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有国:扎根黄土地的农技专家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fiv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0年来扎根于田间地头,一心一意服务“三农”,呕心沥血钻研科技,致力于农业科技推广,奉献着自己的学识和才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热爱家乡、爱岗敬业的精神;偶然的一次车祸,留下了主动脉关闭不全、狭窄严重的心脏病;长期面对电脑,又患了严重眼疾,如今左眼视力仅为0.1……顶着孱弱的身体扎根在第一线,不遗余力地始终坚守,他就是朔州市山阴县农技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董有国。
  自主研发苦探索 节能温室惠乡亲
  初见董有国,是在山阴县旧光武村的村头小卖部里,他正在召集村民开展杏树种植科普知识讲座。几十个农民将他团团围住,七嘴八舌地问这问那,董有国有条不紊地回答着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1982年,刚满25岁的董有国从山西农大毕业后,带着满腔的憧憬回到了自己的家乡。27岁时,董有国就出任团县委书记,原本可以在仕途上走得更远的他因为对土地的挚爱而一头扎进了基层,成了农技中心的一员。“那些年最提倡的就是‘学科学、用科学’,乡亲们中读书的人不多,大都是靠土地吃饭,我知道,只要把地种好,农民就能吃饱饭!”董有国说。
  就为了种好地、吃饱饭,董有国在村里搞起了食用菌种植。仅仅1年时间,他带领村民们种植出的凤尾菇就畅销全国,成为山阴县第一家“能自己种蘑菇”的基地。此外,他还四处奔波学习新的农技知识,并找到了推广提高胡麻种植密度的技术,原来一亩地只能播种1公斤胡麻种子,现在提高到一亩地能播种2.5公斤,每亩地年增产150公斤左右。
  为了解决雁门关外冬季日光温室过不了冬的技术难题,董有国开始前往各地進行考察和调研,理论联系实际,提出了山阴县发展日光温室的发展方向,经过10年的自主研发、探索、创新,使山阴县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反季节蔬菜种植,他所设计的大棚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董式大棚”,半亩冬棚蔬菜收入就达15000多元,相当于20亩玉米地的收入。在山阴的老百姓口中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两个大棚几头牛,小康生活不发愁。董有国的技术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且从根本上解决了南菜北调的传统模式,使山阴的蔬菜生产、销售融入了整个农业大市场,更重要的是彻底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这对于山阴县的农业来说无异于一场春雷般的革命。
  目前山阴县温室大棚建设总计日光温室示范园区35处,占地面积6525亩,大棚总数3320座;日光温室示范园区新增和扩建52处,占地面积11800亩,温室大棚建设完工总数4450座,各类大棚每棚纯收入6000~10000元,带动了农民工就业3000余人,山阴县设施农业温室大棚建设2010~2013年连续3年荣获“山西省设施蔬菜百万棚行动计划”全省二十强。2010年董有国荣获“山西省设施蔬菜百万棚行动计划”先进工作者称号,2011年度山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被评为设施农业工作先进单位。
  董有国规划设计的设施蔬菜产业格局已初步形成,已成为雁门关外一道靓丽的风景。
  因地制宜勇实践 创新示范领路人
  董有国觉得自身的传播力量实为微弱,于是开始着手写书,把自身的经验联系实际情况编进书里。从1994年开始,他用3年时间执笔编写了36万字的《农业种植栽培技术》科普读本,近年来又先后撰写了200多万字的农业专著和论文,并制定了160多套农作物栽培模式,探索出一套新时期农技推广的新路子。其中,《论应用农业技术措施的科学辨析》《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市场分析和技术要点分析》《化肥平衡施用实施方案》《山阴县中低产田类型及改良措施》和《设施蔬菜生产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冬暖型日光高效节能温室设计和结构建造技术》等调研报告和科技创新论文,共计100余万字。
