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江苏省洋思中学、山东省杜郎口中学、江苏省东庐中学三所学校,其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生源都比较薄弱,但通过教学改革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师生面貌焕然一新,从而得到政府、社会、家长和教育同仁的认可。
河北省固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工作,按照省政府的要求,依据省定标准,给予全县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大量的投入,彻底改善了办学条件。既然硬件水平基本能够满足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那么学校的教育就必须从改善办学条件为重点转移到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轨道上来。
教育现状
河北省固安县牛驼镇中学对学校教育的基本现状进行了认真的调查与研究,发现学校的学生学得太苦、太累,很多学生不爱学、学不会、不会学。因此,就滋生出许多问题:逃学辍学现象屡见不鲜,课上不遵守纪律,课下早恋打架。学校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德育工作不到位,导致学生的品质出问题;一些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没有职业幸福感,缺乏工作激情,工作平平淡淡,教研成了形式,备课变成了负担;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了教师的思想和心灵,使教师的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此,教育现状逼迫学校必须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理论支撑
江山野先生把学生学习划分为不同阶段,认为不同阶段教师和学生关系分别是“教——扶——放”。“先学后教”是指学生基本上处于独立学习阶段,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不教而教”是指学生处于独立系统学习阶段。教师作用是突出规律与方法,达到“做一题、得一法,会一类、通一片”的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课堂的主阵地交给了学生,课堂的一切活动围绕学生的学习进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得到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实施方式在实践中得到落实。
课改实践与创新
课堂教学是学校课程实施的主渠道。课堂改变了,学校教育才会改变;课堂优质,学生才会优质;课堂创新,学生才会创新;课堂进步,教师才会成长。课堂改革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谁抓住了课堂,谁就找到了教育的支点,谁就占领了教育的制高点,谁先出发谁就先成功。
2012年春教育局组织各学校代表去杜郎口参观学习,学校全体教师也开始积极投身于课改大潮。三至九年级共十九个班的教师统一行动,将班级学生分成六至八人的小组,组内学生面对面坐,注重学生的合作与分享,鼓励学生去黑板上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学生的表现令人惊喜,同学之间积极互动、分享,勇于去黑板展示,勇于质疑同学的说法。
模式不能复制 教无定法,任何教学模式、方法都不能是机械的、教条的,“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教学如用兵打仗,也如同水一样没有固定的形态与模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种模式只能对应一种特定的环境,如果用一种固有模式,要求不同学科、不同教师、不同课型、不同内容、不同学生都来使用,那就失去了课堂教学的精髓。
模式可以多元创新 “龙生九子,各不相同”。教学的过程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教学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人,取决于学生认知基础、学习动机与风格,取决于教师深厚的学术背景、美丽的心灵与高尚情操的精神力量,甚至取决于包括与教学有关的人,而不是完全取决于模式。教学需要师生心灵的感应,需要独有的情境。
哈佛委员会明确提出:“展示的扩展要求改变课程组织形式,更新教学内容、注重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态度、公民意识和思维能力。”世界教育教学发展趋势是一元主导到多元发展。课程改革要实现从单一目标向多元目标转换,教学方式也需要从单一到多元。理想的教学模式需要为所有的学生找到合适的位置,无论学生自己期望与天赋如何,对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和善于动手、动脑的学生都应该是公平的,都具有同等进步的条件与机会,同时,还要培养文明社会所需要的沟通、合作与关爱他人的能力。
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多元创新需要更新教育思想观念,需要改变过去教学模式的单一性价值取向,把教师、学生、内容、策略、技术等教学构成要素放置在一个多元、立体教学系统中,建立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教学生态新模式,激活教学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实现育人与教书并重、教学与科研并行、主体与主导结合、课内与课外互补的态势。
在经历六个月的探索之后,学校提出强化教学结构,重视教学评价,完善小组建设的构思,将试行的六步教学模式精简为“预学交流——合作探究——成果分享——达标测评”四步教学模式,在全校课改班级推行,同时强调指出,要以“达标测评”作为学生评价必不可少的手段,并要求全体教师积极探索多元评价方式,对小组建设则提出“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底线,人数以六人为宜。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九月飘香,又是一年秋收时,在历经五百多个课改的日日夜夜之后,2013-2014学年刚开始,学校就要求全体教师提高对导学案的重视程度,针对乡镇中学的实际条件和教学实际情况,提出导学案要采取印刷、投影及网络等多种方式灵活呈现,导学案必须成为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要件,同时对教学环节和学生评价也做了进一步改进,教学环节调整为“自主预学——成果分享——交流展示——达标测评”,并且根据不同学科和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可以把某一节课适当增加一个环节,但不能删减和改变基本教学结构,对学生的评价要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学校同时出台了对教师的评价方案,评价方案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部分,定性评价主要是通过“是”或“否”去评价教师在课改中的十二个方面,例如:教师课堂上是否有导学案,是否对学生有评价,是否组间同质等,定量评价则是把“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学生学习的习惯和状态”“教学效果”“教学特色”五个一级指标细化为25个二级指标,把每个二级指标按“4、3、2、1”赋分,从而按总分的多少去评价教师的教学。
