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会碰到“临终一刻”

来源 :家庭之友·爱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des1730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被小区居民怀疑“要做临终关怀”,万福年华社区养老院的负责人李梅已经当了几个月的“人民公敌”。
  他们的展架被踩碎、宣传资料被撕毁,只要她和同事一踏入小区,就会遭遇放哨者的敲锣示警,以及几十个居民组织有序的合围,叫骂声曾将他们步步逼回车里。
  “他们认准了你们这里会死人,他们不希望看见救护车。”李梅无奈地说,“其实我们早就评估过风险,根本就不会做临终关怀的服务,没想到即使这样还是遭遇了这么大的误解。”
  李梅的遭遇总会让北京松堂医院的副院长朱伟想起一段22年前的往事:作为国内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当松堂医院第一次尝试搬到社区里时,曾遭到上百个居民的围堵。医院里的老人们无处可去,一度在马路边上坐了四个多小时。
  一连串相似的事件又密集地进入公众视野:今年2月,在上海的杨浦区和浦东新区,得知小区里要建具有临终关怀性质的机构,居民拉起“反对在小区里设太平间”的横幅;4月,在浙江杭州,200多个居民签署“抗议书”,反对在小区里建承担临终关怀功能的护理院。
  “这么多年过去了。”朱伟忍不住感慨,“我们不断强调优生,却不谈优死,始终避讳死亡,缺乏对死亡的尊重,这是多无奈的一件事!”
  健康者的责任
  事实上,中国临终关怀事业的起步并不算晚。早在1988年,天津医学院就成立了我国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并随即筹建了第一个临终关怀病房。然而,二十多年过去了,临终关怀在中国的境遇却仍显得十分坎坷。
  “中国人对这个死亡特别的恐惧和忌讳,不愿意谈这个死字,当然也不会愿意看老人临终的样子。”张雪梅是一家推广日式养老服务的机构负责人,她清楚地记得,曾经有一位老人在自己开办的社区养老机构里去世,结果两个年轻护士吓得几夜没敢回宿舍睡觉,而张雪梅则决定,“必须向邻居们隐瞒这件事情”。
  这与她在日本的感受完全不同。这个曾经在日本生活过二十多年的中国人记得,在日本,一些养老机构会设有少量的临终关怀床位,而这些机构大多都建在住宅区附近,“这样更能方便家人探望”,有的日托所性质的养老机构更是直接建在居民楼里面。
  在张雪梅的印象里,在日本的养老或者临终关怀机构中,一个老人去世了,其他老人会一起为逝者举行送别仪式,每个老人手中都拿着一支鲜花,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轻轻献给离世的老人。
  “当然,运走老人的遗体时,我们会尽量避开他人的视线,选择特别通道走,但这主要是从不打扰别人的角度考虑。”张雪梅说。
  相似的情况还出现在英国。上海新华医院肿瘤科副主任沈伟在英国考察时发现,专业的临终关怀机构,一般会放在离社区十分钟左右车程的地方,“这主要是从车子进出方便、不扰民的角度考虑,跟我们这种忌讳是不一样的”。沈伟说,英国人对死亡的态度用一个细节就能表现,在小镇上,公墓往往会占据社区里最好的位置。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呼吸治疗科主任成文武被称为“上海送走病人最多的医生”。在他看来,有临终关怀服务的机构在各地遭遇观念上的阻力,本质上的原因在于缺乏对死亡的尊重。
  “人家都是从童年时期就开始接受系统性的死亡教育。”成文武曾看过一本外国童书,叫做《当爷爷变成了幽灵》,讲的正是大人如何教小孩子正确面对老人的去世。
