,而是选择巴黎最好的歌唱家来录制唱片。女主角珍妮·坎普莱冬(Jeanne Campredon)学于巴黎音乐学院,1908年在巴黎歌剧院首次登台,1910年8月25日首次饰演玛格丽特一角,获得“雷鸣般的掌声”,这也成为她最拿手的角色。坎普莱冬事业的顶峰是1927年在法国首演的施特劳斯歌剧《玫瑰骑士》中饰演元帅夫人,这个角色她至少唱到1935年。她很少出国演出,有限的几次出现在北非、蒙特卡洛、日内瓦和卢森堡。坎普莱冬有着新鲜而年轻的嗓音,而且声音的表现力十分丰富,既能表现得十分抒情,又能轻松地应付困难的花腔,还充满了能量感,在重唱中穿透力极强。她的录音非常少,几乎就限于这一套歌剧了。饰演浮士德的男高音莱昂·贝伊勒(Leon Beyle)生于里昂,1897年在巴黎歌剧院首次登台,角色是奥塔维奥(《唐璜》)。1898年他转到喜歌剧院,在十五年中,他都是首席男高音。他的剧目很广,从十八到十九世纪所有法国传统歌剧、普契尼、马斯卡尼,甚至还有瓦格纳《漂泊的荷兰人》。他还首演了很多现代歌剧。不过有意思的是他很少唱浮士德,至少没有在巴黎唱过,不过在唱片中还是表现出他演释得非常流畅。另一位来自里昂的是饰演梅菲斯托菲勒的安德烈·格雷斯(Andre Gresse),他的父亲莱昂·格雷斯是巴黎歌剧院顶梁柱式的男低音。格雷斯学于巴黎音乐学院,1896年在喜歌剧院登台,在那里唱了几年后,1901年转到巴黎歌剧院,他参加了几部重要歌剧在法国的首演:莫扎特的《后宫诱逃》(奥斯明)、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马可王)和《帕西法尔》(提图雷尔)、马斯内的《堂吉诃德》(桑丘·潘沙)。格雷斯在1902至1912年间留下了不少录音,最理想的就是这套歌剧。
  比起1911年录制的《卡门》,这套《浮士德》的录音质量明显提高了,背景噪音少了,音质也更加真实清晰。
  古诺《浮士德》,
  彪塞指挥
  Andante 3996(4)
  1930年
  1930年由Odeon公司录制的《浮士德》全剧是许多唱片收藏者梦寐以求之物,这个版本在很长时间里只有78转唱片,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LP转制才姗姗来迟,至于Andante发行的这套唱片,完全是《浮士德》的终极版本。这套唱片共有四张,除了1930年全剧版,还收录了1930年Polydor的剪辑版,以及在三十年代以前几乎所有著名法国传统歌唱家演唱《浮士德》重要片段的录音而拼在一起的版本。
  这个1930年版本如此出众,得益于强大的演员阵容,首推梅菲斯托菲勒的饰演者马塞尔·如尔奈(Marcel Journet),这位男低音歌唱家长达四十年的职业生涯异常显赫,他学于巴黎音乐学院,1891年在法国的蒙彼利埃首次登台。如尔奈在巴黎歌剧院、纽约大都会、伦敦科文特和米兰斯卡拉都有着重要的位置,统治了二十世纪的第一个二十五年,尤其是1915年到1925年在斯卡拉,是他歌剧事业的顶峰。在这个版本中,他有着深思熟虑的、强劲的嗓音,塑造了异常生动的梅菲斯托菲勒。玛格丽特对于任何女高音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既需要能在《珠宝之歌》中轻盈无比,又要在重唱场景中表现出戏剧性的能量。女高音米莱耶·贝尔通(Mireille Berthon)的音色具有偏暗的色彩,与饰演浮士德的凯萨·维扎尼十分搭调,而她在《珠宝之歌》中的灵活表现又非常完美。维扎尼毫无疑问是历史上最重要的浮士德的塑造者,他在典型的法国优雅中,带有一丝真实主义的色彩。   指挥家亨利·彪塞(Henri Busser)对于这个录音贡献巨大,这是一位深谙法国歌剧之道的大师,他跟随弗兰克学习管风琴,和吉劳学习作曲,有一段时间还是古诺的秘书。