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语文自主教育模式运用较为成功,激发了学生学习动力,学生综合素养得以发展。但是在语文自主课堂上,也有一些老师出现了种种困惑。那如何解决老师們的困惑?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探讨解决困惑的方法。
关键词:语文自主教育,出现困惑,解决困惑
一、 “顾此失彼”——凡事不可“绝对化”
在语文自主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会感到某一方面要加强,因而有所强调,这本来很正常。但强化了“此”,并不意味就应该否定“彼”。“此”是整体中的“此”,“彼”也是整体中的“彼”,“亦此亦彼”,方能整体地看问题,如果认识上是“非此即彼”这不免会犯“抓住一点,不计其余”的错误,落得个“顾此失彼”的结局,也就在所难免了。正如教育家杜威说的“有些人喜欢采用极端对立的方式去思考。他们惯用‘非此即彼’的公式来阐述他们的信念,认为在两个极端之间没有种种调和的可能。”
正是这种种“非此即彼”的教学思维方式,让小学语文自主教学充满了各种矛盾和对立。例如: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本来就是工具性中的“人文”,人文性中有“工具”,二者应该是有机统一在一起的。目前,有些语文课堂上离开了语文教材大谈“人文”的现象,充其量只不过是架空的人文灌输而已,它根本就不是自主教育语文学科要求加强的人文性。
二、 “过犹不及”——要“适度”不可“失度”
“自主”“体验”“对话”“合作”等理念为我们的语文自主课堂带来了生命活力。但事物都有一个“度”,适度运作,自然会产生理想的效应,若过度的滥用,便会适得其反。这便是孔子说的“过犹不及”,意思是过分与欠缺同样不好。我们不是常把错误叫作“过错”吗?“过”了就“错”了,“物极必反”,辩证法就是如此无情!
曾有一位教师在讲《三顾茅庐》时,先让学生观看自己制作的诸葛亮的相关图片,再阅读大屏幕上出示的《出师表》中的一段话。但由于是文言文,师生花了七八分钟才读通,然后,老师用一个问题引入新课:是什么使诸葛亮辅佐刘备,一生鞠躬尽瘁而毫无怨言?为此又花了十来分钟看电视剧《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片段。又颇具匠心地把事先安排好的零星板书补充连缀成一副对联:“三顾茅庐,求贤若渴,刘玄德精诚所至邀奇才,一心为国,雄才伟略,诸葛亮鞠躬尽瘁谢知己……”如此宽泛的资源开掘,学生应接不暇,而对于他们最应当“拥抱”的课文,却在资源宽泛开发的过程中被边缘化了——一堂课下来,学生真正接触课文的时间才十来分钟。
一堂课时间是个常数,是有限的。教师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并从中学习语文,陶冶情操是主要任务,因此,自主教育要围绕文本拓展资源就要有一个适度的问题,而不是越多越好。
三、 “量体裁衣”——具体问题要做具体分析
事物都是具体的,因为具体,就各有不同,因此凡事也就不可一概而论。在新课程改革自主理念导引下的语文课堂,阅读和口语正式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孩子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得到了尊重,但多元的个性化的感悟同样需要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自主教学辩证思维能力,善于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
今年曾听一位老师教学《三个儿子》这篇课文,学生对老人说的话不认同,有的说:“明明是三个提水的母亲和三个儿子,老人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呢?难道只有帮妈妈提水才是儿子?”有的说:“第一个儿子会翻跟头,跟风车似的,身体多棒,第二儿子会唱歌,嗓子好,可以为妈妈解闷,怎么不是好孩子?”还有的问:“是不是爱玩就不是好孩子?”学生的不同意见使教师很为难。其实,自主教育中,如果能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我们就不难明白课文的话语主题不是在讨论好孩子的标准,更不是凭空地研究孩子对不对。问题是当看到自己的妈妈在提水,半路上提不动了时,该不该上去帮一把,这才是要讨论的一个具体的主题。
四、 “东施效颦”——不可忘记“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西施因有病而蹙眉,显得更惹人爱怜,东施没有病也一样学着蹙眉,本来就长得难看,这样一来就更加丑陋。这就深刻昭示了“从实际出发”的辩证之道。不是当代自主教育该模仿的。
有一位教师教《花潮》一课的教学行为:她预设的教学目标是借助蝴蝶与课件,经历触花、品花、赏花、知花的过程,使学生在花天花地、花语花诗中,迷于花海,心向花潮。整节课的主要流程预定为:一、泛读吟诗,化蝶觅春,二、驻足昆明,入题识人,三、咬词嚼句,花天花地,四、春光似海世盛潮涌。在结束课时又搞了“数花、赞花”等颇为玄奥的作业设计。整节课,创新的精神有了,文学的味道有了,但唯独缺欠了从儿童的实际出发,忽略了自主的理念。教师为了提升课堂的“诗意”而过分矫情做作,甚至不惜以辞害意,是值得商榷的。如教师热衷于抓住一个“花”字,几乎还集中自己库存的所有带“花”的词,搞了那么多“花头花脑”,就有一点媚俗的味道。自主教育,解读文本,“花潮”固然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要去关注看花的“人潮”和看花人的“心潮”,方能体悟到课文的主旨所在。教师离开了课文实际和儿童实际“诗兴大发”,千方百计地展示“高雅”,并误以为是在张扬人文,多少有点“东施效颦”,实在是我们不该看到的自主课堂风景。
参考文献:
