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4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对学生数学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的方式等方面培养的保障,是一切教学方法得以施展的前提。目前我国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理念落后,强压式、灌输式的教学问题依旧存在。这些不仅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而且遏制了学生能力发展。本文对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 小学数学 高年级 教学有效性
  从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的情况来看,课堂上“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变,教师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不够关注,教学形式呆板,整体教学质量和效率不高。突破这种窘境需要教师坚持不懈地贯彻“以生为本”的原则,回归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这样才能够切实保障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1.师生交流少,学习兴趣不浓。
  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维护“权威”形象,无法與学生平等相处,学生与教师的关系疏离,学习热情不高,学生即便遇到难题,也不敢向教师发问和反馈,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缺乏交流,教学有效性自然无法保障。
  2.教学方式陈旧,信息交流迟缓。
  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总是站在三尺讲台之上,很少下台与学生沟通,教学成了单向的活动,同时教学方式过于生硬,甚至有些教师依旧沿用“填鸭式”、“一锅端”的教学思维和模式,课堂互动少,教学信息滞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大大降低。
  3.教学内容不合理,忽视能力培养。
  小学阶段是学生奠定学习基础,形成良好学习观及学习意识的关键时期。教师在这个阶段应该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但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师在学生知识应用意识方面的培养比较忽视,过度关注学生的分数和成绩,违背了学以致用的思想。
  二、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情境教学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生动化,可以更好地挖掘出数学知识的精髓。教师在课前要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和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在情境设置时要注意层层递进,合理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对知识的记忆会更牢固。
  比如:“圆周长计算”教学,教师应该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学习工具——直尺、圆规等对圆的周长进行测量,接着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大家都见过圆形的水盆(教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小水盆),水盆就是一个圆形在生活实际中的典型应用,那么想一想,如果测量家中圆形水盆的周长要如何进行呢?”水盆是学生生活中每天都会见到的东西,学生很容易将数学知识与其联系起来,因为课前教师已经让学生独立测量了平面中的圆形周长。在创设情境之后,学生就会将这个测量的知识与教师创建的情境建立联系,并且很多学生可以联想到,可以使用绳子围绕在圆形盆的边缘,然后测量绳子的长度,然后还有的学生说可以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周长,课堂氛围一下子活跃起来,知识的传递也从传统的单向传递变成了双向传递,数学知识教学的有效性也因此得到了保障。
  2.拓展环节游戏化,做到寓教于乐。
  游戏教学法是从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规律出发的教学方法,教师运用游戏教学法,能够很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中教师合理地引导,适当地点拨,学生的思路会更开阔,数学逻辑能力、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在游戏中得到提高,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比如:“行程应用题”中的相遇问题教学,教师可以将学生带领到操场上做游戏,在操场上要设定两个定点A、B,然后选择两名学生参与游戏,教师一声令下,两个学生分别从A、B亮点同时行走,教师计时,全体学生一同观察这两位学生的游戏过程,然后思考这个过程中每个要素的变化情况,之后教师使用携带出来的小黑板,用线段表示出两名学生的行程过程,让学生讨论,并一同总结等量关系。之后回到课堂,对相遇问题进行具体讲解,因为学生都参与了游戏,实际观察到了相遇问题的步骤和情况,他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都会更容易。
  3.小学合作探究,强化课堂信息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是强化课堂信息交流的有效手段,很多小学数学课堂教师与学生交流太少,教师一味讲解,学生被动听课,可想而知这样的教学效果必然不好。学生需要参与到学习中,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他们的能力才可以得到培养。小组合作,同样回归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同时也加强了教师与学生及学生彼此之间的联系与交流,使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更生动活泼,学生集思广益,很多问题迎刃而解,教学效率因此得到提高。
  本文对小学高年级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高年级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建议和参考。
  参考文献:
  [1]刘志杰.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科技创新导报,2015(03).
  [2]甘庆军.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华夏教师,2014(12).
  [3]李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J].学周刊,2012(02).
  [4]李冬梅.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探讨[J].学周刊,2011(05).
其他文献
微课由于其短小精悍、主题明确、灵活性强的特点和优势,在教育培训领域崭露头角,受到广大学习者的认可.在气象培训领域,微课的开发和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如何针对不同课程教
(一)1947年3月,为了粉碎敌人的进攻,中央机关和我军主力主动撤出延安。中央决定把中央和军委两大机关分成三个部分: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主持中央工作,继续留在陕北指挥作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国家对于中职院校给予了扶持,使得中职院校有了好的發展前景。然而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好重要的辅助功效。如何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提高其课堂质量,需先针对中职数学教学的课堂现状进行分析。  关键词: 中职数学教学 课堂质量 教学策略  从中职院校的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来看,由于学生数学基础差,缺乏兴趣与好的习惯等众多因素的
本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发现问题,通过内在的活动积极思维,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也提高了学生自身的质疑能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问的勇气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数学生活化重要性的分析,以及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讲解,分析了如何将数学生活化这一思想应用于数学教学中。  關键词: 数学教学 数学生活化 教学策略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它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新课程标准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摘 要: 顾名思义,数学实践是指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以实践活动为手段的一种数学教学活动,它在我国小学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我国小学教师的一种职前培养。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应该富有挑战性和现实性,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验证和推理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实际,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数学实践活动 综合素质 综合能力  一、
摘 要: 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拥有数学学习的好习惯是学好数学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 数学学习习惯 预习 专心听讲 动脑多思 作业  叶圣陶先生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其中良好的思维
摘 要:国家在近年来为满足更多公民的住房需求,推动房地产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不断增加住房公积金的放款量,在以往公积金贷款操作流程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化处理,极大提升了放款速度,拓宽公民购房融资渠道,但同时也增加了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风险。本文主要针对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风险防范与管理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和探究,强化贷款资金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提高对贷款风险的防控能力,推动我国住房公积金事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
“陶行知教育思想”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全新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探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真諦,与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在探究中分析数学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获得发展,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不断提高。  一、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进行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他认为学习需要兴趣的引导和催化,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时,就能积极进
近年来,伴随着大数据的飞速发展,教育教学的信息化手段日新月异,综合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的智慧教室应运而生,并在教学实践中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