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对于学生来说是重要的能力之一,在学习小学语文知识的时候,老师要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上,让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材,提高对学习的兴趣。作为语文老师,需要采用课内外结合的教学方式,开展阅读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好习惯。本文将围绕在小学语文教学阅读中如何开展文本细读为话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本文细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9.013
小学语文是学生的必修科目之一,也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老师在讲解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要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掌握文章的写作手法,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阅读,让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语文知识,了解文章背后的深层含义。拓展学生的认知范围,让学生可以具备综合学习能力。文本细读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章进行分析,以此来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为学生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文本细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一、文本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1.教师自身文本阅读缺乏个性化
在开展阅读教学工作的时候,老师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还没有得到显著提高,教师自身阅读教学缺乏个性化,这就给阅读教学工作带来一些困难。老师只是继续沿用以往的教学方式,久而久之,学生会厌倦语文课堂,甚至对阅读产生逆反心理。老师并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缺乏对文章的深度分析。在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时候,老师应该采用文本细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可以更加了解文章的写作内容。传统的教学方式枯燥无味,降低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加了学生阅读的难度,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老师过分依赖语文教材,使得学生没有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只会按照教材内容讲解语文知识,这样会降低实际教学效果。
2.忽视阅读教学的目的
老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时候,忽视了阅读教学的目的,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老师一味地注重学生的分数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这就导致学生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随着素质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老师应该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使得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在开展阅读教学工作的时候,没有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只是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虽说这样的教学方式并不是完全错误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这是一种属于本末倒置的教学方式,阅读能力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从而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细读的学习。
3.盲目延伸和拓展
如果想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仅仅是依靠课堂上的时间是不够的,老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让学生可以为写作积累素材。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在对文本进行分析之后,学生会产生疑惑,并不能完全理解文章中的内容,对学生的阅读范围进行延伸和拓展也是需要在尊重语文教材的基础上,让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语文知识,掌握文本细读的技巧,而不是盲目进行延伸和拓展。这样的教学方式会混淆视听,让学生的思维意识混乱,影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二、文本细读的重要性
1.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
由于学生还处在思维模式发展的階段,对文章的理解有一些局限性,老师在讲解语文知识的时候,只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提高,淡化了学生理解能力的强化。在开展语文阅读实践的时候,老师应该让学生进行文本细读,使得学生可以通过不同角度了解文章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掌握阅读的技巧,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在对文本进行细读的时候,老师要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对知识的吸收情况,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深度剖析,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更加理解文章的内容。
2.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小学生是各种能力养成的重要时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老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较为广泛,包括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对于学生来说,最应该提高的就是阅读能力,老师要在尊重语文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创新,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可以更加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阅读领会到创作背景,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满足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
3.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毫不夸张地说,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老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意识,使得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时候,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可以立足于兴趣开展教学工作,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的好习惯,并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素材,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让学生意识到文本细读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理解水平,强化记忆力。
三、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措施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可以清楚地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缺乏对阅读的兴趣,导致学生无法学习到真正的语文知识,再加上老师的教学方式过于落后,学生感觉不到阅读的氛围。老师在讲解语文知识的时候照本宣科,这样无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因此,老师教学首要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例如老师在讲解传统节日这一门课程的时候,可以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开展阅读教学工作。首先,老师可以通过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集中精力。老师要立足兴趣开展阅读教学工作。与此同时,老师还可以和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让学生打破对老师的传统印象。通过生活中有趣的例子,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都有哪些,使得学生认识到传统节日的意义,增加学生的知识范围,帮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以此来构建趣味性的语文课堂。
2.加强对学生的阅读引导
由于小学生心智还不成熟,缺乏自主性和自控力,在学习方面还需要老师的帮助和监督。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得学生可以实现文本细读。老师需要创新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的阅读引导,让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语文知识。
例如老师在讲解《鸟的天堂》这一课时,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以此来实现对学生阅读的正确引导。老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天堂有什么特色?从文章中的重点词语进行理解,比如“安静、祥和”等,实现对学生的阅读引导。让学生体验到不同的阅读方式,掌握阅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有利于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3.合理进行课外知识拓展
学生要想提高阅读能力,需要通过课外阅读的方式,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帮助学生增加知识储备量。学生在学习语文课文的时候,不仅要认识生字,还要理解文章中的具体内容。在开展语文阅读工作的时候,为了达到教学的目的,需要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实现知识良好拓展。老师不要盲目进行拓展,要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老师在讲解《我是一只小虫子》这一课时,首先要对课文进行分析讲解。其次,老师可以推荐给学生几本书,让他们在课余时间阅读,以此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可以体验到阅读的乐趣所在。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文本细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老师要合理进行课外知识的拓展,让学生更加理解文章的具体内容,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实现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李秀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年第50期。
