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策略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g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光是怎样传播的》一课教学为例,论述小学科学课走向深度学习的探究活动策略,提出重构学习目标、重整意义联结的学习素材、重塑思维进阶的学习活动、重审批判建构的学习体验,构建突出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深度学习课堂。
  【关键词】小学科学 探究活动 《光是怎样传播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5-0054-02
  小學科学课堂教学中,以探究为核心的学习方式对于师生来说早已不陌生,但大多数学生的探究学习浅尝辄止,不少教师的探究指导常常浮于表面。缺少“好评”、缺乏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大体表现为教学目标缺立意、学习素材缺联结、学习活动缺进阶、学习体验缺批判。如何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实现深度学习,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问题。下面,笔者以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光是怎样传播的》一课教学为例,谈一谈小学科学课实现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
  一、厘清内容,重构学习目标
  科学学习活动的目的是什么?《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一书提到:“科学教育的目标不是去获得一堆由事实和理论堆砌的知识,而应是实现一个趋向于核心概念的进展过程,这样做有助于学生理解与他们生活相关的事件和现象。”在教学中,如果教师仅仅聚焦显性的、具体的科学概念,很难引导学生形成对世界的整体认识。
  在以往的教学中,《光是怎样传播的》一课学习目标常常定位于“光是直线传播的”这一具体概念上。然而,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科学探究活动设计,本课学习目标应侧重于“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很小的微粒构成的”,这一核心概念与物质的本质属性有关。也就是说,该课的学习目标应定位于“光的波粒二象性”,即“光能像波一样向前传播,有时又表现出微粒的特征”。这需要教师重新审视、厘清学习内容,把握学习内容所暗含和指向的核心概念,并将其分解成一个个典型素材,用恰当的、生动的方法打造学习内容框架,从而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大概念,理解周围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思维是科学课堂教学师生的核心活动,是科学学科的本质特征,科学探究应是基于思维的探究。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设计中,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对学生发展的定位,总会形成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师设置了不同的学习目标后,势必对探究活动有不同的安排;侧重不同的探究活动,势必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也可能引发孩子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光是怎样传播的》一课教学中,其学习重点是“用实验来验证光是如何传播的”,对于这个问题的验证,实验步骤清晰、操作简单。教师在探究活动设计中,可以通过提出假设、判断推理、操作验证来探究“光的本质特征”,明确学习目标的设置,从而让学生在获取基础知识的同时,促进抽象思维的发展。
  二、寻找学习素材,探究活动设计
  (一)寻找素材
  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教师应从学生生活中熟知的、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引领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有关的学习素材,并为他们提供参与实践探究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从而对科学产生亲切感。《光是怎样传播的》一课中,师生的探究学习活动通常以手电筒光、汽车灯光以及树间的阳光为案例,实现对“光是直线传播”概念的理解。然而,这些实例仅仅是对“光是直线传播”的枚举,并非论证的雏形。教师可以选择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具有与光的传播本质有着更多相似的事物,比如足球、乒乓球等,作为概念形成的媒介。重视引导学生利用“科学模型”认识周围的世界,理解事物的规律。教师需要从学生需求、生活经验、认知特点等方面加以考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化的科学概念,寻找到适切的探究素材。
  (二)活动设计
  中国工程院韦钰院士在“围绕概念和模型组织教学”讲座中提到,认知科学和神经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围绕模型和概念学习是有效的学习方式。模型能够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概念,在学习过程中提取有用信息,然后运用抽象、概括、类比、联想等方法获取概念、建构意义并解决问题。在《光是怎样传播的》一课的教学中,实验活动常常利用手电筒的光,透过放置在一条直线上同种规格纸板中间的孔,照射到纸屏上,再将这些纸板偏离原来的直线,观察手电筒的光能否通过纸板中间的孔,照射到纸屏上,学生通过探究得出“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结论。教材设计的实验大多过于贴近学生的生活,很多学生不用做实验就知道结果,探究兴趣不高。对此,教师可以重新设计探究活动,如选择足球射门路线,围绕可见的足球运动轨迹,如平直地滚球、大弧线香蕉球、小弧波浪球等,推测不可见光的传播路线。这一探究学习内容既与学生生活体验密切相关,又充分体现了深度学习的过程性特征。
  三、把握实证,创新学习活动
  (一)从证实到证伪
  韦钰院士指出,科学教育具有多方面目标,科学教育应该致力于收集和实证的科学能力。科学的实证逻辑包括证实和证伪,证实和证伪属于同一主题下并存的探究活动,两者是科学探究实证的重要形式。证实作为实证活动的主要形式,一般基于大量观察和实验(借助仪器观察)的正面事实和证据,充分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而证伪作为实证活动的另类形式,一般基于相反例子,但与证实具有同等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证实和证伪对提高学生思维的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光是怎样传播的》一课中,学生利用打孔的卡纸、光屏,证实小孔在一条直线上,手电筒正对最前面卡纸上的小孔,光能够照射到最后的屏上,形成一个明亮的光点,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除了上述方法,学生还可以有证伪的方法,如果用的是弯管,光从这头射进去就不会从另一头射出来,我们的眼睛无法从另一头看见光亮,这也证明了光是直线传播的。可见,科学探究活动是一个求真的过程。学生只有经历一次次收集证据的过程,才能把握基于事实的严密实证过程,得到的科学结论是真实、可反复验证的。
  (二)从实操到思想实验   科学实验是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概念的重要支撑,由于科学实验受限于物化的实验主体、仪器设备、客体对象等,学生可以在头脑中进行理性的思维活动——思想实验,这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形式。科学实验中多种科学仪器的使用让人们获得更丰富、更精确的感性材料,更快捷地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为了克服物化实验条件的各种限制,科学家在自己的认知活动中常常利用思想实验解决问题,即利用想象力去解决现实中无法做到(或现实未做到)的实验。例如爱因斯坦有关相对运动的著名思想实验。在《光是怎样传播的》一课教学中,学生利用实物卡纸、光屏、手电筒探究光的行进路线,也可以借助日常经验积累按照实验的要求,在头脑中想象一颗光子(微粒)传播到达光屏的过程。可见,思想实验对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精度及创新能力的发展富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四、探究反思,升华学习体验
  (一)反思学习
  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提高自我纠错能力,也可以引导学生检验实验方案的合理性,提出修正方案,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做到刚柔相济。所谓“刚”,主要体现在探究严谨两个层面,有助于发展学生探究的创造性、严密性,以及积极的人际交往态度。在《光是怎样传播的》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不同的实验方法支持同样的结论吗”,这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效途径。通过不断质疑、探究,学生可能得出的结论是:光以肉眼无法分辨的横向波纹形式直线传播,也可能以一颗颗子弹的形式直线传播。虽然学生得出的结论与教材有出入,但这样的实验过程与学生特定时期的认知相吻合。此外,教师要创设“质疑问难”的研讨氛围,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比如教师和善的举止、风趣的言谈、适时的点拨;同伴愉快的合作、积极的交流、善意的评价等,鼓励学生不断生疑、大胆发问,对问题始终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他们主动质疑的能力。
