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科学教师的五种“新角色”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huajian21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教师应该“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由此可见,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科学教学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在他们的探究过程中教师给予帮助和引导,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系统知识。科学教师在课堂中充当的角色是学生科学探究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参与者等。下面就具体阐述在科学课堂中教师的新角色是如何扮演的。
  一、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那么,教师的角色也必然要担当起促进学生学习的责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统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把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以及灵活的知识迁移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要诚实,做一个诚实的人。在学生面前,教师不是装出一副样子,而是如实表现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师生之间坦诚相见,形成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促进学习的心理氛围。其次要接受,无条件地接纳学生。教师要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有发展的潜力,无论学生的想法怎么样,甚至是荒谬都不足为怪,都能接受。最后要理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理解学生,以同情的态度去体验学生的所感所想,随时把握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同时还应以神态、动作、语言激励学生探究的热情,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促进学生积极探索,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例如:《种子里有什么》是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的一课,刚上课,学生看到桌面上摆着各种各样的种子,心里很快产生了“有什么”“怎么样”的问题,教师不失时机地问道:“关于种子,你最想研究什么?”学生纷纷举手提出了“种子里面有什么?”“种子怎么发芽?”“种子为什么能长成植物?”“为什么种子开花、结果后会结出更多种子?”“种子有什么作用?”等问题,面对来源于学生中的大量问题,教师给予充分肯定和关注,引领学生用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撕一撕等多种方法观察种子外面的情形,大胆猜想种子里究竟有什么,促使学生带着预测去寻求答案,激起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欲望。然后每位学生自选一种种子,仔细地撕皮再剥开,看种子里面有什么,比一比谁发现得最快,从而揭开种子的内部构造秘密。在这里教师作为促进者的角色,更多地应关注学生是怎样观察研究的,了解研究情况,把握研究时间,并及时调控进程,不时地给学生进一步发现的动力,保证让学生在探究中有所收获。
  二、民主平等的参与者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达到共享、共识、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师生的共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从居高临下的包办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成为学生科学探究的参与者。课堂上,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寻找答案。老师面对一些自己无法回答的问题时,除了轻松地说“我不知道”外,还应该再补充一句“让我们一起去探究”,与学生共同分享发现的快乐。例如:在教学《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一课时,上课伊始,教师组织学生用自制电磁铁装置吸大头针,然后汇报吸起大头针的数量,结果有部分学生提出异议:“为什么同样都是一个电磁铁,一节电池,吸起的大头针数量却不同?”“用两节电池,一个电磁铁去吸大头针比用一节电池吸得多?”“电磁铁吸铁的本事大,秘密在哪里?”这时学生大胆提出猜想:电磁铁磁力大小可能跟线圈匝数、电池数量多少、铁心等有关系。这时教师并没有肯定或否定学生的猜想,让自己也当一个“无知者”,和学生一起在活动中探究,通过改变线圈匝数、增加电池节数进行实验,从中发现“串联电池数量多,线圈匝数多可以加大电磁铁的磁力”,然后师生比一比,谁制作的电磁铁磁力最大,把整节课推向气氛的高潮。在这种互动参与的课堂里,教师既是组织学生学习这一幕戏中的导演,又是戏中的一个配角,一边指导学生怎样排演,一边跟着学生一起演,与学生一起交流,与学生一起活动,与学生一起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陪伴学生共同成长,从而体现了教学民主。
  三、结构材料的提供者
  科学课堂是由许许多多的活动组成的,“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学习材料是学生解决科学问题、获得科学知识、提高探究能力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受科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科学价值的重要资源。美国的科学教育专家劳伦斯教授说:“准备好最精练的上课材料,并且思考材料出示的次序和步骤,这是我们老师在做课前准备的时候必须去思考的问题。”因此,在科学探究前,教师作为有结构材料的提供者,必须了解学生的认识水平、心理特点,根据学生需求在材料的选择上力求体现趣味性、生活性、直观性、结构性、代表性、适量性,在材料的呈现上合乎时间,体现层次性。比如,在教学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简单电路》一课时,我先提供给各小组1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2根导线、1个电池盒和1节电池,要求各组利用这些材料,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在此基础上,我再分给各组1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1根导线,问学生:“你们能否在原有电路的基础上再点亮一盏小灯泡吗?”各组同学纷纷动手组装了一个串联电路。最后又给各组提供1根导线问:“能不能添加1根导线,改装出一个新的电路?”各小组同学兴趣非常浓,全身心投入思考、操作,终于组装出一个并联电路。
