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简要阐述了用户体验设计的概念,分析了移动界面设计中隐性要素的显性化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对基于用户体验的移动界面设计过程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用户体验设计 移动界面设计 界面设计
随着信息技术及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用户为中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移动界面设计中,基于用户体验的界面设计正得到广泛的关注,移动界面设计从满足用户功能需求、审美需求正逐步向不断增强、提高用户体验、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用户体验是指用户在使用产品或服务时产生的心理感受,在移动用户界面设计中,用户体验主要来自用户与人机界面的交互过程。本文就基于用户体验的移动界面设计进行一些探讨。
一、用户体验设计概述
用户体验设计简称UED(user experience design),其核心思想是以用户为中心,从用户体验感受出发,基于人机工程学和可用性原理,综合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动作、布局等设计方法来设计出符合用户使用习惯和认知的产品。良好的用户体验设计,能够有效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降低开发成本,增加产品销量。用户体验设计的目的是让用户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能够越过产品的技术复杂性,更容易的学习和使用产品。面向用户体验的界面设计的关键点,是要考虑界面提供者(开发者)与界面接受者(用户)之间的交互质量和体验感受。其宗旨就是在界面设计过程中要紧紧围绕用户,在系统设计和测试过程中要有用户的参与,以及时地获得用户的反馈信息,并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反馈信息不断地改进设计,直到满足用户的体验需求,在界面设计中,如何有效地获取用户的体验需求,建立正确的用户模型,使得UED以一种自然、高效、一致和友好的方式进行是目前研究热点的核心问题之一。
二、移动界面中隐性要素的显性化设计
移动界面设计既包含显性要素,也包含有隐性要素。显性要素是界面的视觉化形式,是一种客观事实,是服务提供与接受、交互的一种载体;显性要素比较明确、规范,容易被获取。隐性要素是用户对界面的期望与感受,以及界面背后的交互方式、信息架构和技术支持等。隐性要素无法轻易地被描述,带有主观性、随意性和模糊性。在移动界面设计中,隐性要素只有以显性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被用户所感知并做出评价。
界面隐性要素的显性化设计一般是对用户和需求进行研究,它将设计内容以视觉形式或者其他方式提供给用户,并且通过用户评价不断地改进界面内容与形式。在整个隐性界面要素被显性化设计过程中,用户要一起参与开发设计,并对设计结果进行测试和评估,以不断完善和优化设计内容。
三、基于用户体验的移动界面设计过程
(一)用户研究
用户研究是界面设计的关键,好的产品和服务源于对用户的需求的了解。用户研究包括心理研究和行为研究。心理研究从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出发,从情感等方面挖掘用户的内心需求,包括理解、动机、经历、经验以及习惯等。行为研究可以通过情境构筑的方法,让设计师深入并沉浸到用户的生活情境中,如和他们一起完成与工作和家庭相关的任务,参与并观察用户的生活,尤其是在那些产品或服务需要多人在一起合作时,这种研究能发现他们之间的完整的互动。在心理研究和行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不同的分析工具建立用户模型,包括特征、认知、情感、操作和意向等,为下一步界面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二)需求分析
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段采集信息资源,如电子文档采集,设计实验(用户访谈、调查问卷、焦点小组、口语分析、群体文化学分析和图解思),人机工程方法(相关分析、任务分析、感性工学和意象尺度等)以及其他途径。它主要从2个方面获取知识,一是对现有显性需求的采集,如收集现有研究资料、设计资料、品牌资料和市场资料等;另一方面来自对隐性需求的挖掘和捕获,如经验、洞察力、灵感、视觉感受等。最后建立需求文档,如文字、图像和声音等。
(三)任务与系统模型
任务模型是在前期的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将用户需求、市场分析和产品定位等转化为具体的任务以及描述,明确开发目标,包括功能模型、特征模型、偏好模型以及构架模型等,以便于设计人员开展设计;系统模型是系统架构以及工作特性,它解决如何把界面设计信息转化为计算机能够执行的语言,如何将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存储在计算机中,以便于计算机处理。在系统运行时,系统映像通过系统结构的观感形象地表示出来,系统映像反映设计者的意图越好,设计模型就会越接近于用户的概念模型。
(四)原型设计
经过初步系统需求分析后,开发人员用较短时间和较低代价开发出一个满足系统基本要求的、简单的、可运行系统。该系统可以向用户演示系统功能或提供给用户试用,让用户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以进一步完善系统的需求规格和系统设计。借助原型设计,用户会沉浸在其中来完成某项任务,或利用它们进行模拟,能有效、快速地获取用户的反馈。
(五)测试评估
在界面设计过程中,需要将用户结合进来不断地对界面内容和形式进行评价,以修正、补充界面设计体系。产品不同,测试评估的方式、规模也不一样,一般分为专业组评估和业余组评估2种形式;被实验者人数每次3-5人,多测几次,测试方法一般有实境调查、启发式评估、眼动跟踪、行为观察和脑电分析等。
四、结束语
随着界面设计理论的不断演进,基于用户体验的设计正逐步成为当前移动界面设计的核心,也是产品设计能否提高用户满意度与忠诚度的关键。界面设计是一个不断迭代和更新的过程,同样地,用户体验也是动态性的,不同用户的文化背景不同,在特定环境中的体验也是有差异的,因此,基于目标受众的用户体验设计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邓舒颖,蔡永香,李博涵,何贞铭.面向用户体验的移动应用界面设计方法[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8,15(01):60- 63 8.
[2]吴烨.面向用户体验的手持移动设备软件界面设计的探究[J].工业设计,2015(11):95- 96.
[3]羅仕鉴,龚蓉蓉,朱上上.面向用户体验的手持移动设备软件界面设计[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0,22(06):1033- 1041.
