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haiboy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做出来不如讲出来,听得懂不如说得通
  做10道题,不如讲一道题。孩子做完家庭作业后,家长不妨鼓励孩子开口讲解一下数学作业中的难题,我也在群里会经常发一些比较好的训练题,您也可以鼓励去想一想说一说,如果讲得好,家长还可进行小奖励,让孩子更有成就感。
  原因:做10道数学题,不如让孩子“说”明白一道题。小学数学,重在思维的训练,思维训练活了,升到初高中,数学都不会差到哪去。家长要加强孩子“说”题的训练,让孩子把智慧说出来。孩子能开口说解题思路,是最好的思维训练模式。很多家长以为数学就是要多做题,可是有的孩子考试做错了题,但遇到同类或相似题型时,仍然一错再错。不妨让孩子把错题订正后,“说”清楚错误环节,这样孩子的思路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
  要培养质疑的习惯。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要经常引导孩子主动提问,学会质疑、反省,并逐步养成习惯。
  在孩子放学回家后,让孩子回顾当天所学的知识:老师如何讲解的,同学是如何回答的?当孩子回答出来之后,接着追问:“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启发孩子讲出思维的过程并尽量让他自己作出评价。有时,可以故意制造一些错误让孩子去发现、评价、思考。通过这样的训练,孩子会在思维上逐步形成独立见解,养成一种质疑的习惯。
  二、举一反三,学会变通
  举一反三出自孔子的《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墙角,你们应该要能灵活的推想到另外三个墙角,如果不能的话,我也不會再教你们了。后来,大家就把孔子说的这段话变成了“举一反三”这句成语,意思是说,学一件东西,可以灵活的思考,运用到其他相类似的东西上!
  之前也常常听到家长反映,接到一些学生来信,说平时学习勤奋,请家教、上补习班,花了很多精力夯实基础知识,可考试时还是感觉反应慢、思路窄,只能就题论题,做不到举一反三,对于一些灵活性强的题目往往就束手无策。
  在数学的训练中,一定要给孩子举一反三训练。一道题看似理解了,但他的思维可能比较直线,不多做几道举一反三或在此基础上变式的题,他还是转不过玩了。
  举一反三其实就是“师傅领进门,学艺在自身”这句话的执行行为。
  三、建立错题本,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
  每上第一次课,我所讲的课程内容都和学生的错题有关。我通常把试卷中的错题摘抄出几个典型题,作为课堂的例题再讲一遍。而学生的反应,或是像没有见过,或是对题目非常熟悉,但没有思路。这些现象的发生,都是学生没有及时总结的原因。所以第一次课后我都建议我的学生做一个错题本,像写日记一样,记录下自己的错题和错因分析。
  一般来说,错题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特别愚蠢的错误、特别简单的错误;第二种就是拿到题目时一点思路都没有,不知道解题该从何下手,但是一看到答案却恍然大悟;第三种就是题目难度中等,按道理有能力做对,但是却做错了。
  尤其第二种、第三种,必须放到错题本上。建立错题本的好处就是掌握了自己所犯错的类型,为防范一类错误成为习惯性的思维。
  四、成为孩子探讨的伙伴,而非孩子的领导者
  很多家长,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有意无意的说一些伤及孩子信心的话语,比如:真笨、你怎么跟你老爸一样,看看其他孩子,我怀疑你是不是亲身的,这道题都不会?快别上学了……
  我承认,思维能力是有超常的孩子,但觉对没有超笨的孩子,思维能力差,一定是外部环境与平时对孩子训练不够。
  作为家长,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生命中影响力最重要的老师,要多表扬、多鼓励,与孩子成为问题探讨的伙伴,而不是孩子的教导者和管理者。
  道理越辩越明。父母要在家庭中创设一种“自由争辩交流”的氛围,当孩子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争辩、互相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孩子自己获得新的解题方法时,家长要以平和的心态,耐心地和孩子一起讨论这个解题方法的独特之处。父母和孩子争辩解题思路,能促使孩子通过自由争辩,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拓宽思路,促使思维更灵活。这对突破固有的思维束缚、培养思维能力和品质有着良好的帮助。
  五、图形推理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最好的工具
  假是真时真亦假,真是假时假亦真;逻辑思维是在规则的确定下而进行的思维,如果联系生活就属于非常规思维。一切看似与生活毫无联系却自在法则约束规范的范围内。逻辑推理的“瞒天过海”可谓五花八门,好似一个万花筒,百变无穷,乐趣无穷。
其他文献
怎样使潜能生爱上语文这一学科,使他们的学习成绩,一直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难题也是每个语文教师感到非常头疼的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把学生的潜能挖掘出来,提升学生的智能,从而为他们的最终成功打好基础,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值得钻研的课题。  因为我们的学校特殊的地理位置,近年来,潜能生的数量不断增加,严重的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关系到我们学校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学校领导决定将“潜能生”的转化工作列为我们学校的
期刊