  资料显示,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死亡教育的课程从上世纪70年代就已进入中小学。即使在同样忌讳谈论死亡的香港,有关死亡的选修课也已进入高等院校。一位长期服务于老人的香港社工记得,2006年左右,几家香港NGO同时发布了关于善终服务的报告,其中一个发布会更是直接在殡仪馆里举办,“感觉像是一个转折点,后来相关的服务和讨论都开始慢慢增多,整个社会像是打破了一个禁忌,死亡也不是不能谈的了”。
  而在国内,类似的课程还停留在医学院的选修课中。在北大医学部教授王一方看来,正是因为缺乏这种教育,死亡才无法“脱敏”,“我们对于那些临终者浑浊的眼神过分地消极,这其实是对死亡特别的歧视”。
  “每一个人都会面临生老病死,这是生命的必然过程,每个人都有可能遭遇这样的情况,而谁都不想被遗弃。”在这个经常在课堂上谈论“死亡”的哲学教授看来,“让每一个将死的人获得善终,这其实应该是整个社会做出的承诺,也是那些健康者对于同伴的一种责任”。
  文明的标志
  像一个翻转的硬币,临终关怀在国内面临的困境还有另一面。
  2010年的南京,一名网友发帖寻找临终关怀医院。原因是家里老人患有癌症,“少有医生愿意做这件事。”成文武坦言,临终关怀的基础是关注生命的宽度而非长度,让患者有尊严地活着,安详地离去。因此在以药养医的医疗体系下,临终关怀一不开刀,二不使用昂贵药物,三要占用床位和医疗资源,其所能够创造的经济效益非常低。
  事实上,就在2013年,济南市一家医院曾选择试点临终关怀,却因为经济负担过重而告失败。
  “要满足临终关怀的需要,仅仅靠民政系统内的民营机构是完全不够的,全世界的临终关怀都是以医疗系统为主线,实际上政府在这里面是有责任的。”曾经先后去过英国、日本和台湾等地考察过的沈伟医生也坦言。
  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台湾护理学会博士陈玉枝曾提到,台湾几百家医院,几乎都有“安宁病房”。每个患者都专门配有一名护士,负责陪伴患者走完人生最后一程,而其护理费用是有医保制度保障的。
  在香港,也已经有13家医院设立了专门的临终关怀病房,而每一个陪伴患者的护士都会被亲切地称为“握手姑娘”,“病情经过医生评估就可以进入那个病房。那里会设计得像家一样,墙壁不是白色,而是比较温暖的颜色。里面地方比较大,有厨房,可以煮一些食物,家人还可以有比较长的时间去陪伴。”一位香港社工向记者介绍。
  成文武说,相比之下,中国的临终关怀事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据报道,2010年7月,英国经济学家集团旗下信息分析机构—经济学家信息部(EIU)曾推出首例“死亡质量报告”,对40个主要经济体关于死亡前看护质量做出评估并进行排名。排名最高的是英国,其次是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爱尔兰,而中国则排名倒数第四。饶有意味的是,2014年5月,一份来自英国皇家医师学会的报告则指出,英国临终关怀体制仍然需要进行大幅度改进。
  成文武经常想起,在上世纪80年代末,临终关怀在中国刚刚起步时,学者李同度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临终关怀在中国,归根到底是一个社会问题。”
  “我们始终没有用太大的精力去关注死亡。但其实每个人从出生那一刻就在朝死亡这条路上走,看着那些临终的病人,应该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连一个好好的死亡地方都没有,换作你,你愿意吗?”成文武说,“善始善终是中华民族对一个人最好的评价,我想,如果一个社会,能够让每一个成员都走上善终这条路,这应该就是一个文明的标志。”
其他文献
慢生活    你们,谁最了解慢生活奖励100元!
