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不断促进人的发展与完善,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健全人的思想和人格,所以说“文学即人学”,特别是对于思想和人格正处于变化时期的中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呢?
【关键词】情感感染; 净化心灵; 陶冶情操; 塑造人格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81-01
以情入文,在情感感染中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功能,净化心灵,达到塑造人格的目的。走出課堂,走进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塑造健康人格。把思想教育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弘扬正气,陶冶情操。通过多种方法,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塑造健康人格。
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不断促进人的发展与完善,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健全人的思想和人格,所以说“文学即人学”,特别是对于思想和人格正处于变化时期的中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思想性、综合性的特点,使语文教学在学生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
一、以情入文,在情感感染中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把微笑带入课堂,把快乐带给学生,树立“以情感人,以情服人,以情育人”的教学观念,用情趣去感染学生,用挚爱唤醒学生人格深处的迷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通过作品的感染性和相通性,引导学生进入优美的意境,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深刻而丰富的情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披文入情”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同并运用于教学实践。如在做关于“母爱”的作文训练时,先播放一段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为学生营造温馨的氛围,同时又不失时机的给学生讲母亲平时给我们付出的而我们没有注意的爱的细节,触动学生的灵魂,当我发现学生已慢慢进入我所创设的情景,甚至有些女同学在悄悄抹眼泪的时候,我便顺势布置本次作文“同学们,你们理解了母亲对我们的爱,那就拿出手中的笔,把这种感受以及你对母亲的爱写出来吧。通过我的引导,很多同学一时热血沸腾,纷纷拿出笔来,有几名同学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写出了感人至深的文章。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单从文字描述中,七年级学生很难真正理解父亲的背影为何让作者如此感动、如此难忘。利用多媒体,再现父亲拖着臃肿、肥胖的身体穿过铁道、艰难的攀登,再加上月台的画面、临别时的叮咛、孤寂的背影进入人群的一组动画,配上和谐的音乐,激起了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这些感人的情境中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他们父子之间的深情。
二、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功能,净化心灵,达到塑造人格的目的
审美对象中给人以美感的或者说与人的美感相对应的东西是多层次的。艺术品以“形式”来打动人,而语文教学则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而语文中的相当一部分作品就是很好的载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知识、形象、情感等,让学生辨别真、善、美,净化心灵,达到塑造人格的目的。
学生是追求美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人性关、自然美的追求。杨绛的《老王》,作者夫妇及女儿对老王的关爱,对不幸者的同情和爱心,关心爱护他人的人道主义精神都会触动学生心底那根温柔的弦,相信他们以后遇到弱者也会伸出一双关爱的手;《社戏》中淳朴的民风,使学生能找到似曾相识感觉;《散步》中“我”所表现出的承前启后的使命感。比如王维的《鸟鸣涧》,就是在有无、虚实、动静相生中描绘出一幅幽深的画面,蕴含着一种不可言喻的生命气息,学生在获得美感的同时净化了心灵,培养了健康人格。
三、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塑造健康人格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的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程标准》明确地将开展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课外活动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思想教育和审美陶冶中汲取完善自我人格的情感力量,语文教学也应该通过生活实践把课本知识内化为具体的信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如在《生活处处有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走出课掌,走进生活,在生活中自己实践学习语文,这样一个小组走上街头寻找生活不规范字,一个小组寻找好的吸引人的店名、广告语,一个小组深入农家搜集谚语俗语,一个小组追寻探访当地文化名人,活动结束后,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既提高了学生课外实践能力,让学生获得了许多语文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又有利于塑造沉稳、细致的性格,同时许多农民和文化名人都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素材,他们成了学生人格的典范,学生亲自去感受伟大人格的魅力,潜移默化,使学生受到一次深刻的人格教育。同时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四、把思想教育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弘扬正气,陶冶情操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将产生深刻而重要的影响。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作品,具有强烈的教育性和思想性,体现了时代特色和当今社会的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教学所特有的形象性、生动性和引导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文天祥《过零丁洋》“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高尚民族气节流彩溢芳;《最后一课》中洋溢着的浓郁的爱国热情,这些文章无不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作为语文教师要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不但要继承,还要发扬光大。通过语文教学这一载体,让学生的心灵超越时空,感受其精神和道德力量,从内心深处得到震撼和陶冶,用他们的人格力量来影响自己,激励自己。
语文教学是培养高尚品德的最深厚的土壤,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深深的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为良好品德的形成打下了基础,更为培养健康的人格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使用各种方法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感性与理性方面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润物无声的塑造学生健康高尚的人格。
