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土地利用与农地保护的综合发展

来源 :科技信息·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skldafk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耕地保护的形式日趋严重。如何保护耕地。怎样才能在耕地数量稳定的情况下提高耕地对生存发展的保障能力等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的耕地保护区的了较好的成绩,农地整理功不可没。但在轰轰烈烈的农地整理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耕地质量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等。认真思考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农地整理;耕地保护;综合发展
  土地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资源,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市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土地整理时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土地的整理,可以更好地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我国属于人口密度大土地资源少的发展中国家。但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壮大,使得人地之间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农村土地出现的问题,结合相应的对策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完善生产和生活条件,使得每寸土地都得到有效利用。随着人口的迅猛增長,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总体质量差、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土地利用率低等现实问题日益显著,因此耕地的占补平衡形势变得更为严峻,耕地的保护工作也就变得非常重要。怎样在既满足国家政策需要、又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来保护耕地,这是一个急需要解决的问题。耕地是土地的精华,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随着经济的发展,耕地保护的形势日趋严重。
  一、农地整理及耕地保護的意义
  (一)农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通过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对田、水、路、林、村等进行综合整治,调整土地关系,改善土地利用结构和生产、生活条件。以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行为。
  农地整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进程的加快,不可避免地要占用部分耕地,而后备资源的开发又受开垦难度大和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实践证明,农地开发整理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他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也是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它不仅能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而且还可以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活、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对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耕地是土地的精华,市农业中最为基本的生产资料。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及健康发展都离不开耕地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尤其是向我国这样的农业大国,耕地的地位与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中央领导反复强调,要珍惜每一寸土地,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强调保护耕地对亿万农民的生计具有保障作用,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基础作用、对农村在职社会具有稳定作用。
  与世界上其他各国相比,我国的耕地具有人均占有耕地数量少、更低总体质量差、耕地退化严重、耕地资源贫乏的特点。
  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怎样能及保证耕地数量又能提高耕地质量,保证土地利用的持续发挥咱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二、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整理资金,整理意识不强
  农地整理是一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但由于资金占用量较大,投资回收期长,政府用于开展农地整理的资金十分有限。加上站基地的不断增加,一些管理部门对农地整理不是很了解,造成整理过程产生困难。这些都增加了农地整理的难度。
  (二)缺乏统筹规划与系统管理
  目前的农地整理大都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全局性,只注重短期效益。农地整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地整理工作的开展,应当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进行规划和管理,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结合,这关系着农地整理的成效。
  (三)耕地整理带有盲目性
  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市土地整理的主要目标,这是为了保证国家以及区域的耕地数量和质量得到保障。而在实际操作当中,往往重点费那个在数量上,没有将最终目标作为具体实施的标准。这样在土地整理过程中对原有耕地的不规范占有,是的耕地质量在整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这就无法满足耕地质量不断提升的最终目标要求。对于已经实施开发整理的耕地是否能达到使用标准,没有作出具体的评估分析。这使得整理工作失去了最初的意义,与当前政府积极实施土地保护政策是背离的。
