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人的世纪情缘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p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宜发,生于1949年10月,河南长垣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学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铁路作家协会原副主席。1998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散文集《我心永恒》《我的太阳》《我书我心》《我行吾咏》《我述悟声》《我辈情钟》等。
  “多少年的追寻,多少次的叩问。乡愁是一碗水,乡愁是一杯酒……”一曲优美动听的旋律唤起了我延绵的思绪,一部描写古都开封往事的《记住乡愁》电视片圆了我多年的梦想。
  那年4月,我们兄妹三人有心陪伴已是83岁高龄的老妈出去走一走。我们问她想去哪?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去开封。”我知道,那里是她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留下了许多挥之不去的记忆。我猜透了妈的心思,她要重温昔日那段生活,寻找逝去了的那段时光。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老妈讲的都是半个多世纪以前我们家人在开封生活的点点滴滴。
  我的家乡在河南长垣,那儿土地贫瘠又无资源是个有名的穷地方,外出打工寻求生计的人特别多,多少有点手艺的人是不会待在家乡受苦挨饿的。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庄稼人,我爷爷弟兄三人,老大守着家里的几亩薄地过日子,二爷带着他的三弟也就是我爷爷,跟着村里的人闯荡开封,也学到了烹饪的手艺出来混口饭吃。听祖上的人说,清朝时期我们家乡的厨师都已经很有名气了,京城开饭馆掌勺的、大户人家雇佣的厨房艺人、甚至宫廷里的御厨有不少都来自长垣,长垣的“厨师之乡”早已盛名于天下。坐落在长垣县城的“中国烹饪文化博物馆”,用大量的文物史料展现了长垣源远流长的烹饪文化。早在北宋时期,长垣厨师渡过黄河在宋都经营餐饮生意已成了一景,至今开封有许多老户都是从长垣迁至于此。记得我童年时期,有时家人围坐在一起聊家常,父母二老常给我们讲他们当年在开封打拼遇到了好人家。
  听老爸说,20世纪30年代中期,我爷爷他们就来到开封闯荡,靠着他们手艺总算安顿下来了。1937年他们进了冯家,忙乎全家人的一日三餐。冯家是开封很有名气的大户人家,独门独院,生意做得很大。至于做什么生意,我爷爷他们一无所知,也从不打听,每天埋头只管把饭做好就是了。冯老先生是个文化人,家里收藏了很多报纸,来来往往的人也不少,有很多杂事力气活需要人干。我二爷和我爷爷就厨房那一摊事都紧忙活,白天腾不出手干杂活只好晚上干,常常很晚才能休息。冯老先生心地善良从不挑剔,看我爷爷他们忙不过了,主动提出让我爷把家人也带来一起干活儿。我母亲15岁那年嫁进了我们徐家,不久和我父亲一起来到开封冯家大院,先是在厨房给我爷爷他们俩打个下手择菜洗菜、刷锅洗碗围着灶台转,几年下来耳濡目染也学会了一些厨艺,关键时刻也能操刀露上一手。当然,他们更多的时间是干些出力气的杂活,比如搬动报纸和杂物。冯家有一个“地窖”,存放的都是报纸,经常搬上搬下,因不识字也不知道都是哪家的报纸,更不知留着它们有何用。老爸老妈还给我们讲到,冯家人都很和善,对来家里干活的人存有一种同情心,给了他们一条生路。1945年初春,我爷爷在冯家过早去世,我父母想换个环境,便于端午节过后离开冯家到郑州谋生,通过朋友介绍推荐和测试在铁路火车的餐车上谋得厨师一职,1949年10月我这个幼小的生命降临在这个家庭。我二爷直到1954年才离开冯家。时间太长了,留在父母记忆里往事不是太多,有的还模模糊糊,有一件事老妈记得却很清楚。
