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作真时真亦假读《天桥上的魔术师》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i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魔幻写实”风格闻名的拉丁美洲小说家贾西亚·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大陆译为“加布里埃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接受访问时谈到,他的小说每一行字都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的。他强调,现实中充满了奇特的事物。他并举证历历,以亲身见闻证明,每个魔幻段子都有现实根据。
  或许在这光怪陆离的世界,魔幻才是真,写实反而是假的,正应了《红楼梦》那句“假作真时真亦假”。我们如何肯定信奉的真理是恒常不变的道理?我们如何相信真心相待的人不是欺瞒?我们如何分辨广告营销、爱情誓言、政治承诺是真或假?有时候信以为真的,却是虚幻;有时候否定不信的,却是真义。我们不得不承认,身处于错乱的时代、颠倒的世界,很多事不是那么绝对。
  许多作品都在质疑、批判或嘲讽这个真假不分的社会。吴明益《天桥上的魔术师》便多次借魔术师之口,引领读者思索真假命题。
  魔术这东西,我们透过理性分析与科学知识,知道是假的。但即使知道魔术是假的,却因为手法太过玄秘神奇,魔术道具突然消失或无中生有,观者无法破解,不免疑惑于魔术师是否真的把它们变不见或变出来了,而现实生活中虚幻如梦的人生,反倒像假的。
  在《一头大象在日光蒙眬的街道》此篇,有一段独白:“有阵子我会想,那些我们具体可以碰到的事物是幻觉。桌子是幻觉,床是幻觉,甚至连抚摸你的乳房,倚靠一棵大树都是幻觉。而我们的心所创造出来的那些才是实在的,那些像被箭矢穿过的痛楚,那些被我们记述下来的,着了火的记忆才是真实的。”
  这段话颇堪玩味。具体可以碰到的事物,依理当然不是幻觉,然而世事无常,诸物灰飞烟灭,让人发此质问。吴明益笔下的魔术师为我们(或者应说,这部小说里的魔术师,为我们这些读者)演示了生命的常与无常,虚与实的蒙眬与矛盾。
  “看”成为本书的一个关键词。与书名同名的第一个短篇《天桥上的魔术师》,魔术师便展现迷人魅力。他不多说,往往寥寥几语,说出有哲理的话,例如魔术师一再暗示:“有时候你一辈子记住的事,不是眼睛看到的事。”“人的眼睛所看到的事情,不是唯一的。”“我(魔术师)只是影响了你们看到的世界。”魔术师似乎表达,许多事你认定是真的,只是因为看起来是真的,人容易被外表蒙蔽,而魔术奥秘就在让观者错看,以为这样那样,其实不是。
  魔术师又举蝴蝶标本为例,从前他以为把蝴蝶做成标本就等于拥有蝴蝶,后来发现,拥有的并不是原有的,那个东西早就变了。就如《流光似水》这篇,微缩模型技师阿卡一辈子的希望是复制出跟真实世界一样精巧的世界,而微缩模型技师的必备能力,就是把闭上眼睛所想象的世界,给具体实现出来。这和魔术师相似,都是培养把事情做得跟真的一样的能力。但不论如何拟真,模型与标本终究是没有生命的复制品,所以寄托感情于其中全拜记忆所赐。吴明益与魔术师在此连手翻转了我们对“眼见为凭”、“有图有真相”,甚至于“旁观者清”等视为当然的概念。
  吴明益笔下的世界太神奇,小说人物不时看见常人未见的现象──或说是幻象、幻术也可以,日本作家梦枕獏在《沙门空海》中便多次描述诸如瓜子变出大西瓜的幻术。但幻象也好,真实也好,吴明益叙述得就跟真的一样,一如之前的虎爷、复眼人,这本小说奇奇怪怪的人与事一一现身。或许不能把吴明益归为魔幻写实一派,他的小说也不是奇幻小说,然而这些奇幻情境,丰富了小说的故事,增添阅读趣味,也强化了内涵纵深。
  吴明益出入于想象与现实之间,借由故事主角成年之后回顾童年,追忆所见所闻的魔法,带引读者走入异次元,并呈现出年少时期充满好奇,既勇敢又疑惧的单纯世间。而其笔下的人物、故事与基调是忧伤的,小说是记忆与消逝、成长与失落的对照,人事沧桑,世事变化,都在笔端流泻。中华商场与魔术师则穿梭于整部故事。所谓“天桥上的魔术师”,天桥指的是台北市中华商场连结两栋之间的天桥。中华商场是老台北的地标,三十年前拆除,走入历史。小说虽以中华商场为场景,但它只不过是书写的地志,只是主人公的生活背景,全书并未着墨于商场众生相或发展沿革,对中华商场的描绘恐怕还不及《睡眠的航线》。
  这部小说也是相聚与离别之书。书中同学、邻居等人物(或猫鸟宠物)在商场度过童稚年少,离别后或不再相见,或以不同形式聚首。回顾当年,建筑物不在了,有些事遗忘了,有的人不在了,追忆似水年华,不胜唏嘘。但吴明益的文笔节制,不曾陷入太大感傷,事实上也不是国破家亡的伤悼,只是生活寻常怅惘,岁月啊,人情啊,一点点沧海桑田的感慨,让人伤感微微。
  小说家就像魔术师一样,召唤被遗忘的时光。许多模糊的记忆、消逝的灵魂,其实不曾遗忘,只是不被想起。生命太多巧合、意外以及命运、神鬼等玄妙不可解的事物,也太多无法自主,让人兴起人生如梦、梦如人生之无奈慨叹,吴明益写出这份细致奥妙的感觉,却不发议论,仅让故事自己说话,言外之意则交给读者自行想象解读,令人开卷读时不能罢手,读后低回不已。
