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语文应用文写作教学是中职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但是传统的写作课堂往往时间局促,学生写练不够;学生对写作的积极性不高,有畏难情绪,不愿意动笔,课堂互动缺乏深度和广度;教师只能通过最后提交的作业检测教学效果,缺少过程性评价和动态评价。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应用文教学中《导介词》一课为例,提出以信息化工具和平台为依托,“课前课后、延伸拓展”、“激趣互动、全员参与”、“多元评价、可测可循”的写作教学模式。
关键词:中职语文;信息化;应用文教学
一、精准分析学情,确定教学目标
中职生思维活跃,喜欢新鲜事物,能熟练使用网络、智能终端等信息平台,但信息整合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有待提升;能够较为清晰地就某事表述自己的看法,但条理性不够,选择材料、布局谋篇能力较为欠缺,对写作普遍有畏难情绪。
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能力提出如下要求:
3-3-3能结合生活及相关职场情境,对人、物、事、理等进行较准确的、较生动的描述;
3-5-2 能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3-5-3 能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提高文章的写作效果;
3-6能从写作需要出发进行选材与谋篇布局。
学习经历要求从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挖掘主题,搜集、选择典型材料,练习写作。强调结合情境及基于实际应用的学习,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获得丰富体验,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向职场能力迁移。
根据上海市中职语文课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情分析和教材分析,《导介词》一课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 掌握导介词的写作要求;运用恰当生动的语言,清晰准确地表达写作诉求。
2. 根据具体情境和写作需要,恰当地进行选材,有条理地组织文章结构。
3. 提高写作兴趣和意愿,提升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二、信息化巧助力,渗透教学全过程
课前使用课堂派教学平台推送学习任务,扩充课堂容量;课中整合课堂派、电子白板与XMind思维导图软件等信息技术资源,打造交互式教学平台,有效提高课堂互动频率及效果;课后利用课堂派教学平台拓展学习时空,检测教学效果。
(一)课前
教师通过课堂派教学平台推送课前预习任务单:阅读资料,比较导介词与说明书的异同,了解导介词的基本写作要求;根据要求完成一篇导介词。学生自行选择学习时间地点,用移动终端登录课堂派学生端,完成作业。教师根据作业结果在后台进行数据整合分析,把握学生学习情况,为教师做好学情分析提供依据,为本节课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实施做针对性准备,也为课后检测教学效果提供依据。从学生提交的导介词习作中挑选具有代表性的2-3篇作业,作为写作案例。
(二)课中
1. 任务导入
为前来参加“职业体验日”的学生介绍活动教室和活动安排。为本节课创设教学情境,有机融入专业元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获得丰富体验,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向职场能力迁移。
2. 修改案例,实操体验
①将写作案例推送至课堂派教学平台,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对案例进行纠错,学生通过平台互动功能提交修改建议。
②在课堂派教学平台展示学生修改建议,总结归纳导介词的写作要求:诉求明确,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宣传;表述得体,语言既要客观真实,也要生动富感染力;结构合理,要言之有序、详略得当。
通过案例分析激发学生兴趣,調动其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互动,完成教学重点。
3. 利用思维导图,理清写作逻辑
①讨论办事逻辑,以此为基础,利用XMind思维导图软件,从写作诉求、语言表述、文章结构三个方面引导学生梳理写作逻辑。借助思维导图,向学生直观展示文章结构的构思过程。
②给学生小组推送任务卡,小组合作讨论,借助电子白板完成思维导图。通过实操,使学生掌握谋篇布局的过程方法,为突破教学难点提供有力支撑。
③教师电脑通过TeamViewer远程控制软件控制电子白板,同步显示结果,对比分析各组结果,给予学生直观反馈,指导学生优化写作逻辑。阶段性评价反馈,使教学双方实时把握学习状态,检验学习成果,发现学习问题,调整教与学策略。
4. 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在课堂派教学平台上推送由学校“职业体验日”项目团队提供的写作资料包,指导学生对写作材料进行筛选、整合,以及语言的润色修改,合作完成导介词。小组推选代表就作品进行展示说明。
