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神偷”艺术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na1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自清先生是高明的散文大家,《春》一文已是万口传颂。他善于熔铸前人的诗意来人文,并且发扬光大,成为自家特色的东西,“偷”之无痕,却又得“神”,故为之“神偷”。且看他《春》的开头与宋祁的《玉楼春》的上半片多么“神似”。
  宋祁《玉楼春》上半片:“东城渐觉风光好,毅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渐”字,展示出诗人多次光临东城,每次的微小变化都人眼人心的情景,也展示出了一种急切的盼春之意。此虽虚词,却大有实意:你看芳春美景,说到就到,先是春波微软,招人画船,又是杨柳含烟晓寒轻绕,继而是桃花盛燃,纵向传出了春的脚步由远及近。再看《春》的开头:“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进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两个“盼望”连用,形象突出了盼春之情,东风一起,春天的脚步“一近”,更体现了神思之细致。这种偷“意”的本领真的偷出了“神”。更妙的还在后边。
  “山的朗润”是从大处谈光泽,“水的涨”见丰腴从小处谈体积,“太阳的脸红”是从细处谈色彩,一系列的镜头把“渐”字更是拍摄出来了。更妙的是春夜似乎善解人意,鲜活更是迎人而来,这意趣更是“渐”字难以传达的了,“偷”之“神”韵毕露。
  “红杏枝头春意闹”,一“闹”字卓越千古,偷其意者,庸手难免点金成铁,或是以水释酒,而朱先生则是以璧连珠,新醇胜旧。他这样写“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朱先生用了一幅烂漫的“春花图”来写真一个“闹”字,宋祁只是杏花,美则美矣,未免单调;朱先生则群芳斗艳,美得热烈,这才更显出“闹”的意境。两个“不让”,一个“赶趟儿”,说明他们不是一时一地的“闹”,而是来赶“春天的聚会”,四面八方的闹。非惟如此,朱先生又以红火粉霞白雪来映衬,以蜂蝶之声动来烘托,以未来果实相比照,字里行间的春意春趣真是无处不“闹”了。无痕之“偷”尽显其“神”!
  “神偷”之艺术还在另一处亦得充分展示。南宋志南和尚:“古木阴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我们看到,标题是《春》,文中内容是写春景,为避免处处见“春”,文中写“风”故意不带“春”。因此我们认为,在作者是有意为之,属于匠心独运。春风是不易描写的,那“不寒”二字该如何让读者感觉呢?朱先生写春风,主要抓住了两点,一是春风的柔和,二是它具有传声送味的作用。作者先用南宋志南和尚的“吹面不寒杨柳风”的诗句,来状写春风的温暖,柔和;他犹恐读者不易领会,马上来了一句人人能领会的摹写:“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作者从传昧角度写春风,不仅强化了春的氛围,也将此段与上两段关于草、花的描写自然地连接起来。春风还把春鸟的歌唱、牧童的笛音,送人人的耳膜,“与轻风流水应和着”。作者从多方位描写春风,把这个本来不易表现的事物也写得栩栩如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作者通过细腻的感受,运用生动的笔墨,将难以状写的春风写得神韵透彻。两字“不寒”却是春意惹人醉,醉在作者凭借春风全方位呈现美景于我们身旁,让人身临其境。朱先生的“偷”的艺术已是出神人化,妙哉!
  文章非此两处,可再看一处来体味朱先生“神偷”之技艺已是登峰造极,张志和的《渔歌子》中写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一“斜”一“细”,又可见朱先生之“偷”的神韵,“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诗中之景虽美,却显得味道有些不够,而朱先生同用此语,却在细节的描写方面,都体现了他体物察情,精细人微的过人之处.抓住典型细节,工笔细描,精妙传神地渲染出春雨迷蒙、色彩迷离的氛围,意在言之外,让读者尽品春雨之妙。
  而在大诗人杜甫的诗《春夜喜雨》更是让朱先生如得神助,“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江湿处,花重锦官城”,此诗本已把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描写的无人可比,可朱白清先生却是大胆“偷”,“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闪闪发亮的绿叶青草;一点点黄晕的灯光;悠闲的行人,正在劳动的农民。构成了一幅朦胧、安详而静谧的水墨淡彩画。这幅画使连绵不断的春雨不再令人烦恼,读者可以静静地欣赏,体味春天雨景的无穷韵味。这似乎又是一种杜诗中无法领悟到的“喜”之情。观全篇,读者尽情的品味吧。
  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逼真’等于俗语所说的‘活脱’或‘活像’,不但像是真的,而且活像是真的。”可以说,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达到了这样的艺术境界。善读书者长精神,朱先生不仅善读妙解,而且以此为原料,深加工成了自家精品,令人叹服其“偷”其“神”!