“让全体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的发展”这是总体目标但是现如今我们相当一部分教师仍然把学生定格在教师的框框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扼杀了学生的求异思维更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本人觉得注重学生内外结合能更好的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积极参与的精神,不妨拿出来与各位探讨一下。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  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他们也希望被人尊重,尤其是得到老师的尊重与认可。有些后进生往往能主动质疑
期刊
【摘要】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物理实验教学既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还能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既是探究性教育理念的要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实验教学核心素养精致教学  人教版教材中,演示、分组实验和课外小实验加起来共有200多个,凸现了实验在教材中的重要地位。實践证明,实验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
期刊
小学科学课堂上的科学探究活动,是由观察、实践、交流、研讨等几个连续活动侧面组成的活动,是一个可以不断深入,不断延续的动态过程。科学探究活动的这些特点,决定了科学探究活动需要充分的活动时间与活动空间。为了更好的落实这一指导思想,更有效的控制探究时间,提高小学科学课学生探究效率,使探究的效率更高,下面是我在教學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一、抓住目标,明确探究方向  抓住目标、设计丰富的探究情境,激发学生探
期刊
一、在美术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自育自学”理论是安徽省教育专家何炳章先生所提出来的,让学生学会自育,学会自学。“引导自学型”美术课堂中教师更要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  学习兴趣指学生对知识的一种积极认知的倾向,它是推动学习活动的一种动力,对学习活动具有始动和定向作用。 优化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高尔基曾经说过:“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马可连柯也主张让儿童通过游戏认
期刊
国家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了对学生阅读总量的要求,如何正确把握和推进,需要提升对语文基础教育中阅读的重要性认识,落实到教学中,就是要扎扎实实抓好课堂内的阅读教学,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我想重点就是培养好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它是一个人获得知识主要途径,特别是在儿童语文教学阶段,除了学习教授知识,更主要还是阅读习惯的培养上。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期刊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引探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并探究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得结论的课堂教学。它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相吻合,不仅注重知识的获得,而且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更加突出了学生的学,整个教学过程突出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的主体、探究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的思想。下面我谈谈“引探教学
期刊
众所周知,教材呈现的往往是学术形态的知识,仅仅“照本宣科″般对数学知识进行重复,学生固然也能较好地掌握知识本身,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际,生活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教学时切忌把自己和学生都捆绑在教科书上,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注意,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动手操作与实验观察相结合,努力培养
期刊
教学目标:  背诵课文10—12自然段,是学生感受优美的文字语言,并学习渡河少年身上凝聚的执着向上,勇敢自信的精神,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  教学重点:  练习朗诵课文,理解重点词语,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  使学生体会到具备永不退缩,勇敢自信的精神是成功的条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水立方里,美国一位游泳奇才吸引了眾多人的视线,他是谁?(菲尔普斯)他
期刊
自“杨不管”事件,笔者就发帖提出“还要不要惩戒?”这个问题。从此后,“惩戒”这一个在词典沉睡不知多长时间的词汇被激活,屡屡见诸媒体,引起争议。有人认为“惩戒”只是换了个词儿,与体罚或变相体罚没有本质区别;也有人认为,惩戒是应该有的,但“度”的问题不好掌握。  先谈谈必要性。这里针对的学生,不包括学前和初中及以上学段,仅僅适用小学阶段的“顽童”。“顽童”不是不懂道理,是自制力差,没有自尊心,屡教不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