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人民币贬值和境内银行间市场利率的下行,在过去的若干年内盛行的大宗商品套利交易开始出现明显的“去杠杆化”迹象。
据媒体报道,近期大豆市场上出现了中国贸易商的“违约”迹象,部分国内贸易商开始拒收此前的进口订单,尽管没有贸易商出面承认此事,但背后却暗流涌动。事实上,这样的现象并不是首次出现。2012年5月,由于整体经济出现下行迹象,就曾经出现过中国贸易商要求海外卖家推迟发货,但当时涉及的主要商品是电煤和铁矿石。
这个看似让人觉得有些奇怪的现象背后,事实上代表着一种贸易融资方式背后存在的风险。在过去的很多年中,由于中国是大豆净进口国,中国贸易企业进口大豆以用于国内消费,但在这一过程中,也使用了大量的信用证融资,在不断的贸易融资中,贸易商也发现了另外一条赚钱的捷径,即如果商业银行为企业融资提供信用证,企业可以选择在海外进行美元融资,再用于进口,货物进口后将其转卖,就可以获得相应的人民币资金。在人民币升值以及人民币利率高企的大环境下,企业就可以从中获取相应的利差和汇差。
与此同时,很多企业不再满足于如此简单交易,它们发现,如果将这样的贸易方式重复几次,就可以获得更加可观的收益。当然,商业银行出于审慎考虑,当然会要求提供若干证明文件以防止此类交易背后出于真实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贸易公司也选择建立海外交易平台的方式来达到银行的要求。
事实上这就是典型的“杠杆交易”,由于中国的资本账户并不开放,因此企业必须通过贸易形式来获得其中的收益。以大豆为代表的大宗商品,只是这样一种套利方式的中介必须是商品而已。但实现这样的套利,必须获得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而如果这些商品能够在期货市场上进行对冲,那么银行和企业也就达成了看似完美的无风险交易模式。但在实际操作中,也有部分企业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而选择不进行对冲。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企业可以获得可观的利差和汇差,因此对于商品贸易本身是否获得相应的利润也就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甚至接受一定程度上的亏损。但随着人民币出现明显的贬值,银行出于风险考虑,开始收紧信用证融资,而贸易企业就开始出现严峻的压力,为了避免出现更大的风险,企业开始选择抛售手中的大豆等商品,这压低了国内的价格,在这样的连锁效应下,甚至出现了贸易企业不愿意收货等问题。
这样的一种“违约”对于这些企业未来的发展将有巨大的伤害,但宁肯如此也必须“违约”,也反映了企业面临的困境。更让人担心的是,在正常的生产需求之外,中国贸易商手中还有大量的库存,很多库存已经被抵押给银行,一旦商业银行开始进一步收紧贸易融资,贸易企业却无法按时还款,那么大量的库存将被银行强行平仓,这可能导致商品价格进一步下跌。在这一过程中,必将伴随着泥沙俱下,“重复担保”、“虚假担保”等问题也很可能涌现。
大豆仅是整个贸易融资链条的冰山一角,过去一段时间所发生的,只是整个贸易融资“去杠杆化”的开始,其对整个市场的影响,将是深远和长久的。
首先,对于一些贸易商来说,如果这些交易是出于真实贸易需求,同时下游需求较为稳定,那么商品价格在“去杠杆化”的状况下出现下跌,反而是一件好事,同时,贸易融资“去杠杆”肯定会淘汰一批过度套利的企业,对风险控制较好的企业来说将意味着市场份额的扩大。从这个角度来说,审慎的风险控制以及杠杆率,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
其次,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过度涉足商品套利交易,将意味着其坏账的显著上升。从过去的两年来看,钢贸商的大面积破产,已经导致了很多商业银行深陷泥淖之中。“钱荒”之后,影子银行等业务也被大幅度压缩,一旦商品贸易融资出现严重的问题,那么商业银行也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在这个过程中,存在较大风险暴露部位的商业银行需要检讨自身的风险控制问题。
第三,从监管当局来说,“去杠杆化”是降低风险的一个必然过程,但也需要避免无序“降杠杆化”带来的大量的金融风险。同时,监管部门也需要衡量贸易融资“去杠杆化”带来的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比如是否会伤及实际需求等。
潮水正在逐步退去,这对于中国的贸易数据来说,也是一次去伪存真的考验,到底大宗商品的进口数据是否被粉饰,未来的一段时间自可见到分晓。
作者为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