马斯内和他的关系尤为密切,在马斯内去世之前,他们的友谊保持了二十年。1893年彪塞获得了罗马大奖,回国后开始指挥生涯。他与德彪西的关系也很好,指挥了《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第四场的演出。他对《浮士德》的诠释完全立足于法国传统,速度流畅,无可挑剔,带有强力的权威性,对于后来的版本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力。
  马斯内《玛侬》,
  彪塞指挥
  Marston 52003-2
  1923年
  法国浪漫主义歌剧的顶峰是马斯内,他写了超过三十部歌剧,而似乎只有《玛侬》和《维特》最受欢迎,经久不衰。马斯内的歌剧是完全法国式的浪漫,极尽细腻之能事,咏叹调、重唱已经完全融合在戏剧中,听他的音乐,节奏变化是如此频繁而微妙,旋律与语言结合得那么完美,乐队的色彩是那么丰富,在他之前的法国作曲家,比如比才,立刻显得粗糙了。
  《玛侬》的音乐是一种华丽与悲剧之间的强烈对比,给人带来的震撼也是巨大的。历史上头两次录音都非常优秀。1923年版本是EMI歌剧系列最后一个录音,很可惜还是声学录音,整体效果干巴巴的,乐队的色彩始终像蒙了一层雾霭。虽然在音响效果上差了些,但歌手们表现优异。饰演女主角的范妮·海尔迪(Fanny Heldy)生于比利时,从列日音乐学院毕业,1917年首次在巴黎喜歌剧院登台,在职业生涯中,她主要饰演茶花女、朱丽叶,当然还有玛侬。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她有二十年都是法国歌剧舞台上的明星,在法国以外,海尔迪在科文特和斯卡拉演唱过,1926年托斯卡尼尼邀请她在斯卡拉演唱两个重要角色:梅丽桑德和露易丝。海尔迪的音色并不是最美妙的类型,音量不算最大,也不算最灵活,但非常可爱,从来不会刺耳,而且充满了能量。在音乐上她相当准确而细腻。与海尔迪演对手戏的让·马尔尼(Jean Marny)并没有输给后来的对手们,他的演唱非常优雅控制,咬字清晰,分句精妙,让人领略到典型的法国风格。马尔尼在法国的歌剧生涯还是很辉煌的,除了在喜歌剧院,他还是马赛、蒙特卡洛和其他法国大省的歌剧院主要演员。指挥彪塞无疑是马斯内最权威的诠释者,成为后来者的标榜。
  马斯内《玛侬》,
  科恩指挥
  Naxos 8.110203-04
  1928年
  《玛侬》的终极版本是1928到1929年由法国哥伦比亚公司录制的,动用了三十六面78转唱片。与1923年的声学录音相比,电气录音的效果真是有着云泥之别,即便今天听来也完全可以接受,歌手和乐团之间有着良好的平衡。玛侬由热曼·费拉尔迪(Germaine Feraldy)饰演,她生于图卢兹,1924年首次在喜歌剧院登台,直到1942年,她都是法国舞台上最受欢迎的女高音之一。费拉尔迪从各方面来说都是完美的玛侬,有着辉煌的技巧,在咏叹调中表现出风情万种、灵活无比的音色和令人激动的高音,在二重唱里,又将戏剧性发挥到极致。与她搭档的男高音约瑟夫·罗佳彻夫斯基(Joseph Rogatchewsky)虽然出生在乌克兰,但很早就在巴黎学习,1922年在图卢兹首次登台,并立即加入了巴黎喜歌剧院。1924年起他在布鲁塞尔莫奈剧院登台,并在1952到1959年间执掌该剧院。他具有出色的技巧,从弱音到最戏剧性的段落都能控制自如。将整部歌剧完美诠释的是指挥家艾利·科恩(Elie Cohen),奇怪的是对他的介绍少得可怜,他大约在1922到1940年左右担任巴黎喜歌剧院的指挥。他继承了彪塞的优秀传统,对全局的控制极为精确,每个细节都演释得完美而自然,是最纯正的法国风格,在戏剧性高潮的段落更是推波助澜,处理得淋漓尽致。这个版本在四分之一个世纪里毫无敌手,直到1955年蒙都的版本出现,才勉强能与之抗衡,而如此扣人心弦的感觉再也没有第二个了。
