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外功夫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243435dsfsdfqw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读薄薄的一本《中国画浅说》,合上书本,一个问题出来了——怎样才能画好画?
   当然得下苦功夫。遵循古例,先学画法,再求画理,然后通过“传移模写”,操练百般武艺,天长日久,自然可以拿出質量上乘的画作来。习画多年,成一代画匠,也许并非难事,要做一代画师,却实非易事。
   匠者学技,师者求艺。技与艺,在某一个路口分了岔,之后越来越远。
   技在笔锋墨彩里藏,如林中阳光、草尖露水,只要花足够多的时间,遍地皆可寻见。艺在广阔天地间,万事万物里,像轻拂而过的凉风,可感可触,却难觅芳踪。时间是根长长的丝线,技是吊在线上的珍珠,只要花的时间足够多,吃得苦中苦,方有技中技。
   艺却不同,它立于技的基础之上,却自有其独特的生态。求艺,仅凭业内功夫还不够。宋人彭乘的《墨客挥犀》通过“正午牡丹”的探讨,颇能说明问题。书中说:“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若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短短数行,切中要害,赏家之言,值得画者细品。 牡丹和猫乃画中常见,两者相遇在纸上,画家如何表达出正午之意?如果是画匠,自然理不出头绪来,而真正的画师则洞若观火。画花画猫非难事,画出花与猫在某一特定时刻的独特神韵,却不是光在画界下苦功夫所能达成的。此艺非技,须在画界之外求得。在界内苦学再久,用功再深,也难得艺上身。
   苏轼曾在一篇文章中讲僧维真画人像,道理也一样。文不长,照录如下:“吾尝见僧维真画曾鲁公,初不甚似。一日往见公,归而喜甚,曰:‘吾得之矣!’乃于眉后加三纹,隐约可见,作俯首仰视眉扬而额蹙者,遂大似。”
   僧维真画曾鲁公,起初不得要领,画的人像怎么看都没感觉。然而,只在画中人额上添上三纹,作抬头仰视状,便极为相似。若是找不到“眉后三纹”,再怎么使劲,都难绘出曾鲁公的神韵,“大似”则无从谈起。捕获到这“三纹”,不是画技,而是观察之功。画龙,点其睛,龙就活过来了;画人,捉其神,人就跃然纸上。人的神韵在何处?画谱里找不着,古画里也寻不见,一切皆在画界之外。
   真正的画师,胸有成竹,不会老惦记画谱,拘泥于画法。只有画匠在画技上斤斤计较,原地打转,转不出大气场和大格局。诗家有云:功夫在诗外。画亦如是,功夫在界外。推而广之,哪行哪业不是这样呢?
   坐了十年冷板凳,有技压身,做起文章来,自然不会句句空。勤学苦练多年,艺高人胆大,拼到最后,非才非学非技,而是界外功夫。
   界内学技,成一匠之功,依法依规,有理有据,但终难成趣;只有在广阔的界外,摸爬滚打,下足功夫,方能攀登艺之高峰。
   何为界外?眼光、心胸、感情、品性和德行等,诸如此类。是一根根无形的线,牵引着艺人朝着光明而去。
   回到开头那个问题上来,如何才能画好画?——身在五行中,跳出三界外;界内打基础,界外下功夫。
   离萧天摘自《辽沈晚报》2020年1月15日
其他文献
电视里最近正放的都市剧,主角是一群精英律师,每天都在市中心高层上班,大律所,说起话来都是,你到二十二层来找我,你到十九层来找我。   如果不看剧情,光看演员的服装,派头,好像还有那么点《广告狂人》的味道。   然而一旦注意到具体剧情,这些高大上的城市生活,忽然又完全不灵了。   一个短发,穿着时髦的女性,我想她的角色应该至少是个独立女性,风风火火很有自己的意见,但是她人一坐在律师办公室里,立
期刊