在完成教学重点之后,通过写作实践,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体现“做中学、学中做”,做学用一体,突破本课教学难点。
5. 评价总结
在课堂派教学平台上推送评价表,学生对各组作品进行评分,投票选出最佳作品;由学生评价他组作品;最后由教师点评总结。
通过小组自评、互评、教师点评,实现多元评价,有助于师生客观了解学习情况,并为老师给予个性化指导提供依据;通过总结帮助学生梳理、建构学习认知,巩固学习成果。
(三)课后
1. 教师在课堂派教学平台上布置作业,学生对课堂上完成的导介词进行完善优化,教师对提交的作业进行评价打分。课后作业与课前、课中作业对比分析,检测教学效果,同时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技能,从而切实提升语用能力。
2. 请“校园体验日”当天负责接待的学生保留导介视频,上传至课堂派,由学生点评,并留存至案例库。通过校园活动实践,实现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迁移和提升。
三、教学时空有效拓展,教学效果明显提升
运用信息化技术有效拓展课前、课后学习时空,大大扩充了课堂容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写作课堂局促、写练时间不够的问题;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以学生实操写练为主的课堂,转变了传统写作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
通过手机课堂派、电子白板等交互式学习手段,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课堂互动频率。通过信息化平台建立多元评价方式,进行过程性数据采集分析,改变了教学结构,使教师能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升了课堂效率,同时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质量。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全程记录保存学生学习成果,使学习成长有迹可循,课堂派保存课前课后作业和评价结果,直观反映学生学习成长轨迹,使教学效果直观可测,并为教师进行个别化指导提供依据。
在当前信息化背景下,本文提出了结合课堂派、交互式电子白板、X-Mind、TeamViewer等信息化平台和软件,有效拓展教学时空、提升教学效果的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相信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信息化教学平台工具的不断迭代升级,此教学模式具有进一步探索的价值。
作者简介:
马红莉(1981-),女(汉族),河南省平顶山人,硕士研究生,任职于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助理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应用文教学中《导介词》一课为例,提出以信息化工具和平台为依托,“课前课后、延伸拓展”、“激趣互动、全员参与”、“多元评价、可测可循”的写作教学模式。
关键词:中职语文;信息化;应用文教学
一、精准分析学情,确定教学目标
中职生思维活跃,喜欢新鲜事物,能熟练使用网络、智能终端等信息平台,但信息整合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有待提升;能够较为清晰地就某事表述自己的看法,但条理性不够,选择材料、布局谋篇能力较为欠缺,对写作普遍有畏难情绪。
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能力提出如下要求:
3-3-3能结合生活及相关职场情境,对人、物、事、理等进行较准确的、较生动的描述;
3-5-2 能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3-5-3 能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提高文章的写作效果;
3-6能从写作需要出发进行选材与谋篇布局。
学习经历要求从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挖掘主题,搜集、选择典型材料,练习写作。强调结合情境及基于实际应用的学习,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获得丰富体验,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向职场能力迁移。
根据上海市中职语文课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情分析和教材分析,《导介词》一课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 掌握导介词的写作要求;运用恰当生动的语言,清晰准确地表达写作诉求。
2. 根据具体情境和写作需要,恰当地进行选材,有条理地组织文章结构。
3. 提高写作兴趣和意愿,提升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二、信息化巧助力,渗透教学全过程
课前使用课堂派教学平台推送学习任务,扩充课堂容量;课中整合课堂派、电子白板与XMind思维导图软件等信息技术资源,打造交互式教学平台,有效提高课堂互动频率及效果;课后利用课堂派教学平台拓展学习时空,检测教学效果。
(一)课前