  那是1951年春夏之交,老妈带着幼小的我回家乡,开封是我们的必经之路。60多年前,郑州到长垣交通很不方便,大多数的人去长垣都要走开封,不管是乘火车还是坐汽车都需要两天的时间。第一天从郑州出发到开封住下,第二天一早再从开封坐车或步行到黄河岸边的柳园口,坐渡船过黄河再转乘其它交通工具才能到长垣县城,遇上好天落黑之前能到家,否则深更半夜才能进村。按照我父亲的安排,母亲抱着我到了开封直接进了冯家的门见到我二爷。我二爷求见冯老先生让我们母子二人借宿一宿,老先生很爽快留下我们,第二天一大早母亲又抱着我赶车踏上了回家之路。说起这回事,妈说,冯家人不错,尽管父亲早已不再为他们家做事,还留宿我们母子,就凭这一点也不能忘了人家。在2007年4月20日我撰写的《陪伴老妈到开封》散文里,记述了我们两家人的情缘。
  我父母都是没有文化的实在人,为人忠厚,只要有恩于他们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小事都不会忘记。我写那篇文章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想以这种方式来感恩冯老先生和他的家人。这么多年我也一直在想,有朝一日若能见到冯家的后人,我将当面表达埋藏我们徐家心里多年的感激之情。
  事情竟是这么巧。2019年1月15日,晚饭过后我收看电视节目,那天央视4套正在播映《记住乡愁》电视片,画面里的开封书店街就是当年冯老先生居住过的那条街,也是我们徐家两代人半个多世纪以前求生打工的地方。电视讲述的内容与报纸收藏有关,我的脑海里立马浮现出我父亲曾经讲述的80多年前在冯家往“地窖”搬运报纸的情景。《记住乡愁》有一段解说詞这样介绍:“冯翰飞自幼喜爱读书,书中那些古圣先贤为人处世的道理早就深深印在了他的脑海中。”看到这里,我明白了,当初我爷爷带着我父母就在他们家打工谋生,他们所说的冯老先生就是大名鼎鼎的冯翰飞先生。电视里这样解说:“1938年6月,一队耀武扬威的日军冲进位于书店街中段的冯翰飞家中。那时,冯翰飞在开封文化界享有很高的威望,日军经过秘密探察,得知他家珍藏着大量中国古代图书字画,这次兴师动众前来,就是要威逼冯翰飞让他为日本人做事,并妄图染指那些珍贵的文化典籍……”冯翰飞坚决不从,表现出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应有的民族气节。那个年代的中国,兵荒马乱,为了以防不测保存好这些书画和报刊,冯翰飞早在抗日战争之前就花钱雇人在后院悄悄挖了一个防空洞,这就是我父亲几十年前曾说的那个“地窖”,把它们藏了起来,才躲过一劫。这时,冯翰飞的孙子、已是70多岁的老人冯祖铨先生出现在电视画面上,通过电视展示家中依然保存的一些文史资料,用民间收藏的方式锲而不舍地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
  坐在电视机前我边看边想,怎样才能与冯家的后人取得联系,接续我们两家人的历史情缘?   紧接着,电视里出现了我国著名电影导演翟俊杰的镜头。我和翟导早就相识,我的第一本散文集《我心永恒》就是翟导的再三催促,于2005年1月在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翟导1941年出生于开封,古老的中原文化开启了他追求艺术的大门,引领着他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奔跑不息,令人敬佩不已。
  顿时,我眼前一亮。办法有了,让翟导老兄帮我联系冯家后人,准行。
  《记住乡愁》刚一落幕,我的电话打到北京翟导的手机上,我们俩当时都在收看这部电视片。电话里我简单叙说了我们徐家与冯家七八十年前的交情,恳请他帮忙联系上冯家后人,以便重叙旧情。2月13日中午,翟导给我发来短信,通过开封市委宣传部已联系上冯翰飞之孙冯祖铨,并发来了联系方式。随后我就与冯祖铨接通电话,他脑海里还保存着儿时的记忆,我二爷的模样他还能回想起来。祖铨比我年长,自然我称他老兄,我们相约我将专程到开封拜访。2月17日是一个星期天,一大早我驾车从郑州出发,按照祖铨兄发来的地址打开导航,沿着高速公路只用了一个小时,就到了他们当前的新居。
