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书声

来源 :广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ong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覃宝亮 广西都安人,长期从事新闻报道和文秘工作。在《广西日报》等刊物发表散文、报告文学《斧凿声声》《风雨中的断垣残壁》《带上父母游北京》《不信春风唤不回》《拐卖风留下的思考》等。曾参与纪实文学《都安人》《王任光故事》等编写工作。现供职于都安瑶族自治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局。
  时光荏苒,流年似水。初秋时节,我踏着洒满阳光的群山小道,回到我的故乡——复兴村,寻找故乡求学的那些斑驳的风华故事……
  我走进弄远屯——一个深凹像天坑的峒场,只见八九个破败废弃的房屋掩映在杂草丛中,这些破败的房屋已没有先前冒着的炊烟。而东面山脚下屹立在杂草丛中的那两堵残损不全的红砖墙,是我启蒙的起点和求知的摇篮遗迹,它以前叫弄远校点,那是我求学的第一站,我人生的第一所学堂。
  弄远校点始建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由乡亲们献工献料搭建起来。校舍是两间不足一百平方米的砖瓦房,右侧连着两百多平方米的运动场。这个运动场除了是学校操场,还是附近群众看电影和召开群众大会的场地。我们的教室虽说比民房漂亮而稳固,但也仅仅是两堵红砖墙,屋顶的瓦片椽条还是很不体面,雨天漏水是常有的事。特别是遇到滂沱大雨,一股山洪从墙基汩汩地流进教室,此时我们只能挪动课桌凑成一堆上课。教室的一侧砌起一米多高的墙,上面是通透式的围栏,人随便攀爬进入教室。冬日,高寒山区刺骨的寒风吹得我们手脚冻肿,老师只好布置我们每人从家里背来柴火,在教室里生一堆火,让同学们取暖。下课后,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的冰冷的午饭,也在火堆边囫囵吞下。
  我的第一任老师是一位外村来的中年男子,他上课时总是背着个印有“为人民服务”或“毛主席万岁”的语录袋,扎着腰带,像个随时准备上战场的战士。但他很和蔼,一点架子都没有。我入学的第一本语文课本,是他用都安特产的沙纸钉制,并用他漂亮的正楷毛笔字抄写而成的。我和同伴们在他的手把手的教导下,学会写毛笔字。我们那时候的作业都是用毛笔写的,不像现在的学生,一年写不了一次毛笔字,像乡绅腊月写对联。
  弄遠校点的学生来自周边九个峒场,学校开设有一至三年级复式班。每个年级学生十名左右,老师就一个人。来这里教书的老师,都是代课老师或者民办老师,他们的待遇比较寒酸,但是他们在教学上一丝不苟,细心呵护我们,在生活上尽其所能,精心帮助我们。学生和家长们对老师敬重有加,彼此有着共同的心愿:适龄儿童个个都能上学。我们也没有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只是没有谁怀疑弄远校点会在撤并之中轰然倒塌,还有多少人能记住它是曾经的启蒙之地?
  高山巍峨,草木繁茂。通往我的第二个启蒙之地的山路早已被婆娑树木杂草封存。我驱车绕道来到一个叫加兵的坳口,这是我第二个启蒙之地。四年级时,我离开弄远校点来到当时的复兴中心小学就读。复兴中心小学位于加兵的山坳口。这个坳口容得下一个篮球场那么大的地方,村办公楼立于坳口北面,办公楼前面就是一个篮球场。四至五年级教室和一间教师厨房立于篮球场两边的山坡上,另一处陡峭的土坡上,是村附中的一排教室。学校的四周是通往各个居民点的山路,这些山路连着全村数十个山民居住的峒场。最远的峒场到村部要走两个多钟头,每天学生从四面八方翻山过坳,走的是羊肠小道,每个学生必须练就快速走山路的本领。
  我家距离复兴中心小学有四公里多的路程,比弄远校点路程远三倍。这条路要连续下两个陡峭的山坳,绕过三座山,我和同伴们每天都要小跑才能赶得上上课时间。下雨天或是寒冷秋冬,山路两边的草丛被雨水或露珠压弯,挡住去路。为了衣服不被淋湿,父母特别为我们准备一条小木棍,一边走路一边用木棍打落路两边杂草上的雨水或露珠。放学回来走的是上坡路,山坳很陡很高,我们走一小段路就要休息一会儿。有时太累了,同伴早已上到山坳顶端,我还在山坳底踽踽独行,气喘吁吁,心口怦怦直跳,甚至喘的气都是从耳朵出来的。冬天昼短夜长,我有时回到半路就已天黑,这时总会感到十分孤独和害怕,心想为什么出门总有走不完的山路、爬不完的山坳。