在经过又一个学期的历练之后,以预学、合作、口展、笔展、质疑、补充、达标等为评价因子的多元评价体系基本形成,教师编写导学案的能力显著提高,许多教师参与全县的导学案编写工作,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在牛驼镇中学基本形成。 课堂的核心是学生 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是展示,今天的课堂上不再只是“展对不展错”、要对“展示环节”重新审视和定位,课堂上不只展示“对”的,也出现“错”的;不只让“优秀者”表演,更给“慢行者”机会。学校现在的课堂展示环节基本做到了:宽容“不漂亮”的展示,暴露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认知缺陷;扶持“慢行者”的展示,让人人质疑、释疑,从而让思考走向深入;鼓励“学优者”创新展示,展现个人的智慧风采,使他们获得更大“成就感”。三年来,学校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努力构建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提出指导意见,通过不断总结、反思,求得教学创新和获得最佳效益,连续3年中考成绩获得固安县第一名,连续3年综合评价固安县第一名,受到了廊坊市教育局和县委县政府以及教育局的表彰和奖励。
课堂就像一辆汽车,课堂环节就像汽车的主体框架,承载着安全性能,体现着底线作用;学生评价就像汽油,体现着动力性能,高标号的汽油对汽车更有利,而高能环保是学校研究的方向;导学案就像是一台导航仪;尊重、信任则是汽车的润滑油,好的润滑油是汽车零件和谐运转的保证。
教师的变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活动,并且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而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判断。
教师角色得到转变,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再是统治者、长官。教学过程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是师生双方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要用脑子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日益和谐。教师对学生的爱换来的是学生对教师的爱,学生成了联系学校和家长的纽带,学校和家长的关系变得越发和谐。
培养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 “很难想象一个不会与人相处的人在当今的社会将如何生存。”美国商界某知名人士的这一感叹,无疑给教育提出了新的命题:必须把学生培养成会交往的人,有分工、有协作的合作练习,不仅增长了学生的技能,提高了课堂效率,更重要的是在潜意识里教会学生如何与人相处,促进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开展合作学习,让他们并肩作战,一起完成任务,这样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对方的重要性,体会到集体智慧的力量,从而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品德,让他们乐于与人交往,善于与人交往,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化意识。
学校从学习走到了模仿,从模仿走到了高仿,从高仿走到了适应,从适应走向了发展……事实表明:没有尝试,就没有喜悦;没有形式,就没有内容;没有坚持,就没有行为;没有实践,就没有认识;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教育创新,完善自我,学校一直走在课改的大路上!
(作者单位:河北省固安县牛驼镇中学)
河北省固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工作,按照省政府的要求,依据省定标准,给予全县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大量的投入,彻底改善了办学条件。既然硬件水平基本能够满足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那么学校的教育就必须从改善办学条件为重点转移到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轨道上来。
教育现状
河北省固安县牛驼镇中学对学校教育的基本现状进行了认真的调查与研究,发现学校的学生学得太苦、太累,很多学生不爱学、学不会、不会学。因此,就滋生出许多问题:逃学辍学现象屡见不鲜,课上不遵守纪律,课下早恋打架。学校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德育工作不到位,导致学生的品质出问题;一些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没有职业幸福感,缺乏工作激情,工作平平淡淡,教研成了形式,备课变成了负担;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了教师的思想和心灵,使教师的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此,教育现状逼迫学校必须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理论支撑
江山野先生把学生学习划分为不同阶段,认为不同阶段教师和学生关系分别是“教——扶——放”。“先学后教”是指学生基本上处于独立学习阶段,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不教而教”是指学生处于独立系统学习阶段。教师作用是突出规律与方法,达到“做一题、得一法,会一类、通一片”的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课堂的主阵地交给了学生,课堂的一切活动围绕学生的学习进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得到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实施方式在实践中得到落实。
课改实践与创新
课堂教学是学校课程实施的主渠道。课堂改变了,学校教育才会改变;课堂优质,学生才会优质;课堂创新,学生才会创新;课堂进步,教师才会成长。课堂改革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谁抓住了课堂,谁就找到了教育的支点,谁就占领了教育的制高点,谁先出发谁就先成功。
2012年春教育局组织各学校代表去杜郎口参观学习,学校全体教师也开始积极投身于课改大潮。三至九年级共十九个班的教师统一行动,将班级学生分成六至八人的小组,组内学生面对面坐,注重学生的合作与分享,鼓励学生去黑板上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学生的表现令人惊喜,同学之间积极互动、分享,勇于去黑板展示,勇于质疑同学的说法。
模式不能复制 教无定法,任何教学模式、方法都不能是机械的、教条的,“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教学如用兵打仗,也如同水一样没有固定的形态与模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种模式只能对应一种特定的环境,如果用一种固有模式,要求不同学科、不同教师、不同课型、不同内容、不同学生都来使用,那就失去了课堂教学的精髓。