“点赞” 是网络热词,曾入选为2003年度流行语,来自网络社区“赞”的功能,表示“赞同”“喜爱”“支持”的意思。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个体与亲朋及陌生人的交往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网络“点赞”行为越来越普遍,运用的范围也更加广泛。而我对此词意义的认识也由单一到多样,由简单到复杂。   起初,我只是对网友们发布的信息(照片、文章等)有“同感”或“赞扬”时进行“点赞”,后来发现微信朋友圈的“点赞”功能特别
期刊
想起文友阿福的贴子:生活就像水煮心形冠状饺子,不小心某些饺子破皮了,虽然和没破皮的一起煮,会坏了一锅饺子的品相,难道就非得把它扔掉?问得甚好!饺子破皮不是饺子的错呀,眼前凶猛袭来的冠状病毒疫情也是一样:武汉人,没有原罪;湖北人,也没有原罪。每一个武汉人乃至湖北人都是应该被特殊善待的“饺子”!是的,是需要特殊善待,因为他们承受着最大的压力,在一些地方、一些场合承受着不应该有的冷遇,甚至被围追堵截……
期刊
家有儿女,自然少不了买童书、购绘本,时间一长,竟也占满了两个书架。陪孩子读书,也几乎成了雷打不动的日课,尤其是因疫情而宅家期间。   在还算为数不少的中西绘本里,不到三岁的儿子发现了《黑猫警长》后,爱不释手,每天都会央着我读上一会儿。平时他自己玩耍时,最爱沉浸在黑猫警长的角色里,而家里其他人都成了他眼中的白猫警士、白鸽侦探。虽然好几次我都想把这套绘本偷偷藏起来,好让他更多地去看其他的,但瞧着他如
期刊
“担当”二字,古往今来,人人推崇备至,无疑是个好东西。君王喜欢敢拼敢闯的下属,下属喜欢刚毅果敢能罩住大伙儿的君王;男人喜欢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能在各种场合为他撑起面子的女人,女人喜欢侠骨柔肠能遮风挡雨的男子汉;父母喜欢勤学好问事事省心的孩子,孩子则喜欢高大伟岸无所不能的父母。总之,没有人会喜欢畏缩怯懦、毫无担当的人。所以,才会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之类励志的话,引导着一代代人立志“穷则独善其
期刊
意大利作家安伯托·艾柯說:“有种专家……就是不把咖啡倒进杯里,而把百分之八十都洒在桌面上。”   许多人实际上也是这样,他们激动感动,流汗流泪,活了七八十年,却把珍贵的生命感受,百分之八十都洒在了嘈杂而琐碎的外面世界,只有很少一部分倒进了自己的心灵。
期刊
喜欢狗的人,与狗相处自有一套方法,假如说这便是礼仪,你不得不承认,即使只是一只狗,它也要求体恤和尊重。一旦你表现出和平与友好,它是能嗅出来的。你紧张它也紧张,你戒备它也会戒备。狗通常都很敏感。若你伸出手,它会友好地上蹿下跳,配合你的抚摩;但若你踢出脚或拿根棍子,即便只是无心之举,也会引起它的反感。脚和棍子对狗而言,就像在淑女面前讲黄色笑话,只会使对方懊恼。   一般来说,狗都是挺厚道的。看过猫狗
期刊
康熙皇帝传位遗诏在某展会亮相,有的内容有些跑题:“数十年来殚心竭力,有如一日,此岂劳苦二字所能概括耶?”“为君者勤劬一生了无休息之日。”康熙不惜笔墨标榜天下他最苦。   如今许多明星也爱“叫唤”自己辛苦,倒是诸如建筑工、清潔工、快递员……拿得少干得累,却不吭声。得了便宜卖乖,自古如此。
期刊
狮子大王见驴子在王宫推磨很辛苦,便时常赏赐它一些银两。后来,石磨改成了机器磨,驴子下岗离开王宫,用积攒下来的钱买了一辆车,改行去跑运输——因为它是王宫出来的,所以跑起运输来顺风顺水,没有谁敢刁难它。不久,驴子即富甲一方。   一次,驴子偶然听说卖水果很赚钱,加之觉得跑运输太累,决定再次改行,到猴子最密集的地段,投资开了一家规模很大的水果店。   驴子利用自己在跑运输时掌握的进货渠道,购回了大量
期刊
柳树结肉,是大华村世代相传的怪诞故事。张老三年迈健忘,进城买猪肉,回来在道旁的大柳树下歇息,肉挂在树杈上,离开时忘记拿了,回到家里才想起来。他想,肉肯定被过路人拿走了,就没有回来寻找。   一位农妇路过大柳树,见树上挂着一块猪肉,乐得直跳,大喊大叫:“啊呀,大柳树结肉了,这是一棵神树哇!”于是连忙跪下给大柳树磕头。   农妇把猪肉提到村子里,挨门逐户地宣扬神树的恩典。第二天清晨,她领着丈夫和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