  这是位于开封魏都路的一个居民新区,昔日的旧模样荡然无存。新区一幢幢楼房错落有致,环境十分优雅。走进家门,我们毫无陌生的感觉,祖铨兄看着我张口就说:“真像,真像。”我知道,他说的“真像”是从我的面相看,很像我二爷在他们家干活时的那个模样,看来我的脸庞含有我们徐家特有的家族基因“元素”。说到我们徐家的厨艺,童年时期的祖铨兄很爱吃出自我二爷之手的“炒素丝”那道菜。它由胡萝卜丝、绿豆芽、韭菜和千张丝(豆制品)配制,小锅单炒而成,清香爽口,回味无穷,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寥寥数语可以看得出祖铨兄也是个文化人,说起话来很有哲理。他爱人勤快贤惠,屋子收拾的干干净净,很有条理。住房分上下两层,楼下用于生活,楼上存放的都是文物藏品。毫不夸张地说,他们家也是一座小小的博物馆。
  我们的话题肯定是从冯翰飞老先生聊起。
  冯氏家族祖籍浙江慈溪,江南水乡景色秀丽。清朝同治十二年(1873),北京一家商会会长聘用冯家祖上先辈到开封开设金店分号,从那时起冯家便落户开封。1888年,冯翰飞先生出生于开封,他自幼聪颖好并有良好的教育条件,读了不少书,观察事物有独到见解。受新文化和先进思想的影响,他同情社会底层的劳动者,对新闻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执着的信念。他把报刊看成增长知识、了解世界的窗口,所以与报纸结缘。1902年,刚刚步入青年的冯翰飞先生就着手收集报纸,当年收集报刊达200余种。这些报刊也成了他对外交流的媒介,传递信息,互通有无。1904年,上海《时报》创刊不久,冯翰飞先生就成为这家报纸的特约记者。可见年轻的冯翰飞先生其文学知识、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总结概括能力以及文字组织能力都非同一般。在祖铨兄家里,他们夫妇二人打开从1904年到1937年,这一期间冯老先生收藏的《时报》,一期不落,一张不少,难能可贵,令人赞叹!抗战中上海沦陷,战火纷飞,《时报》无奈停刊,他收藏《时报》只得终止。据有关资料介绍,冯翰飞先生以各种方式收集从清代同治年間以来,全国各地出版发行的《万国公报》《中国日报》《东方杂志》《新中华》《申报》《循环日报》等,以及五四运动以后出版的有关宣传革命思想的各种报刊,1931年已达1000多种。这一年冯翰飞先生回到北京,在宣武门外西草场街24号的冯家老宅创设了“中华历史图书馆”,报刊读物摆放了六个房间,面向大众对外开放免费阅读。1937年日军占领北京查抄了冯翰飞先生在北京创办的“中华历史图书馆”,掠走大量珍贵的历史报刊资料,不得不关门停业。1946年,冯翰飞先生将北京《中华历史图书馆》余下的部分报刊运往开封,连同他在开封收藏的报刊资料,以及郭海长等进步人士掌控的《中国时报》等藏品分类整理,在开封创办了“河南历史图书馆”,免费供读者阅览,传承华夏文化,宣传先进思想唤起民众觉醒。
  开封历史悠久,更是文化古都,厚重的历史文化深深地影响着冯翰飞先生,他思想进步,与我党地下工作者、《中国时报》的主办人郭海长交往甚密。祖铨兄说,1948年6月20日,冯翰飞先生悄悄到报社约郭海长到冯家与来人相见。郭海长来到书店街的冯家,见到了华东野战军敌工部负责人化名王小宝的秘密联络人。这次他们秘密会面的这要任务是按照上级领导的要求,策划我党在开封的地下组织开展重大活动,迎接开封解放。这一细节在1988年出版的《开封文史资料》第10集《开封解放前后》一文中有记载。解放后冯家也因此一直受到各级组织的关怀和照顾。说到这里,让我对冯翰飞老先生及其家人更加敬佩。
  一部《记住乡愁》让我们走进那段尘封的历史,一次心灵沟通让我们两家人的历史情缘得到延续……
  责任编辑   杨   枥
其他文献
越南˙河内  有人在繁忙的路段点了把火,  歌手在隔岸巨大的音响里放歌。  瑞塔的手  記得那个夜晚,我握住瑞塔的手  却亲吻了我自己的  岛  蟋蟀在打架  一个人带着关在笼子里的鸟  与他人约会  声音  你  喜欢这相机  摁下快门的声音。  柏林  没有了你的翅膀  上帝从哪里去天堂?  娜塔丽  我在思念一个人  可我不知道她是谁。  介意  你介意吗?如果  我一无所知  黑暗让夜晚更
期刊
丁奇高,河南禹州人,作品见《大家》《作品》《文艺风赏》《红岩》《牡丹》《莽原》等期刊杂志。  1  那时太阳刚刚挣脱开地平线,河面上的雾气正浓,双洎河里一些生命力旺盛的活物已开始运动。她骑着小型电动车,赶时间。她的长发高束,橘红色的外套虽十分显眼,但隐没在了浓雾之中。  水汽和汗水浸湿了她的薄衣。  这条名为双洎河的小河,它曾出现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里,如今水质虽一般,默默无闻,但每个季节,它都
