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感恩教育跑偏了

来源 :妇女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ouwei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语:
  作家梁晓声说:“爱是双向的。只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没有孩子对父母的爱,这种爱是不完整的。”因此,我們应该从小教育孩子懂得感恩。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有不少家长的方式方法存在问题——
  缺乏感恩教育,孩子不懂得感恩,就会把别人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觉得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
  (管先生,灯光设计师)
  我儿子上幼儿园中班,因为从小被娇宠,脾气特别大,天天都有让他不满的事,似乎我们付出再多都难以满足他的要求。
  有部电视剧叫《带着爸爸留学》。剧中孙红雷饰演的爸爸不放心儿子去国外留学,一路陪伴、照顾。可儿子不领情,失恋了闹情绪,挂科了闹情绪,深更半夜把爸爸丢在异国的旷野里。当得知自己不是爸爸的亲生儿子时,他更是怨天尤人。爸爸忍无可忍,责问儿子:“我们欠你了吗?这19年我们竭尽全力爱着你,我们不欠你什么!”他骂醒了儿子,也提醒了我——必须教孩子学会感恩,否则孩子会把别人的付出视为理所应当,觉得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随即,我有意做了以下几件事:
  设置“感谢瓶”,跟孩子一起坚持感恩21天。
  我和儿子商定一起做一个游戏,名为“我们的感谢瓶”。游戏规则是,每天画出或写下自己想感谢的人或事,并放进瓶子里,坚持做21天。他陆续写下了以下感谢的话:“感谢老师今天教了我很多有关动物的知识。”“感谢同桌送我棒棒糖。”“感谢外婆给我做好吃的鱼。”语言朴素,感情真挚。不会写的字,他就用拼音代替。
  我每天也有要感谢的人或事,比如同事 李姐帮我制作表格,我很感谢她;小区管家帮我把快递送到家,我很感激;等等。我还有意当着儿子的面说出感谢的话,比如妻子为我捏捏肩膀,儿子给我端杯水,我都大声说“谢谢”。我以身作则,及时表达感恩之情,加上家里有着浓浓的感恩气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子。有一天我感冒了,让儿子陪我下楼取网购的生鲜。见到送货员,儿子脆生生地说:“谢谢叔叔!我爸今天嗓子哑了,我替他说谢谢。”送货员先是一愣,接着就开心地笑了,我儿子也笑了,大家都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
  正如一位心理学家所说:愿意表达感谢并善于表达感谢的人,会生活得更美好。因为他们对幸福的感知力更强,更容易获得满足感。
  感恩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感恩风声琴声。
  我每天去幼儿园接儿子,会领着他步行回家,一路上有很多值得感恩的事物。春天,我们为鲜花满径感恩;夏天,我们为声声蝉鸣感恩;秋天,我们为蓝天白云感恩;冬天,我们为皑皑白雪感恩。
  路上有一户人家,时常传出叮叮咚咚的琴声。儿子会驻足聆听,当琴声停下时,他会对着窗口说:“谢谢!真好听!”
  感恩家人,把爱勇敢说出来。
  央视有一则《给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很感人,也让我深有感悟:表达感恩,真是一种心灵健康与彼此相爱的传承。恰好有一次,幼儿园给孩子布置了一项作业:回家给老人洗脚。在我们的劝说下,我父亲脱掉皱巴巴的袜子,让孙子给他洗脚。我儿子发现爷爷左脚上有个伤疤,很好奇。爷爷告诉他:“你爸读高二那年,为了抢收稻谷,我一连收割了两天,实在太累了,不小心被镰刀割到了脚,留下了这个疤。”
  我鼓足勇气对父亲说:“那些年,真是辛苦您了!”说实话,我不是个善于表达感情的人,尤其是对有些古板、严肃的父亲。说出这句话,我真有点难为情,但我父亲听了却很高兴,说:“辛苦也值得,你和你弟都出息了!”
  就这样,我身体力行,勇敢表达对家人的爱。幼儿园的作业也变成了增进家人感情、彼此表达谢意的好机会!
