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版),农村中小学更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文作者旨在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经过课题研究、体验式教学等,探索出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活动体验为重点,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初步构建“六结合”的八维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关 键 词】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谐校园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版),本文主要探究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活动体验为重点,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初步构建“六结合”的八维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即心育课程与学科渗透相结合、心育与德育相结合、团体辅导与个别咨询相结合、关注学生与关注教师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相结合。“八维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从八个方面(组织、任务、原则、内容、措施、方法、策略、途径)操作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实效性。
一、以科研课题引领教育实践,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科学化
“科研兴校、科研兴教”已成为一种共识,学校在实践中丰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水平,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从而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学校可以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一线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积极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全方位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作为工作重点。
二、精心制定活动组织实施方案,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规范化
(一)组织与机构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心育教研组;设立心理辅导活动室,具体负责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教学、咨询、科普工作。
(二)目标与任务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1]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减少和避免各种不利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
(三)原则与内容
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四)措施与方法
1. 主要措施
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结合教育教学实际,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时间,课时可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中安排。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纳入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之中。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逐步增大专职人员配比。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1]
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建立分层分类的培训体系,分期分批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和骨干教师进行国家级培训,对区域内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轮训,切实提高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要在中小学校长、班主任及其他学科教师等各类培训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内容。[1]
2. 基本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实际上包括三类,“心理暗示法”“环境陶冶法”“行为训练法”属于预防性的教育方法;“认知领悟法”“行为矫正法”属于心理障碍的矫治方法;“案例分析法”则属于研究方法。这些都是心理辅导员的“常规武器”,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心理辅导员还应掌握更多更深的方法,如“代币法”“系统脱敏法”等等,这样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三、以多样形式传递心育内容,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多元化
(一)心理课程中普及
高中宜作为选修课程,初中作为必修课程,小学可作为“学校课程”独立开设,也可纳入校本课程之中。课程的内容各不相同,小学侧重心理素质训练,初中、高中侧重心理健康指导。心理健康课的任课教师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二)心理咨询中矫正
开设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进行个别辅导是教师和学生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的有效途径。对于极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医学心理诊治部门。
(三)心育活动中训练
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可分为“校级活动”“班级活动”“自发活动”三大种活动,可开展宣心委员培训活动、心育班会活动、心灵感悟读书活动、心理健康宣传周活动、结合文体开展有益身心活动等。应当从校情出发,以学生的需要为依据,创造性地设计具有本校、本班特色的,能给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的活动。
(四)各科教学中渗透
其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寻找各科知识中的心理教育对应点,进行心理素质训练;第二种是通过组织教学活动渗透;第三种是通过班主任工作渗透,正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负强化其不良习惯。这样,能将心理健康教育寓于各科的教学活动当中,收到“既学会知识,又学会做人”的效果。
(五)教师心育中突破
教师的情绪与人格对学生构成直接的影响,要搞好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抓好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否则,心理不健康的教师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心理不健康的学生。搞好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制度化、系统化、经常化,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地点,坚持专家讲座与自学相结合、集中辅导与同行研讨相结合、书本知识与案例分析相结合。让教师们远离抱怨,不让负面情绪导致工作拖拉、工作倦怠、责任意识淡薄,应改善与学生、家长、同事的关系,体验家庭的幸福生活。
(六)家庭教育中延伸
各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都应开办家长心理教育学校、办家长报、建家校联系卡,向家长们传授孩子们身心发展的有关知识,使家长们懂得,孩子出现的新行为中哪些是正常的,应欣然接受的;哪些是异常的,应该怎样去配合学校和心理医生去矫治。同时,引导家长在家庭中端正对孩子的期望,为学生进行心理减负。家长心理教育学校可专门组成讲师团,既可以由专家主讲,也可由心理咨询教师主讲,还可由有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的家长讲。
“八维心理健康教育操作模式”虽经十年多的研究与探索,但也只是初步的尝试。此外,“八维心理健康教育操作模式”的构建主要着眼于城市学校和农村中心校。由于条件限制,其他学校在具体操作时应从当地的实际出发,适当地增删一些内容。总之,对于教学模式的选用,教师应由没有教学模式进入到有教学模式,由掌握运用现成的教学模式到走出模式,取得教学上的自由,最终创造出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刘利民. 全面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基[J]. 人民教育,2013(2).
[2] 陆小峰.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反思[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6).