期刊
跟犁曾是生产队时代的一项重要农活。每年秋后犁地种麦,队长都会派个半大小子给扶犁手打下手,牵牲口,打土坷垃,镢地边等等。就像建筑工地上,泥水匠垒墙,要有一个小工给他搬砖和泥一样。  那年我十多岁,学校放秋假,隊长派我跟犁。扶犁手是万俊爷, 五十多岁,瘦高个。人人都知道他脾气爆,好吵人,但他干农活一流,犁耧锄耙、扬场放磙样样在行,在队里没人比得过他。所以,为他跟犁,我心里有几分发怵,也有几分崇敬。  
期刊
祖母是踩着月色走进我梦乡的,和她生前一样慈祥。上身蓝布对襟夹袄上,缀着豆粒般大小的银扣子,扣子上錾着比目鱼的图案。黑色的裤子,打着绑腿,整个人显得干净利落。祖母轻轻呼唤我的乳名:“小三儿,电影散场了,赶紧从草垛子上爬起来,咱们回家吧。”  梦境清晰而又真实,唤醒了我记忆深处的往事,带我回到了时光深处。夏日夜空,繁星点点,在院子里铺一张席子,祖母和我坐在席子上纳凉。祖母手指着,教我辨认牵牛星和织女星
期刊
醒来时,恰好是凌晨两点,我一个人,悄无声息,来到岭尖上。城里不少的灯还亮着,光已阑珊。若是白天,满目绿绕。四野青翠是最美的生态大章。  向东不远,就是岔路,北边入村,南边上岭。我不舍得走快,不想错过每一粒石子,每一棵草。上来坡,是大村的超市。主人正熟睡,我听到了鼾声。这时我若敲窗,但不语,他一定要吓得半死。在这辽阔大岭上,村子四周有很多的坟丘。如若我说出一个亡故的人的名字, 而这个人恰是他认识的,
期刊
一  尽管有灯光映着,这枚银锭看上去并不起眼,我有点失望,与我印象里亮闪闪的银元宝有相当的差距。其形状,不是常见的两头翘翘中间隆起的马蹄形,也不是船形,而是罕见的束腰形。正面看,蝴蝶结状,颜色灰秃秃的,失却了纯银应有的光泽,且表面坑坑洼洼,有如遮蔽了五官的老妇蜂窝一样的雀斑脸。  这银锭就是平常所说的银元宝,“元宝元宝,元军制造”。当时的蒙古士兵,打马江南,一路烧杀抢掠。抢来的散碎银子不容易携带,
期刊
陈仓,70后诗人、小说家。代表作有《诗上海》《艾》等诗集,八本“陈仓进城”系列小说集,百万字长篇四书《后土寺》《地下三尺》《预言家》《醒神》,作品大量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新华文摘》等转载,多次入选中国小说学会等机构评定的文学排行榜。近年获有:第三届中国红高粱诗歌奖、第二届都市小说双年奖、《小说选刊》双年奖、首届陕西青年文学奖、第八屆冰心散文奖,以及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优秀作家贡献奖。  秦岭南
期刊
屋檐与天空,记录过往。  姚智清,1965年生于洛阳,现为洛阳师范学院教师,主讲现代汉语、汉语修辞学等课程。平日里喜欢旅游和散文创作,曾在《洛阳晚报》上发表《洛阳老话》《关关雎鸠》等系列文章。著有《趣说洛阳话》等个人专集。  一个伟大的作家常常能够成就一座城市,就像老舍之于北京,张爱玲之于上海,狄更斯之于伦敦,昆德拉之于布拉格,而西贡,你能想到的一定是杜拉斯,也只能是杜拉斯。当她写出那部著名的《情
期刊
提起千年帝都和文化名城洛阳,天下无人不晓。而若提到生活在洛阳的诗人、作家赵克红的名字,我想业界人士也大都是会熟悉的。赵克红在文学园地已经辛勤耕耘了几十年,他的创作以诗歌、散文为主,已出版诗集《燃烧的情愫》《心的祈祷》《美丽的忧郁》《五弦琴音》,散文集《心韵如歌》,长篇小说《青春无悔》等著作多部,成绩斐然,名扬省内外。如今的赵克红,不仅自身依然笔耕不辍,而且在众人的推举下挑起了洛阳市作家协会的重担,
期刊
摇动的手臂,摇动的青春。  引 言  近期,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召开调研座谈会,会议要求各省级管理部门重点加强对当前国产三个类型的电视剧——宫斗剧、抗战剧、谍战剧的备案公示审核和内容审查,治理“老剧翻拍”不良创作倾向。  A  宫斗剧一直是国产影视剧制作与传播领域的“香饽饽”,而这类剧存在的价值倾斜症候也最严重。在以武侠、玄幻、传记、历史等多种类型的古装剧中,首当其冲者当属“宫斗剧”,已被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