  2009年春季,董有国又总结多年来农技推广的工作经验,撰写、编著了包括设施蔬菜栽培技术、58种作物的168种栽培模式等内容为主的93万字的《高寒地区日光温室蔬菜栽培技术》《北方地区种植业栽培技术》上下两册姊妹篇,这套书也被列入朔州市农委“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专用指定教材。
  但是,在村里很多农民知识水平有限,无法读懂董有国书本中的知识,加上不同地域也会产生不同病症,书本知识很难对症下药。面对这样的困境,董有国决定开展专业知识本土化培训这一活动,加大农业实用技术指导服务力度。具体办法就是采取县里集中培训、各乡镇专题培训、老百姓地头走访等形式,从2008年以来共举办培训班260场次、现场会8次,培养青年农民科技带头人16000人次,并印发培训材料、VCD影视资料2万余份。
  有一年,山阴县后所乡7000亩青椒、尖椒示范园,马营庄乡4000亩青椒、尖椒示范园在7月份突发大面积查不清病因的病害,所有挂果的蔬菜全部萎缩,有关专家和周边技术人员无法认定病因,当地的老百姓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眼看就要收成了,却出了这样的问题。董有国也觉得是个烫手山芋,这两个乡本不在自己服务范围之内,而且对之前的种植技术也不了解,想要在短时间之内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减少农民的损失,简直是一件难于上青天的事。可老百姓的事是大事,董有国一脚踏进地里,一手翻看书籍,查阅资料,最终确定为爆发性病毒病。当天,董有国就找到了治疗的方法,即刻进行了培训和配方印发,一周后蔬菜恢复了正常生长,一万多亩蔬菜获得了稳产增收。从此之后,董有国在田间地头拥有了一片“粉丝”,被称为“农民的活神医”。
  30多年来,董有国的实践和探索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和肯定,他多次获得国家部委、省、市、县的表彰: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称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被山西省农业厅、省科协多次授予“山西优秀科技工作者”、“山西十大科技推广标兵”、“科技普及推广先进个人”等十多项荣誉称号。他帮助新县城开发区进行现代农业观光采摘园的规划、设计和技术服务指导,加强了温室大棚建造和蔬菜栽培技术培训工作;他认真学习外地高产优质蔬菜栽培技术;强化新品种示范推广力度:对温室大棚尖椒、青椒、芹菜、白菜、西瓜、黄瓜、苦瓜、油桃等36个新品种进行示范推广,为山坡区调整产业结构和农民增收提供技术支撑。
  在成就面前,他并没有陶醉和停滞不前,而是向着更高更远的方向迈进,这一切都缘于他深深热爱着脚下这片沃土。
其他文献
一个国际联合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表明,新型无线心脏起搏器可让部分心脏病患者免遭手术之痛,标志着心脏起搏器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相关论文近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网站上,并提交给了在伦敦召开的欧洲心脏病学会会议。  与传统的心脏起搏器相比,新的起搏器不需要发电机和线路,但这种微型心脏起搏器还缺乏一些通用的功能,如跟踪不规则的心脏节律等,患者将不得不到医院接受检查。这个小型心脏起搏器已经在欧洲获得批准
期刊
近日,一项刊登在《细胞通讯》期刊上的研究显示,经历昼夜颠倒的雌鼠会出现停止排卵的现象,从而导致不孕。符合生物钟的有规律生活,可能有助于治疗随年龄增加而出現的不孕症。  人体生物钟以人类早期生活作息为基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社会时差”是指现代生活方式与人体自然生物钟之间发生的冲突。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年龄较大的雌鼠一旦反复经历这种“社会时差”,就会停止排卵,从而出现不孕。但这些影响有可能被逆转
期刊
当前,伴随着“互联网+”的国家战略推进,实体产业、金融业、互联网的多层次融合成为新的创新方向,这也提出了互联网时代进行产融结合探索的重要价值。可以看到,新时代的产融结合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是传统的“由产到融”发生变化,体现为新兴互联网企业可以充分运用自身的数据和渠道优势,介入到金融服务的功能创新中,使得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电商金融、大数据金融等更加扎根于实体部门的模式不断出现;同时,是传统