  尼采说:“感恩是灵魂上的健康。”父母创造机会让孩子表达爱与感激,孩子爱的能力会越来越强,越来越快乐。如今,我儿子已经比以前懂事多了,不但不再总是发脾气,而且懂得了关心、体谅我们。
  把感恩教育当成功利手段,或进行道德绑架,都难以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因为感恩是发自内心的原始情感
  (孙女士,35岁,工厂生产总管)
  我非常希望我儿子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因此特别注重培养他的感恩品格。但我发现,当下有很多感恩教育跑偏了。
  我儿子今年6岁,我给他报了一个篮球俱乐部的儿童篮球训练班,学费不菲。母亲节那天,儿子送给我一张印着俱乐部LOGO的卡片,上面写着:“亲爱的妈妈,谢谢你为我做的一切!虽然打球很辛苦,但是我感恩,我要让你的钱不白花。”
  这不是我儿子说话的风格,他为何写这些?他解释说:“为了兑换积分,必须一字不落地按教练说的写。”我恍然大悟:这是教育机构在“消费”孩子的感恩之心。这种貌似感恩教育、实为商业营销的方式让我很反感。
  暑假,我老公决定给儿子报名参加一个“行走感恩营”。老公说:“孩子不知感恩,是因为生活太舒坦了。不知什么是恩,何谈感恩?当孩子日行十几里,脚底磨出水泡时,会觉得能休息一下就是值得感恩的事。”
  儿子去参加夏令营的第三天就生病了。我当时出差在外地,当我出差结束赶回家时,发现儿子瘦了一圈。儿子跟我讲了夏令营活动的各种细节,我觉得很不对劲。上网一查,主办活动的机构居然有“前科”,其创始人曾以帮孩子戒网瘾为名带孩子步行拉练,类似于魔鬼训练,让孩子备受折磨后“幡然悔悟”,结果导致一个孩子差点丧命。
  适当吃苦有益于孩子成长,但吃苦与感恩我认为不能画等号。有些孩子在夏令营表现得脱胎换骨,感恩父母,只是想通过“演戏”达到“早点回家打游戏”的目的。网上报道某些机构让学生集体在操场上给父母洗脚、向父母磕头,我很不赞同。因为孩子是人,有思想,有尊严,对父母感恩不是表演。不能把感恩当成一种功利手段,或进行道德绑架,因为感恩是发自内心的原始情感。
  我觉得最好的感恩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是把生活的原生态展示给孩子。一方面,我们要对配偶感恩,对父母孝顺,给孩子做榜样。另一方面,不要以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会,就包办代替。让孩子适当参与家务,了解父母的艰辛,体会生活的不易,他们才会更加珍惜拥有的一切,并懂得感恩。   感恩教育不能只耍嘴皮子,要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双向感恩,多向感恩,用实际行动感恩
  (齐教授,儿童心理学家)
  很多人通过“辨对错”“讲道理”教育孩子,希望借此帮助孩子懂得感恩。每当孩子与父母发生分歧,说几句发泄情绪的话,或者不顺父母的心意,就会被指责“不懂感恩”。其实,大多数时候孩子发泄情绪跟懂不懂感恩无关,父母动辄上纲上线,无疑会给亲子双方带来困扰——孩子因为被父母误解而痛苦,家长则觉得自己越付出越被辜负。那么应该怎么做呢?
  要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双向感恩,多向感恩,用实际行动感恩。
  调查显示,父母越尊重孩子,孩子会越懂得感恩。父母经常表达对家人的感谢之情,孩子就容易获得良好的自我形象,更容易善待身边的人。
  感恩是一种情绪的流淌。孩子快乐成长,保持身心健康,与身边的人互动良好,自然会萌生感恩之心。家人之间彼此相爱,彼此感恩,能够营造积极的家庭氛围,提升全家人的幸福感。
  打压与体罚,跟感恩教育背道而驰。
  感恩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问题,比如情绪波动,发生冲突,说出悖逆顶撞的话语等。家长不应上纲上线,更不能强行要求孩子“必须”怎样。心理学家认为,打压与体罚会导致孩子共情能力低下,同理心差,进入学校或踏入社会后会被人际关系所累,也无法处理好亲密关系。
  在第二个案例中,家长对于“吃苦教育”的思考很深刻。有些孩子但凡受点委屈,就感觉全世界都欠他。这种情况下,光让孩子吃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智慧地引导、陪伴孩子,否则孩子“行为变乖”的同时可能会产生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要适度示弱,适度放手。
  感恩教育要激发孩子爱的动力。作家郭敬明在《夏至未至》中写道:“年少时,我们总以为父母无坚不摧,直到撞破他们的无助,才明白那是因为爱,他们才愿意扮演英雄。每个孩子都会经历那样的时刻,突然想快点长大,庇护父母,像他们曾经庇护我们那样。”网上曾有一张被多次转发的地铁抓拍:在地铁上,一个小男孩努力踮起脚,抓住拉环,咬紧嘴唇,用力保持平衡,只为支撑起倚靠在他身上小睡的妈妈。他看到妈妈也有依靠自己的时刻,心头肯定陡然升起一股担当的愿望与感恩的情感。
  当父母适当示弱,让孩子看到生活的艰辛时,孩子才能够有机会接触生活的真相,發自内心地愿意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太多中国家长习惯于默默负重前行,刻意留给孩子一片岁月静好的假象。殊不知,这种过度保护,会让孩子生活在虚假的世界里,习惯于对父母的付出熟视无睹,哪里还会懂得感恩?只有让孩子接触真实的世界,他们才会生发出真实的感恩之心,成为一个感恩他人、造福社会的人!