教师通过课堂派教学平台推送课前预习任务单:阅读资料,比较导介词与说明书的异同,了解导介词的基本写作要求;根据要求完成一篇导介词。学生自行选择学习时间地点,用移动终端登录课堂派学生端,完成作业。教师根据作业结果在后台进行数据整合分析,把握学生学习情况,为教师做好学情分析提供依据,为本节课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实施做针对性准备,也为课后检测教学效果提供依据。从学生提交的导介词习作中挑选具有代表性的2-3篇作业,作为写作案例。
(二)课中
1. 任务导入
为前来参加“职业体验日”的学生介绍活动教室和活动安排。为本节课创设教学情境,有机融入专业元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获得丰富体验,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向职场能力迁移。
2. 修改案例,实操体验
①将写作案例推送至课堂派教学平台,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对案例进行纠错,学生通过平台互动功能提交修改建议。
②在课堂派教学平台展示学生修改建议,总结归纳导介词的写作要求:诉求明确,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宣传;表述得体,语言既要客观真实,也要生动富感染力;结构合理,要言之有序、详略得当。
通过案例分析激发学生兴趣,調动其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互动,完成教学重点。
3. 利用思维导图,理清写作逻辑
①讨论办事逻辑,以此为基础,利用XMind思维导图软件,从写作诉求、语言表述、文章结构三个方面引导学生梳理写作逻辑。借助思维导图,向学生直观展示文章结构的构思过程。
②给学生小组推送任务卡,小组合作讨论,借助电子白板完成思维导图。通过实操,使学生掌握谋篇布局的过程方法,为突破教学难点提供有力支撑。
③教师电脑通过TeamViewer远程控制软件控制电子白板,同步显示结果,对比分析各组结果,给予学生直观反馈,指导学生优化写作逻辑。阶段性评价反馈,使教学双方实时把握学习状态,检验学习成果,发现学习问题,调整教与学策略。
4. 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在课堂派教学平台上推送由学校“职业体验日”项目团队提供的写作资料包,指导学生对写作材料进行筛选、整合,以及语言的润色修改,合作完成导介词。小组推选代表就作品进行展示说明。
在完成教学重点之后,通过写作实践,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体现“做中学、学中做”,做学用一体,突破本课教学难点。
5. 评价总结
在课堂派教学平台上推送评价表,学生对各组作品进行评分,投票选出最佳作品;由学生评价他组作品;最后由教师点评总结。
通过小组自评、互评、教师点评,实现多元评价,有助于师生客观了解学习情况,并为老师给予个性化指导提供依据;通过总结帮助学生梳理、建构学习认知,巩固学习成果。
(三)课后
1. 教师在课堂派教学平台上布置作业,学生对课堂上完成的导介词进行完善优化,教师对提交的作业进行评价打分。课后作业与课前、课中作业对比分析,检测教学效果,同时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技能,从而切实提升语用能力。
2. 请“校园体验日”当天负责接待的学生保留导介视频,上传至课堂派,由学生点评,并留存至案例库。通过校园活动实践,实现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迁移和提升。
三、教学时空有效拓展,教学效果明显提升
运用信息化技术有效拓展课前、课后学习时空,大大扩充了课堂容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写作课堂局促、写练时间不够的问题;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以学生实操写练为主的课堂,转变了传统写作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
通过手机课堂派、电子白板等交互式学习手段,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课堂互动频率。通过信息化平台建立多元评价方式,进行过程性数据采集分析,改变了教学结构,使教师能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升了课堂效率,同时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质量。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全程记录保存学生学习成果,使学习成长有迹可循,课堂派保存课前课后作业和评价结果,直观反映学生学习成长轨迹,使教学效果直观可测,并为教师进行个别化指导提供依据。
在当前信息化背景下,本文提出了结合课堂派、交互式电子白板、X-Mind、TeamViewer等信息化平台和软件,有效拓展教学时空、提升教学效果的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相信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信息化教学平台工具的不断迭代升级,此教学模式具有进一步探索的价值。
作者简介:
马红莉(1981-),女(汉族),河南省平顶山人,硕士研究生,任职于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助理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