[2] 王银凤《对语文“活力课堂”的思考》,《新语文学习(教师)》2011年第3期。
[3] 吴恒平《文本细读的特征》,《江西教育》2011年8期。
[4] 孙长彦《巧借语境差异品味人物对话》,《语文建设》2010年第1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本文细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9.013
小学语文是学生的必修科目之一,也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老师在讲解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要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掌握文章的写作手法,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阅读,让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语文知识,了解文章背后的深层含义。拓展学生的认知范围,让学生可以具备综合学习能力。文本细读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章进行分析,以此来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为学生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文本细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一、文本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1.教师自身文本阅读缺乏个性化
在开展阅读教学工作的时候,老师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还没有得到显著提高,教师自身阅读教学缺乏个性化,这就给阅读教学工作带来一些困难。老师只是继续沿用以往的教学方式,久而久之,学生会厌倦语文课堂,甚至对阅读产生逆反心理。老师并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缺乏对文章的深度分析。在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时候,老师应该采用文本细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可以更加了解文章的写作内容。传统的教学方式枯燥无味,降低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加了学生阅读的难度,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老师过分依赖语文教材,使得学生没有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只会按照教材内容讲解语文知识,这样会降低实际教学效果。
2.忽视阅读教学的目的
老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时候,忽视了阅读教学的目的,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老师一味地注重学生的分数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这就导致学生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随着素质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老师应该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使得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在开展阅读教学工作的时候,没有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只是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虽说这样的教学方式并不是完全错误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这是一种属于本末倒置的教学方式,阅读能力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从而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细读的学习。
3.盲目延伸和拓展
如果想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仅仅是依靠课堂上的时间是不够的,老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让学生可以为写作积累素材。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在对文本进行分析之后,学生会产生疑惑,并不能完全理解文章中的内容,对学生的阅读范围进行延伸和拓展也是需要在尊重语文教材的基础上,让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语文知识,掌握文本细读的技巧,而不是盲目进行延伸和拓展。这样的教学方式会混淆视听,让学生的思维意识混乱,影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二、文本细读的重要性
1.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
由于学生还处在思维模式发展的階段,对文章的理解有一些局限性,老师在讲解语文知识的时候,只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提高,淡化了学生理解能力的强化。在开展语文阅读实践的时候,老师应该让学生进行文本细读,使得学生可以通过不同角度了解文章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掌握阅读的技巧,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在对文本进行细读的时候,老师要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对知识的吸收情况,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深度剖析,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更加理解文章的内容。
2.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小学生是各种能力养成的重要时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老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较为广泛,包括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对于学生来说,最应该提高的就是阅读能力,老师要在尊重语文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创新,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可以更加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阅读领会到创作背景,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满足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
3.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毫不夸张地说,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老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意识,使得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时候,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可以立足于兴趣开展教学工作,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的好习惯,并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素材,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让学生意识到文本细读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理解水平,强化记忆力。
三、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措施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可以清楚地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缺乏对阅读的兴趣,导致学生无法学习到真正的语文知识,再加上老师的教学方式过于落后,学生感觉不到阅读的氛围。老师在讲解语文知识的时候照本宣科,这样无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因此,老师教学首要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例如老师在讲解传统节日这一门课程的时候,可以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开展阅读教学工作。首先,老师可以通过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集中精力。老师要立足兴趣开展阅读教学工作。与此同时,老师还可以和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让学生打破对老师的传统印象。通过生活中有趣的例子,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都有哪些,使得学生认识到传统节日的意义,增加学生的知识范围,帮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以此来构建趣味性的语文课堂。
2.加强对学生的阅读引导
由于小学生心智还不成熟,缺乏自主性和自控力,在学习方面还需要老师的帮助和监督。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得学生可以实现文本细读。老师需要创新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的阅读引导,让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语文知识。
例如老师在讲解《鸟的天堂》这一课时,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以此来实现对学生阅读的正确引导。老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天堂有什么特色?从文章中的重点词语进行理解,比如“安静、祥和”等,实现对学生的阅读引导。让学生体验到不同的阅读方式,掌握阅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有利于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3.合理进行课外知识拓展
学生要想提高阅读能力,需要通过课外阅读的方式,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帮助学生增加知识储备量。学生在学习语文课文的时候,不仅要认识生字,还要理解文章中的具体内容。在开展语文阅读工作的时候,为了达到教学的目的,需要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实现知识良好拓展。老师不要盲目进行拓展,要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老师在讲解《我是一只小虫子》这一课时,首先要对课文进行分析讲解。其次,老师可以推荐给学生几本书,让他们在课余时间阅读,以此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可以体验到阅读的乐趣所在。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文本细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老师要合理进行课外知识的拓展,让学生更加理解文章的具体内容,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实现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李秀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年第50期。
[2] 王银凤《对语文“活力课堂”的思考》,《新语文学习(教师)》2011年第3期。
[3] 吴恒平《文本细读的特征》,《江西教育》2011年8期。
[4] 孙长彦《巧借语境差异品味人物对话》,《语文建设》201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