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窑的瓷瓶

来源 :数学大王·趣味逻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ster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事背景:博古斋是一家出售古玩的店铺。古玩店铺的东家、掌柜和伙计都必须有超强的判断力,才能识别出精品。
  出场人物:赵掌柜、伙计王二、刘主事、李老板
  第一幕
  上午,博古斋,伙计王二扫着地,赵掌柜喝着茶。门口进来了一个官员模样的人。王二看着是个生人,连忙上前招呼。
  王二:大人,来买古董吗?
  刘主事:你们掌柜在吗?
  王二连忙把刘主事带到赵掌柜面前。
  王二:赵掌柜,有位大人要找你。
  赵掌柜:王二,赶紧看座,倒茶。
  刘主事:掌柜的,我是户部的刘主事。请问你们这里有龙泉窑的瓷瓶吗?
  赵掌柜:刘大人,这东西珍贵得很,我们这里没有。
  刘主事:我听人说你们店的瓷器是最全的,没想到你们也没有。
  赵掌柜:龙泉窑的物件很少能遇到,我们这里虽然是瓷器最全的店,但目前也没有现货。
  刘主事:赵掌柜,我真是急用,您能不能帮帮忙?多少钱都行。
  赵掌柜:龙泉窑的瓷瓶一个至少得10万两银子。
  劉主事:这个价格绝对没问题,不过你要尽快弄到!最多一个月,不然我也等不及了。
  赵掌柜:放心,一个月没问题。
  第二幕
  20天后,博古斋,赵掌柜忧心忡忡地来回踱步。
  赵掌柜:唉,这各大古玩店都找遍了,街头巷尾也寻遍了,怎么就找不到一个龙泉窑的瓷瓶呢?
  王二:这可怎么办?我们去外地找找吧。
  赵掌柜:不行,这件事情要在一个月里办好,现在时间已过了一大半,去外地也来不及了。这刘主事三天两头过来催,怎么办啊?要是不能按时交货,不但钱赚不到,就连店的声誉也会受到影响。
  第三幕
  又过了几天,一个老板模样的人走进博古斋,但他身上的衣服却有些破旧,手里拿了一个包裹。
  李老板:谁是掌柜?
  赵掌柜:我是。请问老板怎么称呼,有何贵干?
  李老板:我姓李,家里做生意破了产,欠了不少钱,想出售个祖传的古董。
  赵掌柜:李老板,你放心,小店一向价格公道。请问你要出售什么宝贝呢?
  李老板:我家里有个祖上传下来的龙泉窑瓷瓶,一直舍不得卖,现在走投无路了,只能到您这儿碰碰运气。
  赵掌柜听到后十分激动,连忙打开包裹,果然看到一个龙泉窑的瓷瓶。
  李老板:我急用钱,您如果不收就算了,我再拿去别家看看。
  距离一个月的期限还有3天了,赵掌柜特别心急。他害怕错过这个瓷瓶,简单查看了瓶身后,判断瓷瓶是龙泉窑真品,于是立刻用5万两银子买下了瓷瓶。
  第四幕
  赵掌柜这几天心神不宁:瓷瓶收到了,可是刘主事却不上门了。这天一早,赵掌柜让王二去户部找人。
  王二:掌柜,不好了,户部说没有刘主事这个人!
  赵掌柜:不会吧?
  赵掌柜愣了半晌,赶紧把龙泉窑瓷瓶拿了出来,拿出放大镜,仔仔细细看了一遍,终于在瓶底发现了一些蹊跷。
  赵掌柜:我们中计了,这个瓷瓶是假的!