关键词 用户体验设计 移动界面设计 界面设计
随着信息技术及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用户为中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移动界面设计中,基于用户体验的界面设计正得到广泛的关注,移动界面设计从满足用户功能需求、审美需求正逐步向不断增强、提高用户体验、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用户体验是指用户在使用产品或服务时产生的心理感受,在移动用户界面设计中,用户体验主要来自用户与人机界面的交互过程。本文就基于用户体验的移动界面设计进行一些探讨。
一、用户体验设计概述
用户体验设计简称UED(user experience design),其核心思想是以用户为中心,从用户体验感受出发,基于人机工程学和可用性原理,综合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动作、布局等设计方法来设计出符合用户使用习惯和认知的产品。良好的用户体验设计,能够有效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降低开发成本,增加产品销量。用户体验设计的目的是让用户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能够越过产品的技术复杂性,更容易的学习和使用产品。面向用户体验的界面设计的关键点,是要考虑界面提供者(开发者)与界面接受者(用户)之间的交互质量和体验感受。其宗旨就是在界面设计过程中要紧紧围绕用户,在系统设计和测试过程中要有用户的参与,以及时地获得用户的反馈信息,并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反馈信息不断地改进设计,直到满足用户的体验需求,在界面设计中,如何有效地获取用户的体验需求,建立正确的用户模型,使得UED以一种自然、高效、一致和友好的方式进行是目前研究热点的核心问题之一。
二、移动界面中隐性要素的显性化设计
移动界面设计既包含显性要素,也包含有隐性要素。显性要素是界面的视觉化形式,是一种客观事实,是服务提供与接受、交互的一种载体;显性要素比较明确、规范,容易被获取。隐性要素是用户对界面的期望与感受,以及界面背后的交互方式、信息架构和技术支持等。隐性要素无法轻易地被描述,带有主观性、随意性和模糊性。在移动界面设计中,隐性要素只有以显性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被用户所感知并做出评价。
界面隐性要素的显性化设计一般是对用户和需求进行研究,它将设计内容以视觉形式或者其他方式提供给用户,并且通过用户评价不断地改进界面内容与形式。在整个隐性界面要素被显性化设计过程中,用户要一起参与开发设计,并对设计结果进行测试和评估,以不断完善和优化设计内容。
三、基于用户体验的移动界面设计过程
(一)用户研究
用户研究是界面设计的关键,好的产品和服务源于对用户的需求的了解。用户研究包括心理研究和行为研究。心理研究从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出发,从情感等方面挖掘用户的内心需求,包括理解、动机、经历、经验以及习惯等。行为研究可以通过情境构筑的方法,让设计师深入并沉浸到用户的生活情境中,如和他们一起完成与工作和家庭相关的任务,参与并观察用户的生活,尤其是在那些产品或服务需要多人在一起合作时,这种研究能发现他们之间的完整的互动。在心理研究和行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不同的分析工具建立用户模型,包括特征、认知、情感、操作和意向等,为下一步界面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二)需求分析
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段采集信息资源,如电子文档采集,设计实验(用户访谈、调查问卷、焦点小组、口语分析、群体文化学分析和图解思),人机工程方法(相关分析、任务分析、感性工学和意象尺度等)以及其他途径。它主要从2个方面获取知识,一是对现有显性需求的采集,如收集现有研究资料、设计资料、品牌资料和市场资料等;另一方面来自对隐性需求的挖掘和捕获,如经验、洞察力、灵感、视觉感受等。最后建立需求文档,如文字、图像和声音等。
(三)任务与系统模型
任务模型是在前期的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将用户需求、市场分析和产品定位等转化为具体的任务以及描述,明确开发目标,包括功能模型、特征模型、偏好模型以及构架模型等,以便于设计人员开展设计;系统模型是系统架构以及工作特性,它解决如何把界面设计信息转化为计算机能够执行的语言,如何将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存储在计算机中,以便于计算机处理。在系统运行时,系统映像通过系统结构的观感形象地表示出来,系统映像反映设计者的意图越好,设计模型就会越接近于用户的概念模型。
(四)原型设计
经过初步系统需求分析后,开发人员用较短时间和较低代价开发出一个满足系统基本要求的、简单的、可运行系统。该系统可以向用户演示系统功能或提供给用户试用,让用户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以进一步完善系统的需求规格和系统设计。借助原型设计,用户会沉浸在其中来完成某项任务,或利用它们进行模拟,能有效、快速地获取用户的反馈。
(五)测试评估
在界面设计过程中,需要将用户结合进来不断地对界面内容和形式进行评价,以修正、补充界面设计体系。产品不同,测试评估的方式、规模也不一样,一般分为专业组评估和业余组评估2种形式;被实验者人数每次3-5人,多测几次,测试方法一般有实境调查、启发式评估、眼动跟踪、行为观察和脑电分析等。
四、结束语
随着界面设计理论的不断演进,基于用户体验的设计正逐步成为当前移动界面设计的核心,也是产品设计能否提高用户满意度与忠诚度的关键。界面设计是一个不断迭代和更新的过程,同样地,用户体验也是动态性的,不同用户的文化背景不同,在特定环境中的体验也是有差异的,因此,基于目标受众的用户体验设计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邓舒颖,蔡永香,李博涵,何贞铭.面向用户体验的移动应用界面设计方法[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8,15(01):60- 63 8.
[2]吴烨.面向用户体验的手持移动设备软件界面设计的探究[J].工业设计,2015(11):95- 96.
[3]羅仕鉴,龚蓉蓉,朱上上.面向用户体验的手持移动设备软件界面设计[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0,22(06):1033- 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