  (二)結构化板书设计
  教师要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对板书进行分析、设计以及完善,并通过板书指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建立学习过程的架构。在《光是怎样传播的》一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图文型的结构化板书勾画概念,呈现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学生的思维过程(如图1所示)。
  板书的结构化设计引导学生分析、整理各种信息、实验数据和证据,学生应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通过分析和归纳找出规律、得出结论,促进求真、求实学习品质的形成。
  总之,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科学探究教学,教师要对学科教材再理解,对教学行为再转变,让学生理解概念、解决问题,妥善处理学生主体和教师指导的关系,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把活动做得更深刻,让学生学得更扎实。
  【参考文献】
  [1]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靳玉乐.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
  [3]浙江省教育厅师范处.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温·哈伦.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11
  [5]刘恩山.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6]多诺万(美).学生是如何学习的—课堂中历史、数学和科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余化龙(1976— ),浙江衢州人,高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为小学科学教育和研究。
  (责编 杨 春)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基于教师权威性过强不利于学生探究性思维形成的问题,提出教师要适当地放低姿态,通过各种形式的追问促进学生思考的教学建议,从而全面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  【关键词】姿态 追问 探究性学习 探究能力 课堂参与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1-0039-03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引导学生丰
期刊
【摘要】本文以桂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绚丽的少数民族美术文化宝藏》的教学设计为例,论述依托本土资源开展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的实践,建议教师课中通过激趣导入,引导学生发现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知美;适当设疑,引导学生评价美。  【关键词】本土资源 “欣赏·评述” 《绚丽的少数民族美术文化宝藏》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1-0088-
期刊
【摘要】本文以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为例,论述利用群文阅读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方法,建议通过群文阅读的比较、整合、运用等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以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认知。  【关键词】群文阅读 语言建构 运用能力 部编版教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5-0060-02  部编版教材中高年级的课文编排呈现单元整体的特点,单元要素的定位明确,
期刊
【摘要】本文以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一课的教学为例,论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长征精神教育的方法:让学生重温革命岁月,从文学的角度感悟红军长征的伟大精神,升华长征精神内涵,以此彰显语文教育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七律·长征》 长征精神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1-0113-02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
期刊
【摘要】本文以《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为例,论述借助数学模型引领小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途径,提出运用计数器构建十进制模型、通过不同图形表征强化学生对概念本质的理解、借助数轴模型拓展数系结构等教学建议。  【关键词】数学模型 《小数的初步认识》 小学数学  知识体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1-0106-0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送教上门”的内涵,根据“送教上门”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概述南宁市上林县行政部门和特殊教育学校开展“送教上门”的路径,并以一名非听力损失的语言障碍学生为例,论述教师对“送教上门”对象开展个别化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送教上门 语言 康复训练 特殊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1-0036-03  “送教上门”是实现教育公
期刊
【摘要】本文以季羡林的《夹竹桃》一课的教学为例,论述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建议教师挖掘教材中看似“不合理”的内容,为课堂教学另辟蹊径,使其成为有趣的切入点和学生的思考点,从而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高年级语文 文本 “不合理” 高效课堂 《夹竹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5-0074-02  在准备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夹竹桃》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开展寓言教学的方法,提出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在品悟中悦纳、在讲述中积累、在运用中提高的教学建议,从而发挥教材文本的最大价值。  【关键词】寓言 特点 文本 价值 语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5-0092-02  寓言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本体裁。寓言常常运用类比的手法,将一个深刻的大道理蕴藏在简单的小故事中。对于
期刊
【摘要】本文以《司马光》《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为例,论述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年级文言文教学策略,建议教师结合教材文言文的选文特点,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挖掘文言文精髓,感悟文言文的价值引领;通过诵读、对比、角色体验、拓展延伸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文言文 部编版 中年级 《司马光》 《王戎不取道旁李》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在习作单元教学中如何灵活运用“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单元习作”五个板块为习作教学服务,提出从单元整体入手,将各板块构建成一个整体,形成单元习作核心主题,运用板块资源,总结出“学法—得法—用法”的教学策略,突破教学重难点,实现本单元习作教学目标。  【关键词】习作单元 板块资源 学法 用法 得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