   〔编辑:冯士军〕
其他文献
心语姐姐:  女儿上高一,喜欢上一男生,对我的制止特别反感。我一说她,她就跟我吵架,出言不逊,还满脸嫌弃我的样子。我从未因她考试差骂过她,现在她却说我因她考不好骂她甚至打她,我真的很无语。心语姐姐,我该怎么办?有时真想干脆搬出去远离她。  小萍  小萍妹妹:  问题孩子的產生,和原生家庭有关,也和父母有关。孩子永远是父母的复印件。所以,看到您大倒苦水,我更同情孩子。你一直在用自认为正确的方式管理孩
期刊
周四下午,我正忙着,突然接到小易的电话:“李哥,我没通过试用期……”  小易是我的一个前同事,之前负责我们公司的网络,技术很牛。他在职的几年,公司里的电脑和网络几乎没有出过问题。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公司不得已宣布解散。  我在一个微信群里看到有人发布招聘网管的信息,便转发给了小易。  小易很快给我回话,对方让他第二天去面试。那家公司在深圳最好的写字楼里,离他住的地方也很近,地铁三站路就到了。
期刊
一个90后小伙子,用手中的针线,在杭州街头不仅缝补迪奥、香奈儿等国际品牌的衣服、包包,还常被高价邀请去缝补保时捷、奔驰等豪车的敞篷——  大小伙子不顾家人反对,郑重宣布: “我要自立门户,到杭州武林银泰门口做缝补生意。”  董怀利老家在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九龙镇五坑村,他从小就经常看到母亲王素珍在昏暗的灯光下低头缝补衣物。母亲祖传的缝补手艺在当地远近闻名,经常会接到一些缝补活儿。  1998年,王素
期刊
问:2003年,郑强通过熟人在当地的中国移动营业厅办理了尾号为6个5的手机号。2017年,郑强去世,其房屋、存款等遗产的分配方式各继承人均达成一致,唯独对手机号的使用权归谁有争议。其大儿子郑志认为,他多年以来一直跟随父亲做生意,好多生意伙伴都是通过该手机号联系,要求将该手机号归他使用。二儿子郑向认为,虽然大哥跟着父亲做生意,但是他向相关机构询问得知,该手机号价值10万元,价值巨大,自己也拥有继承权
期刊
心语姐姐:  我介绍朋友来公司,同事把我们捆绑在一起,就连她做错事,老板也是跟我说。我对她包吃包住一个月,感觉距离太近,就让她搬走了。现在大家又说我是为了和男朋友一起住才赶走她的。我对此特别烦。心语姐姐,我做错了吗?  环雅  环雅妹妹:  你一开始没有明确设定自己的界限,所以给朋友介绍工作并包吃住。这一切源于自发的友谊,无可厚非。但是很显然,你朋友对于人情世故没那么通透。现在她已经搬出去了,你还
期刊
人为什么喜欢吃零食?心理学认为,吃零食与自我抚摸,两种行为的机制是相同的。吃零食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填饱肚子,而在于对紧张情绪的舒缓和内心冲突的消除。  吃零食能让人放松。当食物与嘴部皮肤接触时,一方面它能够通过皮肤神经将感觉信息传递到大脑中枢而产生一种慰藉,使人通过与外界物体的接触而消除内心的孤独;另一方面,当嘴部接触食物并做咀嚼和吞咽运动的时候,可以使人转移对紧张和焦虑的注意,在大脑的摄食中枢产
期刊
编辑同志:  我在外企工作,中午没有午休时间,本来挺习惯的,但最近我午饭后总是犯困,不打个盹儿就没精神。请问,为什么饭后容易犯困?我不会是得了什么病吧?  读者 钟丽娟  钟丽娟读者:  饭后犯困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人进食后,血液在全身的分布会发生变化,大脑部位的供血量相对减少,血压变低,因此會有犯困的感觉。如果想减轻这种困倦的感觉,可以减少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控制肥腻食物的摄入量。  如果您饭后犯
期刊
一天早上我送儿子去幼儿园,被他的老师叫住了:“麦兜妈妈,最近我们上手工课,麦兜做手工的速度经常不及其他小朋友。你看能不能让他在家多练习练习?”我爽快答应:“可以啊!”  第二天我就买了一些儿童手工剪纸的工具和材料。麦兜看了很开心,兴致勃勃地把东西都拿进自己房间,趴在书桌上忙活起来。我想,让他自己多做做,速度肯定能提高。  没想到,只过了三天,麦兜对我说:“妈妈,我讨厌图图……”图图是他的好朋友。我
期刊
自己有多会说没用,对方有多愿意听才有意义。从这个层面上讲,谦卑的话显然更让人受用。相反,居高临下、颐指气使、傲慢、嚣张的话都好听不到哪儿去。平等的视野里,才会产生更好的接纳和包容。  一个人的气度和格局,往往会呈现在所说的话里。狭隘和自私的人,可以伶牙俐齿,可以滴水不漏,但甫一开口,便被人听出心底的“小”来,说得越多,越遭人讨厌。孔夫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  说得天花乱坠,未必能打动人。有时
期刊
陆士嘉是我的表姐,我姑姑施桐君的女儿。陆氏家族是一个大家族。陆士嘉的爷爷陆钟琦,是光绪十五年的进士,后任江苏布政使。  陆士嘉出生在清末乱世,在襁褓之中就遭遇家庭重大变故。她曾在北京师大一附小读书,班上有两个男生轮流占据着班级第一名,一个叫张维,另一个叫钱学森。初中二年级时,有位同学借给陆士嘉一本名为《居里夫人》的书。陆士嘉读后深受震动,决心学习理科,做中国的“居里夫人”。  1929年,张维考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