  复兴中心小学自然要比弄远校点热闹,人多嘛。学生三百多人,一个初中班住校,十多位老师来自各个地方。最让我们敬畏的是体育老师兼音乐老师,他先前在北京部队服役,复员后到我们小学任教。体育课时,他按照部队标准训练我们的队形,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向左转、向右转、齐步走、一二一……每个动作他先示范,然后让我们练到正确为止。训练列队时,他要求我们站好队,然后用拳头直接从头至尾猛插过去,没站好队的同学就会被拳头插中。因此我们不敢懒散,而且做得很有范儿,常常有家长驻足观看。他还成立学校文艺队,每到重大节日,文艺队就在群众大会上表演节目,有时候还与兄弟大队举行联欢活动。遇上全村群众大会,我们全体学生都要参加会议。当然,这些都没有影响到学校的教学秩序,相反还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到大人们要做的事情。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全国普及高中的浪潮滚滚而来,复兴中心小学在已开设有初中班的基础上,再开设高中班。从此全村的学生不出村,就可以直接从小学读到高中。学校原先的场地容不下我们了,于是,复兴小学改为加兵校点,复兴小学迁移到离加兵坳一公里的弄托屯选址重建。
  学校迁建,完全靠全村各个生产队出工投劳。学校建的是泥瓦房,各生产队出劳力,每天在工地上,能工巧匠全上阵。他们挑来一担担泥土,一桶桶地夯实,舂出一堵堵山墙,使尽祖传建造泥瓦房屋的技艺为他们的子孙后代造福。我们目睹这些能工巧匠的执着,他们对晚辈及子孙的厚爱全写在黑黝黝的脸上和渗透汗渍的衣服里。当然,我们也不是旁观者,我们一边上课一边以勤工俭学的方式参与学校建设。老师组织各年级学生翻山过坳,走两个钟头山路到一个长着茂密树林的峒场去砍伐木料,然后运到学校作为建筑材料,我们还到附近峒场去运来瓦片。一个秋冬季节,我们终于把新校舍建好了,两排崭新的泥瓦结构的校舍依山而起。坐在散发着泥土芳香的教室里上课,师生们脸上堆满成就感。寒来暑往,这里飘荡着琅琅书声,校舍也逐步得到改善,学校还增建了钢混结构的教学楼,用上了电。一批批学生走出复兴村,走到更高一级的学校。
  如今,曾经的加兵校点,那些土木结构的教室有的早已被村民复垦,有的建起了民房。教工宿舍和食堂推倒改建成候车亭,上面架满各种网线连到屹立着的村委办公楼。后来的复兴小学,两年前也人去楼空,两栋教学楼像废弃的养殖场渐渐斑驳在风雨中。
  回到复兴边界的路上,我伫立在山坳口上,眼前是层层叠叠的山峦,一个接着一个的峒场。我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默念一个名字:复兴。这是我的家园、我的故乡;复兴,莽莽群山构筑的人类栖息的板块,两千壮瑶子民的摇篮;复兴,在不断地肯定和否定自我之中展现出它的历史画卷,乡亲们在肯定和否定中找到了自我的人生舞台。四十年来,他们从庄稼汉变成了农民工、商人、市民……有的全家老少一去不回头。山村里留下很多因主人外迁无人居住而废弃的房屋,各个校点和复兴小学渐渐化作一片片残垣断壁,它们构成山野一道独特的风景。如今山里多了茂密的草木,少了喧闹的人声;添了一条条“乡”字公路,远去了琅琅书声!复兴村,仍然是雄心勃发和风姿绰约,乡亲们纵然天南地北,复兴依然是他们的根。远在他乡的乡亲们,通过一段段视频、一行行文字、一句句语音聊天维系着乡亲、乡情和乡愁。恍惚间,远去的琅琅的读书声随风扑面而来……
  责任编辑 韦 露
其他文献
李 方 鲁迅文学院第二十四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第三十二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高级研修班(编辑班)学员,鲁迅文学院西海固作家研修班班主任。先后在《朔方》《飞天》《中国作家》《山花》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五百余万字。出版长篇文化随笔《一个人的电影史》并获《黄河文学》双年奖、首届孙犁散文奖双年奖及第九届宁夏文学艺术评奖散文奖。  翻 门  老赵现在不能喝酒了,只抽烟。  老赵以前是很能喝的。那时候年轻,身体
期刊
王文鹏 笔名枚河,90后,曾做过三年编剧,现为《大观》杂志编辑。  1  外公打来电话,说外婆快不行了。母亲带上我就走了。赶了一整夜的火车到宜昌市,脚跟未站稳又上了去往茅坪的大巴,然后再转去山里的车。车子往杨林去,到了界垭我母亲就对着司机大喊,师傅,界垭下车,界垭下车。一下车,漫天雪花就开始往脸上打,母亲指着一条上山的小路说,上去。  我们刚到外婆家时,外婆已经瘦得只剩一张皮了。两只深陷的眼睛圆碌
