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高甘油三酯血症-腰围表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相关

来源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a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高甘油三酯血症-腰围表型(HTWC)与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的相关性。

方法

对秦皇岛地区一项3 136名13~17岁汉族青少年作横断面调查。HTWC定义为腰围≥同年龄同性别青少年腰围的90百分位值且血甘油三酯≥1.47 mmol/L者。

结果

本调查人群中HTWC表型检出率为3.3%。甘油三酯和腰围正常组青少年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者检出率为0.4%,而HTWC组青少年检出率为14.7%。校正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家族史和高血压家族史后,HTWC组青少年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检出率是甘油三酯和腰围正常组青少年的9.286(95%CI 3.161~27.282,P<0.01)倍。

结论

HTWC表型与青少年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密切相关,可做为识别青少年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简单工具。

其他文献
2型糖尿病常伴随超重或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异常状态,并与心血管风险的增加密不可分。目前大多数降糖药以降糖为主要机制,难以兼顾多种代谢异常状态并降低心血管风险。本文对利拉鲁肽在降低血糖的同时,对体重、血压、血脂的有益影响,以及对心血管系统可能的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目的分析男性糖尿病足溃疡(DFU)患者的性激素水平与病情严重性的相关性,探讨男性DFU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4例男性DFU患者和63例高危DFU患者的基本资料,测定这些患者入院时血中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催乳素、雌二醇、孕酮、睾酮、游离睾酮(FT)、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随访观察DFU患者6个月溃疡愈合、复发、心脑血管事件及死亡情况。结果随着Wagner级别增加,男性患者体内雌二醇水平
取人甲状腺腺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进行细胞培养,以1 000 IU/ml干扰素γ(IFN-γ)+10 ng/m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1 mmol/L N-乙酰半胱氨酸(NAC)、1 mmol/L还原型谷胱甘肽(GSH)、10 μmol/L地塞米松(DEX)孵育,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丙二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GSH-Px)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显示,IFN-γ+TNF-α处理组
目的分析手术切除的甲状腺结节大小与甲状腺癌患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至2011年于本院进行甲状腺切除手术的5 44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病历记录的甲状腺结节共7 642个,有病理结果的结节共6 907个,按照结节直径<1.0 cm、≥1.0 cm且<2.0 cm、≥2.0 cm且<3.0 cm、≥3.0 cm且<4.0 cm、≥4.0 cm分为5组,对不同直径分组甲状腺结节中甲状腺
目的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rhPTH)(1-34)是目前唯一促进骨形成的药物,中国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妇女长期应用rhPTH(1-34)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首次为期18个月,全国11个城市探讨比较rhPTH(1-34)与依降钙素(益盖宁,CT)治疗PMO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53例PMOP患者随机分至每日1次rhPTH(1-34) 20 μg(200 U),治疗18个月
目的研究叉头状转录因子O1(FoxO1)对高糖培养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含组成性激活突变型FoxO1(CA-FoxO1)编码序列的过表达慢病毒载体(LV-CA-FoxO1)及表达针对FoxO1的小干扰RNA序列(siRNA-FoxO1)的慢病毒载体(LV-siRNA-FoxO1)用于上调或下调FoxO1的表达,并构建空慢病毒载体(LV-NC-FoxO1)作为阴性对照。
Bartter综合征(Bartter syndrome, BS)是一种罕见的肾小管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以肾性低钾,代谢性碱中毒,高肾素、高醛固酮血症为主要临床特点,Bartter综合征合并代谢综合征临床未见报道。本文详细介绍1例经典型Bartter综合征合并代谢综合征的诊治经过,以使临床医师重视Bartter综合征合并代谢综合征的诊治。
目的探讨抑郁和睡眠质量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交互作用。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进行面对面调查。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或非条件logistic回归;通过Delta方法计算交互作用的相关指标。结果944例2型糖尿病患者(男365,女579例),平均年龄(64.0±10.2)岁,纳入该项研究。以睡眠质量好且无抑郁的患者为参照组,睡眠质量好但伴
mTOR通路是细胞内主要的营养感受器,对于细胞的增殖、生长及代谢具有重要作用。在细胞内,该通路通过与特定蛋白结合形成蛋白复合物而发挥作用。目前发现在哺乳动物中有两种含mTOR的蛋白复合物:mTORC1和mTORC2,两者对mTOR通路抑制剂雷帕霉素的敏感性不同,在体内更是发挥着截然不同的作用。雷帕霉素作为免疫抑制剂和抗肿瘤药物在临床中应用广泛,然而长期使用可损害β细胞引起糖耐量异常等代谢紊乱。进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