  马斯内《维特》
  Naxos 8.110061-62
  1931年
  《维特》在音乐上没有《玛侬》那么华丽,却更富有内在的戏剧性,更多的以男主角(男高音)为主,而女主角由女中音演唱。没有什么能超过1931年版本的演员阵容了:男高音乔治·蒂尔(Georges Thill)和女高音尼侬·瓦兰(Ninon Vallin)。他们都是两次大战之间最著名的法国歌唱家,音色的配合上没有再合适的了,都具有清晰的轮廓,并非特别明亮,但富有质感的声音。尽管瓦兰比蒂尔大十一岁,但在戏里让所有人坚信他们就是一对。蒂尔学于巴黎和那不勒斯,1924年到1940年在巴黎歌剧院演唱,在喜歌剧院则唱到1953年。1930至1932年在大都会演唱,角色包括马斯内以及其他法国浪漫歌剧的男主角,瓦格纳歌剧、威尔第和真实主义男高音的角色。他的音色熠熠发光,充满能量,充满活力的乐感和精致的咬字,是他那个时代最杰出的男高音,听听第三幕二重唱他出场时的宣叙调,真让人汗毛直竖。虽然在著名的咏叹调《Pourquoi me reveiller》的高音出现了瑕疵,但无损于他细腻精确的诠释。瓦兰的曲目和蒂尔一样广泛,从戏剧女高音到女中音角色都可以轻松胜任,饰演的歌剧角色以法国为主。瓦兰学于里昂音乐学院,她有着温暖的嗓音和极高的音乐素质,1912年在巴黎喜歌剧院登台,1916年到1936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演唱。在巴黎歌剧院,她饰演的角色包括泰伊丝、博伊托的玛格丽特,二战后又加上莫扎特的伯爵夫人,那时她已经六十岁了。在这个版本中,瓦兰展现出最优雅动人的法语,在第一幕结尾和第三幕读信一场的大咏叹调表现得尤为淋漓。1931年的录音质量有着极其出色的水准,不仅音质上佳,而且单声道录音还带来了特殊的古老情调。EMI的老版绝版已久,新的Naxos转录没有加入任何人工混響,十分自然,原汁原味。
  德彪西《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
  迪索米耶指挥
  Andante 3990
  1941年   德彪西的《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是历史上最独特的歌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作曲家用最精致奇妙的音乐来表现人物的微妙情感,整部歌剧听起来就像是永无止境的宣叙调,或者说是带有音乐的话剧,第一次听到这部歌剧就会觉得不同凡响,很容易就沉浸在德彪西制造的迷幻世界中。
  1941年的版本由法国HMV录制,指挥家罗杰·迪索米耶(Roger Desomirere)时年四十一歲,他的指挥生涯从1921年开始,从1937年起在喜歌剧院指挥,四十年代他同时就职于巴黎歌剧院和喜歌剧院。这套《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是他一生中最令人钦佩的成就,这是一个无比敏感的诠释,和其他伟大的录音一样,带有一去不复返的时代感。主要演员都非常年轻,饰演佩利亚斯的法国男中音雅克·扬森(Jacques Janesn)首次登台就是1941年在喜歌剧院饰演这个角色,这也成为他的标志。他的声音不大但很精致。他饰演的佩利亚斯还出现在1956年克吕依坦的版本中。不过那个版本更国际化,更具有现代感而失去了法国音乐独特的魅力。梅丽桑德的饰演者法国女高音伊莱娜·约阿西姆(Irene Joachim)是著名小提琴家约瑟夫·约阿西姆的孙女。她学于巴黎音乐学院,然后加入喜歌剧院,从1939至1956年都是主要演员之一。为了饰演这一角色,她向首演梅丽桑德的玛丽·加登(Mary Garden)学习。约阿西姆后来以演唱法国现代音乐为主,范围大致包括“六人团”到布列兹之间。生于波尔多的男低音贝特朗·埃切维利(Bertrand Etcheverry)饰演戈劳,1937年在喜歌剧院演唱这一角色,后来又在科文特和斯卡拉演唱。
