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赘余,是指语言中的某个成分在语义及语用上都无价值,用之只能造成语言偏误的一种语言现象。在汉语修饰语的学习和使用中,留学生产生的赘余偏误有很多。本文在总结前辈对于汉语赘余现象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留学生汉语修饰语中出现的赘余偏误。研究不仅有利于加深对现代汉语赘余现象的理解,更有益于对外汉语教师在教授留学生时正确引导学生,避免其出现赘余偏误。
[关键词]:赘余 留学生 修饰语 偏误
中图分类号:TQ320.67 文献标识码:TQ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35- 0176 -01
一、汉语中的赘余现象
语言的赘余,是指语言中某个成分无论在语义上还是语用上都没有实际价值,进而产生所说多余的偏误现象。语言的赘余现象主要体现为母语表达和外语、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偏误,是一种个人言语现象。从词类的角度来看赘余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副词+动词”结构中副词赘余,如“极力乞求”、“特别嗜甜”;“副词+形容词”结构中副词赘余,如“非常巨大”、“十分繁多”;代词谦称赘余,如“我的内子”、“您的令堂”;概述词赘余,如“仅仅只有5台车”、“基本上大致10个人”;否定词赘余,如“避免不要出现危险”、“严禁不可穿越护栏”等等。
二、留学生汉语修饰语赘余类型
鲁健骥先生在《对外汉语教学思考集》中表述,“学生由于掌握目的语知识的不足,把所学的不充分的、有限的目的语知识套用在新的语言现象上,结果产生偏误”。1对于留学生而言,学习了某个词汇、短语或句子之后就会很自然地将只属于这类词汇或句子的格式套用在其他词汇或句子上,从而产生偏误。
在与留学生的交流和语言辅导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们的赘余偏误很大一部分出現在修饰语中,主要集中在“状语+中心语”这种句法结构中。汉语中“状语+中心语”是非常基本的语法格式,比如“没听懂”、“被人看见了”等等,都属于这一结构。留学生汉语表达使用中的“状语+中心语”赘余偏误,在普通的“状语+中心语”结构中存在,在其下位类型“程度副词+中心语”结构中表现得更突出。
1、普通的“状语+中心语”的赘余偏误
例:随便苟同
中心语“苟同”中的“苟”就有随便的意思,这与状语“随便”形成赘余。
2、“程度副词+中心语”的赘余偏误
①程度副词+形容词
例:十分黝黑
有些形容词,其本身已包含表示程度意义的成分。“黝黑”,就表示皮肤黑已经达到了一个程度,不需要再用“十分”来修饰。
②程度副词+动词
例: 很沉迷 特别奢望
汉语当中的某些动词,特别是心理动词,本身就带有一定的程度,如“沉迷”当中,“沉”字本身就表示了“迷”的程度之高,再用“很”修饰整个动词,就属于赘余偏误。“奢望”和“特别”,亦是如此。
③程度副词异体叠加
例: 非常很漂亮 特别非常聪明
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程度高,会在中心语前使用程度副词叠加来表达,比如说形容一位女士“非常非常漂亮”,或形容小孩子“特别特别聪明”。但是,这种程度副词的叠加是有一定的格式和规律的:应该是同一个程度副词的叠加——同体叠加,如“非常非常……”、“特别特别……”,而不能是不同的程度副词的叠加——异体叠加,也就是说,像“非常很……”、“特别非常……”这种格式本身是错误的。从赘余的角度看,也属于程度副词修饰语赘余。
④程度副词+成语
例: 非常欣喜若狂 特别怒发冲冠
较之其他语言,汉语成语是特色鲜明的一类特殊语汇。汉语成语短小精悍,包含的意义却是深远的。所以,如果不能充分理解成语含义,就容易出现赘余。如上述的例子中,诸如“欣喜若狂”、“怒发冲冠”这类本身有高程度含义的成语,如果前面再用“非常”、“特别”作为修饰语,即属赘余。
三、留学生汉语修饰语赘余产生的原因
1、目的语已掌握知识的负面影响
留学生学汉语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在学习新的汉语知识时可能会融进一些已掌握的知识。如果留学生对一些新的汉语知识难以理解,就会从已掌握的汉语知识当中挑选出自认为与新知识有关联的部分来进行同化或泛化,偏误便由此产生。尤其对于汉语处于初级阶段的留学生来说,在遇到新语法点时,会套用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来理解新的知识,这种做法便是目的语已掌握知识的负面影响
2、母语负迁移带来的干扰
凡是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都会遇到母语迁移。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其母语的语言知识、语法现象和语用情况势必会对其汉语学习和使用产生影响。在学习汉语时,留学生们往往习惯性地用自己熟悉的母语知识来解释汉语中他们尚未了解的语言现象。当遇到一些难点时,固有的母语思维和习惯就会出现,进而产生赘余。以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为例,如英语中的“very special straight”,译为“非常直”,属于“程度副词+形容词+形容词”的结构。在学习汉语时,学生也会把这种母语中的语法结构不自觉地带进来,出现诸如“非常特别笔直”,“十分漂亮美丽”这类赘余现象。
3、教师对教材的使用和教学引导疏漏
在对留学生的汉语教学过程中,教材的使用和教学中每个环节处理得不够恰当,都会诱发学生的赘余偏误。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对于教材中一些新的或稍有难度的知识点,如果教师的语言引导产生疏漏和偏差,造成留学生理解有误,赘余偏误就极容易出现了。以上文提到的程度副词叠加为例:教师在讲授程度副词叠加时注重强调其表意的深刻性,但有时会忽略程度副词只可同体叠加,不可异体叠加。如果教师出现这一疏漏,那留学生的汉语程度副词异体叠加问题就会变得严重。
