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季节池塘水质管理技术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err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池塘水环境既是鱼类生活的地方,又是鱼类天然饵料培植的场所,生态环境十分复杂、变化多端,不断处在矛盾和平衡的过程中,特别是七八月份高温,水质变化更快,易于老化。作为养殖者,必须了解和掌握其过程的变化规律,以不断调整矛盾,实现平衡,预防鱼病,促进生长。本文着重对池塘水质的鉴别与调控,以问答形式提供实用性技术,仅供参考。
  1. 池塘水质包括哪些主要因素?
  池塘水质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三大主要因素。物理因素是指水的温度、透明度、颜色、比重、密度等。化学因素是指溶解氧、酸碱度(pH)、硬度、碱度、有机耗氧量、生物耗氧量、营养盐类、有害物质(硫化氧、甲烷、氨氮、羟胺、亚硝酸盐等)等。生物因素是指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原生动物、轮虫、底栖生物、螺类、蚌类、水生植物和各种鱼类等。以上各种因素不断随着外界环境,如季节、气候、人为因素等的改变而变化;随着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而变化,从而对养殖鱼类产生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2. 如何用肉眼鉴别好的水质?怎样保持?
  凡好的水质,一般呈绿褐色和茶褐色,透明度为30厘米左右。所谓透明度即水的透光度。一般用直径15~20厘米的铁皮板在其上每隔四分之一用黑白油漆相间涂抹,中心穿上细绳,下接锥形小串锤,放入水中,到30厘米左右正好看不见,即透明度为30厘米,或成人手掌弯曲90度伸入水中,当到30厘米左右刚好看不见手掌,即透明度为30厘米。这种水质的水色晴天早晚有变化,即早晨色淡、下午变浓,往往水面上形成暗绿色云块状团。这种水质最适合鲢、鳙鱼生长。当主养草鱼、团头鲂和鲤、鲫鱼等摄食性鱼类时,可加新水将透明度调为35~40厘米。当好水出现时,应予以保持,但随着时间推移,水色变淡成淡绿(黄绿)或淡褐,可通过施肥调节,即每亩施有机肥100千克左右,或碳铵和过磷酸钙各3~5千克;如果水色太浓(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下),则需加入适量新水调节。
  3. 如何用肉眼鉴别坏的水质?怎样调节?
  凡水色变为蓝绿色属于坏水。这种水透明度极小,严重时甚至透明度为0。这种水有毒性,溶氧很低,鱼类易于发生严重浮头和泛池,特别是在天气突变时(气温显著下降或发生雷暴雨)更易造成泛池大量死鱼事故和引发鱼病。这种水质一般发生在池水富营养化的高温季节,水中产生蓝藻。抑制池中蓝藻的方法如下:①每天中午、下午开动增氧机2~3小时,搅动水体;②经常用潜水泵抽本池水冲本池,以搅动水体;③采用多个池塘连通,利用水泵或潜水泵抽第一池水到最后一池,造成水体流动循环;④排出部分池水,加入新水或加入好水质的池水;⑤每月对池塘泼洒菌肥或菌剂2~3次,其用量依说明书。
  还有一种水质也属于坏水,即水色为铁锈色。在高温季节、池水富营养化的条件下,裸藻大量生长形成水华(草绿色),此时水色也有早淡晚浓变化,但当裸藻死亡后成铁锈色浮于水面上,此时水色无早晚变化,并隔绝了水与空气接触,溶氧很低,鱼易发病、易浮头,甚至泛池。这种水质调节方法同蓝藻水质。
  4. 如何用肉眼鉴别老水,怎样调节?
  池塘水质老化后呈灰黑色。这种水用肉眼观察,远看一片黑,近看看到底(透明度高),水色无早晚变化。这种水质浮游生物贫乏,严重缺磷、缺氧,鱼类易于浮头和泛池。调节方法是及时补施磷肥和氮肥。每亩施碳酸氢铵3~5千克或尿素2~3千克,加过磷酸钙4~5千克或钙镁磷肥4~5千克。如果施化肥后(3天左右)仍无明显效果,则应改施有机肥100~200千克,并适当加入新水。
  另一种老水呈乳白色,透明度高,缺氧,水色无早晚变化。这种水质小型浮游动物和轮虫很多,而浮游植物贫乏,人蹲下细看,往往可以看到水边有相当多微小的浮游动物。说明池塘中没有投放花鲢鱼种,或投放太少。对于这种水质,需利用杀虫剂(敌百虫等)杀灭,并结合巧施化肥培植浮游植物,或增放适量花鲢吃食浮游动物。
  还有一种老水发生在春季,往往是施肥后没有及时放入鱼苗进行培育,7~10天后大型浮游动物大量生长,水成团状或片状酱红色(枝角类浮游动物),透明度高,能见池底,缺氧,轮虫和浮游植物贫乏。如果在这种情况下鱼苗下塘,其成活率极低,甚至“全军覆没”。调节方法是排出老水,加入新水施肥或泼洒杀虫剂(敌百虫等)后重新培育水质。
  5. 有的池水为什么长期成泥浑色?如何调节?
  这种水质大多与鲤、鲫鱼混养太多有关,加之投喂人工饵料不足,或竞争不过其他鱼,鲤、鲫鱼在淤泥中觅天然饵料而搅混池水。调节方法是降低鲤、鲫鱼种投放密度,或调整投饵方法,使鲤、鲫鱼能吃到适量饵料,降低挖泥搅水程度。
  6. 为什么池水长期为棕黄色?如何调节?