  这个杰出的录音由EMI发行CD,音质还算上乘。在唱片补白中收录了两位女高音的录音。苏格兰女高音玛丽·加登是首演时的梅丽桑德,她的职业生涯主要在法国和美国发展,1904年她录制了第三幕的片断和三首艺术歌曲,由德彪西亲自伴奏。继加登之后,另一位出色的梅丽桑德是英国人玛吉耶·泰伊特(Maggie Teyte),她在十五岁时到巴黎学习,1906年首次登台饰演凯鲁比诺(《费加罗的婚礼》)。为了饰演梅丽桑德,德彪西亲自教她。泰伊特还是唯一在公开音乐会由德彪西伴奏的歌唱家。CD收录了她在1936年录制的一批德彪西艺术歌曲,这个录音是她闻名于世的见证,伴奏是法国大钢琴家科尔托。
  如果没有Andante的转制,EMI的版本就是唯一选择,但是Andante更好地反映了这个录音的原貌。首先电平更高,声音明显比EMI要鲜活,没有使用过度降噪,音质更加润泽,而不像EMI那样干巴巴的。更大的贡献是,除了1941年全剧版,还收录了三十年代以前这部歌剧几乎所有的历史录音,包括1928年的Georges Truc录音、1927年Piero Coppola录音、1928年Germaine Cernay录音和1930年Albert Wolff 录音,有几位歌唱家非常重要,特别是Coppola录音中佩利亚斯的饰演者,瑞士男中音查尔斯·潘采拉(Charles Panzara)。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加入法军,之后定居法国。他对于佩利亚斯的诠释得到德彪西遗孀的高度评价。潘采拉是一位杰出的艺术歌曲演唱家,福雷曾把歌曲题献给他。他灌录了出色诠释迪帕克艺术歌曲的唱片,体现了音乐与语言完美结合,精确的、丝毫没有夸张的表情控制。
其他文献
我为什么写《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  以下是德彪西应巴黎喜歌剧院秘书长乔治·李谷的要求写的解释。  我读到《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剧本是在1893年。初次读到,深感激动,也许私下想到,此剧有可能改编成歌剧。尽管如此,到了这年年底,我才开始认真考虑。  我选择《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的原因:  我想谱写舞台音乐已有很久了,可是我想谱写的舞台音乐的形式是如此的不同寻常,经过多次尝试之后,我几乎放弃了。我以前
期刊
多年前的印象中,在上海音乐学院的校园里见到的他,还是一个笑容可掬、清秀阳光的大男孩。而如今,他已是这所世界著名高等音乐学府的青年教师、多项国际比赛大奖的获得者,并且已在世界各地展开巡演的职业钢琴家。一个午后,他如约在家乡上海与我们相会,喝着茶聊着天,谈笑风生。言谈举止间,俨然多了几分睿智与成熟,但不变的是他那喜爱说笑、饶有风趣的亲和力和谦逊好学、严谨执着的一贯作风。他就是不久前在上海举办过个人独奏
期刊
在我知道的“冷门”古典音乐家中,有两位都姓福斯特。除了捷克作曲家约瑟夫·福斯特(Josef Forster)以外,据我所知,还有一位生活在更早时代的作曲家,不过是奥地利人。两人之间除了姓氏相同,应该并无其他关系。  依曼纽·阿劳依·福斯特(Emanuel Aloys Forster 1748-1823)1748年1月26日出生于希勒西亚(Silesia)地区。希勒西亚那时属于奥地利帝国,现在大部分