4、汉语词汇的隐含性
汉语不同于一些印欧语系的语言,它的词汇所包含的意义有时并非字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尤其是汉语中的特殊词汇——成语。如果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对留学生没有讲清词汇的内在含义,那么他们就很容易出现赘余偏误。比如成语“气急败坏”,有学生会说“他非常气急败坏地……”,这就是因为没有掌握好“气急败坏”一词本身隐含的高程度义,才会在前面赘加“非常”。
四、解决留学生汉语修饰语赘余偏误的建议
首先,严格编选适合留学生汉语水平的教辅书籍,教材中的词汇和语法点应最大限度做到清晰简明,相对应的练习题也应该适合学习者能力;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对外汉语教师应注重语言环境,将教材中的语言知识融入生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再次,教师应鼓励留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用汉语交流,让学生们不要害怕犯错,出现错误时教师及时纠正,避免下次再犯错误。最后,要时刻注重培养学生的汉语思维习惯,让留学生适应汉语,从而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汉语。
参考文献:
[1]潘先军.汉语羡余现象与留学生的“羡余”偏误.云南师范大学学报[J] ,2007,9(5) .
[2]杨明义.汉语连谓结构中的羡余现象初探.汉语学习[J],1998,8(4) .
[3]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M]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
[4]朱楚宏.词语累赘与信息羡余.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J] ,2002,12(6):102-109.
[5]叶秋生.漫谈羡余与赘余.语文教学之友[J] ,2006,8(8):47-48.
[6]潘先军.汉语羡余现象及与“赘余”的区别.汉字文化[J] ,2010,2(1) .
[7]江竹青.泰国学生汉语修饰语习得偏误的分析与研究[D] .厦门大学,2008.
[8]冯文贺.语病批判中语义与语法的交互作用.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 ,2009,12(4) .
[9]李叙瑶(1989-)女,辽宁沈阳人,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
[10]鲁健骥.对外汉语教学思考集[C]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赘余 留学生 修饰语 偏误
中图分类号:TQ320.67 文献标识码:TQ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35- 0176 -01
一、汉语中的赘余现象
语言的赘余,是指语言中某个成分无论在语义上还是语用上都没有实际价值,进而产生所说多余的偏误现象。语言的赘余现象主要体现为母语表达和外语、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偏误,是一种个人言语现象。从词类的角度来看赘余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副词+动词”结构中副词赘余,如“极力乞求”、“特别嗜甜”;“副词+形容词”结构中副词赘余,如“非常巨大”、“十分繁多”;代词谦称赘余,如“我的内子”、“您的令堂”;概述词赘余,如“仅仅只有5台车”、“基本上大致10个人”;否定词赘余,如“避免不要出现危险”、“严禁不可穿越护栏”等等。
二、留学生汉语修饰语赘余类型
鲁健骥先生在《对外汉语教学思考集》中表述,“学生由于掌握目的语知识的不足,把所学的不充分的、有限的目的语知识套用在新的语言现象上,结果产生偏误”。1对于留学生而言,学习了某个词汇、短语或句子之后就会很自然地将只属于这类词汇或句子的格式套用在其他词汇或句子上,从而产生偏误。
在与留学生的交流和语言辅导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们的赘余偏误很大一部分出現在修饰语中,主要集中在“状语+中心语”这种句法结构中。汉语中“状语+中心语”是非常基本的语法格式,比如“没听懂”、“被人看见了”等等,都属于这一结构。留学生汉语表达使用中的“状语+中心语”赘余偏误,在普通的“状语+中心语”结构中存在,在其下位类型“程度副词+中心语”结构中表现得更突出。
1、普通的“状语+中心语”的赘余偏误
例:随便苟同
中心语“苟同”中的“苟”就有随便的意思,这与状语“随便”形成赘余。
2、“程度副词+中心语”的赘余偏误
①程度副词+形容词
例:十分黝黑
有些形容词,其本身已包含表示程度意义的成分。“黝黑”,就表示皮肤黑已经达到了一个程度,不需要再用“十分”来修饰。
②程度副词+动词
例: 很沉迷 特别奢望
汉语当中的某些动词,特别是心理动词,本身就带有一定的程度,如“沉迷”当中,“沉”字本身就表示了“迷”的程度之高,再用“很”修饰整个动词,就属于赘余偏误。“奢望”和“特别”,亦是如此。
③程度副词异体叠加
例: 非常很漂亮 特别非常聪明