其他文献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浙派篆刻家丁仁、王禔、吴隐、叶铭等人发起,提出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宗旨,于孤山南麓结社。因地邻西泠桥畔,遂取名“西泠印社”,正所谓“人以印集、社以地名”。  西泠印社先后由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等名家担任社长。百年间,声望日隆,且云起而景从,诸多精擅篆刻、书画、鉴赏和考古的专家纷纷入社,李叔同、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丰子恺……以及河井仙郎、
期刊
是怎样的日子会让人念念不忘?  1996年9月3日,龚万辉离开马来西亚到台湾,进入师大美术系。一位在台湾认识的同岁友人后来跟他说了一个故事:  在离乡多年之后有一次寒假回家,打开了自己的房门才愕然发现整个房间就像离去之前那样什么也没有改变。墙上的日历仍旧是1996年9月3日。仿佛这几年的一切都像是一场梦呵,醒来了原来还是在9月3日。(《静止时间》)  这成为他往后的文字中一个不断出现的意象。永远的
期刊
我没见过鲸向海,只知道他是虔诚的诗的信徒,写诗,也写散文,1976年出生,现为精神科医生,一直以来活跃于网络。印象中,鲸向海是神秘的,寡出的,少见他办什么新书发表会或公开演讲行程。本以为借由此次访问,得以亲炙,但终究没能见到他本人。  鲸向海甫于近期出版第四本诗集《犄角》,相继在其它媒体看见相关报道,也多是采取笔访形式。“即使我们无法真的见面,我们也因为共同理解了我们永远都是孤独的这个事实,而彼此
期刊
台北市市长郝龙斌  台北市一直期许成为华人文创的“首都”,而我知道龙图腾公司将来是两岸四地文化交流出版的一个平台。龙图腾的成立,我相信对于未来长远的两岸交流、文化的发展有着实质的意义。我们常常讲,两岸要经济交流,经济交流要手牵手,但更要有文化交流,文化交流是心连心。我们透过手牵手、心连心,让两岸更紧密结合,这是我们共同的期许,共同的愿望。我也希望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让台北市真正成为华人文化圈的文化
期刊
1956年,张贵兴出生于婆罗洲西北部的罗东镇,其时正值马来西亚独立的前夕。1976年,张贵兴赴台留学,后定居台湾。从马来西亚到台湾,数十年的文学浪游,让他的文字,除了受马华文学的浇灌之外,也深受台湾文学的哺育,从而形成了马华文学特有的认同与被认同相互交织的特质。  “婆罗洲小说能算台湾文学吗?”,同样的,也不算马来西亚文学。这种身份上的不确定性,在他早期的《弯刀、兰花、左轮枪》中,就已初露端倪。一
期刊
婆罗洲(Borneo),由北婆罗洲、文莱、加里曼丹等洲所组成,是世界第三大岛和亚洲第一大岛,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分属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文莱三个国家的岛屿。著名作家李永平的作品,就多与婆罗洲有关。  李永平的父母都出生于中国大陆,父辈在二十七八岁的时候到了砂拉越,本想存够钱后返回大陆,由于战争原因,未能如愿。李永平就这样出生在婆罗洲,成长在婆罗洲。早在高中时期,李永平就对文学有着深厚的兴趣,并尝
期刊
来到长春,出火车站后的感觉并不太好。兴许是因为功课做得不够的缘故,对于长春,我并没有太多把握可以从中汲取些什么,印象中只记得这是个以工业为发展基础的城市,以及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经由日本的协助而选定长春(当时称为新京)成立的伪满洲国。  伪满洲国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前后只有十二年,但是依然留下了帝国的指标建物。中国的悠远历史让皇宫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最富盛名的当属北京的故宫。然而清朝入关之前在沈阳
期刊
柯裕棻最新散文集《浮生草》,一如书名,写的是浮生百态,人情惘惘。她穿行于再寻常不过的人世场景,化身为一个幽静敏锐的旁观者,将细细的品察,写成了美好细碎的浮想。然,又不仅于此,《浮生草》有泰半篇章写的是关于阅读和写作的思辨与顿悟,写这部分的时候,柯裕棻的笔触明显变了,收敛起悠柔闲淡的情思,变得严谨,甚至有些肃穆了。  写他者的时候,柯裕棻娓娓道来,像铺了一条清幽的小径,乍看通直坦率,实际上,却藏着意
期刊
《碑》我整整构思酝酿了一年时间,2007年9月1日动笔,到2012年1月出版,写了四年多时间,加上构思酝酿是五年多。一共改了七遍,其中有三稿几乎是推翻原稿重来,而且前五遍完全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是我自己要改。2009年8月改到第三稿时,台湾和大陆两家出版社排出清样要出版,我发现作品并没有激起他们多少激情,我给责任编辑打电话,问感觉怎么样,责编说很不错。我说你说心里话是不是特别好,责编说特别好她不好
期刊
一口气看完厦门作家金小刀创作的长篇小说《困局》,心里久久难以平静。书的封面上,那个偌大的漩涡图形再次搅动着我的神经,那是个漩涡,也是一团迷雾,更像是一眼深不可测的井……  发生在上个世纪末的湛江、汕头、厦门等地的走私腐败大案,相信不少读者记忆犹新,《困局》描述的内容无疑取材于这些轰动一时的大案的某些案情,但作者显然并不想让读者自然联想到其中的某个案子,或者不想让读者将其与现实中的人和事对号入座,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