期刊
再见傅人长  傅人长很忙。他现在既是柏林交响乐团(Das Sinfonie Orchester Berlin)的首席指挥,又是厦门爱乐乐团的艺术副总监和常任指挥,每年还要与很多乐团合作,途经他的家乡上海,更多的是在机场转机。不久前他终于应上海爱乐乐团之邀,在上海音乐厅指挥了一场“意大利印象”音乐会。时隔几年,再度现场聆听,欣喜地感到他的指挥艺术已进入新的境界。  傅人长每年定期在柏林爱乐大厅指挥多
期刊
音乐剧界的“头牌小生”迈克·波尔(Michael Ball)长期活跃在伦敦西区和纽约百老汇的舞台上。2013年2月14日,应上海大剧院邀请,他在大剧院开业十五周年纪念晚会——“不说再见”特别音乐会上,以压轴嘉宾的身份,首次为中国观众现场演唱了多首音乐剧名曲。  本刊特约东上海演艺中心市场部经理裘晔与迈克·波尔先生面对面交流了一些音乐剧界的相关话题,以飨读者。  ● - 裘晔 ○ - 迈克·波尔  
期刊
2012年12月13日,在莫斯科的加琳娜·维谢涅夫斯卡娅(Galina Vishnevskaya)歌剧艺术中心外有一列数百人的行列,人们的神情庄重肃穆,他们手持着鲜花,静静地等候着去向这位杰出艺术家的遗体告别。场馆内哀乐低回,花圈环绕,逝者安祥地躺在鲜花丛中。现场的大屏幕上一遍遍地回放着她生前的音容笑貌,那熟悉的歌声和亲切的形象让人们沉浸在对她无限的怀念之中。俄罗斯总统普京也亲临告别仪式现场,献上
期刊
在演奏西方古典音乐所用的众多乐器中,我当然也跟绝大多数爱好者一样,喜欢钢琴、小提琴。不过,除此之外,我对管乐器也很感兴趣,尤其是弦乐器和某种管乐器的合奏,比如说,单簧管五重奏:在四种弦乐器合奏的背景上,再加上一把单簧管,音乐听起来就像黑色的天幕上出现一片点点闪烁的星光,或者像深深浅浅的绿色丛林中开出一簇簇鲜红、金黄的鲜花,又或者像一望无际、蓝色锦缎般的汪洋上出现了无数星星点点的白色浪花,音乐的色彩
期刊
10月下旬的一天中午,我在上海见到了陈其钢。握手时,他亲和地微笑,依然是那么的温文尔雅,轻声细语,神态自若,一点都看不出他刚经历了一次丧子的剧痛。此番他是为国家大剧院“青年作曲家计划”专程来沪的,作为这个计划的首席评委,他置个人痛苦于度外,依然马不停蹄、井井有条地全力开展实施工作,实在难能可贵,令人肃然起敬。  一拍即合,首届成功  作为华人作曲家的代表人物,陈其钢声誉卓著,但他更着眼于中国音乐的
期刊
本人并不是音乐圈内人,要写朱建这样一位音乐家,真可谓有点“不自量力”。之所以写,源自内心的那份感动。这份感动不仅我有,上师大老年大学的吴祥兴校长有,班上的贝彦良老师有,朱建的亲戚朋友老同学们,还有许许多多听过他课的学生们,及上海音乐学院的教职员工都有。  音乐是全人类的宝藏,高雅音乐是人类智慧的沉淀,是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爱因斯坦也是一位出色的小提琴家,他说:“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中启发
期刊
在当今中国,要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欣赏一场一流的音乐会并不是件难事,然而,要对其中的任何一次经历保持四十八小时或更持久的热情去回味却并不容易。不论是柏林爱乐,还是刚刚离开的德累斯顿国家交响乐团,都会以飞快的速度被人们忘却。或许这并不完全是件坏事,说明普罗大众真的开始拥有了可以被称为“生活化”的东西了——既然是生活,就免不了是平常和平凡的。  这里我想说的是在本文写下二十四小时前的一场音乐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