期刊
8月19日下午,晋中市太谷县水秀乡科普惠农服务站里热闹非凡,几位村里的大姐正围在一个液晶大屏幕前指指点点,服务站站长张宝艳正在帮她们在益民易购平台上选购商品。益民易购平台是山西省科协在“一站一栏(一屏)一员”建设中的创新成果之一。山西开展“一站一栏(一屏)一员”建设10年来,不断创新服务载体、丰富服务内容,为农民打开了一扇了解科学掌握科技、运用科技方便生活的窗口。  开拓思路出新招  2005年,
期刊
上海、南京相继沦陷,为配合战事需要,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了临时救护委员会,聘请协和医学院教授、著名生理学家林可胜担任总干事。  林可胜(1897~1969年),祖籍福建澄海,出生于新加坡。其父林文庆曾担任孙中山先生的随身医生和机要秘书,1921年在爱国华侨陈嘉庚资助下创办厦门大学并担任首任校长。姨父伍连德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著名的公共卫生学家、医学教育家之一。1913年,林可胜进入英国著名学府爱丁堡大学
期刊
8月31日,国际机器人大会在沈阳召开。此时,在文艺圈,机器人风暴正酣——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荣获了“雨果奖”,电影《终结者:创世纪》中的机器人T800让“老了但不过时”的施瓦辛格再显王者风范……  2015中国(沈阳)国际机器人大会则展示出一幅现实版机器人创世纪蓝图。环顾世界,中国已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最大市场,跨国机器人巨头也正加紧布局中国市场。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
期刊
人一生的实质就是真,华丽只是一种外在的装裱,而纯情的韵味会更具内涵。人生不要过于追求浮躁的虚渺,不现实的东西往往都像一缕云烟转瞬即散。生活不要沾染太多的戏曲性,我们既没有随时更换的轻粉桃装,也不一定能唱好曼袅的拖腔。生活需要一份面对面的真,一份脚踏实地的纯。初见周克崧院士时,所有人的感觉是,他不像一位成就非凡的大科学家,更像是一位温雅博学的邻家长者。讲座时,表情专注;微笑时,和蔼可亲。  改革开放
期刊
抗日战争时期,明清档案与故宫文物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战火,曾进行了颠沛流离、旷日持久的大迁移。这是档案前辈在中国抗日战争中所作的特殊贡献,他们保护文化遗产的行动成为反法西斯战争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  烽烟四起 文化抗战序幕拉开  “明清档案的大迁移与整个抗战过程相始终。”国家档案局副局长、中央档案馆副馆长兼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长胡旺林这样说道。  1931年,日本侵略军在东北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期刊
已经立秋多日了,骄阳依然在天空撒野,白天的气温甚至比夏天还高。可是一到夜晚,一丝丝凉风吹来,那清爽就如一首悠扬的小曲,恬静身心,浸润万物。就是在这样的季节,在这样的心境下,《科学导报》记者来到位于高平市原村乡凤翅山下的上董峰村,漫山遍野的黄芩长势良好,紫色的花瓣在阳光的照射下煞是美丽,这里便是山西腾达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黄芩种植基地,张永新就是公司的当家人。  从猪倌到种茶人的蜕变  走进上董峰村
期刊
在人们的印象中,战争总是伴随着滚滚硝烟、淋淋鲜血。在这血与火的图卷中,人们总是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指挥若定的将军、视死如归的战士,赞美那些冲锋陷阵的铁血勇士、深入敌后的孤胆英雄。那些在战地、在后方忙碌的医疗救护人员的身影,也许并不常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然而,正是有了这些在战场上不畏炮火、把生命重新带回人间的天使,才有了一支军队更高的士气和战斗力。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的医疗工作者所展开的巨大规模的战时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