  幕后真相
  逻辑学的基本规律中有一个“充分理由律”,即形成一个观点或者做一个决定,需要有充分的理由作为支撑。
  赵掌柜是古董行里的专家,身经百战,按道理他一般不会收到假货。所以,在这个例子中,骗子团伙的手段非常狡猾。
  如果只有刘主事一个骗子,那么赵掌柜做出进行这笔交易的理由如下:
  以赵掌柜的丰富经验,在刘主事和李老板单独出现时,赵掌柜做出错误决定的可能性比较小。
  但是在这个故事中,两个骗子组成了一个团伙,那么,赵掌柜做出进行这笔交易的理由就会充分很多:
其他文献
故事背景:李亨是鄞县的县令。有一天,他接了一起“茄子被盗案”。  出场人物:李亨、县民甲、县民乙、衙役  第一幕  清晨,县民甲的菜园中。  县民甲:天哪!谁干的,我的茄子都去哪儿了?  第二幕  上午,县衙。  县民甲:大人,小人家里以种菜为生。今日我发现有人偷了我家的茄子。  李亨:茄子大概是什么时候被偷的,你可清楚?  县民甲:我天天去菜园子,昨天还在,应该就是在今早被偷的!  李亨:这么多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以他们独特的语言形式,表达了他们的生命体验,千百年来滋养着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精神家园。选入我们课本的文言文是古代文化的名篇佳作,是古代文化精髓的鲜活体现。然而,我们的学生不懂得为什么现在还要学这些“之乎者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索然,甚至厌倦。究其原因,发现这与我们教师的教学有直接的关系。教师进行文言文教学,机械、古板地照本宣科,脱离生活实际,导致学生茫然与迷惑,消解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时常会发现很多高一新生入学后的一个月甚至一个学期都无法找到学英语的感觉,他们仍想当然地认为学习英语就是背诵单词,只要单词记熟了,学习就没有问题。事实上,高中英语学习比初中英语要繁杂很多,主要表现为词汇量更大、语法知识更多、阅读难度更深以及对写作和听力的要求更高,知识体系更加完整。因此,教师在对高一新生的英语教学中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新生能否更好地从初中英语向高中英语学习过渡,
汉乐府《陌上桑》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曹旭先生说:《陌上桑》“为了反击丑恶与卑鄙,全诗通篇写美,以美压邪。”(《古诗十九首与乐府诗选评》)从以美压邪的角度领悟《陌上桑》的题旨,的确深中肯綮,深契诗心。细细演绎,亦不难发现,诸多的描写都是围绕着人物美展开,剖析罗敷这一人物之美,诗人的写作意图便清晰呈现。    一、装饰美凸现罗敷爱美之心    中国古代诗歌注重人物美的描写,《诗经》《楚辞》中就有许多
长期以来,我们对课堂教学研究投入了很多精力,但对作业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教师用以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作业形式层出不穷,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机械抄写、简单重复、“题海战术”等。学生忙于应付作业,教学效果事倍功半,学生对作业的忽视和厌烦的程度让教师感到吃惊和无奈。观察同行们的教学过程和反思自身的教学,笔者认为目前初中英语作业布置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内容单调,枯燥,无趣;要求  整齐划一,一刀切;形式单一,缺
阅读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设疑、启发、引导等具体方式把阅读和思考的主动权和空间还给学生,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下面结合自己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谈阅读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    创造性阅读就是读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价值观、所处环境等对课文进行非常规的理解,在掌握原意的基础上,把作者想说的话说出来。  1.激励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在对课文的理解中,要求学
了解英美人的写作习惯是做好完形和阅读题的基本。  了解了英美人的写作习惯及英文的文章大体结构,我们只要读几个英语句子即可明白全文的大体意思。首先他们把最重要的东西几乎都是放在段首,即主题句;然后举例说明,即围绕中心展开论述、说明;最后明确表明作者的观点。这就是英美人写作方式的“三部曲”。明白了英美人的写作习惯,我们在做题时,会感觉容易得多。下面我们总结出做好完形填空题的四个步骤。  一、细读首句、
古人云:“意者,一身之主也。”“意,犹帅也。”这里的“意”即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所谓立意创新,就是要言人之未言,发人之未发,想人之未想,即占据文章立意的制高点,这样才能把自己的独特发现和真知灼见传达给读者,让读者的精神为之一振,从而得到启迪和美感。  要想使文章有新意,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来进行:    一、运用发散思维来立意创新    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的实质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意
2009年高考已尘埃落定,命题选材多是围绕自然与社会展开,关注“我”与社会生活、“我”与人生哲理、“我”与青春成长、“我”与思辨智慧、“我”与历史文化,在观察、体验中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的精神,在感悟时讲求发展、创新。可以说命题材料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诸多领域,个中涵盖学习必需的政治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等基本层面,但内蕴还是聚焦于“我”游走在哲理和现实之间,那2010年高考作文命题会在平
古诗词的赏析是高考试卷中难度较大的试题,从2009年安徽省高考试卷分析中可以看出,学生平均分仅为1至2分。如何鉴赏诗词,使学生在考试中有的放矢、拿到分数,是摆在老师面前一项重要任务。笔者认为,鉴赏诗词如果能掌握一定的规律(顺序、技巧),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应从诗词题目入手。  题目是诗词的眼睛。相当数量的考生看到一首诗词后,马上就其诗句进行分析或从问题入手来找答案,根本不关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