【关键词】情感感染; 净化心灵; 陶冶情操; 塑造人格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81-01
以情入文,在情感感染中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功能,净化心灵,达到塑造人格的目的。走出課堂,走进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塑造健康人格。把思想教育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弘扬正气,陶冶情操。通过多种方法,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塑造健康人格。
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不断促进人的发展与完善,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健全人的思想和人格,所以说“文学即人学”,特别是对于思想和人格正处于变化时期的中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思想性、综合性的特点,使语文教学在学生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
一、以情入文,在情感感染中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把微笑带入课堂,把快乐带给学生,树立“以情感人,以情服人,以情育人”的教学观念,用情趣去感染学生,用挚爱唤醒学生人格深处的迷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通过作品的感染性和相通性,引导学生进入优美的意境,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深刻而丰富的情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披文入情”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同并运用于教学实践。如在做关于“母爱”的作文训练时,先播放一段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为学生营造温馨的氛围,同时又不失时机的给学生讲母亲平时给我们付出的而我们没有注意的爱的细节,触动学生的灵魂,当我发现学生已慢慢进入我所创设的情景,甚至有些女同学在悄悄抹眼泪的时候,我便顺势布置本次作文“同学们,你们理解了母亲对我们的爱,那就拿出手中的笔,把这种感受以及你对母亲的爱写出来吧。通过我的引导,很多同学一时热血沸腾,纷纷拿出笔来,有几名同学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写出了感人至深的文章。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单从文字描述中,七年级学生很难真正理解父亲的背影为何让作者如此感动、如此难忘。利用多媒体,再现父亲拖着臃肿、肥胖的身体穿过铁道、艰难的攀登,再加上月台的画面、临别时的叮咛、孤寂的背影进入人群的一组动画,配上和谐的音乐,激起了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这些感人的情境中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他们父子之间的深情。
二、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功能,净化心灵,达到塑造人格的目的
审美对象中给人以美感的或者说与人的美感相对应的东西是多层次的。艺术品以“形式”来打动人,而语文教学则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而语文中的相当一部分作品就是很好的载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知识、形象、情感等,让学生辨别真、善、美,净化心灵,达到塑造人格的目的。
学生是追求美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人性关、自然美的追求。杨绛的《老王》,作者夫妇及女儿对老王的关爱,对不幸者的同情和爱心,关心爱护他人的人道主义精神都会触动学生心底那根温柔的弦,相信他们以后遇到弱者也会伸出一双关爱的手;《社戏》中淳朴的民风,使学生能找到似曾相识感觉;《散步》中“我”所表现出的承前启后的使命感。比如王维的《鸟鸣涧》,就是在有无、虚实、动静相生中描绘出一幅幽深的画面,蕴含着一种不可言喻的生命气息,学生在获得美感的同时净化了心灵,培养了健康人格。
三、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塑造健康人格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的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程标准》明确地将开展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课外活动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思想教育和审美陶冶中汲取完善自我人格的情感力量,语文教学也应该通过生活实践把课本知识内化为具体的信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如在《生活处处有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走出课掌,走进生活,在生活中自己实践学习语文,这样一个小组走上街头寻找生活不规范字,一个小组寻找好的吸引人的店名、广告语,一个小组深入农家搜集谚语俗语,一个小组追寻探访当地文化名人,活动结束后,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既提高了学生课外实践能力,让学生获得了许多语文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又有利于塑造沉稳、细致的性格,同时许多农民和文化名人都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素材,他们成了学生人格的典范,学生亲自去感受伟大人格的魅力,潜移默化,使学生受到一次深刻的人格教育。同时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四、把思想教育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弘扬正气,陶冶情操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将产生深刻而重要的影响。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作品,具有强烈的教育性和思想性,体现了时代特色和当今社会的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教学所特有的形象性、生动性和引导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文天祥《过零丁洋》“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高尚民族气节流彩溢芳;《最后一课》中洋溢着的浓郁的爱国热情,这些文章无不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作为语文教师要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不但要继承,还要发扬光大。通过语文教学这一载体,让学生的心灵超越时空,感受其精神和道德力量,从内心深处得到震撼和陶冶,用他们的人格力量来影响自己,激励自己。
语文教学是培养高尚品德的最深厚的土壤,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深深的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为良好品德的形成打下了基础,更为培养健康的人格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使用各种方法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感性与理性方面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润物无声的塑造学生健康高尚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