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对知识迁移理论的运用思考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zll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迁移的实质是学习者用原有知识结构对新知识进行分析、对比、理解、运用的过程。学习是对知识的理解、迁移和运用,理解和运用都伴随着迁移,知识迁移是普遍存在又非常关键的一环,使知识的掌握系统化、结构化,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对知识迁移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关键词:知识迁移理论;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一、迁移规律概述
  所谓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态度、情感等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简而言之即前面的学习对后续学习的影响。一切新的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学习是不存在的。迁移的实质就是学习者运用原有认知结构的观念对新课题进行对比、分析、概括的过程,即原有认知结构与新课题的“同化、顺应的过程”。
  迁移就方向而言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前后两种学习活动是互相影响的,即存在着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其影响作用可能是促进的,也可能是阻碍的。因此,迁移又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两种类型。凡是已有知识、技能的掌握对新知识、技能的掌握起促进作用的就叫正迁移;反之,凡是已有的知识、技能干扰或阻碍了新知识、技能的掌握就叫负迁移。例如,前面所说学习汉语拼音字母,再学习英语字母时,在识别字母形状时有正迁移现象发生,而在读音上则容易产生干扰而出现负迁移现象。
  二、利用正迁移,提高学习效率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并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相互关系,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如果被人们所认识和运用,人们就能够遵循知识迁移的规律,简单快捷的获得新的知识和方法。如小学分数的同分母加減法,是在整数的加减法意义中迁移而来的;分数化为小数是利用除法的意义迁移而来的。
  由于数学知识内容大都是概念、法则、性质、定律等,而学生对这些知识的记忆理解是促成知识迁移的重要条件。在新课标背景下,课堂教学应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地位,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要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已知的知识结构,去分析理解新知识,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增加正迁移的效能和功用,降低新知识的教学难度,巩固旧知识的掌握力度。
  三、防范负迁移,克服学习困难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事物有联系,更有区别。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老师除了要善于利用知识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的正迁移外,还要注重区分知识间的差异性,防止负迁移的不利影响。如在教时间概念时,1.5小时学生容易理解为1小时5分钟,这是受十进制计量单位的影响,而没有考虑时间单位进率的特殊性;又如,有些学生认为:“比就是除法,除法就是比。”实际上它们虽然有联系,但是也有区别。因为“除法”是一种运算方法,而“比”是比较两个量彼此之间通过分数来表现的数量关系。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误,是因为只看到了事物表面现象,而忽略了事物质的区别。因而,教学中既要知道知识间的联系,更要注意分清知识间的区别,防止负迁移对教学带来的不利影响。
  四、知识迁移理论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索
  (一)创设迁移情境,培养学生迁移意识
  情境教学是新课标倡导的有效教学方法。情境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在情境中思考、联想、分析,加之教师适当的引导,学生会积极探索新旧知识间的内在相互联系和本质规律,培养学生的迁移意识,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教三角形的面积算法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把一个平行四边形缓慢的分离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然后发问:两个三角形的底和高是什么关系,是不是相等的?面积是不是也是一样的呢?由于之前学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所以学生很容易理解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与高乘积的一半。
  (二)教会学生知识迁移的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要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分析、归纳、迁移的思维方法。归纳习题的共同点,促进知识的正迁移:寻找知识的相同要素,相同的知识要素对学习迁移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相同的知识结构、概念或法则能长久的保持并促进迁移的运用。与此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概括水平,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概括综合能力越高,说明学生对知识理解得越深,掌握得越牢,显然迁移到以后学习新的知识中去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具体有以下几点:
  1.要做好基础知识的铺垫
  基础性是数学的特征之一,数学基础知识的内在联系是实现正迁移的基本条件,为了让学生掌握新概念、新方法,必须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充分的基础知识铺垫。
  2.要做好知识的过渡准备
  知识的迁移不是一步就完成的,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需要有一个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深入细致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深刻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挖掘教材各个例题间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点,有机地安排好整个教学程序,力争做到潜移默化、环环紧扣。
  3.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思维创新
  联系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来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思路就会变得开阔,思维也会活跃。教材上的问题,学生总是把它们当做作业来对待,因此难以开展形象思维,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才能调动学生更多的知识和积极性。
  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们发现这样的现象,会拉小提琴的人再去学习拉二胡就会容易很多;相反,在学习英语字母的时候,总是受之前学习的言语拼音的干扰。其实这些都是知识迁移现象。知识迁移是双向的,前后知识是相互影响的,因而知识迁移有正反顺逆之分,对知识之间的学习和运用起到促进作用的是正迁移,反之起阻碍作用的迁移就是负迁移。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努力克服负迁移,利用正迁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互相作用,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希香.小学数学解题与知识迁移[J].学周刊,2011(11)
  [2]陈荣香.实施数学迁移教学研究-移教学促进学生掌握新知[J].学周刊,2010(01)
  [3]刘兴琼.“为迁移而教”浅谈迁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德阳教育学院报,2003(12)
其他文献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即时评价和反馈。它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也是教师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因此课堂提问对课堂教学往往有着很关键的作用。那么,语文教学应该如何优化提问,以达到促进思维发展的目的呢?  
期刊
摘 要:小学阶段的列方程解应用题是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基础的,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教学策略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关键词:列方程;应用题;策略  用方程解应用题,属于顺向思维,思路较简单,因此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同时也可以为后面学习较复杂的应用题奠定基础。但是由于受算术方法解应用题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在刚开始学习用方程解应用题时,会很不习惯,不会找应用题中的等
『书,心画也.』书法是以线条、造型来表达和抒发作者情感和心绪的一门艺术.自然的随心书写,是书法本来的书写状态,也是书法最终追求的书写境界.这一书写境界的达到,需要建立
期刊
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来说是从认知世界走出来,开始面向人生素质的启蒙阶段。教学中涉及到现实生活、纷繁社会、人生命运、思想情感。语文教师的魅力就是要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滋润在学生稚嫩的心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信息量的不断增加,知识面增宽,学生阅读面不断加大,语文教师教学难度加大。怎样才能快速高效、生动有趣展示语文教师的魅力呢?如何构建一堂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呢?这就要求老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作为一名
摘 要:创新是指人类在现有的得物质和精神基础上,改进或者创造出新的文化科学知识或者是物质财富。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国家,创新能力都是非常重要。个人拥有创新能力,就可以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国家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就可以屹立于世界之巅。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使高中生能够对各种数学现象产生好奇心与探究心,从而促使学生去追求新知识,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  关键词:培养;高
本文分析了影响基层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因素,并就提升基层图书馆服务质量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service quality of grass-
摘 要: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地理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要认真钻研教材,备好课,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教学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还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的学习,提升教学艺术;课后要做及时的总结,扬长避短,力求做得更加完美出色。  关键词: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方法  课堂是教师传授
摘 要:在中职艺术教育中,舞蹈的教学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原本传统的舞蹈教学中,“口传身授”是其十分明显的特征。但是现代科技不断进步下,多媒体技术辅助舞蹈教学的情况越来越多,本文从传统的舞蹈教学方式出发,介绍多媒体技术和舞蹈教学的结合及其优缺点,并且就此做出初步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舞蹈教学;艺术教育  在艺术教学当中,舞蹈教学的开设不光是对学生体质的保证,同时对于提升学生的艺术欣赏
摘 要:课外作业设计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数学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更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及独立人格的培养。可是面临考试的压力,学生的作业依然沉重,呆板、重复、单一。在现今减负提质的背景下,教师要激励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促进学生发展,作业的内容必须做到内容精炼化、布置层次化、形式趣味化。让课外作业成为孩子巩固知识、快乐实践、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