  这种池水,往往是对鱼类长期单纯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所致,同时鱼种投放量大,产量也比较高。这种水一般透明度低、透光度差,浮游植物贫乏,也易于缺氧,鱼也易发病。调节方法是经常换水,开机增氧,配合巧施化肥和菌肥或菌剂调节水质,并对鱼类适当增加天然饵料(如对草鱼投喂一定量的青饲料)。
  7. 在什么情况下水质氨氮和亚硝酸盐过多,使鱼类不同程度中毒?如何调节?
  水质氨氮和亚硝酸盐过多往往发生在春夏之交、夏季和秋冬之交,这些季节气候多变,水质过肥造成不同程度污染,或不同程度污染的外部水源入池,同时在池水偏深的条件下,池底层水体长期缺氧,氨氮、亚硝酸盐和其他有害物质生成并积聚,随着气候突变,这些物质扩散至整个水体,对鱼类构成毒害。一般要求池水中氨氮0.05~0.10毫克/升,亚硝酸盐氮0.05毫克/升以内。调节方法是经常开增氧机和加入新水,冲动水层,特别是在天气突变前后,或采用多个池塘连通,一机提水,经常进行池间水体循环,不断改善底层水体溶氧状况,促使多种有害物质氧化、转化;或采用鱼池与水稻田或其他水体循环净化。此外,在这些季节每月施菌肥或菌剂2~3次,其用量见说明书,以改良池底生态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各种调节措施还是预防鱼病的有效举措;还需强调的是,这些有害物质对鱼的毒害,往往还会造成鱼病的误诊,并且因找不到鱼病病因,对造成继病治疗效果不佳。
  8. 为什么对一些池塘施肥效果不好,如何改进?
  常常有渔民反映,施肥后水肥不起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经常遇到的原因如下:一是水体某些营养元素缺乏,例如长期使用化肥,后来效果就差,应是无机肥、有机肥结合;二是鲢、鳙鱼密度放养过大,对水质、浮游生物强度滤食,再生能力降低;三是池塘中水草或其他丝状藻类或螺蛳、河蚌较多,对营养盐类争夺或浮游生物争食;四是各类渔药过量和滥用。因此,必须对因调节。
  9. 为什么春、秋两季水质较好?如何利用?
  春、秋两季昼夜温差较大,水体是自然上下对流交换,整个池塘处在良性循环过程中,同时这两季气温、水温不高不低,鱼类感觉良好,水环境优越,鱼类吃食正常和生长加快。因此,充分利用良好的季节,加强饲养管理,防好鱼病,以提高产量、改善质量;当然重视改善夏季对鱼类和环境的影响,才能获得更好的养殖效果。
  10.改良池塘水质环境的技术措施有哪些?
  传统方法:①经常加入新水,适当排放老水;②科学使用增氧机,进行机械增氧和推进生物增氧;③合理施肥、投饵;④滤食性鱼类(鲢、鳙)和摄食性鱼类(草鱼、青鱼、鲤鱼、鲫鱼、鳊鱼和名优鱼类等)主次分明,合理搭配(鲢鳙一般占15%~20%);⑤生石灰清塘,高效低毒药物杀虫,巧施化肥。
  新技术:①泼洒有益微生物菌肥和菌剂;②池塘连通水体循环,自然净化系统技术;③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生态工程技术。
  作者简介:白遗胜 研究员(本刊编委),长期在渔业基层从事淡水养殖科研与推广,取得多项成果,发表论文40多篇,主编和参编著作10多部。联系地址:湖北省荆州市北京中路长江水产研究所 邮编:434000。
其他文献
首先把待配的主要原料如玉米、麸皮、草粉、豆粕等称好,分别放置,再把骨粉、石粉、微量元素、食盐和维生素分别称好。分别放置。一般情况下通常以豆粕为载体(因为豆粕的流动性好
针对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经营困难的情况,国家提出了"债转股"的改革措施.作者鉴于国有企业"债权股"改革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在改革中应坚持
一、会计国际化趋势与国家化特征当前,由于国际经济交往日益增多,会计的规范领域已超越国界,形成了国际化趋势,各国在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同时,都在按其自身的期望发展本国经济,因
略论会计是财务的一部分□文/冯均科会计是财务的一部分,这是一种曾得到普遍认可的传统看法,但随着十余年以来我们对会计工作的重视,特别是“会计管理”概念的提出,财务与会计谁包
1998年3月20日,我国财政部,正式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从该项准则的内容来看,在一些主要的地方与美国现金流量表准则有所差异。笔者认为,这些差异是我国现金流量表准则制
羔羊育肥,就是对出生后的公羔羊采取前期放牧加补饲,后期舍饲强度育肥的办法,使其实现当年产羔当年出栏,以此提高饲养经济效益的饲养方法。1羔羊育肥的好处肥羔瘦肉多,品质嫩
在内蒙古冬季气候寒冷,为了猪只能正常生长发育,猪舍常需要供热取暖。取暖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其中地热采暖是一种采用PE-RT管材料直接铺设在地面并封装起来的一种低温热水地板
1发病原因鹌鹑啄癖症包括啄鼻、啄羽、啄蛋、啄肛、啄趾等。本病发生原因较复杂:①日粮不足使鹌鹑处于饥饿状态;②饲养条件不良,温湿度不适宜,通风不好,光线太强,饲养密度过大,鹑舍
2005年6月,新疆塔城市某蛋鸡饲养的3000只35周商品蛋鸡死亡率3%,产蛋量下降至62%,经综合诊断为白痢沙门氏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