[1]李维鼎.语文教材别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刘莎莎,湖北省十堰市,湖北省郧西县观音镇闫家小学。
关键词:语文自主教育,出现困惑,解决困惑
一、 “顾此失彼”——凡事不可“绝对化”
在语文自主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会感到某一方面要加强,因而有所强调,这本来很正常。但强化了“此”,并不意味就应该否定“彼”。“此”是整体中的“此”,“彼”也是整体中的“彼”,“亦此亦彼”,方能整体地看问题,如果认识上是“非此即彼”这不免会犯“抓住一点,不计其余”的错误,落得个“顾此失彼”的结局,也就在所难免了。正如教育家杜威说的“有些人喜欢采用极端对立的方式去思考。他们惯用‘非此即彼’的公式来阐述他们的信念,认为在两个极端之间没有种种调和的可能。”
正是这种种“非此即彼”的教学思维方式,让小学语文自主教学充满了各种矛盾和对立。例如: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本来就是工具性中的“人文”,人文性中有“工具”,二者应该是有机统一在一起的。目前,有些语文课堂上离开了语文教材大谈“人文”的现象,充其量只不过是架空的人文灌输而已,它根本就不是自主教育语文学科要求加强的人文性。
二、 “过犹不及”——要“适度”不可“失度”
“自主”“体验”“对话”“合作”等理念为我们的语文自主课堂带来了生命活力。但事物都有一个“度”,适度运作,自然会产生理想的效应,若过度的滥用,便会适得其反。这便是孔子说的“过犹不及”,意思是过分与欠缺同样不好。我们不是常把错误叫作“过错”吗?“过”了就“错”了,“物极必反”,辩证法就是如此无情!
曾有一位教师在讲《三顾茅庐》时,先让学生观看自己制作的诸葛亮的相关图片,再阅读大屏幕上出示的《出师表》中的一段话。但由于是文言文,师生花了七八分钟才读通,然后,老师用一个问题引入新课:是什么使诸葛亮辅佐刘备,一生鞠躬尽瘁而毫无怨言?为此又花了十来分钟看电视剧《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片段。又颇具匠心地把事先安排好的零星板书补充连缀成一副对联:“三顾茅庐,求贤若渴,刘玄德精诚所至邀奇才,一心为国,雄才伟略,诸葛亮鞠躬尽瘁谢知己……”如此宽泛的资源开掘,学生应接不暇,而对于他们最应当“拥抱”的课文,却在资源宽泛开发的过程中被边缘化了——一堂课下来,学生真正接触课文的时间才十来分钟。
一堂课时间是个常数,是有限的。教师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并从中学习语文,陶冶情操是主要任务,因此,自主教育要围绕文本拓展资源就要有一个适度的问题,而不是越多越好。
三、 “量体裁衣”——具体问题要做具体分析
事物都是具体的,因为具体,就各有不同,因此凡事也就不可一概而论。在新课程改革自主理念导引下的语文课堂,阅读和口语正式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孩子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得到了尊重,但多元的个性化的感悟同样需要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自主教学辩证思维能力,善于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
今年曾听一位老师教学《三个儿子》这篇课文,学生对老人说的话不认同,有的说:“明明是三个提水的母亲和三个儿子,老人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呢?难道只有帮妈妈提水才是儿子?”有的说:“第一个儿子会翻跟头,跟风车似的,身体多棒,第二儿子会唱歌,嗓子好,可以为妈妈解闷,怎么不是好孩子?”还有的问:“是不是爱玩就不是好孩子?”学生的不同意见使教师很为难。其实,自主教育中,如果能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我们就不难明白课文的话语主题不是在讨论好孩子的标准,更不是凭空地研究孩子对不对。问题是当看到自己的妈妈在提水,半路上提不动了时,该不该上去帮一把,这才是要讨论的一个具体的主题。
四、 “东施效颦”——不可忘记“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西施因有病而蹙眉,显得更惹人爱怜,东施没有病也一样学着蹙眉,本来就长得难看,这样一来就更加丑陋。这就深刻昭示了“从实际出发”的辩证之道。不是当代自主教育该模仿的。
有一位教师教《花潮》一课的教学行为:她预设的教学目标是借助蝴蝶与课件,经历触花、品花、赏花、知花的过程,使学生在花天花地、花语花诗中,迷于花海,心向花潮。整节课的主要流程预定为:一、泛读吟诗,化蝶觅春,二、驻足昆明,入题识人,三、咬词嚼句,花天花地,四、春光似海世盛潮涌。在结束课时又搞了“数花、赞花”等颇为玄奥的作业设计。整节课,创新的精神有了,文学的味道有了,但唯独缺欠了从儿童的实际出发,忽略了自主的理念。教师为了提升课堂的“诗意”而过分矫情做作,甚至不惜以辞害意,是值得商榷的。如教师热衷于抓住一个“花”字,几乎还集中自己库存的所有带“花”的词,搞了那么多“花头花脑”,就有一点媚俗的味道。自主教育,解读文本,“花潮”固然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要去关注看花的“人潮”和看花人的“心潮”,方能体悟到课文的主旨所在。教师离开了课文实际和儿童实际“诗兴大发”,千方百计地展示“高雅”,并误以为是在张扬人文,多少有点“东施效颦”,实在是我们不该看到的自主课堂风景。
参考文献:
[1]李维鼎.语文教材别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刘莎莎,湖北省十堰市,湖北省郧西县观音镇闫家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