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程度高,会在中心语前使用程度副词叠加来表达,比如说形容一位女士“非常非常漂亮”,或形容小孩子“特别特别聪明”。但是,这种程度副词的叠加是有一定的格式和规律的:应该是同一个程度副词的叠加——同体叠加,如“非常非常……”、“特别特别……”,而不能是不同的程度副词的叠加——异体叠加,也就是说,像“非常很……”、“特别非常……”这种格式本身是错误的。从赘余的角度看,也属于程度副词修饰语赘余。
④程度副词+成语
例: 非常欣喜若狂 特别怒发冲冠
较之其他语言,汉语成语是特色鲜明的一类特殊语汇。汉语成语短小精悍,包含的意义却是深远的。所以,如果不能充分理解成语含义,就容易出现赘余。如上述的例子中,诸如“欣喜若狂”、“怒发冲冠”这类本身有高程度含义的成语,如果前面再用“非常”、“特别”作为修饰语,即属赘余。
三、留学生汉语修饰语赘余产生的原因
1、目的语已掌握知识的负面影响
留学生学汉语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在学习新的汉语知识时可能会融进一些已掌握的知识。如果留学生对一些新的汉语知识难以理解,就会从已掌握的汉语知识当中挑选出自认为与新知识有关联的部分来进行同化或泛化,偏误便由此产生。尤其对于汉语处于初级阶段的留学生来说,在遇到新语法点时,会套用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来理解新的知识,这种做法便是目的语已掌握知识的负面影响
2、母语负迁移带来的干扰
凡是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都会遇到母语迁移。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其母语的语言知识、语法现象和语用情况势必会对其汉语学习和使用产生影响。在学习汉语时,留学生们往往习惯性地用自己熟悉的母语知识来解释汉语中他们尚未了解的语言现象。当遇到一些难点时,固有的母语思维和习惯就会出现,进而产生赘余。以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为例,如英语中的“very special straight”,译为“非常直”,属于“程度副词+形容词+形容词”的结构。在学习汉语时,学生也会把这种母语中的语法结构不自觉地带进来,出现诸如“非常特别笔直”,“十分漂亮美丽”这类赘余现象。
3、教师对教材的使用和教学引导疏漏
在对留学生的汉语教学过程中,教材的使用和教学中每个环节处理得不够恰当,都会诱发学生的赘余偏误。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对于教材中一些新的或稍有难度的知识点,如果教师的语言引导产生疏漏和偏差,造成留学生理解有误,赘余偏误就极容易出现了。以上文提到的程度副词叠加为例:教师在讲授程度副词叠加时注重强调其表意的深刻性,但有时会忽略程度副词只可同体叠加,不可异体叠加。如果教师出现这一疏漏,那留学生的汉语程度副词异体叠加问题就会变得严重。
4、汉语词汇的隐含性
汉语不同于一些印欧语系的语言,它的词汇所包含的意义有时并非字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尤其是汉语中的特殊词汇——成语。如果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对留学生没有讲清词汇的内在含义,那么他们就很容易出现赘余偏误。比如成语“气急败坏”,有学生会说“他非常气急败坏地……”,这就是因为没有掌握好“气急败坏”一词本身隐含的高程度义,才会在前面赘加“非常”。
四、解决留学生汉语修饰语赘余偏误的建议
首先,严格编选适合留学生汉语水平的教辅书籍,教材中的词汇和语法点应最大限度做到清晰简明,相对应的练习题也应该适合学习者能力;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对外汉语教师应注重语言环境,将教材中的语言知识融入生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再次,教师应鼓励留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用汉语交流,让学生们不要害怕犯错,出现错误时教师及时纠正,避免下次再犯错误。最后,要时刻注重培养学生的汉语思维习惯,让留学生适应汉语,从而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汉语。
参考文献:
[1]潘先军.汉语羡余现象与留学生的“羡余”偏误.云南师范大学学报[J] ,2007,9(5) .
[2]杨明义.汉语连谓结构中的羡余现象初探.汉语学习[J],1998,8(4) .
[3]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M]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
[4]朱楚宏.词语累赘与信息羡余.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J] ,2002,12(6):102-109.
[5]叶秋生.漫谈羡余与赘余.语文教学之友[J] ,2006,8(8):47-48.
[6]潘先军.汉语羡余现象及与“赘余”的区别.汉字文化[J] ,2010,2(1) .
[7]江竹青.泰国学生汉语修饰语习得偏误的分析与研究[D] .厦门大学,2008.
[8]冯文贺.语病批判中语义与语法的交互作用.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 ,2009,12(4) .
[9]李叙瑶(1989-)女,辽宁沈阳人,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
[10]鲁健骥.对外汉语教学思考集[C]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