[3] 唐梦瑶,许有云. 浅论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18).
【关 键 词】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谐校园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版),本文主要探究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活动体验为重点,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初步构建“六结合”的八维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即心育课程与学科渗透相结合、心育与德育相结合、团体辅导与个别咨询相结合、关注学生与关注教师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相结合。“八维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从八个方面(组织、任务、原则、内容、措施、方法、策略、途径)操作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实效性。
一、以科研课题引领教育实践,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科学化
“科研兴校、科研兴教”已成为一种共识,学校在实践中丰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水平,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从而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学校可以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一线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积极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全方位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作为工作重点。
二、精心制定活动组织实施方案,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规范化
(一)组织与机构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心育教研组;设立心理辅导活动室,具体负责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教学、咨询、科普工作。
(二)目标与任务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1]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减少和避免各种不利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
(三)原则与内容
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四)措施与方法
1. 主要措施
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结合教育教学实际,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时间,课时可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中安排。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纳入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之中。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逐步增大专职人员配比。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1]
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建立分层分类的培训体系,分期分批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和骨干教师进行国家级培训,对区域内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轮训,切实提高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要在中小学校长、班主任及其他学科教师等各类培训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内容。[1]
2. 基本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实际上包括三类,“心理暗示法”“环境陶冶法”“行为训练法”属于预防性的教育方法;“认知领悟法”“行为矫正法”属于心理障碍的矫治方法;“案例分析法”则属于研究方法。这些都是心理辅导员的“常规武器”,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心理辅导员还应掌握更多更深的方法,如“代币法”“系统脱敏法”等等,这样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三、以多样形式传递心育内容,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多元化
(一)心理课程中普及
高中宜作为选修课程,初中作为必修课程,小学可作为“学校课程”独立开设,也可纳入校本课程之中。课程的内容各不相同,小学侧重心理素质训练,初中、高中侧重心理健康指导。心理健康课的任课教师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二)心理咨询中矫正
开设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进行个别辅导是教师和学生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的有效途径。对于极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医学心理诊治部门。
(三)心育活动中训练
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可分为“校级活动”“班级活动”“自发活动”三大种活动,可开展宣心委员培训活动、心育班会活动、心灵感悟读书活动、心理健康宣传周活动、结合文体开展有益身心活动等。应当从校情出发,以学生的需要为依据,创造性地设计具有本校、本班特色的,能给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的活动。
(四)各科教学中渗透
其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寻找各科知识中的心理教育对应点,进行心理素质训练;第二种是通过组织教学活动渗透;第三种是通过班主任工作渗透,正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负强化其不良习惯。这样,能将心理健康教育寓于各科的教学活动当中,收到“既学会知识,又学会做人”的效果。
(五)教师心育中突破
教师的情绪与人格对学生构成直接的影响,要搞好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抓好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否则,心理不健康的教师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心理不健康的学生。搞好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制度化、系统化、经常化,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地点,坚持专家讲座与自学相结合、集中辅导与同行研讨相结合、书本知识与案例分析相结合。让教师们远离抱怨,不让负面情绪导致工作拖拉、工作倦怠、责任意识淡薄,应改善与学生、家长、同事的关系,体验家庭的幸福生活。
(六)家庭教育中延伸
各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都应开办家长心理教育学校、办家长报、建家校联系卡,向家长们传授孩子们身心发展的有关知识,使家长们懂得,孩子出现的新行为中哪些是正常的,应欣然接受的;哪些是异常的,应该怎样去配合学校和心理医生去矫治。同时,引导家长在家庭中端正对孩子的期望,为学生进行心理减负。家长心理教育学校可专门组成讲师团,既可以由专家主讲,也可由心理咨询教师主讲,还可由有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的家长讲。
“八维心理健康教育操作模式”虽经十年多的研究与探索,但也只是初步的尝试。此外,“八维心理健康教育操作模式”的构建主要着眼于城市学校和农村中心校。由于条件限制,其他学校在具体操作时应从当地的实际出发,适当地增删一些内容。总之,对于教学模式的选用,教师应由没有教学模式进入到有教学模式,由掌握运用现成的教学模式到走出模式,取得教学上的自由,最终创造出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刘利民. 全面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基[J]. 人民教育,2013(2).
[2] 陆小峰.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反思[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6).
[3] 唐梦瑶,许有云. 浅论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