  (四)农民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土地整理主要是参照节约用地的规定,对土地进行重新划定,通常将形状不规则的地块,通过实施土地整理进行规整,这就会把原有的地块边界打破,这就必须重新划定边界,进行权属变更。
  土地对于农民而言是生活的保证,是农民生存发展俄重要条件。农地的整理也关系着农民的权益,整理过程中会涉及房屋拆迁、迁坟腾地等问题,这些都与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其中,土地权属使农民比较重视的问题,涉及到了许多方面的利益。在实施时又出现了许多强制性行为,例如没有得到农民的语序就在材料中代签公众参与意见、占用农户所更重的土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另农户拆迁房屋、迁坟腾地填埋坑塘等,这就破坏了农民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配合农地整理的积极性。
  (五)土地整理综合功能无法实现
  农和发展主要强调把土地整理与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实现共同发展,其目的在于管理相互统一,这样就是的土地整理的综合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当前,增加耕地数量、补偿因非农建设占用的耕地是整个土地整理的重要目标。这也使得土地整理的综合功能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还会引起较大的不良影响、例如盲目实施整理、重数量轻质量、造成土地开发不力,破坏环境等一系列问题。
  尽管国家已明确了土地整理的工作方向,但土地整理项目重申报轻建设某工程质量较低,项目目标单一化等问题依然存在。目前土地整理还未与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这影响了土地整理综合性的发挥,造成了土地整理与农村建设目标脱节的问题。   (六)对付恳工作重视不够
  目前的农地整理中,多数偏重于农用地调整、地块规模调整、农地改造方面的内容,特别是宜农后备资源的开发,大家的积极性很高。中开发轻复垦,忽视了实施农地整理的初衷,失去了整理的发展意义,这样不但造成资金的浪费还对耕地的保护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響。
  对于技术性要求高、难度较大的零星农村宅基地的整理较少。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居民住房建设缺乏规划和有序的引导,农村居民点分布零散,用地指标大大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通过农地整理,进行居民点的拆迁合并,既可以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促进中心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又可以增加农用地的面积。有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有利于农村的全面发展。
  (七)整理后的土地用途问题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耕地保护实施的是重数量轻质量的单纯的耕地保护措施。所以农地整理过后的土地理所当然地作为耕地,增加了耕地面积,可是土地的生产率却没有提高。农地整理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途径,是保護耕地的有效措施。但是增加耕地不是农地整理的唯一目标,农地整理后的土地用途应当坚持“以市场为中心,以效益为准绳”的原则,抓住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因地制宜地加以利用。严禁一刀切,全部作为耕地加以利用。
  三、对策及建议
  (一)实施统筹规划,实现系统整理
  农地整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进行农地整理,应做到以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主导,结合区域整体发展规划,特别是结合生态建设规划。坚持改善土地利用条件,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协调的原则。既立足于人类发展这个核心基础上,坚持不破坏土地生态经济系统为基本前提。在进行规划与实施中,必须要有一个整体观念、全局观念和系统观念、充分考虑土地系统的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联系,在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统筹规划、系统整理。
  (二)减持数量与质量并重
  转变单纯追求外延扩大耕地面积的农地
  整理观,树立全面提高生产后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农地整理观。认真调查土地后备资源、水源和生态环境等因素,因地制宜,不仅要有一定的数量,而且要保证农地质量。在具体实际工作中;要坚持高起点和高标准,反对将农地整理项目搞成“形象工程”,一味追求农地整理后的“景观效用”。宁肯数量少一些,也要质量好一些。处理好农地开发整理与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关系,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创建农地整理成果的生态效益评价体系。
  (三)结合当地农民需求,调动农民积极性
  在规划土地利用是有必要将现有的设施积极运用起来,对于部分道路需要考虑是农户长期在生产和生活中建设使用的,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当在原有的路、沟、渠周围搭建类似的设施时,要将原有的设施综合考虑起来,一次来满足农民习惯的生产、生活方式,海能减少资金投入。在规划土地利用过程中需要对土地进行有效地保护,结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展,两者保持协调统一,这样才能保证土地的使用达到当地实情和土地利用的计划要求。这就需要在土地整理时立足于实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达到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建设的要求,这样才能满足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需要,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四、小结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对长一段时间的重大历史任务,为了土地整理能够与农村建设更好地结合,弄粗能够更和谐地发展,我们要合理利用耕地,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好当前面临的问题,不断地探索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韩润仙,韩桐魁. 试论农村土地整理发展制约因素与保障措施[J].国土经济2004.(1).
  [2]刘宗连,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土地整理[J].中国土地.2006.(09).