其他文献
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事实上。这是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不被重视的一个问题,过重的政治色彩和复杂的知识体系使得语文教学索然无味;而能将语言能力的培养溶人到一种积极、愉悦的情感氛围中,语文教学不失为一块沃土。
期刊
“交往是教学的本质”,这是新课程的关键所在。随着课程改革地不断深入,新的课程其实早已超出了学科课程的范围,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所谓的课程。不仅是指以知识为主的“文本课程”,而且包括在活动过程中被教师和学生实实在在体验到的课程,亦即“体验课程”。可以说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并且作为相互作用的主体。由此而言,师生不能只是执行课程计划,而且要共同参与
期刊
提到差生,我们大家都认为这样的学生什么都不好。无非表现在:不遵守纪律,学习不认真,成绩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等。如何转化差生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头疼的一件事情。一个学校,特别是班主任工作,对差生的转化尤为重要,可谓是“困难重重”。笔者做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也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差生,本人体会有两点:一是友善,充分了解学生,把工作做细;二是尊重学生人格,关心他,爱护他,特别是未成年的初中生,要像自己的孩子一
期刊
阅读教学是个性化行为,教师尊重学生对文本理解的丰富性、差异性、多元性,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独体体验固然重要。但是,面对学生错误的价值观念。偏激的认识。教师是否可以置若罔闻?教师担负着育人的责任,始终是教学中的引导者,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淡化。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把握文本和作者的价值取向,对学生的误读、断章取义、偏激、偏颇的认识都要及时、有效地加以引导,巧于点拨。下面
期刊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活动的一种倾向,是行为的动力。如果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了兴趣,才会启动思维,苦思冥想;只有对一个问题感兴趣了,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它的办法;并且,一个人只有在做事情时感到其乐无穷,精力才会高度集中,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有所创造,有所发明。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兴趣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有句名言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
期刊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开始注重孩子多种能力的培养,乐器学习开始走进更多的家庭,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现象渲染及促进了整个社会给孩子们所营造的艺术氛围,同时也引起我们从事音乐教育工作者的一定思考。而在中国乐器中,扬琴是一件颇具特色的民族乐器,它音域宽广,表现力丰富。改革开放后,扬琴从乐器改革、演奏技法、曲且建设、教学研究等方面均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近年来,扬琴也和其它乐器一样悄然
期刊
随着教师对课程内涵的深入解读和创新实践。课堂所普遍呈现的疑探结合特别是由学生自主“质疑”这一相对固定的教学环节,相当准确的承载起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公民、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所必须的基本能力的课标要义,使课堂涌动出前所未见的价值、品质、智慧和魅力而显得锐利、灵动、大气和深邃。笔者认为,课堂上教师自觉并极力“渲染~质疑”教学环节,不仅是视其为一堂好课的重要元素,也不仅仅是想张扬个性与特色,而最实惠
期刊
“速写”,意谓在较短的时间内,用简练、概括的表现手法,捕捉对象的主要视觉特征与内在精神的一种绘画形式。速写是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造型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造型艺术中各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在近年来的美术高考中,人物速写是绝大多数美术院校(系)的必考科目之一,其重要性愈发突显。针对近年来美术专业考试,就人物速写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高考人物速写的时间在30~40分钟之间,考生要在这样短的时间内,简练
期刊
【摘要】上好小学阅读指导课,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技能和方法,在意境中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激励学生在读后谈出自己所感所想,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从而领悟文章的内涵。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知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对话的过程。这一过程为学生的个
期刊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是新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之一。可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已成为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则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内容,在生动形象的教学实践中,把传授语文知识的“真”和渗透思想情感教育的“善”统一起来,满足学生审美心理的要求,塑造美的人性,增强语文能力,并坚持把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