  由此可见,教师适时、分批提供所需的材料,学生的探究活动就会随着材料的不断提供而向前推进,材料犹如一只无形的大手,牵引学生走上认知、发展、探究之路。当然,在材料的准备过程中,凡是学生可以自备的材料,教师可让学生自备。因为学生身边的材料能使他们觉得亲切而不陌生,使他们感到科学研究并不是那么神秘,高不可攀,它其实就是研究自己身边的事物。
  四、谦虚好学的学习者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但我想,在知识传播渠道日益广泛的今天,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即新课程推进过程中,“一桶水”远远满足不了“一碗水”的需求,更何况桶里的“水”极易成为“死水”。如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一方面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静”下心来读书,“动”起手来实践——让认识变成实践;“静”下心来思考,“动”起笔来写作——让实践变成认识。只有这样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思考,不断研究、反思,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变革。另一方面,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虚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主动地向学生学习——“不耻下问”。这样,通过师生之间的共同学习,将会获取更多的新知识。比如:在教学《地震》一课时,课前我让学生广泛收集有关地震资料,课堂上通过模拟岩层褶皱实验、岩层断裂实验,分析地震的成因。老师认真倾听学生交流“地震发生的原因”“地震波”“震源”“震级”“地震裂度”“历史上的几次大地震”“唐山大地震情况”“地震的前兆”“最早的地震仪”等资料,通过师生间的互教互学,资源共享,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从而达到所谓的“教学相长”。
  特级教师李镇西常对自己提这样的要求:有追求、有激情、有理想、有阅读习惯、有写作习惯。这也是本人需要学习和坚持的目标。只有把教学当作事业而不是职业,不断拜师求学,不断地给自己提出新的目标。才能使自己的每一个工作日都充满创造的乐趣;只有充满激情,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开拓许多通往学生心灵的道路;只有多读书、多读教育理论,才能以最新的理念来更新自己陈旧的思想,与时俱进;只有善于思考,坚持写好教育手记,才能及时将教学中的点滴汇成精神的洪流,在教学行为中处处闪烁智慧之光!
  五、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教师要依据实际,灵活把握教材,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以教材为参考,不迷信教材,不停留在教材上。教师要自觉主动地开发教材,选择教材,修正教材,注意吸纳时代生活的课程开发资源,为教学注入生命的源泉,让教育教学活动洋溢着青春与时代精神。开放教学时空,让我们的教学活动走向自然、走向生活、走向社区、走向学生可以求知的每一个角落。比如,在教学《蜗牛》一课时,我先提前一个月的时间,组织学生在家饲养蜗牛,在一个月的饲养过程中,对蜗牛进行认真观察并且设计实验。如蜗牛的进食情况与排泄的关系,蜗牛的趋光性,蜗牛在冰箱里能否生存等。然后开发社区课程资源,在家长的帮助下,从书店购买关于蜗牛的书,研究发现蜗牛身体的构成、蜗牛进食方式“用舌齿吃东西”、蜗牛的生活环境阴暗潮湿、蜗牛的种类、蜗牛的运动方式等信息。最后开发学校课程资源,学生将养的蜗牛带到课堂上进行交流,组织蜗牛赛跑等活动。再如教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油菜花开了》一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油菜园,先整体观察一株油菜的结构,再重点观察、解剖一朵油菜花,仔细观察油菜花的构造,最后观察整株油菜上的花,了解花与果实之间的密切联系。这样充分利用与开发大自然的资源,学生学得轻松、有趣。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收集到学生感兴趣的实事、科技等课程资源,为教学提供广阔、生动有趣的素材。
  总之,新的课程标准要靠教师去实现,新的课程内容要靠教师去实施,新的教学方法和规律要靠教师去探索。毋庸置疑,教师在新课程的推行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科学教师要以实际行动走进新课堂,扮演新角色,培养更多新型人才。
  
  (作者单位:福建省古田县第二小学)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b-2对肠道病毒71型(EV71)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人参皂苷Rb-2对人横纹肌肉瘤细胞(RD)的毒性作用;应用细胞病变法观察人参皂苷Rb-2浓度为6.25
本文结合界光公路改造工程实践,简要介绍了砂换填路基的碾压方法和压实度检测方法,并强调了施工检测中应注意事项。
探究式教学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活力的源泉,是科技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 探究式教学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不高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使许多学生习惯了老师讲自己听,觉得知识还是听老师直接讲授来得快。再加上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教材内容的陈旧和晦涩,使不少学生认为政治课就是记忆一些空洞
目前,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教学中存在部分后进生,这部分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仅缺乏写作学习热情,而且在努力方面也有所欠缺,这就需要教师及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
目的:探索动力相关蛋白1(dynamin-related protein 1,DRP1)在脓毒症心肌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取12只3-4月龄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模型组以3 g/kg剂量于腹腔注射大鼠盲肠
砚的由来1980年,我国考古学家在陕西省临潼县姜寨的一处遗址中,发现了一套用来彩绘的工具。其中有一砚,砚有盖,砚面微凹,凹处并有一根石质磨杵,砚旁留存数块黑色颜料。由于这处遗址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
下一代DVD技术的代表蓝光和HDDVD,正在悄悄的展开一场技术之争,胜者有望垄断总产值高达数十亿美元的光存储行业,败者可能一无所有,本文通过对这两种技术的比较和分析,结合它
郑克明,系中华名人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院教授,一级画师。工花鸟、书法,尤以画芦雁著称于当今画坛。