其他文献
摘要:造林更新技术是林区经营主要手段,对营林质量以及营林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基于造林更新技术的重要性,本文对林区经营中可能会采用的造林更新措施进行分析,并重点探讨了造林更新技术的创新方式以及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得出相关结论,供同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造林更新;措施;创新;注意事项;分析  林区经营中,更新造林是一大重要环节,应当受到林区管理人员的重视。更新造林以造林更新技术为主,其技术选择与应
期刊
摘要:为了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目的,清洁能源在能源市场的份额已逐渐扩大,其中水电作为较为多用的清洁能源,而水电站的调速器作为一个研究重点,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故在此对水电站的调速系统进行剖析,分析调速系统的问题,并根据其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造方案,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电站;调速器;电力系统;系统改造  1引言  社会的飞速发展,提高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人们的环保意识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期刊
摘要:由于国内的农村社会具有社会属性,且还较为显著,所以,在农业技术的推广过程中,就应以当地政府作为主体,争取让农民参与其中,为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面临许多问题,这就要求对农业技术新的推广模式进行分析,其中,嵌入性发展模式的出现,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产生的,它是在尊重社会属性的前提条件下,通过示范点将其融入到农村生活中,该种模式是指将农村技术与技术人员有效结合在一
期刊
摘要:通过对不同设计油环的环高,顺应性,机油耗,成本分析,同时对比不同油环设计的机油耗,找到油环设计的方向,使设计的油环成本低,性能好。  关键词:油环 机油耗 镀层 三片式油环  0 引言  近年来由于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不仅对汽车排放有害气体及微粒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对CO2的排放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内燃机的机油耗影响着车辆废气排放和换油时间间隔,因此,机油耗应保持最小値。对机油有着重要影响
期刊
摘要:机械穴播和机械插秧比较,生育时间短,生育时间不一样,它的生长所得到的光照温度状况就有所不同。但不同的播种时间以及地点的温光状况是不一样的,有研究发现,一样的水稻品种在一样的地区种植的时间不一样,它的品质也会出现很显著的不同。种植时间一样,品种一样,地域不一样,品质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机械化穴播技术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能够明显提高稻米的整精米度以及外观的品质,减少种植人员的劳动强
期刊
摘要:选取1998-2012年SCI和CSSCI收录的项目管理研究相关期刊论文作为数据来源,运用文献计量法,对以“项目管理”为主题检索的文献,进行了国内外文献总体分布趋势分析,对比了发文来源期刊的情况,浅析了发文现状及原因。  关键词:项目管理;文献计量  1 数据来源  CSSCI数据库收录了1998年以来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可以基本上代表国内学术界的研究水平。美国Web of SCIenc
期刊
摘要:目前,国内各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缺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跨学科衔接,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很少按本土产业特点设立等原因,其教育体系仍处于探索阶段。这就导致专业培养脱离社会生产实践、学生缺乏实践经验等现象。本文围绕新疆当地产业特色和新疆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当前办学基础,提出一种以“校企合作”式联合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以方向性和专业性为结构实质,以企业生产实践和创新创业为课程补充,以多方位个性化发展为目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成为现代生活中重要的家用电器。伴随着人们对不同温度体验需求的提高和环保节能观念的深入人心,空调性能的提高面临巨大的挑战。在提高空调性能方面,优化空调的结构设计是必要环节。本文主要从空调结构设计的换热器优化、压缩机优化、以及送风方式三大方面对产品性能产生的影响作一番分析,以期对空调性能的提高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空调;结构设计;产品性能;影响 
期刊
摘要:近年来地球资源短缺能源匮乏,能源的再生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与之相关联的各项活动也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说到能源再生首先能想到的是将自然资源转化成部分能源,应用最普遍的就是水利水电工程。但是目前工程中的地基问题还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不利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就对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展开研究讨论。  关键词:能源再生;水利水电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1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
期刊
摘要:高含水期油田的持續有效的开发一直以来都是石油界的重要课题,所以研究高含水油田开发在当今社会依然尤为重要。随着油田的逐步勘测开发,到了高含水油田的开发阶段,会变得越来越困难。就目前形势来看,全世界对石油的需求度越来越大,较之全世界的石油存储量的有限性,一项提高油田开发效率和使油田可持续开发的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含水油田、开发技术、剩余油  引言  石油是存在于地下的孔隙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