模式可以多元创新 “龙生九子,各不相同”。教学的过程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教学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人,取决于学生认知基础、学习动机与风格,取决于教师深厚的学术背景、美丽的心灵与高尚情操的精神力量,甚至取决于包括与教学有关的人,而不是完全取决于模式。教学需要师生心灵的感应,需要独有的情境。
哈佛委员会明确提出:“展示的扩展要求改变课程组织形式,更新教学内容、注重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态度、公民意识和思维能力。”世界教育教学发展趋势是一元主导到多元发展。课程改革要实现从单一目标向多元目标转换,教学方式也需要从单一到多元。理想的教学模式需要为所有的学生找到合适的位置,无论学生自己期望与天赋如何,对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和善于动手、动脑的学生都应该是公平的,都具有同等进步的条件与机会,同时,还要培养文明社会所需要的沟通、合作与关爱他人的能力。
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多元创新需要更新教育思想观念,需要改变过去教学模式的单一性价值取向,把教师、学生、内容、策略、技术等教学构成要素放置在一个多元、立体教学系统中,建立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教学生态新模式,激活教学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实现育人与教书并重、教学与科研并行、主体与主导结合、课内与课外互补的态势。
在经历六个月的探索之后,学校提出强化教学结构,重视教学评价,完善小组建设的构思,将试行的六步教学模式精简为“预学交流——合作探究——成果分享——达标测评”四步教学模式,在全校课改班级推行,同时强调指出,要以“达标测评”作为学生评价必不可少的手段,并要求全体教师积极探索多元评价方式,对小组建设则提出“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底线,人数以六人为宜。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九月飘香,又是一年秋收时,在历经五百多个课改的日日夜夜之后,2013-2014学年刚开始,学校就要求全体教师提高对导学案的重视程度,针对乡镇中学的实际条件和教学实际情况,提出导学案要采取印刷、投影及网络等多种方式灵活呈现,导学案必须成为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要件,同时对教学环节和学生评价也做了进一步改进,教学环节调整为“自主预学——成果分享——交流展示——达标测评”,并且根据不同学科和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可以把某一节课适当增加一个环节,但不能删减和改变基本教学结构,对学生的评价要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学校同时出台了对教师的评价方案,评价方案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部分,定性评价主要是通过“是”或“否”去评价教师在课改中的十二个方面,例如:教师课堂上是否有导学案,是否对学生有评价,是否组间同质等,定量评价则是把“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学生学习的习惯和状态”“教学效果”“教学特色”五个一级指标细化为25个二级指标,把每个二级指标按“4、3、2、1”赋分,从而按总分的多少去评价教师的教学。
在经过又一个学期的历练之后,以预学、合作、口展、笔展、质疑、补充、达标等为评价因子的多元评价体系基本形成,教师编写导学案的能力显著提高,许多教师参与全县的导学案编写工作,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在牛驼镇中学基本形成。 课堂的核心是学生 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是展示,今天的课堂上不再只是“展对不展错”、要对“展示环节”重新审视和定位,课堂上不只展示“对”的,也出现“错”的;不只让“优秀者”表演,更给“慢行者”机会。学校现在的课堂展示环节基本做到了:宽容“不漂亮”的展示,暴露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认知缺陷;扶持“慢行者”的展示,让人人质疑、释疑,从而让思考走向深入;鼓励“学优者”创新展示,展现个人的智慧风采,使他们获得更大“成就感”。三年来,学校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努力构建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提出指导意见,通过不断总结、反思,求得教学创新和获得最佳效益,连续3年中考成绩获得固安县第一名,连续3年综合评价固安县第一名,受到了廊坊市教育局和县委县政府以及教育局的表彰和奖励。
课堂就像一辆汽车,课堂环节就像汽车的主体框架,承载着安全性能,体现着底线作用;学生评价就像汽油,体现着动力性能,高标号的汽油对汽车更有利,而高能环保是学校研究的方向;导学案就像是一台导航仪;尊重、信任则是汽车的润滑油,好的润滑油是汽车零件和谐运转的保证。
教师的变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活动,并且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而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判断。
教师角色得到转变,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再是统治者、长官。教学过程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是师生双方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要用脑子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日益和谐。教师对学生的爱换来的是学生对教师的爱,学生成了联系学校和家长的纽带,学校和家长的关系变得越发和谐。
培养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 “很难想象一个不会与人相处的人在当今的社会将如何生存。”美国商界某知名人士的这一感叹,无疑给教育提出了新的命题:必须把学生培养成会交往的人,有分工、有协作的合作练习,不仅增长了学生的技能,提高了课堂效率,更重要的是在潜意识里教会学生如何与人相处,促进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开展合作学习,让他们并肩作战,一起完成任务,这样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对方的重要性,体会到集体智慧的力量,从而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品德,让他们乐于与人交往,善于与人交往,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化意识。
学校从学习走到了模仿,从模仿走到了高仿,从高仿走到了适应,从适应走向了发展……事实表明:没有尝试,就没有喜悦;没有形式,就没有内容;没有坚持,就没有行为;没有实践,就没有认识;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教育创新,完善自我,学校一直走在课改的大路上!
(作者单位:河北省固安县牛驼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