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片类诱发术后痛觉过敏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y1987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片类药物是中、重度疼痛治疗的里程碑,广泛用于急、慢性疼痛和癌痛的治疗,也是全身麻醉和围术期的首选镇痛药物.但是它们还能够激活体内的促伤害机制,导致机体对疼痛的敏感性增高,即阿片诱导的痛觉过敏(opioid-induced hyperalgesia,OIH),尤其是超短效阿片类药物如瑞芬太尼更容易发生[1-2].阿片诱导的痛觉过敏表现为使用阿片类药物后疼痛强度增加,疼痛阈值下降,刺激-疼痛曲线左移,痛觉过敏范围增大,触诱发痛等,加大阿片类药物用量无效或反而加重疼痛[3],阿片类诱发的异常疼痛与原发疼痛的表现、部位和性质都有差别。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选择.方法 将8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分别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相关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和经皮肾镜组术后平均出血量分别为(27±3)ml和(74 ±11) ml,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和2
目的 探讨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对肝硬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93例不同程度肝硬化患者(按Child puch分级:A级24例,B级40例,C级29例)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检测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患者入院时,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甲状腺原氨酸(FT3)、甲状腺素(T4)显著降低(P<0.05),rT3显著升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左布比卡因用于颈丛阻滞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0.375%左布比卡因),Ⅱ组(0.375%左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左布比卡因的用量0.4 ml/kg,舒芬太尼用量0.02 ~0.025 ug/kg,采用一针法、分别依次、等量行双侧颈深、浅丛阻滞,观察麻醉效果、阻滞时间以及阻滞前后5、10、15、20 min的收缩
目的观察评价多种不同药物组合与不同组合剂量对妇科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将200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十组,每组20例,十组患者PCIA的镇痛
目的 观察甘草酸二铵联合葛根素治疗酒精性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70例酒精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给予甘草酸二铵及葛根素联合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甘草酸二铵治疗,疗程均为3周.观察患者症状、腹部超声、Glasgow酒精性肝炎评分及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腹部超声改善率及肝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两组Glasgow酒精性肝炎评分治疗后较治
目的 评价应用经皮导管腔内灌注溶栓技术(CDT)治疗髋部术后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将57例患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应用CDT技术以尿激酶首次剂量25万U脉冲式推注,其后3万~4万U/h维持,总量为350万~560万U;同时再经溶栓导管持续泵入低分子肝素12 500~ 25 000 U/24 h;注射体液速度80 ~ 100 ml/h,连续应用5
[目的]探讨青年女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5岁以下女性冠心病患者和同期男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特点、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青年女性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特点:三支病变2例,双支病变4例,单支病变21例.[结论]青年女性冠心病症状多不典型,易患因素为家族史阳性、高胆固醇血症及超重.冠状动脉病变以单支病变为主.同时合并有先天性血管畸形多见.临床医师应加以重视避免
目的 总结老年骨折患者的临床整体护理体会.方法 对197例老年骨折患者入院时、术前及术后不同阶段实施有针对性的整体护理.结果 192例(97.46%)老年骨折患者经住院治疗、精心护理后取得满意效果顺利出院.结论 针对老年骨折患者的特点,加强临床整体护理,能够调动老年骨折患者战胜疾病的能动作用,从而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
目的 探讨腰椎滑脱症手术复位与疗效的关系,分析影响手术复位的因素.方法 根据滑脱复位情况,选择46例手术治疗的腰椎滑脱症患者分为两组,解剖复位组24例,未解剖复位组22例,测量术前滑脱椎间隙高度、统计Ⅱ度滑脱例数.随访8~18个月,末次随访时评价手术疗效及融合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解剖复位组与未解剖复位组的手术优良率分别是91.6%和86.3%(P>0.05);术前椎间隙相对高度分别是(0.
目的 分析鼻咽癌调强放疗(IMRT)的摆位误差.方法 选择55例进行调强放疗的鼻咽癌患者,采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于放疗过程中拍摄多角度适时野的EPID图像,将EPID图像与数字重建图像(DRR)通过射野及骨性标志的融合,分别测量出前后、左右及头脚三个方向的摆位偏差.结果 55例患者共拍摄269幅图像,测得前后、左右、头脚三个方向各有269个误差测定值,三个方向偏差≤±2 mm的分别占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