期刊
练习册  我对河流一直怀着敬畏  逢山绕行,遇崖就跳,又总是绝处逢生  牙齿都没了,每天还在练习啃石头  与坚硬的事物打交道。活着就认下奔波的命  常常泥沙俱下,浊泪横流,越老越能包容  谁投入怀里,都像他生养的,以此练就  悲悯之心。认准一条路就走到底,一生都在练习  跌跌撞撞,且乐在其中,像个长不大的孩子  大裂缝  像一个人,非要狠心地在身体里  撕开深深的口子,在伤口上  唱歌。非要用斧头
期刊
不喜欢拆解  我居住的小城  被人们分为城东城西河南河北  他们常常把属于自己的区域掖得很高  如一面面迎风的旗帜,准备冲锋陷阵  常常令人担心,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我不喜欢这样的拆解  如果海洋还是一片海洋,大西洋太平洋都是一片海洋  如果陆地还是一块土地,世界就不用分成七大洲  如果所有钢铁都是同心的,就不会区分锄头和枪炮  耶路撒冷也就没有了隔离墙  利比亚的人民和美国人民在一起喝酒  而那
期刊
在80后的一批诗作者中,像巴雷河的诗歌能紧紧地串联出人本情怀、时事察识、自省自明等“情结链”的不是很多。他的人本情怀大多维系在“大同情结”上,从他的“不喜欢拆解”“渴望有温度的海水”“自圆其说的解释”“承受着一个人的静好”等就可见一斑。与不少80后诗人相比,巴雷河并没有一味地追求华美诡谲的表达方式和繁复的形式主义策略。在他看来,营造一个与现实有关的完全敞开的诗意空间,远比那些只满足于言说冲动的“修
期刊
周家兵 曾用笔名麦田、周枫。祖籍湖北随州,现居深圳。有中短篇小说、散文等一百余万字散见于《文艺报》《长江文艺》《北方文学》《边疆文学》《散文百家》《散文选刊》《特区文学》《当代小说》等。有多篇作品被转载,入选多种文学集。散文《父亲的山冈菊花金黄》和《时光》入选高考模拟试卷现代文阅读题材料。获第二、第三届全国青年产业工人文学奖。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实在是找累了,夜也深了。透过城中村昏暗的路灯望出
期刊
钟欣 广西贺州人,有小说发表在《广西文学》《湖南文学》《椰城》《红豆》等刊。  我还不至于很累,天黑之前赶回县城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距离县城只剩下大约十公里时,天忽然下起了雨。说忽然,其实并不准确,早在山顶的时候,南面的天空就已是黑压压的了,到了半山腰,就打起雷来,闪电也从天而降,像一把把尖刀,我连车都顾不上刹,一直死命蹬着踏板。下了山,到了山脚下的一個村子时,雨终于下了起来,哗啦啦的,仿佛一个巨大
期刊
陈洪健 广西宾阳人,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参加中国作家协会首届中青年作家培训班,第十一、十二、十三期广西青年文学讲习班高研班学员。作品散见于《四川文学》《广西文学》《红豆》《南方文学》《奔流》《东方散文》《西部散文选刊》等。编剧微电影《那山那水那坡美》获最高人民检察院评选优秀奖。著有长篇散文《容器的光影》《帝国之渠》,长篇报告文学《从老矿井走来——合山百年煤都发展纪实》等。  自治区党委书记到合山催煤
期刊
石彦伟 南京大学文学博士,《民族文学》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散文作家,评论家。出版散文集三部,曾获《民族文学》年度评论奖、2018年度《广西文学》优秀作品奖·评论奖。  很难想象《个人史》这样的题目出自一个90后作家之手,但似乎唯有出自连亭,命名逻辑变得顺当许多。于我的私己读感而言,如果说80后作家阵容中,有一个马金莲在诸多面向呈现出与所属群落格格不入的气质,那么到了90后一群,这样的阅读体验则
期刊
小 昌 本名刘俊昌,大学教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美丽南方长篇小说签约作家,桂林文学院签约作家。在《十月》《花城》《中国作家》《上海文学》《江南》等发表大量作品,入选国内多种选本。小说集《小河夭夭》入选中国作家协会21世纪文学之星2015年卷,曾獲《广西文学》中篇小说奖。  除了床头的朝向,两个房间如出一辙。他因此向她的房间里望了望。她拍着他的肩膀说,看什么。这样轻拍像是某种暗示。他也不知道看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