期刊
点两头    福特又一次被妻子赶出了家门,只得来到朋友家中。  福特说:“我妻子对我抽烟很不满意,我也多次决定戒烟,可总不见成效。”福特一边嘀咕着,一边又掏出一支烟抽了起来,接着,他又诚恳地问:“朋友,怎样才能戒掉烟呢?”  朋友听后,说道:“我妻子有个很简单的方法,当我拿出烟想抽的时候,她就把香烟的两头部点上火,结果我就戒成了,你不妨试试看。”    天意    病人顽固地反对做手术。他说:“既
期刊
饮食多样化的概念虽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每天吃十种以上的食物已成为很多营养专家的共识,但生活中,真正能做到的人很少。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曾针对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做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多数人每天吃的食物种类不足十种。记住以下原则,能帮你轻松完成多样化饮食的目标。  和面加奶  牛奶中蛋白质丰富,能加强面团的筋力,使做出来的面条不易断、馒头有弹性、饺子不破皮、面包口感更好。鸡蛋也富
期刊
去年去美国旅行,因为有外公外婆同行,我订了头等舱机票。今年去新加坡,只有我们仨,路途又不太远,我订了经济舱票。从登机起,儿子偶得就问:“妈妈,我们为什么不坐头等舱啊?”我跟他说:宝宝,头等舱很贵,为了照顾老人,我们才会坐。如果没有老人,我们就坐经济舱。他当时回我一句:“那你为什么不去挣?”  我想了想答:我挣的钱,足够我去世界各地都坐头等舱。但正因为这钱是我自己辛苦得来的,我不舍得花。因为你不知道
期刊
古代新人成亲的时候,都会一拜天地,二拜高堂。拜高堂就是拜父母,那么为什么要用到“高堂”这个词呢?  《说文解字》曰:“堂,殿也。”也就是说,堂和殿是一回事儿。但唐代之后,“殿”专指帝王的居所,和“堂”就区别开了。老百姓住的屋子,有堂屋的,就是正房。  “高堂”的“堂”,指的是内堂,是父母的居所。过去的习惯,是要到父母的居处去问安,问候尊长的起居。“高堂”本来是指一种处所,是显示父母之尊的地方,所以
期刊
客气已经足够了  我躺在病床上,听着护工客气却缺少温情的声音,倍感悲凉,想起一句话:一个人不管多大,失去了父母,就成了孤儿。正如我眼下。  于是心里的痛令伤口的痛更加剧烈,转向白色的墙壁,默默落下泪来,并没有回应护工的话。她在问,中午吃什么。  完全没有胃口。  护工喏喏的,不知再说什么——这样的雇佣关系,本就无太多话可说。  气氛略显尴尬时,忽然听到有人喊我的名字。  回过头来,看到梅姨。  我
期刊
姥姥走了,79岁,生活的艰辛和挣扎可以一一放下了。  农村妇女的晚景总是无比凄凉。慢慢丧失劳动能力,也就被剥夺了参与家庭事务的权利,慢慢地,活着已无关尊严,只是活着而已。姥姥去世前最后的日子里,依然弓着身子,跌跌撞撞给牲畜添喂草料。这是垂死挣扎的要强,只为争取一些在别人眼里还苟延残喘着的价值。这价值,是近乎乞求般让自己的一日三餐显得顺理成章。经济状况就是这么赤裸裸制约着我们生活的全部,我们不断标榜
期刊
不太喜欢“朋友圈”,因为里面加了太多亲戚和同事,就好比韦小宝同时被天地会、康熙和神龙教给关注了,怎么都觉得施展不开。  我对前任的感觉很简单,哪怕他的现任女友来我面前秀恩爱也不会觉得烦。因为就像看别人吃一碗很香的卤肉饭,咂嘴的声音很大,但自己心里明白,我吃过那种饭,没那么喜欢。  去发小家玩,他说女朋友跟别人跑了,和别人网恋了半年他都没发现。我说你处对象也太不小心了,这么长时间怎么会完全没察觉,手
期刊
法国有一个很著名的风景画家叫柯罗,他晚年说我每天早上醒过来向上帝祈祷,让我像小孩一样天真地看世界。因为我的岁数越大越明白这句话,孩子们都是我的老师,没有学画这件事情,甚至没有画画这件事情,要紧的是大家都有眼睛。  现在春天来了,我上午在我居住的公寓旁边走走,像北京这么难看的一座城市,这么糟糕的天气,可是每朵花儿都好看,每一棵树都好看,这个时候我觉得我可能只有五岁。  不要太把孩子当一个孩子,他是他
期刊
梁振英出生于香港一个平民家庭,父亲是一名普通警察,每月拿300多元的薪水,要养活一家五口,日子过得捉襟见肘。更糟糕的是,他们没有自己的房子,暂时蜗居在警察宿舍里,一旦父亲退休,他们就必须搬出宿舍。  面对如此窘境,母亲对三个孩子说:“我们必须用自己的双手改善家庭条件,从明天开始,我们一起做胶花吧。”于是,第二天,母亲带着几个孩子到附近的工厂领胶花和玩具物料回来加工,虽然当时梁振英只有9岁,并且是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